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华: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的独特内涵及理论价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99 次 更新时间:2024-10-29 23:13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杜艳华  

内容提要:“发展”是现代化目标的题中之义,因而发展观成为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中国共产党将发展视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观一词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具有独特内涵,它包括“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全面、协调、渐进、并联的发展战略,平等发展的发展正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观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体现了人类对于现代化发展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新水平。它以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观的区别和超越,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也为后发国家现代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发展观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7期,注释从略。

 

“发展”是现代化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将发展视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发展观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关键词及核心要素。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什么样的发展、坚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靠什么实现发展、发展成果由谁共享,涉及现代化发展道路、内涵、本质、动力、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形成了贯穿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观。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观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体现了人类对于现代化发展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新水平。

 

一、何为发展观?

发展观内含人们对发展问题的世界观、价值观。与现代化发展的具体实践相对应,发展观由发展理念决定,以思想、理论的形式呈现。就世界现代化而言,发展观是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条件对于现代化发展问题认识的总和。探讨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绕不开发展观。

1.人类发展史上出现的四种发展观

发展观受到人类认识水平的制约,必然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相对性。在人类发展史上,先后大致呈现出四种不同类别的发展观。在前现代化阶段,可以分为原始社会所持有的朴素主义发展观和农业社会所持有的神性主义发展观。进入现代社会,产生了工业革命阶段的理性主义发展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这两种发展观也直接决定了世界现代化的不同发展模式。

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依存自然获取自身发展的资源。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过利用和制造工具、发明用火、逐步驯化动物与培养植物后,初步认识了自然界因果联系的简单规律。基于此,原始人类建立了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将自身发展归结为来自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这就是朴素主义发展观。朴素主义发展观持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带有自发性、直观性和感性的特点。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改造与开发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强,人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也得以提升,但仍然无法正确解释社会发展进步的现象,发展观不免陷入唯心主义的困境之中,选择将神作为社会和国家的最高主宰,将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意义和价值都寄托于神,逐步形成了神本主义发展观。神本主义发展观同样没有找到社会进步发展的真正依靠力量,但比起朴素主义更加体系化,它将一切超越自身认知能力的现象解释为神的意志,带有神秘性、超验性的特点。

工业革命后,从经济结构、政治制度、阶级构成到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人类迎来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资本主义在兴起和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理性主义发展观。理性主义发展观强调人的主体性,理性主义取代神秘主义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出发点。在理性主义发展观的引导下,人的主观性被极大地重视起来。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历史的有力的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知识创造与技术更迭所需要的时间大幅缩短。在过去的200多年间,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推动一大批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相较于前两者,理性主义发展观无疑是进步的、革命的,其突出特点是尊重人的个性、追求科学和理性、以资本增殖为目的。但对理性主义发展观的认识“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快速发展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理性主义发展观的局限性伴随资本主义现代化危机日益显露,其本身的价值也在实践中被严重异化和扭曲。

与理性主义发展观不同,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真正揭示了人类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将“自由的生命表现”的劳动变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的问题,从实践出发重新理解现代化发展中人的主体性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将发展视为客观实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统一,进而从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出发去界定发展,强调发展的人民性、正义性、平等性,由此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2.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要素

现代化作为人类追求的一种目标,在于其能为人类带来福祉,而这首先是建立在“发展”二字基础之上的,如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等,现代化的根本点就是发展。人所共知,现代化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又难免带来一些难以克服的消极后果。因此,如何把握发展的内涵、以什么样的发展观引领发展,就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首先,现代化的发展观来源于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从世界现代化历史看,现代化的发展观主要取决于现代化的领导者,即政党。发展观是由政党的发展理念决定的,“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它是现代化领导者对于“现代化之问”的回答。例如,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内涵、发展的条件、发展的标准、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发展中人的作用问题,包括发展的依靠力量和服务对象是谁;发展过程中各要素关系,包括本国发展与他国发展的关系、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的关系、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关系等。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基于对这些问题认识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发展观。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可以表明政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可表明政党的政治选择。因此,发展观自然处于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或灵魂的地位。

其次,现代化发展观决定现代化的成败。在推进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政党对于本国乃至人类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落到具体问题上,必然涉及“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等等,这些无不由发展观决定。因此,发展观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作用。发展观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决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还决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选择。因而,发展观是否正确,决定着现代化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

