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理论是话语之魂,文化是话语之根,实践是话语之源。党建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话语承载和呈现。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结合”,贯穿于党的建设及其话语创新、话语体系构建的百余年历史之中。“两个结合”是党建话语的生成根基和发展逻辑,是党建话语体系构建的历史经验和根本途径,也是构建“有魂”“有根”“有力”的党建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两个结合” “魂脉” “根脉” 党的建设 党建话语体系构建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9期,注释从略。
“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伟大的实践成就,创造了大量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党建话语。党建话语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党建话语体系构建和完善的历史,是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动党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历史。新时代不断构建和完善党建话语体系,仍应坚持和践行“两个结合”,把握好“两个结合”的“三个方面”(理论、文化、实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使党建话语体系具有真理之魂、文化之根和实践之力。
一、创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构建“有魂”的党建话语体系
话语是理论的载体,理论需要通过话语来阐释。同时,理论是话语的灵魂,揭示话语背后的思想和道理。只有依托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话语才有解释力和说服力,才能更好地言说实践并引领实践的发展。因此,构建具有学理性、阐释力的党建话语体系,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并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创新,以理论体系的创新带动话语体系的构建。
1.马克思主义是党建话语体系的理论之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经历反复试错、多次试验之后的历史抉择。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间,各种政治力量试图改变国家命运、拯救民族危亡,但均以失败告终。仅“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就尝试过包括无政府主义、基尔特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主义、互助主义等在内的多种社会思想、思潮或学说,但它们最终都没能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考验。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当时陷于彷徨之中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希望。经由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思想”被引入中国。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李大钊把“马克思的学说”称为“拯救中国的导星”。在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这一“新的组织”应运而生。自此以后,无论是加强自身建设,还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国共产党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曾指出,“我们敢想、敢说、敢做、敢为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马列主义建党学说是党建话语的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系统、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其内容涵盖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还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知识、理论和学术资源。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和自身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指南。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建立共产国际的过程中,创建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故邓小平说“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在马列主义建党学说指导下,党的一大把党的名称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将“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等内容写进纲领。党的二大提出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的最高纲领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共产主义”等成为重要的党建话语,在党史上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指导、引领的作用。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党建话语的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推进理论创新的政党,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百余年党建史充分证明了这一基本事实:党的成立成长,离不开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指导;党的建设的成功,是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成功。同时,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成功推进,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的党建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对于这两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
2.在“结合”中构建“有魂”的党建话语体系
构建“有魂”的党建话语体系,需推动理论与实践的互促共进。如果说党建实践是党建话语言之有“物”的基础,那么,党建理论就是党建话语言之有“道”的遵循。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被“送”到中国来的,随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思考来自异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参与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施存统就曾提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精神之一,就是处处根据事实,处处不凭空想……我们要自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分析现在中国的事实,从现在的事实中找出出路来。”然而,由于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再加上共产国际的影响,早期的中国共产党曾犯过脱离中国具体国情和党的实际、盲目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机械套用俄国经验的错误,给中国革命、党的建设带来惨痛的损失和教训。
毛泽东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深刻地指出:“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队伍中存在着的一些严重的错误,是应该认真地克服的。”他强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经过艰辛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等符合中国国情、党情的党建话语,创造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根本方法。此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党建实际紧密结合,持续推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话语创新,不仅产生了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和话语,而且总结出“结合”这一推动党建理论和话语创新的宝贵经验和可行路径。新时代建构党建话语体系,既要全面、深入、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又要密切关注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更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有机统一起来,提炼既富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力度的党建话语。
构建“有魂”的党建话语体系,需找准理论和文化的契合点。如何处理“外来”的马克思主义与“本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的毛泽东发出了用“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代替脱离中国实际、脱离中国历史文化的“洋八股”和教条主义的疾呼。1943年,党中央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在这里,“中国文化”已经被纳入三个“深相结合”的范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结合”,而且强调“契合”:“‘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深相结合”,侧重的是“结合”的深入性和彻底性。“彼此契合”侧重的是匹配度和吻合度,是自然而然的、彼此适配的“结合”,而不是生硬的“结合”。正如艾思奇所言:“中国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正是因为有契合性,“结合”才能形成自然融合、有机统一的整体。新时代党建话语体系建构,要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又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现代元素的内在基因,更要积极寻求二者的契合点,在“结合”中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其重获生机、重焕荣光;在“结合”中不断为党的建设注入文化气韵和思想活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无论是“第一个结合”还是“第二个结合”,都离不开“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和完善党建话语体系,就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关于中共党史党建学建设、关于党的建设等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建话语创新和体系构建指明了具体的方向、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也是党建话语创新的最新成果,以科学的理论体系、丰硕的创新话语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理论库、话语库。同时,伴随正在进行的管党治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必将与时俱进,党建话语体系也必将随着这一思想的发展而发展。
