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学:从中国特色看中西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32 次 更新时间:2022-12-26 17:40

进入专题: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王虎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重要论断在重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特质认识的基础上,既深刻界定并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同时又全面揭示并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高度,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有别于人口体量相对较小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具有的首要特征。“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迄今为止,虽然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实现现代化,但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加起来不超过10亿。客观地讲,与中国相比,不论是人口体量千万的西欧国家,抑或是人口规模过亿的美国,都谈不上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同时,坚持“资本至上”、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式现代化同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坚持的“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是背道而驰的,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西方式现代化的狭隘性与局限性。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则始终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不易!”诚然,中国式现代化虽起点低、起步晚,但速度快、后劲足,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二百年走过的路,让14亿多中国人民奔向了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充分展现了“后发优势”,这得益于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为14亿多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同时,还破解了人口规模巨大的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其艰难程度与巨大贡献也是西方式现代化所无法比拟的。尽管当前中国仍是世界人口规模最为巨大的国家,但人口规模巨大已经不再是现代化建设的“沉重压力”,而是转变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优势”,人口规模巨大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为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必将改写世界现代化的版图,重塑世界现代化的格局。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有别于两极分化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式现代化是以资本、利益为主导的现代化,是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进行的,其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资本利益的最大化。在西方式现代化进程中,一面是少数人财富的不断积累,一面是多数人贫困的不断增加,社会贫富分化与经济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性是其重要特征,也是其始终无法解决的痼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则是按照“人民逻辑”来展开的,是以人民利益为主导的现代化,始终朝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群众的长久期盼,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不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共同的富”与“共同的强”的要求,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的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还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的“治国之道,富民为始”,都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真抓实干谋共富的使命担当。历史和现实反复印证,我们党所追求的富裕绝不是极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须知,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一项前无古人、振奋人心的伟大事业,因此,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有别于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显然,这与西方那种物质主义膨胀、物欲横流的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在西方式现代化的字典里,现代化直接等同于工业化。因为,西方式现代化是由工业革命催生出来的,是一种以工业化为主要标准的现代化,这使得西方式现代化在追求工业化发展的同时,无法兼顾到其他领域的发展,由此就导致了物质进步与道德文明进步之间的冲突。然而,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一种单一向度的现代化,而是一种“并联式”的现代化。就理论层面来讲,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高度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还强调将物质文明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量齐观、全面发展。就实践层面来看,无论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抑或是新发展理念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都充分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性、全面性与协调性。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大原则,既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又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既涉及物质的富足,也强调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别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西方式现代化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下,资本对利润无止境追逐,只关注经济效益,而无视或忽视生态价值,在创造了极为丰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环境创伤,对自然的无节制索取必然引发生态危机。究其根本看,西方式现代化受“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支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操纵和被操纵的工具性关系,自然沦为人类生产过程中的被动客体,人与自然关系不断紧张。与此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完全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因此,中国要实现永续发展就必须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毫无疑问,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迷思,从而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西方式现代化是通过对内盘剥、牺牲底层人民的利益,对外发动殖民、侵略掠夺殖民地财富、资源来实现的。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则明显不同。“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对内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外中国从不主动发动战争、从不搞殖民侵略,一贯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率领的是当时世界最庞大的船队,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而不是战争。此外,中国人民曾经历过战火的苦难,深知和平稳定得之不易,因此,中国不会把屈辱加给别人,不会让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血泪史在他国重演。我们深知,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稳定的国内环境,一个是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不论未来全球形势如何波谲云诡,中国都会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维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作者:王虎学,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进入专题: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60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