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97 次 更新时间:2021-04-13 10:13

进入专题: 十四五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动力转换  

任保平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面对的一个全新的理论问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以后,需要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转向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三个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三个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涉及到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评价体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式转变、结构升级、动力转换和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等六个方面的论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打造中国经济发展升级版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在评价体系上要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评判体系。“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的转变。从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两方面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并促进动力转换,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新的发展格局上,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动力转换;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个重大判断给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进一步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的根本指向,“十四五”时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加快落实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以后,需要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转向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三个重大理论问题。

一、“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客观必然性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是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需要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命题。从理论上来看,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不是总量矛盾,而是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实质是质量矛盾,也就是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发展。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十四五”时期必须在继续重视数量发展的同时,要重点解决发展质量加快落实问题,通过质量提升实现数量的有效增长。一方面,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不平衡问题。不平衡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这些结构性失衡导致了资源的误配置。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在原来东西部差距基础上,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城乡要素配置不均衡、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不充分问题。不充分问题主要是改革不充分导致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表现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需营造、市场主体活力还需充分激发、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还需提高、宏观政策还需优化。创新驱动不充分导致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提升、原创成果缺乏,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创新不足,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产学研协同发展还不充分。开放不充分导致的开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全球产业发展中处于低端,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的能力还不强,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安全压力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明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对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就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二)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是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必然要求

“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中国经济要从规模扩张转变为效率提高,从数量发展版转变为质量发展版,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加快落实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升级版。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人均收入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同时过去快速增长阶段积累的矛盾逐渐暴露,以追求速度为要求的发展路径、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由于创新能力不足,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实质是财富的增长,而财富是通过资源消耗生产出来的,同时长期的数量型追赶战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和资源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从人口增长来看,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退,人口结构的新变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力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了对长期经济发展的约束,驱动经济规模扩张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丧失。从自然资源供给来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污染和资源稀缺性加强,自然资源构成了对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同时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不仅造成资源过度耗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能源的短缺,这种发展方式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高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由数量型高速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高质量发展,在数量型发展版的基础上打造质量升级版。

(三)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依据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经济发展是有阶段的,由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资源禀赋条件不同,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发展方式都不同,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要求。同时按照发展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一般追求数量发展,进入到高收入阶段就需要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在低收入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贫困走向富裕,这时候经济发展以追赶战略为导向,集中全部的资源,以数量型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从贫困走向富裕。进入高级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目标就要转向实现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内容包括人的现代化、企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结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因此,“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目标转向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支撑新时代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不仅涉及到经济的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新时代现代化战略的顺利进行。世界银行2000年发展报告认为,经济发展模式影响着发展质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同样重要。报告指出经济增长质量要求将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普及教育、加强环保、增加公民自由措施相结合,最终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总的来看,高质量发展模式与过去发展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是建立在高质量基础上,高质量发展模式要通过创新驱动使得经济结构在许多领域实现转型升级。

二、“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战略目标和评判体系

战略目标和评判体系的研究也是“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需要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上解决“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命题。高速增长体现的是摆脱贫困的发展目标,以投资驱动带动规模扩张来追求速度提升和总量扩张。在这种经济模式下我们只强调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影响了经济的持续与健康发展,形成高速度、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和低质量的增长特征。高速增长的价值判断是快和慢。而高质量发展体现的是现代化的目标,通过效率提升来提高产出,通过高效率、低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是对经济发展优劣程度的多角度多维度判断,是高层次的经济发展版本。

