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86 次 更新时间:2022-11-09 20:56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王义桅 (进入专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现代化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更丰富的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新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促进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战略问题,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那么,在大国关系框架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全球意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哪些联系?就此,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义桅接受采访。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不是关起门来搞的

问:“中国式现代化”是何时首次提出的,又是怎样被拓展深化的?我们应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

王义桅:195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现代化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并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现代化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更丰富的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新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促进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融合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认识,这些内容已经逐步超越了西方经验,更超越了其他发展中国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总结了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是从百年维度;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社会主义已经有500年发展历史,这是从五百年维度;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是从千年维度。从这三个时间维度,可以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鲜明概括,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最大梦想,是从文明古国迈向现代化国家的最大转型。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纵观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讲是被西方国家“倒逼”出来的。新中国初建时“一穷二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艰辛探索,正是坚持独立自主、依靠自力更生,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历程,创造了发展和稳定两大奇迹。因此,独立自主是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人民进行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扬中华儿女在长期奋斗中逐步实现的吃苦精神与斗争品格,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虽然强调独立自主,但中国不会关起门来搞现代化。中华民族向来强调“立己达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的,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高质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是在中国和世界的友好互动中产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对自己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中国希望与世界一起合作来实现,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基于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而且对未来的路径和目标也绘制出了系统而宏伟的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永远是一个进行时,是对人类现代化路径的重要探索。

现代化不是西方化,自信自觉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问:由于西方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现代化被贴上西方的标签。然而,在实践进程中,鲜有后发国家复制成功的案例。在全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王义桅: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把现代化误解为西方化,认为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全盘“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然而,西方现代化从一开始便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和残酷性,其成功的背后实际是侵略扩张、殖民掠夺,是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

实际上,学术界也掀起过一股对于西方现代化批判的思潮,很多西方学者例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都对西方现代性进行反思,认为其具有破坏性和不人道的一面,并导致了很多传统文化的消失。可以说,西方现代化经验都是基于发达国家的高标准,而发展中国家直接复制这样的“模板”宛如把婴儿扔到大海里游泳。而中国经验是结合自己的国情,像建立“游泳池”一样建立经济特区、开发区、经济园区,自信自觉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那么,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全球意义?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必然是中国式的,它不可能重复其他任何国家的模式。这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是全人类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资本无序扩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物质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纵观人类现代化发展史,现代化人口分布在发达国家且总规模不超过10亿。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若中国如期整体性迈入现代化,这将创造人类现代化的奇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人口数量也将超过发达国家,极大地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超越西方化道路的现代化。中国自古强调“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超越了西方通过发动战争、掠夺扩张、牺牲他人实现的现代化。同时,绿色理念也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双碳”约束在西方现代化历史上是没有的。比如,美国仅仅3亿多人口,却消费了世界上1/4的原油,这种现代化是以攫取全球资源为代价的。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断然不可能去模仿这种不可持续的现代化。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给文明古国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发。从人类文明史上来看,从社会道德来讲,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这是最高尚的。若成为别人,首先就是一种自我扭曲,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一种对自尊心的摧残。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盛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启发。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中产阶级缩水、贫富差距悬殊、政治极化与民粹主义。实际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也是未完成进行时,并不是成为现代化国家就不发展了,发展是所有国家的共同任务。现在,很多发达国家也在借鉴中国,比如在产业政策、缩小贫富差距等多方面汲取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寻找新的合作机遇。

从人类文明史的高度、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式现代

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向世界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您看来,“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哪些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逻辑?作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王义桅: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线性进化的逻辑。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史和现代化历史,线性进化逻辑渗透于其理论思维中,认为其他国家应当追随西方发展道路,更应遵循西方规范。中国倡导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并非只是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成果或先进文明。新时代,中国强调“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借鉴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成果,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国情下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超越,打破了西方国家话语霸权和线性进化论的桎梏,打破了人们对于西方模式的盲目崇拜和路径依赖。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超越了“传统-现代”二元对立逻辑。与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不同,中国坚守“和为贵”的观念,尊重文明多样性,主张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继承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中国崛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中华文明将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不走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传统的经济现代化,而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也绝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这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文明的现代化,更再造现代化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连续不断,就是笃信“苟日新,日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现代化来到中国,不仅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集大成,且赋予五千年文明的厚度与温度,不是一个“现代-落后”的二元对立叙事,而是启示各种文明,无论是多么强大、多么先进或多么古老,都要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现代化不应造成环境负外部性与人的异化、传统的破坏,而是所有人的全面现代化、全人类的共同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现代化。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也表达类似看法,故此特别推崇中华文明,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所以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各国现代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倡导人与自然和和共生。一句话,什么样的现代化,谁的现代化,为了谁的现代化,依靠谁的现代化,怎么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再造中国,中国也再造现代化,赋予现代化以文明的底蕴与意义。

当然,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共性特征,我们学习吸取了西方现代化经验,请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但也用“马先生和孔夫子”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种替换,而是我们自己的经验。因此,我们不输入别国模式,也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再变成全球中国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符合全人类理想、维护全人类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必须从人类文明史和中华文明史的高度,从全球化的全局,来看待中国式现代化,这就是它的挑战和意义。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2022年11月04日



进入 王义桅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787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