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静宁:当年我在咸宁堤坝上巧遇罗荣渠——纪念著名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逝世25周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95 次 更新时间:2024-06-09 16:17

进入专题: 罗荣渠  

肖静宁 (进入专栏)  


人的记忆有时是非常奇怪的。在我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一次偶然而极其短暂的相遇,却让我难以忘怀,而且还引发无尽的思绪。半个世纪前的1970年5月的文革期间,我与杨祖陶(杨工、笔者爱人)的挚友罗荣渠(荣渠兄)居然在湖北咸宁的堤坝上巧遇,这实在是一件太罕见的事!我,可能只有我鲜明地见证了他在相遇的那个特定时刻的意气风发与信念坚定的纯粹与坦荡。刹那间,好像已经进行了5年、正在进行的文革从来没有发生过,好像一切苦难、混乱与残酷离我们很远很远……

令人心碎的是,历尽磨难,时年69岁的荣渠兄正处在学术研究的最佳状态、大展宏图的关键时刻,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于1996年4月4日匆匆告别人世,给学术界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弹指一挥间,荣渠兄离世距今已是25个年头了!记得当时我与杨工从美国儿子家刚回国,闻此噩耗,如晴天霹雳!悲从心来!扼腕叹息,老泪纵横……

此刻,我独自坐在电脑旁,一切好像就在昨天,仿彿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要我写出当年堤垻巧遇时的感受,以表达我对极不寻常的荣渠兄的缅怀和敬意!


一、未名湖畔“才斋”的不速之客


显然,我来写大学者荣渠兄是有极大的局限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只是他的挚友的家属,年龄与他们相差七、八岁,学识经历境界都不在一个层面上。我想,我的唯一优势也许就是文革中咸宁堤坝上的巧遇吧!

荣渠兄与杨工是四川籍的同龄人。在成都上中学时虽不同校(前者在树德中学,后者在石室中学)却成为挚友,亲密无间;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虽不同系(一个学历史,一个学哲学)却志同道合,莫逆之交。毕业后荣渠兄分配到中苏友协工作,杨工留校在哲学系任教,彼此交往就少了。以至我与杨工在汤用彤先师家(也是汤一介、乐黛云挚友家)的“平生第一邂逅”及其发展荣渠兄毫不知情。

我与荣渠兄的初次相见是在未名湖畔“才斋”杨工的单人宿舍里,时间恰好是1957年初我们准备婚礼的前夕,我那时还在北京医学院就读,正面临紧张的期末考试,我好不容易急急忙忙骑车来北大要商量一些事。那天我来到才斋,见到一位戴眼镜的个子较高的客人正与杨工交谈,杨工介绍这是他的挚友罗荣渠,我连忙说“久仰,久仰!”并说我在相册上见过你们年青时的照片。他们好像在谈一件重要的事,见我来了停顿下来。荣渠兄环视一下我们的房间,见斩新的窗帘,被面都是淡雅的绿色花布,点点头说看来女主人喜欢绿色调。我以为荣渠兄寒喧一下会告辞,谁知他们继续聊,深入而具体,把我凉在一边,初次见面略显尴尬,我心里想这真是一个不速之客。

原来他们谈的事,实在是太重要了。荣渠兄说在中苏友协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干,他渴望归队,回到北大历史系,杨工坚决支持,并说尽可能地促成此事。荣渠兄终于如愿以偿,在1957年夏季以前办完了调动手续。此刻回想起来,这个时机把握得太好了,过了这个时段,反右暴风雨来临,还谈什么调动啊!的确,重回北大历史系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这为荣渠兄日后成为一个事业辉煌的历史学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荣渠兄知道我们要办婚礼了,由衷地高兴。后来他特地送给我们一个很喜气的保留至今的大果盘。他对我自己设计制作的开合自如的漂亮窗帘颇为欣赏。时光流逝,命运莫测。在荣渠兄驾鹤西去21年之后,2017年1月22日,我的挚爱亲人杨工突发重症肺炎在ICU抢救无效告别人世,抛下孤独的我。我常常在想,荣渠兄与杨工这一对莫逆之交50载的挚友,他们能在天堂相会吗?