据此我们把高质量发展定义为:当经济的总量与规模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结果。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升级版,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开始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质量变革是基础,动力变革是关键,全要素生产率是技术路线,人的发展是终极关怀。因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使要素和资源配置到生产效率较高的领域和环节。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动能,让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完善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宏观调控体系,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构建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建立高水准的市场经济,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在明确了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还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使高质量更好地落地。高速增长是单一指标,比较容易评价。而高质量发展是综合、多维和高层次的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评价。由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一个系统性变革,而且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不是进行某一方面的评价,而是要进行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变革,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提供科学的导向。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包括六个方面:(1)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标准体系。经济增长是单目标,主要是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经济增长质量是双目标,既要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是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的结合。经济发展质量是多目标,包括经济结构协调、效率提升、发展代价降低、公平分配等。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多目标,而且是高层次。可见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高层次、综合的多维评价,涵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几个层次。因此,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在宏观方面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效率标准,以创新为动力积极释放经济发展的潜能。中观方面要坚持结构标准,体现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梯度合理的空间布局。微观方面要坚持市场标准,表现为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系统化。(2)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关于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学术界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单一指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评价。第二种观点复合指标方面,有人主张从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分享性和稳定性等几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也有人主张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由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我们主张依据新发展理念建立指标体系。从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和开放五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3)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政策体系。数量型增长主要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些数量型政策,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政策体系不仅需要数量型政策,而且更加强调质量型政策。不仅需要短期政策来保增长和保就业,也更加强调长期政策来提升质量和效益,既重视正向引导,也强调负面约束。建立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在这一政策体系中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等质量型政策的作用,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激励企业提升竞争力,使企业从增长激励转向创新激励。(4)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统计体系。高速增长阶段的统计目标是经济效益,只对经济指标进行统计,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计。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计的结合基础上,不仅要进行经济指标统计,而且还要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建设质量的统计,特别重视把民生问题中的医疗、教育与养老等纳入高质量发展的统计体系中。既要统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收益,也要统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成本支出。(5)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高质量发展不是不要速度,而且强调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绩效考核中重点要考核依靠效率提高来实现的速度。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产业与产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等。三是创新成果质量,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程度和水平。四是经济可持续性,从长期考虑的经济健康可持续的绩效。(6)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评价体系。在政绩考核体系中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破除片面的GDP论。优化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从增长激励转向创新激励。在政绩考核中,增加创新驱动、生态保护、人民群众获得感方面的权重,围绕考核内容、考核流程、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政绩工作考核体系。依据新发展理念完善考评机制,调动各级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发展方式转变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十四五”时期在发展方式上要实现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加快落实高质量发展,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发展方式转变是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是需要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回答“怎么样转向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论题之一。

高质量发展的加快落实中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总的要求是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快建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具体要求是:一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的转型。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要素供给质量、供给主体的质量、产品供给的质量,提升生产质量,推进中国的供给体系转型升级。二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型。通过生产效率、市场效率以及协调效率等不同方面的变革拓展效率视野、提升效率层次。宏观层面实现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中观层面全面构建三次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微观层面推动企业效率提高,加大创新投入,优化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三是促进要素驱动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型,加快通过创新发展动力、绿色发展动力、结构协调发展动力、工业化发展动力、城镇化发展动力等不同维度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的发展方式转变总的要求下,现阶段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中需要重视的几个关键点是:一是坚持工业化的逻辑在高质量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最近学术界和实际经济部门出现一种主张“去工业化”的错误认识,主张中国经济结构要从以工业为核心转向以服务业为核心,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认识误区,在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式转变中我们要防止过度去“工业化”,要坚持工业化的逻辑转变发展方式,在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式转变中,把服务业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相结合,在坚持工业化逻辑的基础上,将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工业现代化相结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强化高价值升级,推进制造业质量建设。通过再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利用先进要素提升、改造和活化传统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活化和延展。通过新型工业化提高整体工业的发展质量,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培育发展高端产业。通过工业现代化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二是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制造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是实体经济创新驱动的主战场。制造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以制造业的科技创新为核心,形成制造业供给体系,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在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制造业通过研发创新升级改造。鼓励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加快制造业技术升级,促进制造业释放新动能。三是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为引领转变发展方式。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式转变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为引领,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促进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以新经济的发展带动发展方式转变。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为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在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中,积极推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新经济体系,推动数字化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以智能制造带头引领产业技术变革和发展方式变革,构建起制造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开放型新经济体系。

四、“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结构升级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要进行经济结构升级,改变产业结构低端锁定,促进产业结构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十四五”时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发挥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升级的引致作用。结构升级是“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是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回答“怎么样转向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论题之二。

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结构升级就是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式发展转向结构升级式发展,通过价值链的不断升级,形成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给方面的产业结构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结构升级的中心任务,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一方面是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转向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任务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另一方面是改善重大结构失衡,解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和实体经济内部结构失衡,加快中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技术、高质量产品的有效供给。二是需求方面的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巨大的市场是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通过消费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动力机制转变,以消费驱动投资转型,带动需求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水平、消费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经济结构升级需要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持续释放消费增长动能,进一步发挥消费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十四五”时期中国供给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在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需要以实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带动供给侧的结构升级: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提高实体经济供给体系的质量,要着力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价值链水平。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释放传统产业新动能。促进实体经济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二是以创新引领促进实体经济结构升级。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以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结构升级。发挥创新是实体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第一动力的作用,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创新驱动的有机结合,围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促进实体经济结构升级,把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放在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上。通过创新引领实体经济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低附加值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的局面。三是抢抓智能制造制高点推动实体经济结构升级。随着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高点。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抓住新工业革命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带来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四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促进实体经济产业基础高级化。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中要重视产业基础能力的质量,推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构建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首先,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围绕中国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适应全球产业创新变革的趋势,加强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重视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培育基础创新能力。其次,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围绕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最后,提升产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快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为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保障,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提升产业链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在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升级中要构建起完整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产业链生态系统,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用先进科技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来提升改造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高端链接能力。通过提升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产业薄弱环节来补链,推动生产要素变革,加强现代要素支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先进要素的配置效率。通过推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产业协同发展来强链,构建适应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产业组织体系,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以及产学研用之间的联动。创新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模式,加强虚拟产业集群建设,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互联互通。