二、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有根”的党建话语体系
话语是文化的媒介,能够反映和折射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同时,话语又受文化的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往往影响话语的内容和气质,使话语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因此,构建富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党建话语体系,必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建话语体系的文化之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体现在党建话语之中。在500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兼容并蓄、异彩纷呈、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者、忠实传承者和坚定弘扬者,在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努力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粹,并将其转变为能够“标识”自身的党建话语。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的影子在党建话语中随处可见: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从“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党建话语始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建话语烙下了鲜明的民族印记,同时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形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融汇在党建话语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言语方式、行为方式。比如,中国共产党人把《汉书·河间献王传》中表述治学精神、严谨态度的“实事求是”一词用到党建话语中来,不仅“古为今用”而且不断“推陈出新”。毛泽东这样来解释“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把“是”上升到规律性的高度,并为延安中央党校亲自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实事求是”从“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核心概念、“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逐渐发展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和“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经中国共产党人的阐释、使用、传播和践行,“实事求是”这一传统概念蕴含的当代价值被激活和展示出来,其语义也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和提升。今天,实事求是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实践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标识和符号,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浸润在党建话语之中。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没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伟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政党难以发展壮大,也难以成就伟大事业。“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政治观,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为政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社会观,修身明德、推己及人的道德观,自强不息、向上向善的处世观……这些价值观念,内蕴着中华民族屡经挫折而不倒的文化密码,塑造了中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自爱、自尊的民族品格,也为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沃土和充沛的精神养料,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孕育提供了坚实支撑和强大底气。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实事求是”一词频繁出现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代代守护、薪火相传的红色血脉。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不间断的传承赓续中,“实事求是”这一古文经典的文化生命得以再造和重生并展现出恒久魅力;另一方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润的道德滋养、强大的精神支撑下,中国共产党凝聚起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和精气神,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2.在“结合”中构建“有根”的党建话语体系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既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社会环境,也包括文化、习俗和传统等。新时代构建和完善党建话语体系,必须坚持“第二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
在“结合”中构建“有根”的党建话语体系,需增强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是二者结合的前提,为结合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只有可能性还不行,要化可能性为现实性,还需要有高度的主体自觉和主体意识,善于发现和发掘它们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主导和推动二者实现结合。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一个具有高度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政党,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坚定的人民立场与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仁者爱人、安民富民乐民等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至上”“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话语,彰显了党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
“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新时代构建和完善党建话语体系,同样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和主体自觉,需要把“魂脉”与“根脉”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又对传统文化进行溯源、寻根、挖掘,更要把“根脉”和“魂脉”相融通,用“魂脉”激活“根脉”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根脉”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释放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在“结合”中构建“有根”的党建话语体系,需坚持综合创新。“‘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结合”,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单相加,而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各种条件和资源(包括文化条件和资源)进行综合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话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与时代同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实践相适应,能通过碰撞被激活和吸收,从而产生“新的文化生命体”。更为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不是仅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成现成的果实,而是作为肥沃的思想土壤,在这样的土壤中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培植在中国的文化沃土中而结出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在“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和创新品格得以弘扬,并因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中国的”;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和创新基因得以传承,并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指引下“成为现代的”;经由“结合”而产生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党建实践的遵循和指引。这里以“两个先锋队”话语为例。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和而不同”“兼容并包”。中国共产党把二者结合起来,提出“两个先锋队”话语,强调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一方面,使党的代表性更加广泛,更能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阶级性的理论;另一方面,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将各个阶层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内,也体现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文化。
在“结合”中构建“有根”的党建话语体系,需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和过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些落后的、腐朽的、糟粕性的传统文化也具有延续性,也深刻地影响着今天我们的价值观和日常行为。比如,受封建宗法宗族关系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借助血缘、姻缘、学缘、乡缘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来攀附权力、谋取利益,家族式腐败、群体性腐败均与这种文化影响有关。在“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视野中构建和完善党建话语体系,其实质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政治文明和智慧以解决现代政党建设的问题,所以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过滤,剔除那些陈旧的、过时的、糟粕性的东西,同时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三、立足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构建“有力”的党建话语体系
