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於南國。蔽芾甘棠,[插图]韓,芾作茀。小枝葉遮蓋的甘棠,勿翦勿伐。韓,翦作剗。魯,亦作剗,又作鬋。不要翦去,不要斫傷。召伯所茇!祭部。〇魯,召亦作邵。齊,茇作废。召伯在這裏住的草房!一章。言斬伐之不可。〇《嚴緝》云:“武王分周召爲二伯,詩稱召伯,是作于武王之時也。”〇陳奂云:“蔽芾叠韻。”蔽芾甘棠, 小枝葉遮蓋的甘棠,勿翦勿敗。 不要翦去、不要敲撃。召伯所憩!祭部。召伯曾經在這裏休息!二章。言敲擊之亦不可。蔽芾甘棠, 小枝葉遮蓋的甘棠,勿翦勿拜。魯、韓,拜作扒。不要翦去,不要攀扒。召伯所説!祭部。召伯在這裏歇過車馬!三章。言攀扒之亦復不可。於以見詩人“思其人猶愛其樹”(《左傳》)之厚意。
〇方玉潤云:“他詩鍊字一層深一層,此詩一層輕一層,以輕而愈見珍重耳。”
〇今按:《甘棠》,美召伯聽訟之詩。詩義自明,《序》説不誤。今文三家魯、韓、齊遺説同毛。其所不同者,在有關于甘棠傳説故事,提供緯書或古史佚文與民間謡俗一大堆資料耳。召伯事見《史記·燕召公世家》。《史記會注考證》據我國學者疑古之諸説,而謂“皆無聽訟之説,史公妄耳”。鄙見,史公殆不妄,妄或在彼瀧川資言!但據《詩》今古文家諸説,以及馮景《解舂集·召公論》一文,即可以明其孰妄孰不妄。召南,召公之分地。召公,三公,以太保而兼司徒。《周禮·地官·司徒》,施十有二教,實爲奴隸大總管,聽訟爲其職掌所固有。《召南》之詩十四,多美召公;《甘棠》美召公聽訟,詩義尤明。即令《周禮》、《左傳》、《史記》皆可有妄,而《召南》之詩未可必其全妄,民間傳説未可必其全無歷史影子也。今陝西岐山縣西南八里劉家原,有召公祠,西偏存古甘棠一株,高約三丈,聞其上部枝葉猶活。又,河南陝州城北大街尚有相傳之甘棠古樹,枯榦僅存三尺許,木理堅緻,香氣悠然。有碑題曰:召公遺愛。近人傅增湘《秦游日録》云:“陝州城距車站里許,南爲槖水,北爲黄河。城中見高臺,云是召公分陝治所。甘棠尚存,但已久枯。”齊周華《陝游隨筆》云:“城東北隅有召公堂,貌召公像。西畔枯木一株,樹碣曰:古甘棠。棠有翦伐痕。”又,光緖《湖南通志·紀聞》云:“甘棠渡在邵陽縣東南,相傳爲召伯聽政之地。萬曆間,楊給事廷蘭謂棠樹之株明初猶存,下可坐數十人。居人病游者之擾,竊私伐去。郡伯郭公聞於上,置之重法。”召公聽訟何所?甘棠古蹟焉在?召公不復生,誰能聽此訟乎?要之,詩人所美,史公所書,方志所載,民間所傳,足以見召公甘棠樹下聽訟之傳説故事垂之已久而已廣也。此正反映自奴隸社會至封建社會一段長時期歷史中,一般受侮辱、受損害,被壓迫、被剥削,而呼天搶地無可控訴之勞動人民,對于清官之熱烈願望,及其善良之用心。後人雖悲憫之,不必認爲古史上確有所謂清官之邵青天,而謂爲清官之祖;即不必以《甘棠》一詩爲“千古去思之祖!”(吴闓生《詩義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