二、难忘的咸宁堤坝巧遇


半个世纪之前的1970年5月,文革已进入第5年,我随武汉医学院留校的部分教师到咸宁农村短期劳动。我清楚地记得,那里有一个水面辽阔的天然湖,我们分别住在湖的东西两侧的村落里,相距一、二里地,其间有3、4米宽20米长的大坝相通,大坝实际上是一个公路式的交通要道。那天我们劳动队要从东头搬一个木匠用的长条板凳到西村去。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不顾自己“支气管扩张”在身(还做过肺叶切除),有点逞能,主动请战,当时试了一下还行。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用厚重的特种木头做的干木工活的板凳,越扛越重,“路远无轻担”,古人的话真是说到我的心坎上去了。一路上,我真是骑虎难下,只好用尽洪荒之力在堤上艰难前行。四周望去没有一个人影,那时社员劳动都是由公社大队集体安排的,不在这一带。

啊!就在堤坝上,我突然见到一个人迎面走来,哎呀!他竟是荣渠兄!我几乎叫了起来。在杨工受命调来武汉,我研究生毕业后也分配到武汉,我们好些年没有见过面了。在这文革特殊时期的大自然怀抱里,在普遍触及灵魂乃至皮肉的人人自危的时期,我们安然无恙地相逢在这大堤上这真是一个奇特的巧遇。只见他精神抖擞,皮肤黑多了,穿着褪色的旧的发白的蓝色军干服,一双破旧的回力鞋,背着一个旧帆布包,如果摘下眼镜,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乡了。我告诉他,我是短期来劳动的。我问他怎么会来到这里,他容光焕发,有些得意,连珠炮似地说,他参加了北大历史系的教改小分队,要编写党史教材,先到各革命圣地实地考察、接受教育,收集毛主席伟大的革命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再编写。说时迟,那时快,他一口气说了南昌、长沙、韶山……等十来个地名,说现在马上要到咸宁市区去赶车。不一会我们就立马告别了,我转身望着他急促赶路的背影,我真为他能担负如此神圣的使命而高兴。我很快转头继续扛着那坚实的木工凳前行,谢天谢地终于完成了任务。我算是经历了一次特殊的磨练,也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如释重负”!在回校后的学习、生活会上,我谈到这一段经历,有的女教师感到自己没有做什么竟然惭愧不已。

在堤上巧遇荣渠兄这样不寻常之事,过了很久我才有机会告诉正在武汉大学襄阳分校养猪劳动的杨工,他听了说,这下放心了,说荣渠在文革中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以后的事态证明,杨工的“放心”太过于善良与天真了。这事容后叙。

1、党史小分队实地考察的出发地——江西鲤鱼洲

文革进行到第4年,一九六九年秋,北大两千多名教工浩浩荡荡南下到江西省南昌县鲤鱼洲五七干校进行劳动锻炼。鲤鱼洲!多么响亮的地名,听起来很有几分浪漫和联想,如鲤鱼跳龙门什么的。鲤鱼洲,它实际上是一个农场,一片未经垦殖的红壤生荒,地势又极低,低到什么程度呢?毗邻的鄱阳湖,一涨水,水面会高过人们的头顶。湖水全靠一道道湖堤拦在外面,湖堤时时需要巡逻、挑土加堤以防被淹。江西老表说,这个地方长不出庄稼,你们来干什么?老表说话直,真的是这样,干校成员辛苦种了一年庄稼也没有什么收成。整个农场一眼望出去,没有几棵树。

文革期间真是敢想敢干。这样的鲤鱼洲,不仅是知识分子劳动化基地,上级忽然决定,要在鲤鱼洲办大学,正式招收大学生。谁也不敢说什么,大家都知道,2000多人的干校,没几本图书呀……

2、党史小分队实地考察的路径与结果

一天,领导突如其来的宣布要抽调6个教师组成“党史小分队”。荣渠兄万万没有想到他在列,起初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如上述,北京大学要在鲤鱼洲干校办一所北大分校,党史就列为课程的首位。没有教材,于是敢紧抽调人员编写。编写的方针是就地取材,编出江西红色根据地的特色,办法是编写者先到各革命圣地接受教育,同时收集资料,以此为纲编成教材。荣渠兄在《北大岁月》)中写道:“感谢党对自己的高度信任和培养,使自己能参加这次小分队,参加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当年堤坝上的荣渠兄那发自内心的兴高采烈、生龙活虎露于言表的神情被我捕捉到了,一直烙在我的脑海之中。

小分队走出鲤鱼洲直奔预定的长沙、韶山、安源、井冈山、瑞金、古田等地,再折返南昌,回到鲤鱼洲。“党史小分队”的活动历时半个月,行程总计达5000里,足迹遍及湘、贑、闽三省。沿着毛主席和老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进行参观、访问、学习,收集素材,荣渠兄表现的格外认真仔细记录。小分队还带回一大迭革命纪念馆的说明书。回到南昌,荣渠兄一马当先以最快的速度日夜兼程整理出采访资料,详细的编写出“毛主席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大事记(1893--1935)”,以此为根据就动笔编写起来了。可是,编到一半,北京大学总校寄来了党史教材,荣渠兄和小分队的工作奉命停笔,并没有发挥原先计划的作用。


