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柳 陆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278 次 更新时间:2024-02-01 00:20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杨小柳   陆烨  

 

一、引言

学者们曾经认为,由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力量,在族群多样化的社会中,族群的重要性将逐渐降低,人们的忠诚和认同将被引向民族国家。可事与愿违,随着现代化在全球的扩展,族群矛盾几乎成为所有多民族国家面临的问题。这与西方现代化本身的属性相关。现代化从其起源地欧洲来说,是一种同中世纪决裂的多层面历史进程,包括了政治、经济、技术和观念层面上的一系列转变。19世纪,成熟的现代性是一个包括自由民主政治、机器化的工业主义、市场化的资本主义、主体—中心的理性哲学等要素有机整合的整体,表现为一种进步主义和发展主义的存在。这套现代性,一度成为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底层逻辑。

二战后,发展取代殖民统治,西方学界试图优化现代化发展的具体做法。但这些无法改变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本质,即这是一个脱胎于西方与非西方不平等的体系,并不断再生产发达与欠发达、中心与边缘、发展者与被发展者不平等体系的过程。发展中的中心和边缘关系,与既有的种族与族群等级关系相互呼应、嵌合,进一步加深了不同群体间的隔阂,导致了社会结构和认同上的割裂。即便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美国社会,也是一个不平等发展加剧族群割裂的社会。其种族与族群关系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化”阶段、“熔炉”主义或政策阶段、“文化多元主义”阶段,形成了一套以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为顶点的种族族群等级结构。少数族裔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双重劳动力市场”体系中,只能通过具有封闭性、边缘性和文化性的族裔经济实现自我发展。经济上的弱势与特定的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结合,种族和族群性成为社会区隔、等级划分的重要机制,继而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信仰意识体系,内化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长期持续难以被改变。

可见,发展的不平等是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内在属性。正是这一属性,导致西方的发展研究一直处于理论悖论之中。一方面承认现代化造就了中心—边缘的不平等,这种对立是导致欠发达问题、加深族群矛盾的根源所在;另一方面又想在不平等体系中实现欠发达地区和人群的现代化,既解构批判发展的不平等性,又尝试改良发展的路径,难以真正解决由现代化所致的各类问题。

而中华民族则是经由数千年中华文明发展进程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不是通过扩张或殖民而形成的,具有“自然凝聚”的特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近代以来的救亡图存、争取中华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得到了巩固和升华,中华民族也由此形成了自觉的民族共同体。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跨越式地完成了社会主义转变,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秉承先富带动后富的理念,致力于区域均衡发展。鉴于“老少边穷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疆地区发展条件相对滞后,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促进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中心—边缘”之间发展的平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随着强调均衡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进入了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阶段。本文重点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化推进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治理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建设的学理意义。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涵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奋斗的理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从“一化”“二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党的十二大将精神文明领域纳入现代化内涵;党的十三大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十七大将社会建设领域纳入;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不断完善。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中华文明历史逻辑、现代化发展逻辑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逻辑,立足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基本国情,在新时代传承和延续中华文明的根和魂,其中蕴含的“共同体”建设逻辑,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好我国各地区、多民族内部的差异性,朝着实现共同性的方向迈进,达到高质量平等发展。

(一)经济建设上,深化利益共同体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的民族地区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以及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产业基础极为薄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关心及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在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全国统一大市场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推动下,在援藏援疆、东西部协作等具体政策和项目的支撑下,各民族在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民族地区的经济飞速崛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明确了在全国经济体系中的功能定位,进入了与全国经济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这些成绩,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经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深化“三新一高”,保证各民族同步迈向现代化,深化各民族的利益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中央“使劲”,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发达地区“鼓劲”,继续搞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加劲”,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式发展道路,重点办好基础设施、搞好就业、抓好教育。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政策引导下,人尽其才、物畅其流、地显其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联结,使各民族在经济上形成优势互补、融通无阻、动态均衡的利益共同体。

(二)政治建设上,深化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伟大团结精神的民族。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建立了休戚与共、命运相关的亲密关系,早已成为互相离不开的命运共同体。在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建设,深化各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以及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共同繁荣发展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各民族政治参与和合法权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主义属性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各民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进程中当家做主,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破坏是祸”,从“要我稳定”转向“我要稳定”,团结在依法治国的旗帜下,积极反对一切分裂破坏势力和活动,主动去除宗教的消极影响,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推进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在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重点在于要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在法治轨道上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是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根本的遵循。

(三)社会建设上,深化治理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我国传统的民族分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民族工作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深化建设各民族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民族团结为生命线争取人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各族群众的社会归属感、获得感,是深化中华民族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一系列根本性的体制机制,来保障“一个也不能少”的共同富裕。首先是通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等举措,调动包括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在内的劳动者享有勤劳致富的机会,夯实充裕型社会结构的个体和家庭经济基础。其次是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通过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举措,巩固和发展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和社会结构。再次是通过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区域均衡性的公共服务水平,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全国统筹、互联互通、均衡可及、保障有力的民生安全网、社会运行稳定器,朝着各地区的共同性不断增加、差异性不断减少的实质性共同体迈进。