需求侧的消费结构升级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结构升级的重要拉动力。消费结构的升级会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在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升级中还要重视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引力,带动需求结构升级。一是积极引导消费方式的转变。适应中国居民消费的新趋势,调整消费政策进一步培育消费力,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消费方式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从传统消费到新兴消费、从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消费,从线下消费到线上消费,从模仿型消费到个性化消费的转变。培育网络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新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的提质扩容。二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收入是消费的函数,收入水平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要持续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强消费升级的能力。三是促进新兴消费。目前新的消费结构升级转型驱动着新兴消费的增长,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都是新兴消费,未来居民消费升级的重点将集中在医疗、教育、文娱等服务业领域,需要加强公共产品供给,从供给端发力,通过改善消费环境,通过政府提供某些制度安排来促进消费。四是完善促进消费结构转变的环境。强化消费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创建安全的消费环境,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五、“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动力转换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经济发展动能是指经济发展动力作用于经济运行而产生的前进能力,动力转换是基础,新动能培育是结果,动力转换产生出新动能。动力转换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动力转换的基础上培育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动力转换主要是指通过新科技革命、新产业变革中产生的经济发展新动力、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以动力转换培育新动能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回答“怎么样转向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论题之三。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亟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改造提升传统动力,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动力。因此,“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新旧动力的转换,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经济发展的动力有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种动力,过去的旧动力主要是需求侧的拉动力,但是完全依靠需求侧的市场调节和需求管理不能完全解决高质量发展问题,这就需要进行动力转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就是从以需求侧为主的就动力转向以供给侧为主的新动力,形成以供给侧为主,需求侧动力转型,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侧共同发力的高质量发展新动力。高质量发展新旧动力的转换思路是:(1)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动力转换。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新动力的成长,突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高质量发展动力。供给侧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归结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要以科技来替代物质要素的投入。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突出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从以跟踪为主转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新阶段。二是提高要素供给的质量,包括增加劳动的有效供给、资本的有效供给、企业家管理的有效供给和政府管理的有效供给。三是提高企业供给侧的创新能力,减轻企业负担,释放企业活力、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企业等组织提高创新能力,在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以需求侧协同促进动力转换。动力转换需要需求侧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但不能忽视需求侧的作用。需求侧动力配合的关键是进行需求侧传统动力的转型,提振需求侧动力。一是从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拉动为主。重塑消费拉动力,增强消费需求对高质量发展的拉动效应,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力,通过发展消费经济扩大消费规模和结构。二是投资拉动力的转型。拉动力转型的关键是调整投资方向,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占比,发挥民间投资的带动效应。创新投融资方式,促使投融资便利化。三是开放拉动力的转型。发展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促进中国开放经济从比较优势的开放转向竞争优势的开放。同时从经济大国的地位出发,积极参与全球治理。(3)供给侧动力与需求侧动力的协调。供给侧推动力和需求侧拉动力协调发挥作用是高质量发展动力形成的关键,需求侧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稳定短期保增长和保就业的短期动力。在长期,供给侧可以促进创新,引发新需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动力。高质量发展要把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就要把供给侧推动力和需求侧拉动力相协调。

“十四五”时期围绕高质量发展,新旧动力转换的路径在于:一是培育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新动力。“新动力”对应的是“新经济”,而“旧动力”对应的是传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旧动力”通过加快产业链条延伸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打造产业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所在,产业竞争就是产业链的竞争,只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联动,才能促进竞争优势的形成,在价值链上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通过智能提升实现产业有序接续,逐步带动产业结构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走出产业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二是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动力。新旧动力转换是在振兴传统动力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发展动力,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要素生长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拓展,激发传统产业的新动能,推动新型产业加快兴起,促进产业实现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管理智能化。三是培育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家新动力。企业家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经济发展新旧动力的转换必须要培育并保护企业家,重视企业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打造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激励企业家创新发展的活力。以企业家精神为指导,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坚定不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合法权益,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的社会环境。四是培育数字经济的新业态动力。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以互联网、知识经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方面。数据已成为与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一样的生产要素,有效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因此,要发展数字经济,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业态动力。一方面推动产业数字化,以数字新技术的应用为数字化生产方式提供支撑。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硬件产业与软件产业的协同发展。加快物理基础设施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加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培育企业的新型能力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大中小企业联合创新创业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在动力转换基础上,新的动力体系发挥作用,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运行,就培育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需要注意的是新动能培育不是去掉旧动能,而是要在提振传统动能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新动能的成长,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要通过创新提高效率,最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就是要适应新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实现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在动力转换基础上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要求是:一是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传统的增长动能不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应该引入创新要素作为新动能,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成长。二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关键要素,以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和新业态为标志,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为目标发展创新型经济。通过创新型经济发展激发科技蕴藏的高质量发展潜能,加快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三是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合作,有效整合生产要素和创新型资源,形成完善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对接,在科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动基础上实现新动能的培育。四是推动发展模式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进发展模式创新,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并通过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在企业方面发展模式创新要多关注高新企业,在企业内部创新组织方式,通过内生动能的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六、“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的重大战略举措,“十四五”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国内经济增长潜力会不断释放。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实现路径,是重塑中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是需要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回答“怎么样转向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论题之四。