三、荣渠兄在“反右倾回潮”中身陷绝境


荣渠兄挺过文革初期已经非常不易,1970年5月受信任参加“党史小分队”意气风发,换了人间!风云骤变!荣渠兄在两年以后的1972年的文革“反右倾回潮”的汹涌浪潮中几乎走上不归路。杨工与我是两年后在北京亲自听荣渠兄说到的,当时我们的心情异常沉重,我几乎吓出一身冷汗!

先说杨工所在的武汉大学文科从1968年就到湖北襄阳办分校,搞“斗、批、改”。我带着两个孩子在武汉医学院,杨工一年有一次探亲假回武汉。考虑到女儿1975年高中毕业就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1974年我请求武汉医学院人事处允许我到北京度探亲假获得批准(与报销有关),杨工也经分校同意去北京。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到首都,真实地看到心中热爱的雄伟的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有从未去过的天文馆、动物园,以及美丽的西山、颐和园、故宫、长城……。感谢挚友、偶像、恩人乐黛云亲自到北京火车站迎接,并安排我们一家4口住在她妹妹(出差)的铁道部宿舍,那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筒子楼,在过道里烧饭。最后几天,主人要回京了,我们就转到荣渠兄、颖如姐北大的家挤一挤。那几天荣渠兄与杨工形影不离,说个不完,我也听到一些。天呀,这样往死里整的遭遇除了向挚友杨工、还能向谁倾诉啊?!

我至今不明白,极左下“反右倾回潮”与他一个党外教师有什么关系啊?他不是刚加入党史小分队吗?灾难怎么会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荣渠兄说,他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反右倾回潮在历史系一打响,就认定挖出了一个以荣渠兄为首的“小集团”,荣渠兄就成为历史系头号打击对象,来势极为猛烈,批斗不断升级。当时的口号是“罗荣渠不投降就叫他灭亡!”,当我听到荣渠兄好几次几乎走上不归路,几次都处在生死搏斗的边缘,差一点就同大家永别了时,当时听到都感到后怕。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困境中不能自甘沉沦,不想苟且偷生,潦倒度日,要认真思考一些问题,重新走自己的路,努力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努力写出对人民有益的作品。

值得庆幸的是,从生死边缘挣扎过来的荣渠兄,1976年终于迎来了10年文革的结束。1978年反右倾回潮对他的错误批判乃至政治迫害得到彻底平反。恢复了他作为一个教师应有清白和尊严。经过这样的磨难他对人生,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清醒和深刻,走自己的路更加坚定。

荣渠兄从青年时代就是一个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在西南联大参加“一·二一”学生运动中,被国民党特务殴打在地,眼镜都打碎了。由于联大在学术上奉行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张奚若教授开设了马克思主义课程,荣渠兄没有机会选修,就在教室窗户外墙边充当旁听生坚持听课,他称自己接受了一次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洗礼。


四、荣渠兄父亲的冤案平反的漫漫长路


荣渠兄的父亲罗文谟1902年生,四川荣县人,是一个文化人。青年时代离开家乡入上海艺术专科学校就读,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多年。1937年回成都在国民党的机构中从事文职工作10余年。成都解放前夕经地下党策动起义,做过有益于革命的事,是秘密协助解放军进入成都的有功之士。

晴天霹雳!大祸临头!解放后的1950年冬突然被荣县农会派人到成都将罗文谟押回荣县,不久判处死刑。30多年来未收到任何判决书,只看到,1951年2月《成都工商导报》报导了同年1月罗文谟被处决的一条短消息,没有具体内容。称其“一贯作恶,残害人民,是罪有应得的大特务,大恶霸”。原来荣渠兄父亲押回荣县不久就被匆匆处决了。

罗文谟,一个有才华的文职人员在土改中当作为恶霸地主被闪电处决,时年51岁。实在难以想像荣渠兄以怎样的理性面对现实,站稳立场的?他是怎样将这刻骨铭心的伤痛深深埋在心底的?我们是在他父亲平反后才知道这一惨剧。几十年来,荣渠兄感到父亲不是该镇压的那类人,不知写了多少申诉。我后来在《北大岁月》读了他的申诉书全文,字字在理,句句属实,排除万难,也要为父伸张正义。是的,人死不能复生,但后人还活着,由于父亲的冤案已经对后人的生存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冲击和身心伤害。