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化的社会建设,还需要以人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各族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政府、市场、社会等各种主体的治理合力,构建形成以民族互嵌为主要结构特征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民族互嵌式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关键在社区。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重要社会空间载体。现代化的民族互嵌型社区,除了一般社区所有的综合性、社会性和地域性之外,还强调建设主体民族性、多元文化互动性和建设过程动态性。此外,民族互嵌式社区亦强调各民族不仅在空间上是共居而非隔离的状态,各民族间的社会文化交往是包容而不是排斥。通过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

(四)文化建设上,深化价值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高度的文明”的现代化社会。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使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必将从文化自信迈向文化自觉和文明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精神基础实现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转变。

一是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进一步武装广大人民的头脑,形成全民族团结奋斗的信仰之基。新征程必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要特别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使包含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广大民族地区同胞的文化自信一定会明显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必将铸牢“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思想觉悟。

二是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入,“五个认同”意识将会不断增强。面对“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下出现的“大汉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历史的肆意解读,“五个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蕴含着科学的学理和哲理,已经深入全体国民心中。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随着现代化加速,我们在价值共同体建设方面,也将加快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移风易俗、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强化各族人民主人翁意识,强化各族群众的国民意识,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实现价值共同体的深化。

三是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入,全体中华儿女将从文化自信迈向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用“自在”和“自觉”来划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文化自觉,就是通过各文明国家对自身文化的重新认识,从“各美其美”走向“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心态。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入,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素质将全面提高,文化领悟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包括少数民族知识精英在内的中华文化精英,同样会自觉地把思想觉悟提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进而从共同体的角度,为中华文化的创造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贡献智慧和精神产品,影响和带动全国人民迈向文化自觉。

经过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入,“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各民族将强化自身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牢不可破。价值共同体指引下,我们既坚守中华文化的本源,又推陈出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天下大同创造更多的精神产品。

(四)生态建设上,深化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这四大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中华文明很早就认识到天人合一,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北宋大儒张载也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我国少数民族一直不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朴素生态观。从北方地区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的轮牧轮休,到云南哈尼族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梯田“四素同构”的农耕体系,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智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是创造出荒原变林海、石漠变绿洲的奇迹,培育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西畴精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人与人之间、各民族之间是生态系统下的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绿水青山的诱人景象和宜居宜业宜游特征,激活土地、劳动力、资产等要素,为少数民族地区和人民创造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动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这片大地上以生命为本原,以亲和自然、利用自然的理念,开展了应时、取宜、守则、有度的生产生活。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各族人民必将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挖掘利用传统生态智慧,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新征程上的生态文明成果,在可持续发展中深化对生态、生境、生命共同体的认识和呵护。

三、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致力于各民族平等进步、繁荣发展,致力于共同走向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自然凝聚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中一直强调“民为邦本”“有教无类”等天下为公、包容天下的胸怀,是普世的文化和文明传统,与西方民族国家的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中国人区分人群常用地域或风俗的概念,民族是外来的概念。中华文明一直是在“天下”的视野中展开学问,中国作为“天下之中”,士人有“大道在兹”的自信和自觉。也基于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人群畅通无阻地交流交往交融,共同维护、发展着这一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的民族工作做得是最成功的。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第一次提出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在多元一体的进程中交融汇聚,共同缔造、发展和巩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建设。

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经验体系中,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带领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现代化道路就是要通过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就是要通过打破西方现代化模式与多民族国家整合的悖论,开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全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前段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进共同体建设五个方面的具体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关键在于这套现代化模式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的,具体展开上是各地区和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完全平等的,彻底打破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充满物质欲望、两极分化、扩张掠夺的不平等属性。

从起源脉络上看,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脱胎于殖民统治,以资本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探索民族复兴进程中,不断拓展创新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是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一切发展是为了人民,要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贯穿始终的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坚持。

从指导理论上看,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西方文明至上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中,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形成的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从领导核心来看,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由“西方霸权”、华尔街金融集团主导的属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是中华民族全体利益的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现代化的人民属性。

从发展定位来看,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再生产族群不平等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在社会主义民族平等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上,在民族平等、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原则上实践的社会变迁。其中不存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权力不平等,或是中心地区对边缘地区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各民族平等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从建设内涵上看,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过分强调经济理性,中国式现代化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强调发展的统筹协调和高质量,是各领域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

从发展效果来看,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导致少数族裔发展的依附性,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各民族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民族都不少地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进。国际宏观层面充分考虑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布局的均衡性,为民族地区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多元经济形态(不论是类型差异还是阶段差异)不但被深度整合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更是凭借其在资源、生态、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独特条件,正逐渐成为极具潜力的、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突破西方现代化加剧族群隔阂对立的发展困境,在于其从根本上改变了脱胎于殖民体系、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不平等的内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就是作为现代化发展主体的各民族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建设政治上追求团结统一、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现代化的鲜活经验,不但为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更将为解决文明的冲突,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四、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五十六个民族将在现代化进程中走上从大局发展中寻找自身发展机会、以自我的发展推动大局发展的辩证的、螺旋形上升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五十六个民族逐步消除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有利于根除狭隘民族主义观念。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破解了西方现代化处理不好民族问题、族群冲突、阶层分化、贫富极化等内在矛盾的积弊。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治理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聚起五十六个民族的磅礴伟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来源:《思想战线》2023年第4期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0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