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范畴和学理基础,结合生产力的质态结构,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全面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遵循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守正创新。只有不断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才能在实践中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中阐明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基础,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需要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所蕴含的科学内涵,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和实践要求,进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践,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和国内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都对我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要求。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就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赢得发展主动权。
(一)生产力发展规律在新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类社会从手工工场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的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都促使社会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马克思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从产业革命的发展历史来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力量。现代科技革命越来越要求在生产力的结构改造中全面应用科学技术,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而社会生产的整个过程、面貌以及劳动条件和劳动要素的组合形式等都因生产力的变革而发生新的变化。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首先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革命的发展日益揭示出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一普遍规律,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就是生产力革命。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生产力已然不能满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需要,新技术的涌现已经汇聚起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磅礴动力,我国业已具备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环境和土壤,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
(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选择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告,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构建新发展格局释放超大规模经济体发展潜力,带动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是我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传统的以“量”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力水平已无力破除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关键堵点。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急需一种以“量变”到“质优”为生成性逻辑的新的生产力质态,并通过创新驱动引领,实现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过渡,以生产力的跃迁式发展填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弱项,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两个大局”下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洞察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出现巨大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分工和产业链布局日益复杂,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需求。过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沿,但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全球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正在部分科技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和“领跑”的转变,基础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实力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阶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重要机遇,我们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从量变到质变。同时,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并着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质生产力正是与此阶段相对应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质态变化推动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质变。
二、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传统生产力理论基础上,从质与量两个维度讨论生产力及其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术语革命与方法论革命。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新内涵,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范畴和学理基础,结合生产力的质态结构,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全面阐释。
(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在理论建构意义上正式使用生产力概念,是在1845—1846年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生产力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本质代表着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界进行利用和改造的能力。
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是在批判性接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生产力”概念、德国社会主义者赫斯(Moses Hess)在对金钱异化的批判中提出的“共同活动即生产力”的观点、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独创的“生产力理论”等观点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马克思吸收了前人从社会层面对生产力概念的正确定义,提出“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深刻揭示了社会分工与协作对个人生产力提升以及社会集体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性作用。对生产力概念的阐释多是围绕劳动者、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三要素展开的。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的原话是:“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因此,将劳动过程三要素直接用于阐释生产力有其局限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正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需要超越过去研究中对传统生产力的定义框架,超越“财富至上”追求经济量的增长的不可持续发展观,深刻理解生产力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与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术语革命与方法论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正是基于对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实践的深刻认识和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范畴,是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矢”射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之“的”的生动体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术语革命与方法论革命。
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可以从质与量两个维度讨论生产力及其发展,使得高度抽象的生产力范畴变成更具可操作性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从量的角度来看,生产力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剩余产品的增多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加。在量变基础上,我们还需考察生产力的质态升级,也就是产品和部门的结构创新,以及社会生产力跃升带来的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发展阶段的更替。
(三)从生产力的质态结构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利用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生产物质资料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质态结构,指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在质上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方式,包括微观质态结构和宏观质态结构。微观意义上的生产力的质的提升,更多体现在个人或企业层面生产能力的提升,是生产力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要条件。而宏观意义上的生产力的质态升级会导致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总体跃升,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与更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不断发展,先进科学技术陆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促进生产力中的物质要素和人的要素的发展与升级。从微观层面看,具有巨大潜力的前沿技术和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首先会带来部分行业中局部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变化,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变革。从宏观层面看,数字平台的出现带来了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将科学技术、劳动者与生产力中的物质要素有效结合,这种社会分工的深化带来了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部门和产品的多样化以及社会总劳动范围的扩大,进而实现了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一论述既遵循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守正创新。我们要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创新为基础
新质生产力反映着生产力模式和经济发展内容朝着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创新方向迈进。“高科技”体现为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应用,涉及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手段或新的应用场景,能够颠覆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对整个产业链或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高效能”意味着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生产过程的效率提升,使各种要素之间能够协同工作,实现“1+1>2”的效果。“高质量”强调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生产制造过程符合标准,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符合消费者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进而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驱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实现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生产力实现跃升的根本动力。正如蒸汽、电力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使机器生产逐渐替代手工劳动,新质生产力塑造的是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新样态,内嵌于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中。在这里,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重要领域的各类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不断吸引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进行优化组合,进而实现生产力跃升;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生产方式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不断加速,引发产业结构的重塑和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推动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二)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更强调生产力质态
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以一定的产业为依托。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语境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一场深层次的变革。一方面,它不同于单一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发展的产业升级,而是要求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将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为数据、人才等新型生产要素驱动的集约式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它不仅仅是简单指代由农业向工业、工业向服务业发展的结构转型,还包括了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纵深化发展,实现技术集约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的是质态,而不是业态。与传统的生产力“质变”不同,这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形成的关键就在于,要对现有生产技术及其连接方式和应用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革故鼎新,以实现“质变”到“质优”的跃升。传统产业如果能通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也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紧把握对经济增长具有潜在增长率的重要产业,同时不断形成对相关业态理论和实践发展路径的认知,根据产业发展导向进行前瞻性布局,由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推动我国朝着更高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发展阶段迈进。
(三)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
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新质生产力蕴含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特性,是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一是新质生产力要求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强调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和模式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新质生产力要求以协调为内生特点。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根据地区条件禀赋和产业基础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先机,是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防止出现新的产能过剩的重要路径。三是新质生产力要求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和污染排放,有助于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四是新质生产力要求使开放成为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国家间的技术合作、经验学习和市场联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够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五是新质生产力以实现共享为根本目的。发展新质生产力还应加强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给,不断提供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高质量产品与服务。同时,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和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人才动能,使人民在平等享有发展成果的过程中增进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在实践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提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本领,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各项具体要求,在实践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进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使社会生产力质态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落脚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这就要求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一方面,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另一方面,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其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掌握前沿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就要求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主要通过改革实现。这就要求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特别重视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二)加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
加强顶层设计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经验。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方案。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战略上高瞻远瞩进行顶层设计,积极谋划“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顶层设计,就是加强科技、产业、人才政策的相互支撑作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更加注重生产要素协同互动,促进更多优质要素融入实体经济。同时,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分配制度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促进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共同驱动,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有组织的转化”,加快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更好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此外,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核心要义在于实现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有机统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又要在实践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准确把握其在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的定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确定重点发展方向,统筹布局规划,加强分类指导,持续提升执行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准确性,确保人员、资金等生产要素有效集中到关键领域、重点方向。此外,还应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激发创新潜力。
(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
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正逐步向基础研究前移,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演进壮大都高度依赖基础研究的原创性突破。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同时,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首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社会生态,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举措,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缩短科技创新成果从产生到应用再到市场化推广的周期,最大限度发挥其经济价值。
其次,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强清洁能源研发、应用和推广,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全产业链优化,构建安全稳定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系统;加强先进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统筹布局前瞻性重点专项技术攻关方向,加快推动形成一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和代表性企业。同时,以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着力点,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最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储备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展其长。
〔注释略〕
作者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2004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4年第3期P41—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