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试论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0 次 更新时间:2024-12-18 00:53

进入专题: 边疆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  

马大正  

 

中国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两大历史遗产承接的平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当代边疆治理大战略的构建,以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为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治理的固本之策。

一、中国边疆的战略地位

要准确认识中国边疆的战略地位,就有必要对“中国边疆”一词作一界定。什么是中国的边疆?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当然还应有空疆。

什么是中国的陆疆?笔者认为,可以称之为中国陆疆的地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该地域有与邻国相交的边界线;二是该地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历史、社会、文化诸方面的特点。这两个条件的结合即构成中国的陆疆。依省级行政单位而言,当代中国的陆地边疆省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

海疆的界定相对比较复杂。海疆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大陆海岸线到领海基线之间的海域,在国家法律地位上与陆地领土完全一致;二是领海基线以外国家管辖的海域。根据上述标准,中国海疆从鸭绿江口到曾母暗沙南北4000余公里,东西宽约700~1600公里,除了渤海是中国内海以外,还有黄海、东海和南海。按海域来划分,则是黄海海疆、东海海疆、南海海疆,中国可管辖海域面积是340余万平方公里。在广阔的海疆国土范围内,除台湾岛和海南岛分别是中国两个省外,据不完全统计,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961个,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有433个。我们在研究历史上的海疆时,上述海域的沿海省区除已是陆疆省区的辽宁、广西外,诸如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都应在研究范围之内。

中国的边疆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概念,当然还包括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边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若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视域看,可阐论如下:众所周知,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两大遗产,也是中国公民历史认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中国边疆正是两大历史遗产承接的平台。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维护好包括边疆在内的国家领土主权,是维护国家利益、尊严和民族尊严的根本之道。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边疆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如果从现实角度来看中国边疆的战略地位,至少应考虑如下几点:

其一,中国边疆地区是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边疆地区长期发展滞后,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复兴、中国的腾飞。加之中国的陆疆和海疆疆域辽阔,物产资源丰富,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保障地。

其二,中国边疆地区仍然是中国国防的前线,尽管现在高科技的信息战等发展了,战争的形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但中国边疆仍具有国防前线的功能,是保卫中国安全的第一线。

其三,中国边疆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展示中国综合实力的前沿舞台,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沿舞台。

其四,中国边疆是正确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维护国家周边安全的第一线。要推行以积极塑造周边安全环境为重点的周边安全政策,要构建以睦邻友好为特色的周边关系来塑造我们的大国形象,还要推行以多边制衡为核心的大国政策。

中国边疆面向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地缘政治各具特色,而且各个边疆地区的历史演进历程也特色鲜明。现试以东北边疆为例,从地理区位和历史演进两个维度具体剖析东北边疆的战略地位。

东北边疆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以现代地理观念看,东北边疆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北依黑龙江,南临渤海、黄海,西连内蒙古草原,东接长白山至图们江、鸭绿江畔,东北、西北各以乌苏里江、额尔古纳河为界,西南抵山海关、燕山一带,在中国边疆省区中面积仅次于新疆和西藏。

东北边疆三省地理区位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东北三省与多国相邻,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十分复杂。其一是朝鲜,与东北唇齿相依,山水相连;其二是韩国,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其三是一衣带水的日本;其四是俄罗斯,与东北有数千公里的边界线,黑龙江、乌苏里江已成为两国共享的界河;其五是蒙古国,因中间有内蒙古相隔,东北三省与蒙古国无边界,属地缘政治关系。可以说,东北边疆三面与邻国相接,其中不乏世界强国,这在我国边疆地区处于突出的地理区位。

二是东北边疆多面临海、近海。在被沙皇俄国侵占领土前,其北面临北海即鄂霍次克海,东临日本海,南部的辽东半岛西拥渤海、东接黄海。在我国陆地边疆中,只有东北边疆拥有这样的海洋优势。