随着全国平反昭雪大环境的改变和荣渠兄学术地位的提高,学校组织上出面协助申诉。最后终于搬倒压在荣渠兄全家人心上的这块大石头。乌云驱散,平反的漫漫长路终于到达终点。1985年12月18日,荣渠兄父亲的寃案终于平反。四川荣县人民法院对罗文谟寃案撤销原判的复查判决书寄到学校由历史系转荣渠兄。荣渠兄为父亲写的申诉书基本得到肯定,对其解放前的总体概括复查判决书也写的比较好,按“起义人员政策对待”。

有意思的是,荣渠兄的父亲平反以后,上面统战部门找荣渠兄谈话,希望他到民主党派工作,可以配车,配房。虽然荣渠兄的居住条件实在太差,但他当即婉谢了。关于荣渠兄的居住条件在此提一下,他在北京大学中关园教工宿舍楼一楼有一套面积不大的两室一厅的住宅,由于当时建造了烟囱式的大通道,便于楼上各层住户倒垃圾,一楼的荣渠家苦不堪言,一倒垃圾,灰尘飞扬,如不及时清理,苍蝇密布,紧挨着垃圾出口的卧室窗户终年不能打开。荣渠兄客厅有一个桌子,上面有一块三用的大木板。一是荣渠兄搞历史的书多,木板供读书写作;二是吃饭时把书搬开,书有的放在地上,作餐桌用;三是晚上抹一抹就当床铺用。我们1974年一家4口就在他家这样挤着。


五、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开创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1、打掉枷锁,为追求真理求索不懈

拨云见日,随着国内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方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套在荣渠身上的种种枷锁相继被打开,政治上的压力一件一件消失尽净,荣渠兄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奋发图强,如虎添翼,学术事业大放异彩。这一切表明个人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

改革开放的新路线才给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是一个特别宏大的课题,是一个关乎中国与世界发展前途的跨学科多学科的重大课题。

这一历史性的重担终于落在荣渠兄的双肩,这决不是偶然的。我一直认为荣渠兄是一个令人钦佩的才华横溢的人,蕴藏着巨大的学术潜能。在学术研究上荣渠兄给同行的印象是立论正大,思路缜密,是一个难得的学者。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总是抛开对他的种种不公正,纵然被打入另类,也还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确,在学界,像荣渠兄这样有大视野、大魄力又有实实在在的学力的学者真是稀少与可贵。有时真为他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伤心难受。

2、两度跨出国门,“求知识与世界”

荣渠兄能成为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开拓者,正如他自己所说这其中的关键性转折在于:“我很幸运80年代初就获得机会跨出国门,睁眼看世界”。荣渠兄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做了一年半的访问学者,并利用机会到各地访问,探寻美国兴盛发达的历史活力之所在。促进自已对长期以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深受苏联教条主义影响的自我封闭状态的反思。

1989年荣渠兄又第二次出国,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做了半年的研究工作。由于他树立了用中国人的尺度去评量世界,也用世界的尺度去评量中国的观点,这对他新的历史发展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美国期间,荣渠兄得知普林斯顿大学还有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课题组,荣渠兄与课题组成员见了面,并进行切磋交流,这给荣渠兄以新的启示和鼓舞。他年轻时即有志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探索。中国搞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运动却没有自己的现代化理论,他认为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着手去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当前中国史学界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历史学家必须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于是他放弃了原先已有充分准备的《美国的历史与文明》的写作计划,毅然开始踏入了现代化研究新征程。

可喜的是,1986年他申报的选题——《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列入了“七五”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荣渠兄欣喜地发现,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是将理论、历史、现状有机统一起来的最佳结合点,展现了广阔的学术研究前景。

3、荣渠兄自称风口浪尖之作——《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是荣渠兄进行现代化研究取得的重要的首创成果,它是荣渠兄关于中国现代化理论的第一部开山著作《现代化新论》的核心和纲领。

长期以来,现代化一直被视为“资产阶级理论”。已近花甲之年的荣渠兄去搞这个新课题,是需要理论勇气的,是要冒一些风险的。果然是这样。

几年来,荣渠兄从基本理论入手,按照马克思本来的构思,继承和发扬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观,于1989年,终于提出了一个以生产力为中轴,在同一生产水平下存在着不同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的著名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的观点。