 

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的独特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得以推进和拓展的。其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独特内涵,它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观,标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1.“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因此,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于现代化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坚持独立自主的高度自觉,将其置于现代化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首位。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针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实现“第二次结合”及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1979年,邓小平反复强调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此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始终坚守这种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观。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接力探索,终于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这一道路的开创,向世界表明,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条,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必要也有可能独立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观超越了单一线性论,体现了现代化道路的非线性逻辑。现代化是全人类的事业,是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各国平等享有的基本权利。西方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第一种方案,但不意味着这是唯一的、永恒的、完美的方案。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以自身发展为标准和尺度衡量世界其他国家,竭力将其现代化发展理念和模式移花接木般强加于其他国家,脱离了后发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给后发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造成了严重障碍。例如,一些国家选择走完全依附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接受颜色革命、实行休克疗法,企图一夜之间成为所谓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结果则是背道而驰,使现代化遭受挫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后发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曲折历史已经证明:“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基于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差异性、包容性,在摒弃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单线性思维基础上开辟出来的。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观主张各国应“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共产党认为:“通向幸福的道路不尽相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这本身就是人民幸福的应有之义。”各国的发展模式所承载的是各国人民对于幸福的追求以及自主探索创新的智慧。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并指出了这一概念内涵与西方标准的现代化的差异,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观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特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反对照搬外国经验的做法,又反对与世界文明进程“脱钩”,在“依附”和“脱钩”之外,走出了一条后发国家既能够兼顾自身独立性,又遵循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的独特现代化发展之路。这是中国现代化取得飞跃式发展的关键。

2.“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对于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分享的回答,是现代化发展观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现代化发展这些核心问题的回答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因而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领导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人民本位”“人民至上”立场。这里的“人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观中的少数精英,而是人民大众;不是抽象的“人民”,而是具体的“人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超越了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因而也就找到了现代化发展的真正动力和终极意义。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观实际上是建立在精英主义立场之上,维护的是少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西方现代化宣称继承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尊重人的价值”,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但能够真正享受作为人的种种自由与特权的始终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少数精英。意大利政治学家莫斯卡通过对人类社会的观察,发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类社会始终是由少数精英统治着多数大众。即使是工业化的民主社会和代议制政府都没有真正代表人民,而是以一种更为柔和、隐蔽、间接的方式延续着精英统治。帕累托宣称“人具有根本的不平等性”,民主主义“人人平等”的前提是不现实的。20世纪中叶后,熊彼特等西方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解释和发展了西方精英主义理论。然而,尽管他们已经看到了精英统治导致的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公正,却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消除不公平社会制度的办法,反而将此作为不可撼动的“铁律”。这种精英主义发展立场实际上所导致的是国与国之间、各国内部发展的高度不平衡性,即“少数几名亿万富翁控制的财富量相当于处于世界财富底层的一半人口所控制的财富总和,全球财富最多的1%人群获得了世界收入总量的五分之一”。精英主义的发展立场使不平衡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和突出的发展问题,是随时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坚持“人民本位”立场的每一个要素都有其具体的内容。其一,发展为了人民。这一观点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视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以及现代化发展好坏和成败的根本判断标准。在中国共产党看来,“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能否从现代化中实际获益,不是仅看繁杂的现代化量化指标,根本的要看是否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其二,发展依靠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现代化发展找到了真正的依靠力量。其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离不开公平合理的制度设计的保证和实施。对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努力做到“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统筹效率与公平,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一个最突出、最具有超越性的特点,在于能够引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维护社会公平和个人尊严,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避免西方现代化的那种贫富分化的放任自由政策,同时,也不是搞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3.全面、协调、渐进、并联的发展战略

对于现代化而言,发展战略既属于思维层面,也属于方法论,是基于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在正确分析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成发展目标的规划。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清楚地意识到,中国作为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现代化,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因而,必须持有属于自己的发展战略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中所持有的独特发展战略观集中体现于以下四点。

其一,全面发展的战略观。全面发展的战略观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推动现代化的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即“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上,从“两个文明”发展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新时代的“五位一体”。所谓“全面”,旨在推动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建设,让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总之,全面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观的基本特点。

