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我在拙编高校国家级教材《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再版之际,对当前的新闻教学发表了一点意见。爱思想网的编辑在刊出此文时,为我的专栏另辟了个子栏目,叫做“著作”。这使我萌生了再发点和“著作”有关的文章的念头。于是,找出了我的《新闻传播文集》出版时的序言,觉得似乎还有点旧话重温的价值。我的那本文集,出版于2006年。我在当时写的自序里,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以及对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些看法和期许。现在放在这里,也算是录以备考吧。
《张允若新闻传播文集》自序
这是一本个人文集,文章是从笔者后半生所写的150来篇文稿中挑选出来的。它们记载了笔者在新闻和传播领域的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国家宏观问题的思考。
笔者迄今为止的人生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成长期。从1935年出世到1957年夏天为止,笔者先后在家乡读完了小学、在上海读完了中学、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完成了专业学习,随后参加了中央军委和上海市委机关的工作。22年间,从牙牙学语的婴儿,成长为具有一定政治理念和人生志向、较高文化专业知识的青年,这都离不开家人的抚育、师长的教导和人民的培养。尤其难以忘记的是解放前在上海麦伦中学求学的将近两年时光,那正是国家面临巨大转折的时期,形势的发展、环境的熏陶、师友的影响,使我逐步形成了关心国家命运,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的信念。在当时来说,就是要追随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整个成长期间,自己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努力地学习和工作,决心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献给社会主义的事业。
二是挫折期。从1957年秋到1978年底,大致也是22年。1957年共产党先是开展党内整风,继而转入全面“反右”;正在上海市委工作的我,本着一贯的关心政治的态度,积极参与其间。党组织既号召“积极鸣放”,又动员“向党交心”,本人老实听话,在党的会议上如实汇报了对时政的看法以及对“反右”做法的质疑。不料被视为“右派的一丘之貉”,在“反右”补课中凑数上报,当了“反面教员”。从此命运逆转,先是批判、斗争,继而下放“改造”,再后来发配到江西从教,由大城市的大机关贬谪到内地的边远山城。这22年间,尽管心有不解、情有不服,但总是在“相信群众相信党”的口号下反躬责己,不断念叨着“臣罪当诛、圣上英明”之类的忏悔词。尤其是开头几年,批判检查、思想汇报成了最经常的文案写作,累计数十万字,真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不过,毕竟苦难也是学校,在此期间,自己逆境中求生的毅力和耐力大有长进;而且告别了官僚机构,来到了社会底层,得以直接体察民间疾苦,从教之余也有了较多时间读书进修,这些都是挫折中的前进、压抑中的成长,倒也聊可自慰。
三是新生期。自1979年拨乱反正至今,已有26个年头。以1979年为界,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都来了个“否定之否定”,进入了重现生机的新生期。我在恢复名誉、转入新闻教育岗位之后,从江西大学、杭州大学到浙江大学,深感人生苦短、岁月不再,必须争分夺秒、急起直追,才能多挽回一点时光,多弥补一点损失。于是,便有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便有了繁忙教学之余的若干论著,包括四本著作(《西方新闻事业概述》、《外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和150来篇文章(还有二本未曾出版的新闻学、传播学教材)。这些文章大多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也有少数是在合法网站上刊发的。其内容多为对国内外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思考,谈不上有多少真知灼见,但确实涉及了不同时期的一些重要问题和重要事件,在业界产生过一定影响。如今筛选后结集出版,也算是对自己后半生、主要是新生期学海求索的一个总结。
人文、社科方面的研究,始终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新闻和传播领域的研究尤其如此,它总是和社会实践紧相联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本文集的时间跨度约为四分之一世纪,有些文章是就某时段的情况和问题而发的,在认识上必然留有那个年代的印记,不过它们也许有助于人们思考曾经有过的历史,以期温故而知新;有些文章则不然,涉及的情况和问题过去存在、今天依旧,那末这也算是笔者对现实的一点浅见,但愿能汇集到同行议论的大潮中去,与大家共同探索、讨论。再者,新闻和传播的研究,不仅和新闻、传播的实践本身相依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体制、整个国家的走向,因此有志于此的学者,必然要作更为广阔的审视和探索。这方面已有一些先驱者在努力开拓了,尽管阻力重重、举步维艰,不过笔者也愿追随其后,贡献自己的余生。古人有言:“位卑未敢忘忧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笔者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是自问体内还有点中国进步文化的基因,血管里还流淌着中国正直文人的血液,哪怕再苦再难,也要做个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做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以回报养育了自己的社会和人民。
我的文集是献给一切关心中国新闻和传播事业的人们的。当然,我更想把它献给养育了我的父母亲,献给一直在关心着我的哥哥、姐姐、妻子和其他亲人,献给同样关心着我的所有年长或年轻的朋友。为方便阅读,全书分为六辑,每辑之内大致按文章发表的先后次序排列。有些旧作在互联网上推出时添加了按语。在文集出版过程中,我的好友郑xx先生、毛xx先生,给予了重要的帮助,我很感谢他们。
借此机会,祝愿我们祖国早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愿我国的新闻和传播事业在这一进程中能有所作为,作出它应该作出的贡献。
2006年1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