肖复兴:专家的职业操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40 次 更新时间:2008-01-26 08:22

进入专题: 人格底线  

肖复兴  

在我们的国家,普通百姓最相信的,一是带字的媒体,一是带长的上级,再就是专家了。人们把他们称之为权威,就是因为他们有着作为一般人不懂得的知识和专长,人们求疑解惑的时候,自然要求救于他们,信赖于他们。

专家在我们的这个社会的作用就是这样的重要。专家度量着社会的良知,他们是社会信赖的良心,是社会赖以平衡的天平。

广东九江大桥的断裂,也是一些专家只用了匆匆一天的鉴定,就出具了专家鉴定书,轻易断言桥梁的结构和建造没有问题,马上遭到人们的质疑。

前两年有报道,中央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组长吴忠泽指出:该部接到的举报信三分之二是反映专家腐败的。这还是个别现象吗?据吴忠泽举的例子,中科院一位院士对学生抄袭的论文不仅睁一眼闭一眼,而且还签上自己的大名;一位北京某重点大学的副校长拿着国家863计划资助撰写的论文,竟然被荷兰指控为抄袭。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当然,出现专家良知与信任如此大面积的坍塌,和我们国家专家数量的泛滥和价值的贬值有关。加之大学扩招后,博士生的数量剧增,全世界都叹为观止。一个专家教授要带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博士生,可以想象这些博士生毕业之后都会成为各方面的专家,如此地批量孵化出来的专家,再以同样的方法孵化更多的专家,木匠多了盖歪了房的现象肯定还会出现,也会让真正的专家汗颜。

作为政治家,如果失去了良知,可以成为腐败的贪官;作为商人,失去了良知,可以成为奸商;作为专家,如果失去了良知,会成为什么呢?其实,人们要求专家的良知,并不像评定职称那样的复杂,最起码的表现在于,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你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你应该鉴定什么,不应该鉴定什么;你应该在什么上面签字,不应该在什么上面签字。这当然是最起码的底线了,如果连这样起码的一点都做不到,普通百姓还能够相信你是什么专家呢?要知道,专家的良知是整个社会良知的体现和价值系统的平衡。

(2007年11月28日《文汇报》)

    进入专题: 人格底线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人格底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746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评论(0)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