其二,协调发展的战略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对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协调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观中一个重要理念。所以,我们看到,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洞悉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存在的不协调的问题,客观评判和积极应对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在补短板、挖潜力上下功夫。“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将“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全局性,避免中国式现代化走向发展失衡进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其三,渐进式发展战略观。中国共产党把改革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在改革发展的问题上,其发展战略观充满了智慧。中国的改革走出了一条渐进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包括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分步走、台阶式发展战略,先试验后推广、双轨过渡、增量先行、兼顾发展等做法。由此也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变迁的一种实践模式与实施路径,完全区别于激进的“休克疗法”。渐进的发展战略不仅减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本,也降低了制度转型的风险,最大程度避免了社会转轨有可能带来的震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了社会的长期稳定。

其四,并联式的发展战略观。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与先发国家在发展周期,进而在发展方式上必然有所不同。中国共产党既正视自己作为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后发优势所在,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智慧地运用了“并联式的发展”战略观。这一发展观落到具体实践中就是通过直接引进和应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吸收先发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加速完成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现代化”,同时与时俱进地开展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化”,加快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4.平等发展的发展正义

正义是伦理学上用来判断人类行为是否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概念。发展正义观主要是对发展中所涉及的各要素间关系的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观将正义置于整个人类发展、生态环境、国际交往的大背景下加以把握,将正义的内涵从协调国与国、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

其一,坚持国际和平,主张各国发展权利平等。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是通过对外殖民扩张来转嫁本国现代化成本的道路,这条“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从未侵占他国领土、掠夺他国财富,14亿多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和平正义的发展观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平等、正义的思想精髓,也建立于中华文明和合理念基础之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思想传统,深谙“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面对各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差异与分歧,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化解,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坚守道德底线和国际规范,将竞争控制在积极、良性的范围内,与各国携手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

其二,坚持代际平等,重视发展中的代际平衡。从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发展的公平与正义问题不仅体现在国际交往中,还涉及发展的代际关系问题。代际公平有两大指向:“指向‘未来的’,在于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一个健全、优美的适宜人类后代居住的地球;指向‘过去的’,在于当代人必须清偿前代人留下的‘自然债’。”在考虑发展问题时,人们总会首要考虑代内公平问题,代内公平是代际公平的前提,代际公平则意味着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说,代内公平侧重于短期各利益诉求方被满足的程度,而代际公平则是从发展的历时性看待公平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贯穿其中的一条理念就是当代人与下一代之间的平等,每一代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主张“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正是在这一发展观的支配下,提出发展需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应考虑后代的需要,实现利于当代和利于后代的基本平衡,以实现“共同永续发展”的现代化目标。

其三,坚持种际公平,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靠自然界生活。”在前现代化社会,由于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相对有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是局部的、小规模的、不明显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提高和人口的几何式增长,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日益增大。特别是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反思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许多环境公害事件,根源都在于人们主观认识上持有人类中心主义,轻视甚至蔑视其他物种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然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实践中,吸收人类现代化历史的经验教训,发扬中华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良传统,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坚决避免西方现代化采用的“先污染后治理”“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尊重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基本生存权利的同时推动自身的发展,走出了一条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的理论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可谓独树一帜,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特色均具备可描述和诠释的深刻内涵,贯穿其中的发展观则是这种描述和诠释的主要依据。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不仅规约着中国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发展作出了创新性贡献。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1.以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观的超越,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是决定中国现代化理论品格与特色的要素之一。中国式现代化除了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外,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所谓“中国特色”自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具有与其他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的差异,二是以自我创新因素对先发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中国之所以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几百年才走完的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就是基于这种差异和超越。

一是坚持发展主体和目标的人民性,摒弃了西方精英主义发展观,使现代化找到了永恒的发展动力。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史证明,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其不可克服的矛盾。面对经济危机,资本家往往通过战争的方式争夺市场和转嫁经济危机,甚至用将牛奶倒在大海里的办法解决困境,至今资本主义依然没有放弃战争、殖民、掠夺的发展道路。这同时也证明,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观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观。究其根本,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观是建立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基础上的精英主义发展观,它虽然也谈“人民”,但却将“人民”概念抽象化,“人民”完全失去了真正意义。因而无法找到推动现代化发展的真正动力。

