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建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脉相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6 次 更新时间:2024-10-24 22:58

进入专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  

阮建平  

 

70年前,面对热战的惨痛浩劫和冷战的分裂对峙,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与升华。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外交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和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积极互动。

顺应世界发展的时代要求

在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始终是各国不懈探索的重大命题。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发展的时代要求。

近代世界体系的形成源自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并由此形成了以资本主义大国为中心、以广大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为外围的不平等结构。这种结构的终极目标是为中心国家的资本积累和政治统治服务。这不仅导致广大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依附地位难以实现自主发展,而且中心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周期性战争频发。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这种不平等体系的必然结果,而民族独立运动和南南合作则是对这种体系的反抗和改造。面对旧有世界体系中心国家的排斥和冷战阵营对抗的威胁,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体现了获得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合法权益、改善外部环境的共同需求,也体现了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惨痛遭遇的世界人民的普遍需要,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处和建立国际新秩序提供了正确指导。

随着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各国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但与此同时,战争冲突、经济动荡、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疾病传播等共同挑战不断涌现,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相互交织,各国前途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团结还是分裂,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合作还是对抗,关乎人类整体利益和前途命运。对此,中国领导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要求与世界发展大势,汇聚各国人民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和广泛赞誉,显现出强大生命力,对于推动各国团结合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体现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新中国的成立,洗刷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的百年屈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发展民族经济成为新的历史任务。面对强权政治和冷战对抗带来的挑战,中国需要其他国家承认并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发展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为中国争取国际认可、改善外部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所有国家而言,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和市场是加速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推进,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和深化,“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发展、相互促进,海外利益不断扩展。面对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带来的严峻挑战,如何维护对外经济交往、保护海外利益安全成为新时期中国面临的迫切任务。与西方以武力拓展和保护海外利益不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政治上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外交传统、公认国际法准则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方式。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客观趋势,而且为维护中国对外交往和海外利益安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通过共建命运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确保对外交往的同时,中国的海外利益能够得到多方支持。

彰显中国国际贡献能力的不断提升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人类事业进步。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坚船利炮和经济科技优势占据了世界体系的中心,而殖民地/发展中国家则位于边缘地带,为其资本积累和政治统治服务。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南南合作的推进,就是要打破这种不平等的世界体系及其秩序。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近代中国位于世界体系的边缘。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实现了独立解放,本身就是对人类进步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其他被压迫民族的斗争信心。新中国成立后,将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发展作为重要的国际义务,为此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道义支持。随着二战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成功,西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渴望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要求,成为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有意愿、有能力为国际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秩序观,有力回应了国际上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而且展现了中国致力于国际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追求和责任担当。在当今世界大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从未进行对外侵略抢占殖民地的大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方面,中国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30%以上,居所有大国之首,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中国的减排贡献走在所有大国的前面。面对当今世界面临“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共同挑战,中国适时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确定性和方向,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领者。目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体现出中国国际贡献能力的不断提升。

推进全球治理不断完善

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各国间的交往,也加剧了矛盾的爆发和风险的扩散,使各国前途和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推进全球治理改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

如何确保和平衡各国的发展权是全球治理的核心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发展的权利,但仅靠国内资源和市场是不够的,需要充分利用世界的资源和市场。与此同时,经济技术的发展也要不断突破既有的经济政治空间,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动力。然而,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资源总是有限的,而国际社会又处于无政府状态,由此导致国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作为现代国际体系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国家是其领土范围内国民安全与福利的首要责任人。政治责任的空间分割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不平衡加剧了国家发展竞争的复杂化。

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将其主导的西方自由国际秩序扩展至全球,以维护自身的单极霸权。这种做法不仅遭到了许多非西方国家的抵制,而且引发了日益严重的国内问题,催生了政治极化、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等一系列问题,其结果是加大了国家间的信任赤字,难以有效地动员更多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对此,有学者指出,美国倡导的自由国际秩序是以美国自身为主导、以政权类型为首要原则,无法适应各国政权类型多样化的现实以及国际格局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

从根本上来讲,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模式和发展道路。不管政治模式和发展道路是否相同,确保本国人民的安全与福利是其共同的目标。对此,各国首先应该做到的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合作共赢,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搞阵营对抗,更不是以自由民主之名行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之实。从历史上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基本的原则规范,有助于超越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差异,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动员更多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各国前途命运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为推进全球治理改革提供了实践原则和目标引领,有助于共建人类美好未来。

(作者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进入专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95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