三是东北边疆地接中原,交往便捷。在古代,东北通向中原,有陆、海两路可达:陆路是经辽西从山海关进入华北地区,从商周开始,这条沿渤海湾的走廊,就是一条西通中原、东达辽东的陆路交通干线;海路自辽东半岛可渡海到山东,最近处不过50多海里,并且海中多岛屿,为渡海提供了便利,还可航行至天津,进入河北省境内。陆、海两路交通发达,使东北与中原紧密相连、形同一体。东北边疆地理区位的特点使其在诸边疆地区中处于独特的地位,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之深远是其他边疆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再从中国历史的演进历程来分析东北边疆的战略地位。自秦以降,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覆灭,上下2100余年,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东北地区战略地位看,这一历史过程可以分作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自秦以后,中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重新统一全国,战略重点不在东北而在西北与北部地区;后一时期,自隋唐两代,经辽、宋、金、元、明、清,东北地区强族纷起,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央,战略中心东移,东北地区的地位迅速提升,真正成为左右中国历史发展的战略之地!

辽、金、元三朝,契丹、女真、蒙古三个游牧民族皆以东北为“发祥地”,先占据东北,然后走向中原。辽、宋、金、元长达400余年,契丹、女真、蒙古成为中国历史演进的主导力量。换言之,东北地区也成了三朝历史的发祥地。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起兵,经数十年血战,统一女真诸部,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即满洲,努尔哈赤于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建国称汗,满洲贵族循前人如女真、契丹、蒙古之路由东北走向中原,一统天下。明、清兴亡的历程,再次有力地证明了东北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二、当代中国边疆治理大战略的构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边疆治理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阐述了其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和贯彻原则,对于我们全面、完整、准确认识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新特点、新举措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边疆治理的内涵比古代边疆政策要宽泛得多。边疆政策,是指中央王朝为实现自身的治理边疆目标,规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应达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实施的步骤和举措。中国古代边疆政策自秦汉时期初具规模,经隋、唐、元、明等统一王朝充实、完善,到清朝已形成完整体系。

清朝边疆政策可谓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边疆政策之大成,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历史的继承性。中国封建时代的边疆政策既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和各项具体措施,又有实施政策的组织保证——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行政机制。清朝的边疆政策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历史上的羁縻政策、和亲政策中,可以发现清朝军府制、盟旗制、满蒙联姻等制度和政策措施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中还可以发现康熙皇帝富有创造性的雄才伟略,是他改变了历代固守长城、消极北防的战略和策略。

第二,地域的广阔性。清朝前期,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经营,其有效管辖范围除18行省(包括台湾)外,还包括奉天、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六盟、喀尔喀蒙古各部、唐努乌梁海、新疆和西藏,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清朝的边疆地区包括了今天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至于沿海诸省以及台湾、海南(包括南海诸岛)则无论古今都是中国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区无论在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民族民俗等方面均各具特色,清朝政府边疆政策的具体内容也因地而异。

第三,内涵的多样性。地域的广阔性决定了清朝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清朝的边疆政策包括了自成一体的海疆政策和陆疆政策。清朝前期,在海疆政策上,对沿海地区的治理和对台湾、海南的治理各不相同。陆疆政策涉及从东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域,东北的军府制和新疆的军府制在内容上并不相同,而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的特点,分别实施驻藏大臣制和通过“改土归流”来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和西南地区的统治。

第四,影响的现实性。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前期的赫赫国威和清后期的屈辱挨打,对于清朝疆域的形成与变化均有着直接影响,当今我国疆域的格局基本因袭了清朝。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丧土失地,为今天的边界纠纷埋下祸根。要解决当代的边界纠纷,必须弄清清政府政策失误之所在。因此,认真研究清朝边疆政策的成败得失,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边疆安定、民族团结都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边疆治理,就是运用国家权力,动员社会各类组织,调动国家和社会资源,实现对边疆地区人和地的全方位管辖与管理。边疆治理是一个运用国家的权力并动员社会力量解决边疆问题的全过程,是以政府为核心,多元主体为实现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依法对边疆区域内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理的一个过程。方盛举主编的《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一书的第二章“中国陆地边疆治理”对上述见解进行了有益阐论:

其一,必须正确理解边疆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但政府始终扮演核心角色;

其二,必须正确理解边疆治理的客体意义是边疆地区客观存在的社会公共事务;

其三,必须正确理解边疆治理的目标是追求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

其四,必须正确理解边疆治理的根本方式是依法治疆。

我国的边疆治理必须是自觉地将法治作为边疆治理的根本方法,自觉地用法治方式来解决边疆公共问题、管理边疆公共事务、调节边疆公共关系,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关于当代中国边疆治理大战略,以下四个方面是其核心内容:

第一,治国必治边。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边疆地区不是可有可无的,应把边疆地区的治理纳入整个国家的治国理政框架内并放在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治国必治边”重要战略思想是对中国边疆治理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对当代中国治边战略水平的提升,也是当代中国边疆治理大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得以归纳、规范。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在民族理论研究中、在民族政策实施上确实存在亟须改正的“误区”,这些误区成为不能触碰的“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及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在继承我们党民族理论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解决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根本性指导思想。

第三,坚持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是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四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合为一体,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度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和突出优势,其精髓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论阶段性政策如何变化,始终坚守“国家统一”这一根本原则,坚持准确地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历史证明,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功、辉煌的胜利,国家才一步步走向强盛。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边疆治理大战略中不可动摇的基本点。因此,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边疆地区各有自身特点,在治国理政上要从实际出发,必须有针对性,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就发展与稳定来说,不同的边疆地区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可持续发展”与“长治久安”两大战略任务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新疆和西藏应以长治久安作为治理的战略重点,而其他边疆地区应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更优先的地位。发展与稳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在谈到发展的时候,千万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成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因为发展包括了社会整体的发展,既有经济发展,也有文化发展,还包括人的教育、素质的提高,等等。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治理的固本之策

中国边疆治理的两大战略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的整体发展,其中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将生活在边疆地区的每个人都塑造成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是要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治边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和实践,是边疆治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固本之策,是塑造合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治边者的金钥匙。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在同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在2021年8月举行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因此,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在新疆大学调研时强调:“各民族命运始终同中华民族整体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讲清楚这些,不是个简单的认识问题,而是事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政治问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历史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即对中华民族最高认同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归属感、荣誉感。中华民族是不可分割的国家民族,各族人民必须认同并忠诚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变、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国家治理、社会治理、边疆社会治理,治理者是人,治理的对象除了地之外也是人,这是常识。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旦作为公民的个体人不具备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这个社会从整体上看就要出问题。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十年之争,拼的是领导人的能力与魅力;五十年之争,拼的是国家大战略;百年之争,拼的是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因此,塑造一代又一代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和谐的基本保证。

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素质是什么?笔者以为可用八个字来概括:爱国、守法、进取、自律。爱国是合格公民的底线,守法是合格公民的准则,进取是合格公民自强自立的基础,自律则是合格公民做人的本分。

塑造合格公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国家指导下有序推进并在全民教育中实施。这里所提的“全民教育”中的“全民”应包括生活、工作在边疆地区的所有中华民族成员,从孩子到老人,社会各阶层全覆盖;教育则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管齐下,缺一不可!以下主要谈教育:

一是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启蒙教育的主战场,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无言的表情,对孩子人生的塑造都会起到无形胜有形的作用。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诚哉斯言!