党建话语因党建实践而生、因党建实践而兴。党建实践是党建话语的实践之源,党建话语言说党建实践并为党建实践服务。没有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就不会有党建话语的产生、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建话语创新和话语体系构建,必须立足并服务于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
1.党的自身建设是党建话语体系的实践之源
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党建实践是党建话语产生和发展的资源库、语料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道路,实现了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目标。毛泽东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称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敏锐地注意到制度缺失、制度滞后、制度失效给党和国家带来的危害,一针见血地提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并着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开创了依靠制度治党的党建新路。1994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考验和挑战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论断,并提出“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等新的党建思路。从“思想建党”到“制度治党”再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伟大的工程”到“新的伟大工程”再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党建话语,深刻回应了不同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下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很好地体现了党建话语的传承和发展、创新。
新时代正在推进的党建实践是党建话语最鲜活、最生动的资源。党建话语是对党建实践及其问题的思考和回应:有党建实践问题,就有对党建实践问题的思考和回应;有对党建实践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就有党建话语的产生。党的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伟大工程,这就决定了党建话语体系建设也是一个随着党建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比如,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及其话语。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最大实践创新,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助推产生了一系列原创性、标志性的新概念、新理念、新观点:“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自我革命本身就是对着问题去的,讳疾忌医是自我革命的天敌”等。2024年1月8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阐述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给出了进一步的回答。
党建实践不断发展,党建话语随之而不断更新、发展。实践没有止境,话语创新也没有止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全面从严治党同样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最鲜明的主题,是新时代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大亮点,必将给党建理论创新、话语创新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2.在“结合”中构建“有力”的党建话语体系
“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用党建话语来解释党建实践,用党建实践来支撑党建话语,是一体共生的两个方面。新时代构建和完善党建话语体系,必须立足党建实践,同时以“有力”的党建话语回答、解释党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党建实践问题的解决。
在“结合”中构建“有力”的党建话语体系,需加强对历史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党建话语是对党的建设“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以及“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话语书写。经过百余年锻造,中国共产党从风雨飘摇的“小小红船”到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足以证明党的建设是“成功”的。党的建设的成功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惊人的成功?对此,我们最有发言权。这种“发言权”和话语自信就来自党的建设的伟大历史、伟大实践、伟大成就,来自党建理论的科学性、党建实践的可行性。
费正清曾指出:“要了解中国,不能仅仅靠移植西方的名词。它是一个不同的生命。它的政治只能从其内部进行演变性的了解。”中国如是,中国共产党亦如是。中国共产党100多年自身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其成就——“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这已经不是任何一个基于西方政党建设实践和经验的理论、学说和范式能够解释清楚的问题。“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新时代构建和完善党建话语体系,客观上要求我们重视和加强对党史特别是党建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史和党建史中总结、提炼科学合理、令人信服、自成体系的党建话语,从而对党的建设“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给出系统的总结和科学的解释。
在“结合”中构建“有力”的党建话语体系,需加强对现实实践问题的分析和思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随时都在、随处都有,关键在于善于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换言之,问题是话语创新的导向,话语总是在思考问题、解答问题中产生。把问题说清楚、聊明白、讲透彻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新时代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的党建实践正在不断为党建话语建设提供新的生长点。新时代构建和完善党建话语体系,就要关注、研究和回答党的领导和执政、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现实实践需要出发大胆进行理论探索和话语创新,为新问题和新理论找寻合理的话语表达。
当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根本、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六个如何始终”的大党独有难题,即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能否解释好、解答好、解决好这些难题,能否迈过这道坎、啃下这块硬骨头,直接关系党的使命任务能否完成,关系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新时代党建话语创新和话语体系构建,就要奔着这些问题去,以这些问题为起点和动力源,以这些问题为主攻方向,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给出破解之道。
无论是对历史实践经验的话语总结还是对现实实践问题的话语解答,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一方面,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构建具有学理性、阐释力的党建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第一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地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总结新经验,用基于中国实践的党建“中国话”进一步回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进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时不曾遇到和想到、未曾论及的新问题,进一步解答在中国特定的场域和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问题。
另一方面,在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中构建具有标识性、当代性的党建话语体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坚持文化主体性,就是对本民族文化有清醒的认知和高度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基因、赓续本民族的文化血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党建话语之中,以独特的民族话语标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才能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才能以一个独特的标识屹立于世界政党之林。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对解决人类问题有重要价值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法,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参考,能够为解决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难题提供重要启示。比如,封建王朝人亡政息的历史规律、古代腐败治理的成败得失、先贤圣者关于廉洁的格言警句、清官廉吏为官从政的政治智慧,都是中华廉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发掘好、利用好、传承好这些宝贵财富,构建具有标识性的反腐倡廉话语,不仅能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历史智慧,而且能为腐败治理这一全球性难题给出中国共产党的答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
[2]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求是》2023年第20期。
[3]陈金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特质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
[4]陈志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