荣渠兄曾把这篇《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的文章寄给杨工,并说有人认为它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以来有较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的杨工,在复信中为他的创见和理论勇气表示了真切的敬意与支持,对那些无知无稽之说表示了应有的愤慨与蔑视。出乎那些人的意外,这篇论文随即获得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的优秀论文奖。荣渠兄在致其弟的信中十分感慨的说:“这说明时代潮流不可阻挡,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才能生存”。他把这个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观的理论工作称之为“继绝学”。他明白地告诉他的弟弟:“30年前,我们谈到过的‘为往圣继绝学,’是继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学。今天我所说的绝学,是马克思主义之绝学”。

1993年荣渠兄推出他的传世之作《现代化研究新论》。全书依次论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和现代化的中国进程。荣渠兄强调指出,《新论》是中国人探索现代世界发展进程的现代化观点,不是西方人的观点。

这本书实在是来之不易!荣渠兄在给杨工和我的信中说:“新论之完成是在风口浪尖之作,盛世之危言,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由于先前《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获奖,《新论》一书的问世引起学术界的巨大反响,从《新论》可以看出荣渠兄作为一个有世界眼光、为马克思主义“继绝学”的非凡学者,希望使中国顺顺利利地走上现代化之路的迫切心情。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荣渠兄创造性的构建了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宏伟图景,还有方方面面的大量理论工作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的时候,正当他的创作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却因大面积“心肌梗塞”猝然长逝!天人永隔。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悲痛与惋惜!荣渠兄的现代化研究太需要他的生命和健康了,哪怕上天能再给荣渠兄十年、甚至五年的时间,中国的现代化学术研究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性进展。

4、荣渠兄学术生命延续之作——《现代化研究续篇》

《现代化新论》推出后,荣渠兄仍然夜以继日地奋发工作,十分劳累,不顾两次“心绞痛”发作的警钟鸣响,因为他实在放不下工作。荣渠兄留下的大量已经发表的文章和尚待完成的手稿以及电脑遗稿在荣渠兄谢世后,由他的高足林被甸、董建华博士将其整理为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续篇》,并于荣渠兄逝世一周年时问世。

《续篇》反映出荣渠兄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更为完善和多视角的深入思考,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荣渠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地、大胆地、具有远见卓识地、系统地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将是持久的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国要开创自己的非传统的现代化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采取低度消耗资源和能源、适度消费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应建立在人口、耕地、资源、生态、环境、智力开发、社会相对平等七项基本因素的综合配合之上”,“应比任何国家都更加珍视知识、科学、教育”,“还必须建立改革时代的新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与此同时,“要坚决改变大折腾式的经济运行模式和不断反‘左’右倾的政治斗争方式”,“全力避免每次社会性倾斜都冲击科学与教育的局面”,并要“坚决抵制商品大潮下的拜金主义”(《续篇》第134-135页)。他的这些鲜明的观点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绘出了蓝图,斩钉截铁的七项基本因素及其综合配置是现代化不可回避的基本战略考量。

我认为无论是他的开山之作——《现代化新论》或弟子整理的后续之作——《现代化新论续篇》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荣渠兄这位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创建者留给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宝贵财富。


六、我的一点感悟


最后,我想说的是,围绕50年前我与荣渠兄在堤坝上的巧遇,我进一步了解到他艰难沉浮的人生。我对他充满钦佩,崇敬,又痛彻心扉地同情他的遭遇。文革风暴过后,我双手合十真诚地为他庆幸。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迎来了学术环境的改变,他积聚的学术能量如山泉直泻而下,新论点层出不穷。他的名字、他的精神连同他开创的中国现代化的卓越理论将永远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程紧密相连。

我庆幸自已能通过一件“巧遇”小事,初步认识一个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学术大家,他的坎坷人生与学术辉煌给我以深刻的感悟与启迪。我祈祷,荣渠兄与杨工这一对挚友能在天国亲密相遇,就像他们曾经在人间一样!

现仅以此文作为对荣渠兄逝世25周年的由衷缅怀与敬意!


参考资料:

1.罗荣渠著:《北大岁月》,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第一版。

2.罗荣渠:罗荣渠自述——《罗荣渠文集》代前言,载《爱思想网》2009-07-09。

3.杨祖陶:漫漫求索路——罗荣渠《北大岁月》读后,收入杨祖陶著《回眸——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六十年》,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第151页。又,载《爱思想网》2009-07-09。

4.郝斌:“牛棚”内外忆老罗——怀念罗荣渠先生,载《爱思想网》20012-07-29。


肖静宁于珞珈山麓

2021-09-30


进入 肖静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罗荣渠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84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