二是学校教育。以下四个节点应予以特别关注:第一,小学、中学、大学,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应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第二,实施各民族教育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管理上不能出现空白点;第三,在保护好民族语言教育基础上,大力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第四,狠抓学校教育的两个关键点——教师和教材。

在学校教育系列中,大学教育更是塑造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这一阵地一旦失守,培养人才的结果必然是“有科学知识而无公民素质”,这样的“人才”就不是合格的共和国建设者。在大学管理层面上,有三项工作必须紧抓不放:其一,大学老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坚持政治标准第一;其二,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必须统一;其三,要强化对“内高班”生源的管理。

三是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涵盖意识形态领域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涉及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世界各国为了国家利益和国际竞争,都在强化国家认同教育,而历史教育旨在塑造公民的历史记忆,影响公民对“自己属于哪个国家”的认识,对于构建国家认同至关重要。因此,要将国家认同作为历史教育的刚性目标。同时,要营造做一个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良好社会氛围,树正气、压邪气、辨是非、讲法制,为家庭教育正常开展、学校教育有序推进提供一个全社会的支撑面,把它作为治疆大战略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层层落实。

在塑造一代又一代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同时,我们还应着力造就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治边者。依法治疆,法是人制定的,法是要人来执行的。一句话,关键是人。再好的法律、再好的政策都需要我们各级干部去执行,若执行错了或者执行不到位,再好的法律、再好的政策也形同虚设。因此,在边疆治理的远略与近谋中,造就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治边者也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命题。那么,如何才能够造就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治边者?论者众多,不乏真知灼见,笔者强调如下两端:

第一,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试以清朝的边疆大吏为例,可以归纳出这样一条规律:面对发生的变故或动乱,反应过激的往往是基层第一线官员,反应过激所造成的后果是带有战术性的;而面对一些全局的动乱(内乱或入侵),反应过缓的往往是边疆大吏,其后果就不是战术性的,而是战略性的,它会影响边疆治理的全局,甚至影响清朝统治的全局。需要注意的是,应变过激会导致事态人为扩大,而应变过缓或消极,甚至想息事宁人,往往适得其反。这样的历史经验特别值得高层决策者重视和借鉴。

第二,国家统一是对治边者最重要的政治要求。边疆干部的选拔,最高的标准就是看其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头脑清醒不清醒,立场坚定不坚定,应把这一条作为考察选拔治边干部的刚性标准。凡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不清醒、不坚定的干部,应一票否决,不符合这个政治标准,就不能成为治边者群体中的一员。

在民族自治地方,选拔干部要在政治标准合格的前提下,综合考察,量才安排,并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必须下大力气选拔一批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敢于冲锋陷阵、敢于担当的各民族中高级干部。而且,统战部门配置民族干部的比例要加大。同时,对治边者群体中的“两面人”要依法甄别和处理,以纯洁治边者队伍,但也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对于治边者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当然比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有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忧患意识不可无,并且是不可或缺的。边疆治理面临多种严峻挑战,而且性质各异,形式不同,要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忧患意识要求人们常怀远虑、力戒自满,不断战胜困难、化解风险。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警示人们安中思危、静中察变,努力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实践证明,有了忧患意识,就有开拓进取精神,而有了开拓进取精神,就会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结  论

本文结合历史与现实,从中国边疆的战略地位、当代中国边疆治理大战略的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治理的固本之策三个方面,论述了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关系。

立足中国历史发展,中国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两大历史遗产承接的大平台;从现实角度来看,中国边疆是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依然是中国国防的前线,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更是中国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维护国家周边安全的第一线。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中国边疆的战略地位都尤为重要。

借鉴古代尤其是清朝边疆政策成败经验,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指导下,构建当代中国边疆治理大战略要以四方面内容为核心: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重要战略思想,把边疆治理纳入治国理政框架并置于同等重要战略地位;二是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四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边疆治理的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中国边疆治理的战略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为此,要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边疆治理的固本之策,在国家统一指导下有序推进全民教育,从而塑造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培养一批又一批立场坚定的合格治边者。

当前,中国边疆可持续发展步伐一日千里,长治久安大局总体稳定、可控,并且总体继续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所有爱国的中国人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及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原文刊载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进入专题: 边疆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780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