“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既反对将人类社会发展抽象为某种外在力量的意志,同时也反对将人视为“抽象的人”,脱离具体条件空谈“一般人的利益”,将“发展”二字牢牢建立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坚持发展主体和目标的人民性,即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所谓自己的方式,就是始终相信,在“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因而强调发展依靠人民,“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现代化发展的智慧源泉,因此,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的根本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永恒不变的一条鲜明主线。这条主线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与时俱进,也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观的鲜明标志。

二是以发展的整体性和包容性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发展观的片面性和排他性,为现代化全面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就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而言,整体性、包容性是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共性特征。整体性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共同发展,包容性主要在于尊重各国不同的发展道路。西方现代社会之所以成了“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的“单向度的社会”,就在于其发展观的片面性,即将资本增殖作为发展的根本取向。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现代化内涵和规律,以整体性的发展观引领现代化各领域的共同发展。这不仅表现在现代化“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上,也可以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基本特征和九个本质要求加以认识和把握。因为五大基本特征从内涵看,具有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逻辑关系,它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主线构成一个整体;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包含了现代化发展的政治保证、发展方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关系等要素,同样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的整体性。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的包容性,超越了排他性的西方现代化发展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建立在“两个结合”基础上,“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因此,包容性必然是其特征之一。这种包容性不仅体现于中国主动拥抱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坚持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更体现在对不同国家发展道路的尊重、理解与包容之上。与“西方中心论”相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相关理论构建提供了借鉴。

三是坚持发展要素的协调性,厘清了发展系统内外各要素的关系,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核心的发展观,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现代化发展一般经验表明,发展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现代化的发展系统。如何把握发展中各要素的客观联系,是衡量发展观科学性的一个重要尺度。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讲求效率至上,其发展观宗旨在于追求剩余价值,曲解了发展本身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正如福斯特所言:“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一个自我扩张的价值体系,经济剩余价值的积累由于根植于掠夺性的开发和竞争法则赋予的力量,必然要在越来越大的规模上进行。”面对发展系统要素间的冲突,资本主义无法克服自身的弊病,因而,不仅造成了本国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也必然造成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性。与此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强调系统观念,重视发展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性,使各要素有机配合、和谐发展。邓小平曾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解为一个系统工程,明确现代化“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因而,坚持以系统、协调的现代化发展观正确处理现代化发展中各个要素的关系。“八个统筹”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都是为达到协调发展而提出的新理念。

另外,协调不仅指一国现代化内部各要素的协调,也包括呼吁各国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协调发展之路。一方面,各国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发展时序有差异,先发国家有帮助后发国家共同发展的义务。另一方面,各国现代化发展中存在分歧和竞争。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正义发展观内涵世界各国协调发展理念,主张“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化解分歧,主张“国家间的合作应该以服务全人类为宗旨”,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为人类社会如何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2.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为后发国家现代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是依据中国特殊国情和现代化条件对“现代化之问”作出的中国答案,虽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其形成的历史和实践成就表明,它可以为后发国家现代化理论创新提供借鉴。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观表明,后发国家完全可以通过独立自主探索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从而走向现代化。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为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历经一个多世纪的艰难探索,其中有过照搬和模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无不如此,但换来的则是现代化进程的屡屡受挫。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人民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现代化得以飞跃式发展。与以往的政治力量不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领导力量,选择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勇于探索和创新,敢于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束缚,从而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这可谓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的概括,它为后发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树立了信心和榜样。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对于后发国家现代化理论建构提供了方向性的借鉴。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的各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可以诠释和把握的思想体系,它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构建的内在逻辑,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品格和特色,是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关键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不仅是对自身发展规律性认识和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并打破“现代化=西方化”思维定式的产物,因此自然内蕴现代化发展的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为后发国家解决发展难题提供了钥匙,因为它回答的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度里,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显然也是许多后发国家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中蕴含的人民至上、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独立自主原则、立己达人的精神等,对于后发国家现代化理论建构提供了方向性的借鉴。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观既是对以往各种发展观的扬弃,也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立场,体现了后发国家在现代化道路探索中的自主性、创新性,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发展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3]陈金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四维审视》,《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5期。

[4]骆郁廷:《中国式现代化: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期。

[5]孙代尧:《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6]胡鞍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7]臧峰宇:《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07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