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集中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人学意蕴。习近平明确提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这既是对现代化一般规律的深刻揭示,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价值旨归的根本规定。从人的逻辑或者人的发展的高度来审视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追求物的现代化,更追求人的现代化。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彰显人的存在的主体性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人口规模不同,现代化的任务就不同,其艰巨性、复杂性就不同,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在中国,14亿多人口到底是资源还是负担,是机遇还是挑战,是财富还是包袱,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人的主体性的确立程度和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毋庸置疑,充分尊重并有效发挥人的主体性,人口规模巨大将是中国探索现代化的最大资源、机遇和财富。
人的主体性通常被视为“现代的原则”,不容忽视。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而创造历史,是生产力中最活跃、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马克思强调,“人始终是主体”。恩格斯认为,“为了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我们需要有技术素养的人才,而且需要量很大”。列宁也指出,“‘事在人为’,工人和农民应当把这个真理牢牢记住。他们应当懂得,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库,“我们能够从这个大储备库中吸收力量,因为它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向我们提供最忠诚、受苦难生活锻炼最多、最接近工农的工农领袖”。一切物的因素都必须通过人才能进入生产过程,从而构成现实的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占有本身“不外是同物质生产工具相适应的个人才能的发挥”。而作为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国式现代化实际上也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西方在追求人的现代化方面的根本分野就在于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还是坚持以资本为中心。在西方现代化实践中,人的现代化更多呈现的是一种工具的现代化。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西方现代化以工具理性为内核。在这里,工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只在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才有存在意义。人的现代化实际上更多的是人作为一种劳动工具的现代化提升,因为这样可以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使资本增殖。“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工人就像机器上的局部零件,被固定成机器的一部分,承担某一项专门的生产任务,沦为被资本家占有和支配的工具,最终只能呈现片面、畸形、愚钝、痴呆化的发展状态。
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尊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的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然,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要简单排斥资本,更不能谈“资”色变,而是要在全面科学地认识资本的基础上更好地引导、利用并驾驭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盘活要素、配置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驾驭资本、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因无限追逐利润而失序扩张、野蛮生长,妨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以“资”为本、恪守资本逻辑的现代化,而是以人为本、以人的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展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的尊重人的主体性,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强调的个人至上。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一切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我们以“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决心,“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就是最好、最有说服力的例证。这一彪炳人类减贫史册的人间奇迹,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当今世界,“全球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也就20多个,总人口10亿左右。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现代化的理论,也不能亦步亦趋地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充分彰显。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彰显人的存在的社会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旨在实现现代化成果的人人共享。富裕是现代化的标志,但贫富差距却成为世界性难题。资本主义虽然抢先踏上现代化发展的赛道,但始终无法弥合贫富悬殊的鸿沟。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深刻彰显了人的存在的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反对用抽象的、纯自然的、非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人;相反,它主张把人看作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看作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现实的人。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无论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即都是从抽象的、一般的人这个范畴出发来分析和解释历史。在费尔巴哈那里,人的本质被解读为“类”的概念,尝试揭示人的内在的、抽象的、无声的共同性。对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给予了集中批判并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现实的关系。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不仅依据自身能力和需要建构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同时,基于人的实践形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历史地、动态地生成的。因此,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也是历史地、动态地生成的。
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是基于14亿多中国人民共同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现实的、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为出发点的鲜明立场。人对自由自觉的劳动的需要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关系的需要,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的、现实的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从这种需要出发,不仅解决物的发展,即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的问题,而且在保障物的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发展,从而扬弃了物本逻辑(物的发展—人的发展—物的发展),实现了人本逻辑(人的发展—物的发展—人的发展)。当前我们已经形成的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包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育等民生问题,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资本健康发展,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等等,都是为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充分体现了对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整体的、现实的关照。
我们强调共同富裕,要特别警惕并防止对它的形形色色的曲解和误读。例如,有人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同时、同等富裕。这种“大家都一样”的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观,而是一种粗糙片面的富裕观,其实质是一种平均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来审视平均主义的谬误,不难发现,它是以一种超历史的、抽象的视角来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清醒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是必然的。一味冒进地消灭这种差异以追求一种绝对平等,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和高级阶段的共同富裕在表现形式和实现标准上都是不尽相同的,需要逐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促进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的现代化跃迁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长期任务,必须久久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彰显人的存在的全面性
习近平指出:“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探索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推动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并强调二者的协调平衡,努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彰显了人的存在的全面性。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看来,物质和精神从来就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物质和精神平衡兼修,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亦是如此。马克思对人的精神、意识、感觉等的分析都是建立在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精神生活不是仅在抽象的意识层面进行的,而是被人的实践活动赋予了现实的、感性的、具体的人的意蕴。与此同时,他认为,萦绕在人周围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现实的精神样态,“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人的精神不过是现实生活的映射、表征以及升华。人是以现实实践为基础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身”是人的物质性存在,“心”是人的精神性存在。从现实实践决定的人的整体性来看,精神生活也是人之为人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历史,随着资本力量的扩张,物质殷富与精神匮乏并存的问题彰显。一方面,人的社会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空间被打开;另一方面,精神和文化又卷入了利益的旋涡中。一方面,现代科技为满足人的精神层面需要提供了越来越坚实的物质支撑;另一方面,人在信息与符号的膨胀中因缺乏真正的交往而日趋呈现弱联结状态,人的精神世界面临着物化和符号化的困境。