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人间佛教与中国佛教复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85 次 更新时间:2022-01-27 23:07

进入专题: 人间佛教   佛学  

何建明  


1、大陆与台湾的人间佛教发展脉络

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中太虚、虚云、弘一、印光、巨赞、赵朴初、净慧等高僧、大德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理由不赞成、不赞美、不敬仰他们;不敬仰他们,等于是对现代佛教的否定。现代中国佛教基本上都是他们的法系传承,当代人间佛教建设不可能绕过他们,应该将他们逢五逢十的纪念都串联起来开展系列的活动,这样既是对现代传统的一种真正发掘和弘扬,也可以使每个人都切身感受到继承近现代佛教传统的责任,也更具有现实性,而不是空谈一些理论或者设想。

台湾佛教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就已经非常重视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了。1949年以后,太虚大师一些主要弟子如东初、大醒、慈航、印顺等去了台湾,上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人间佛教唱彻了整个台湾佛教界。那个时期在台湾,《人生》《觉世》《中国佛教》《海潮音》等刊物都是探讨、宣扬人间佛教和人生佛教的,台湾当时的人间佛教发展并不亚于1949年前的水平。圆瑛法师弟子白圣长老50年代在台湾也高举太虚大师的旗帜,积极参与人间佛教讨论,甚至提出僧装改革等。1987年以后,台湾解除党禁、报禁,以四大道场为代表的人间佛教运动掀起新一轮的高峰。1949年以后,大陆佛教开始提倡人间佛教的是50年代初期巨赞法师等。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纪念时,赵朴老强调了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是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答案。1989年以后,人间佛教真正登堂入室成为大陆的主流佛教。赵朴老举起人间佛教旗帜后,在净慧长老等诸多法师的引领下,大陆人间佛教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大陆佛教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利用纪念太虚大师、赵朴老的机会,继续高举人间佛教旗帜,这对现代佛教和未来的佛教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2、广狭两种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佛陀以来所有佛教都是人间佛教,狭义的指近代以来太虚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改革,二者不相违背。太虚大师强调人间佛教,他最早提出的是建立人间净土,就是所谓的“人间佛教化”,而不是“佛教人间化”。佛教本来就是人间的,不存在人间化问题。太虚大师连“社会化”都批判,他认为社会化往往容易变成世俗化、庸俗化。太虚大师以来,无论是革新派还是保守派,都一致认为现代佛教除了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道路其他都是死路一条,这就是当今所走的佛教道路只能是面向现实社会人生的需要。佛教如果你不面向现实社会人生的需要,就只有死路一条。不过太虚大师并没有说佛教完全不能为死人、鬼神服务,他只是针对只为死人、鬼神服务的弊病。太虚大师最强调的佛教改革就是要重整佛教界。他认为,没有戒律,所有的僧团建设、制度建设、现代佛教建设一切都完蛋,根本不可能,这是现代佛教很重要的一个传统。当代大陆佛教很好地接续了太虚大师以来的优良传统,这是不容抹煞的。

3、对未来的一点畅想

人间佛教的未来建设,应当扩大人间佛教的宣扬,深化人间佛教的理论的建设,拓展人间佛教的实践,尤其是它的制度化。太虚大师非常注重制度化问题,他认为寺产问题不是由哪一个人哪一个道场所有,应该由佛教会来统一管理,寺庙应该选贤用人,发挥传统的十方丛林的选贤制。佛教会应该僧俗分开,出家人有僧团的教会,居士教会有正信会。太虚大师提倡由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他最强调的是菩萨道精神。慈航法师继承太虚大师精神,总结了佛教三大救命圈,文化、教育、慈善,另一个就是向菩萨学习。他认为,现在的佛教应该是文化的佛教、教育的佛教、慈善的佛教,但这三者必须立足于菩萨行,回到释迦佛的本源,在这一点上体现出佛教徒的社会担当。佛教僧众既是出家人又是公民,要有社会担当,同时要是人生典范。太虚大师认为每个学佛人都必须是人生典范,如果不是人生典范,社会不可能净化,人间净土不可能建设,因此他非常强调人生佛教。在这点上,净慧长老总结的两句话特别重要,一个是觉悟人生,一个是奉献人生,这就是佛教悲智双运精神的体现,他很好理解和继承了近代以来的人间佛教的传统,值得我们学习和共勉。


何建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

来源:师道大学堂



    进入专题: 人间佛教   佛学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123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