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佳:“一国两制”实践已经进入新阶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8 次 更新时间:2024-12-24 22:42

进入专题: 一国两制  

刘兆佳 (进入专栏)  

 

一直以来,香港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地方,香港人也同意“变幻才是永恒”的讲法。实际上,所有现代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不然便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性质与历史发展规律。诚然,中央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一个核心宗旨是“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但这个提法不能简单或者狭隘地理解或扭曲为香港在回归祖国后的五十年内什么都不会变、不能变、不应该变或者只能做修修补补的小变。其实,香港在回归祖国后的27年间已经经历过不少重大的变迁。即便如此,出于维护自身利益、惧怕变迁、抗拒改变、眷恋过去、意图阻碍特区政府施政、对中央和内地有抵触情绪等种种原因,不少人把“五十年不变”用作阻挠改革和创新的“武器”。更恶劣的是,反中乱港分子和外部势力不时别有用心地将香港发生的一些改变比如中央加强对香港发展的指导、强化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上的能力、政府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上担当更积极的角色和香港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当作香港“一国两制”变质和中央违反“一国两制”承诺的所谓“例证”。

近年来,国家领导人不断敦促香港要通过改革来维护国家安全、提升管治效能、推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改善民生和推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7月1日在香港视察时指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充分释放香港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2024年12月13日,习主席表示全力支持李家超行政长官和香港特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锐意改革、奋发有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创新创造中推动香港由治及兴,为香港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12月19日,习主席在澳门会见李家超时指出“国家对香港有很高的期待。希望李家超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稳健施政,全力拼经济、谋发展,奋力创造香港新的辉煌。”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说过更多类似的话。2024年8月30日,夏宝龙强调香港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激发蕴藏的巨大活力和发展潜力。

然而,香港有些人对于中央有关香港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开拓新局面的期许不以为然,甚至颇为抗拒,并基本上相信香港无需做出重大变革,原因是香港原有的制度和政策仍然正确、优越和有足够的弹性和韧力来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这些人认为,面对香港内外形势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仍然是较为明智的对策,而即使要变,也应该只是指修修补补式或渐进性的改进。

新时代要求香港识变求变

其实“一国两制”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1984年10月3日已经指出“五十年不变”并不表示香港在回归祖国后什么都不会变、不能变或不应该变。他语重心长说:“如果有人说什么都不变,你们不要相信。我们总不能讲香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所有方式都是完美无缺的吧?即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比较起来也各有优缺点。把香港引导到更健康的方面,不也是变吗?向这样的方向发展变化,香港人是会欢迎的,香港人自己会要求变,这是确定无疑的。”邓小平的意思应该是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可以甚至应该不断改良的,而改良的目的是要让香港的管治效能不断提升、经济能够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以及社会愈趋公平公义。今天看来,邓小平对香港的观察和忠告的确是富有睿智和远见的。

毋庸讳言,香港回归祖国后所面对的一些重大变化,是回归前所想像不到的。回归前,不少人估计在回归后一段颇长时期,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只会以温和步伐前进,因此在发展和生活水平上香港与内地仍会维持相当巨大的差距,而内地在经济上依然会相当依赖香港的资金、企业、市场,及技术和人才,从来没有想到国家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香港在回归后反而越来越依靠内地的资金、企业、市场、技术和人才来推动香港的发展。他们更不会联想到中央的惠港政策在香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其次,回归前和回归后的一段日子,美西方与香港的关系基本良好,美西方甚至“憧憬”香港可以发挥推动中国“和平演变”的作用。但这种“憧憬”今天已经不复存在。相反,为了贯彻其遏制中国崛起的策略,美西方也把香港变成打击的对象。香港与西方世界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是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充分明白和艰难应对的巨变或突变,而首要的应对策略是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努力在非西方世界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第三,过去内地倚重香港担当“引进来”的角色,将国外的资金、企业、技术、资源和市场“引入”内地。今天,这个“引进来”的角色仍然重要。然而,随着国家的崛起,内地的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需要不断“走出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和获取更多的国家发展所需的资源。国家需要不断扩大国际活动空间,“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是重要手段。作为一个有着广泛和密切国际联系的国际大都会,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和开拓的战略中必然要发挥重大作用。在美西方持续遏制中国的崛起之际,香港作为中西方桥梁的作用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有相当的价值。

与此同时,香港必须用好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更好地协助国家一起在非西方世界开拓新国际活动空间。2024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香港和澳门“要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泛拓展国际联系,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让‘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国际大都市的品牌更加亮丽”。从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扮演桥梁角色。

发展规划需对接国家战略

最后,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提升以及众多新兴经济体的涌现,香港原来的产业布局正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香港亟需扩大其产业基础,培育新的、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及提升原有产业的竞争力,为香港长远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年轻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不然便要面对经济倒退、民生凋敝、政府入不敷支和社会不稳的困局。为此,香港必须对经济和产业发展作出规划,并将其规划与国家的发展战略融为一体。

上述这些历史性重大变化都是香港回归祖国前各方面都没有预测到的变化,也意味着“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进入一个新阶段。习主席在澳门的讲话中言简意赅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

习主席提出对澳门的“四点希望”,其实对香港也同样适用。香港必须要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精准定位,聚焦重点,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香港必须要着力提升特区治理效能,特别要“革新管治理念,改进管治方式,强化宏观统筹,建设高效、有为的服务型政府,激发社会蕴藏的巨大活力和发展潜力”。香港要健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投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国际“朋友圈”,打造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的桥头堡,用好中西荟萃的文化优势,促进国际人文交流,讲好香港故事,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香港也要着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着力防范各种风险,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稳定。

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国内外和香港内部的各种历史性变化,香港的“一国两制”实践也就进入了新阶段。为了回应新阶段的要求和挑战,无论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避免不了要识变、求变和应变,并联合起来做好所需的工作和完成所需的任务,而政府功能的转变、制度和政策的改革和创新、政府与社会的合力便成为了香港未来一段日子的主旋律。为了让香港的资本主义体制和社会更美好,为了让香港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服务,为了不辜负习主席和中央的期待,“五十年不变”不应该是阻挠香港和国家进步的砌词。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

进入 刘兆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一国两制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港澳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811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