正如马歇尔·伯曼描绘的那样:“这些精神的和文化的运动尽管有着爆发的力量,一百多年来却始终在沸腾而多产的社会和经济大锅的表面上冒泡翻滚。正是现代资本主义而不是现代的艺术和文化,使得这口锅不停地沸腾着。”人们如何从日益沉陷的现代性世界中超拔出来,已成为当代文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要突破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精神物化的困境,还要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总体性反思和批判中去。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已经不能仅仅拘泥于进行单一的、抽象的分析,而要深入人文的、精神的层面来看待问题。物质和精神是相互作用的。剖析社会问题,不能只看“道理”“物理”,更要看到现实的人的“心理”“情理”。如何理解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也就决定了如何理解人的生活。美好生活不单指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即在二者的张力之中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应该以现实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去观察、体认、唤醒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可能性与丰富性。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尤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物质文明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而精神文明是与物质文明互生互通的存在,同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那么,如何在推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找到能够滋养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道德情操和哲学智慧呢?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实践探索,我们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另一方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如此一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以此来滋养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一定能够推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人的存在的生态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进行谋划,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人与自然具有先在的一体性,它们的和谐共生彰显了人的存在的生态性。一方面,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此,马克思讲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另一方面,自然界作为一种纽带联系了社会中的人与人,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有鉴于此,马克思分析道:“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人在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中,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及其他能量,并塑造了人化的自然。然而,这种活动又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自然。马克思认为,尽管农耕对自然的改造最初是有益的,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会导致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实际上,当人类以掠夺、征服的方式粗暴、野蛮地对待自然时,就会极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反过来,自然界也会以它独有的方式对人类的无节制索取实施报复。在现代社会中,全球频发的诸如极端天气、全球变暖、物种灭绝、水资源短缺等生态危机就在时刻提醒着人类这一点。
回望西方国家现代化初期的历史,当时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还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几乎不存在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而它们也正好得以无视生态环境的价值,肆意攫取自然资源,尤其是通过掠取外国自然资源来为本国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发展埋单,从而使全球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也正因如此,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曾频频暴发环境公害事件,引发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毫无疑问,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历史和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社会逃脱不了资本逻辑的魔咒,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发展方式,无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有在未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依靠人与人的联合去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由于我们今天已经不具备早期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时所享有的资源环境条件,也由于人们对绿水青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共识,中国式现代化跳出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发展的怪圈,在推进和拓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日益显著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践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不是单纯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而是将自然生态融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不是与资本主义文明划等号,更不等同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工业文明。当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不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拒斥,不能理解为复古自然崇拜的后现代诉求,而是在吸收传统文明发展经验基础上生发的新的现代化模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破坏生态环境殃及子孙后代的老路,而是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方式,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动力和旨归。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使然,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代表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彰显人的存在的世界性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中国始终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强调的人的存在的世界性。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随着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日益融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之中。正如马克思分析的那样:“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个人从这个基础出发的实际发展是对这一发展的限制的不断扬弃,这种限制被意识到是限制,而不是被当作神圣的界限。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正是通过参与社会交往,每个人才扩展了社会联系,同时丰富和发展了自己。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产发展与人类交往相互影响,“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都应当围绕人的和平生存和发展而展开,应当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服务的。如若背离这一宗旨,也就失去了现代化的意义。没有和平,何谈人、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是非善恶。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遇的长达百年的侵略、凌辱与掠夺,使我们痛定思痛,更加坚决地摒弃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更加坚定地树牢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纵观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历史,资本的霸权行径使它们对内进行野蛮的原始积累,对外不惜用枪炮掠夺他国资源,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落后民族被迫卷入这种不平等的交往形式,形成了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关系。
随着全球化不断演变,世界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相互交往、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更为重要的是,个人在世界历史的场域中不断发展自己,世界性交往造就了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经历过历史上的诸多战争,人类更加渴望和平。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那种国强必霸的发展模式,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和平发展模式。中国在推进和拓展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未挑起过任何侵略战争,也向世界作出永远不称霸、不扩张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在疫情影响、经济低迷、国际局势纷乱复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这充分反映了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和决心。我们就是既要发展自身,又要造福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一定会为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人学意蕴。事实上,当我们越是自觉地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或人的逻辑来审视中国式现代化,就越是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问题是,“人是一个没有完成而且不可能完成的东西,他永远向未来敞开着大门,现在没有,将来也永不会有完成的人”。作为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人是生成性的、未完成的存在;而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21世纪历史进程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一项未竟的事业。立足时代潮头,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乘风而上,抓住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在谋求自身解放的同时破浪前行,深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原文刊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