依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建议》设想,我们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以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构建培育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以新优势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的新路径。“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包括:一是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引领,国内、国际两个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重塑中国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新优势,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的战略抉择。二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的发展格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顺畅的流动,提升中国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应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供求平衡的更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三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是形成国内大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原始创新能力,提出原创理论的产生和原创发现的形成。另一方面加强应用研究,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四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提高生产和需求的适应性,适应国内需求的升级,促进供给体系升级,实现供给体系与需求体系在总量和结构上保持均衡,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高质量的供给体系。五是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为支撑。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市场经济运行载体,也是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支撑条件。一方面要推进商品市场的数字化进程,完善数字化交易配套设施,采用新型营销手段,刺激商品消费、扩大商品消费。另一方面建立各类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的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畅通要素流动。同时建立要素价格的市场决定机制、要素流动规则和要素配置机制,使得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从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出发,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加快落实,“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在于:一是构建新型消费体系。新型消费体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要积极推进新型消费体系的建立:(1)加快拓展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增加健康、养老、医疗、文化、教育以及安全等领域消费的有效供给。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创造消费新增长点。(2)推动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消费成长。发展以网络购物和电商直播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促进传统销售和服务实现转型升级,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着力构建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3)坚持消费引领。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努力稳定基本消费,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培育新兴消费,持续激发潜在消费。尊重消费者自由选择权,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提升消费者满足感。二是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是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的根本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目的是为了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动力特征上要体现创新性,在效能特征上体现开放性,在结构特征上体现融合性,在空间特征上体现集聚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抓住世界产业体系发展的趋势和新产业发展的契机:(1)强化自主创新。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要加快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向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型。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汇集、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2)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实体经济发展必须以产业链为纽带,瞄准国家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的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三是大力发展新经济体系。新经济是第四次新科技革命的成果,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为前提,将知识、信息、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催生出的新产业,在新经济的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而形成了新的经济业态。新经济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的新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要大力发展新经济:(1)利用信息化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通过互联网+、数字化+等信息化手段,积极发展和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渗透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产品融合、技术融合及产业融合,形成产业和技术协同发展的新业态。(2)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新模式,以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加快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走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产品和装备制造的智能化。(3)以智能生产来推动生产部门在组织结构、运营模式、投融资途径等方面变革。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打造高质量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四是创新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活力。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创新培育市场主体,激发经济发展活力:(1)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完善政策与强化服务共进的思路,推进招商引资和大众创业并举的模式,实施外引新量和内生增量并重的创新举措,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推动多元化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努力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个体商户枝繁叶茂的局面。(3)积极培育三大经济主体。外资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拉动力,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成分,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要培育好这三大经济主体,发挥对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推动和支撑作用。(4)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从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应急物流体系等方面统筹推进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中国新发展格局和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提供支撑。

“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需要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来作为支撑。新型消费发展能否持续、能否发展壮大主要有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取决于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产业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近年来,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技术水平的先进性、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内、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提升中国产业基础能力的发展质量、可持续性以及国际竞争力,着力补齐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短板。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加强中国原创技术的研发,培育基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构建起新发展格局的产业链支撑。二是提高中国产业的配套能力。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实现产业发展的体系化,重视产业链的完整性。加强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短板攻关,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新发展格局提供产业配套支持。三是深化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创业环境等措施,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为技术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使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互相促进,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环境支持。四是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在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基础支持。


注释略。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8VXK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学科体系研究”(18ZDA036)的阶段性成果〕


任保平,西安财经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陕西西安 710100)。

本文载于《学术月刊》2021年第2期。

    进入专题: 十四五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动力转换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01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