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桥:回应性:现代政府的时代特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39 次 更新时间:2008-07-17 16:48

进入专题: 公共管理  

李树桥 (进入专栏)  

回应性是一个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主要指政府对公民诉求回馈和反应的迅捷与充分程度。对民意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听取民意代表和普通民众的呼声。这不仅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天然职责,也是所有现代国家的政府必须具备的时代特征。

最近发生的厦门PX事件由于市政府宣布项目缓建而终于落下了帷幕。但它留给社会的政治信号却是耐人持久深思的。

按照我国现行的投资审批制度,厦门PX项目完全是合法合规、不会有任何问题的。项目选址就在国家批准的以发展化工产业为主的厦门海沧开发区。该项目2004年即经国务院批准立项。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006年国家发改委核准通过了该项目的申请报告。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当地政府的法制意识、大局意识都是比较强的,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是很坚决的。这与某些地方政府无视国家相关规定,为了逃避必要的审批程序,弄虚作假,化整为零,搞项目拆分,抵制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为相比,当然要好得多了。但政府办事决不仅仅是按照法定程序每一个步骤都走到了,通过了,就万事大吉了。政府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同时,还必须顺应民意。这两个环节缺了任何一环,都有可能发生严重问题。

厦门事件的起因也正是发生在顺应民意的环节上。本来,在今年年初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就联合104名政协委员提出了PX项目迁址的提案。但那么多政协委员的郑重提案并没有获得厦门市政府的认真对待。如果市政府能够以政协委员的提案为契机,充分利用政府直接掌握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采用新闻发布会、听证会、说明会、对话会、辩论会、走家串户登门拜访等多种形式,把PX项目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没有危害?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好处?有没有必要迁址等问题向当地的老百姓讲清楚,如果把群众工作做得也像向上级申报审批材料那样细致周密,还能够发生群众上街那样严重的事件吗?

民意可能是民众藏于内心还未表达出来的意见。公众诉求是用一定的、或激烈或缓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民意。对于民意和公众诉求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高度重视、积极回应、认真听取合理采纳群众的正确意见,还是敷衍了事、消极应付、压制打击群众的正确意见甚至直接与群众相对抗,这是区别现代民主政府与中世纪专制政府的分水岭。现在历史已经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世界上的国家,除个别的仍保留军事独裁政权外,绝大多数都早已发展到民主社会,民主已经是世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尊重民意、正确对待民众诉求,对民意采取积极回应的态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所有民主国家政府的共识,也成为现代国家政府都必须具备的时代特征。

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向来把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做为自己的生命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传家宝。在积极回应民意方面,我们完全应该也能够比别国政府做得更好。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曾反复告诫全党向上级领导机关负责和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他总是说:“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我们的工作犯不犯错误,其界限也在这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更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课题。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只有建立在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才能切合实际,避免失误。领导机关的活动和面临的困难,也只有为群众所了解,才能被群众所理解。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必须有渠道经常地顺畅地反映上来,建议有地方提,委屈有地方说。”“必须使社会协商对话形成制度,及时地、顺畅地、准确地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按照我的理解,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各级地方政府都应积极探索,明确哪些问题必须由哪些部门、哪些团体负责与群众对话,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供政府决策。我国政府有做好群众工作的深厚基础。在增强政府对民意的回应性方面,与别的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完全有条件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实际经验和更加杰出的理论成果。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大转变的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成熟,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也逐步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各级政府必须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同时,十分重视对民意的积极回应。这就是厦门PX事件留给我们社会的一个教训,也是一个警示,一个历史的遗产和政治的财富。

进入 李树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公共管理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84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