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珍:华严禅略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646 次 更新时间:2021-04-06 08:50

进入专题: 佛学   华严  

冯焕珍 (进入专栏)  

今天,在以“华严”命名、以禅为旨归的华严禅寺,与大家分享这个主题,如同班门弄斧,心中甚感惶恐。好在这里的师父慈悲,末学当向师父汇报学习心得,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尽管讲座题目叫《华严禅略说》,但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真正要讲完,起码也需要一天时间,因此这个讲座就只能是略中之略了。由于过分简略,有些地方难免给大家带来一定困难,个别地方甚至我也不懂,但我想没关系,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就好。同时我们要相信,寺院是消除众生一切障碍的道场,只要我们进入了华严寺,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一、华严禅的禅境

讲华严禅,我们先要知道什么叫做禅。真正的禅是人在生活中直接显现和应用的大智慧,古人称之为“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的智慧。胡指西域人,汉指汉人,西域人来就以西域人喜欢的形象与内容显现禅的作用,汉人来就以汉人喜闻乐见的形象与内容来表现禅的风采。这样的禅,非因非果而不昧因果,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不可强说。我们讲禅,只能依因缘方便言说,借以指归离言说的禅,讲华严禅也如此。所谓华严禅,指《华严经》这部经典宣说的境界与达到这种境界的次第与方法,其离言一面也不可思议,其依言一面则广大深奥、丰富多彩。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后,以报身相随自意演说的第一部经典,所说为佛自证圣境。华严宗四祖唐朝澄观国师,依经义将八十《华严》分为五周因果:《世主妙严品》到《毗卢遮那品》为第一会,其中《世主妙严品》到《华藏世界品》显示毗卢舍那果德,《毗卢遮那品》揭示此果德之因,叫做所信因果;从第二会初《如来名号品》至第七会《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属于差别因果,其中前二十六品辩别因,后三品显明果,为生解因果;又《普贤行品》辨析因,《如来出现品》显明果,叫做平等因果,也叫做出现因果;第八会《离世间品》,先说五位因,后说八相果,叫做出世因果,也叫作成行因果;第九会《入法界品》,先略说佛果大用,后广显菩萨起用修因,叫做证入因果。

依佛在《华严经》中开示,菩萨修行成佛要经历五十二个阶位:首先是十信位,即建立华严禅信仰的阶位;其次是十住位,即圆满十信后理解佛法并发菩提心的阶位;第三是十行位,即圆满十住后修菩萨行的阶位;第四是十回向位,即圆满十行后修学回向行的阶位;第五是十地位,即圆满三贤位、现证一真法界而成为真实菩萨的阶位;第六是等觉位,即圆满菩萨十地后等同妙觉的阶位;第七是妙觉位,即圆满成佛的阶位。

妙觉位象征佛德果海,此果虽由因所显,但其本身非因非果,不可思议,不可言说;此前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六个阶位,作为趣向佛果之因,则可言说,所以澄观国师说《华严经》的宗趣是“修六位之圆因,契十身之滿果”。在众多可借言说表显佛果的因位中,最能彰显佛果的则是修因最圆满的等觉位。《华严经》中,等觉位菩萨很多,而以普贤菩萨为上首,所以华严宗三祖贤首国师说此经的要义是寄“普贤圆因”(等觉菩萨圆因)显“舍那满果”(法身如来满果)。依此,从依言教法说,华严禅实际上是以普贤菩萨行位的境、行、果为核心显示的禅。

华严禅境叫做“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佛果真空妙有境界,其真实体相用无量无边、无穷无尽、不可思议,佛陀开演的诸乘教法都以这个法界为所依。佛陀开演的教法可分为十对法义:一、教义,即言教与法义;二、理事,即诸法法性与事相;三、解行,即慧解与观行;四、因果,即原因与结果;五、人法,即能说人与所说法;六、分齐境位,即种种境界;七、法智师弟,即传承佛法智慧的师父与弟子;八、主伴依正,即诸法的主次与依正;九、逆顺体用,即诸法和合与独立的关系;十、随生根欲性,即随众生根性欲乐应化显现。

在华严经中,这十种法义都呈现出相即不二的关系:教是即义的圆教,义是即教的实义;理是即事的法性,事是称性的妙相;解是穷性相之解,行即以解显现为行;因是该摄果海之因,果是彻透因源之果;文殊菩萨即微妙智慧,普贤菩萨即圆满行德,人即是法,法即是人;各种境界既相互摄入、交参无碍,又各安其位、不相杂乱;师长为开发智慧者,弟子为顺承智慧者,师弟函盖相合;随举一法为主,此法便是正,其余诸法即为伴为依,主伴依正如如平等;诸法和合成一真法界,同时又各住自位;诸法不动本际,又随缘普现。

这相即不二的十种内容,彰显出一真法界事事无碍、重重无尽的境界。华严宗大德们从如下十个展现这一境界:

一、同时具足相应。一真法界中,教义、理事、解行、因果、人法、分齐境位、法智师弟、主伴依正、逆顺体用、随生根欲性等法(以下九义中的“法”都指这十对法)一齐成就,同时相应,参而不杂。如镜照物,同时显现,无不具足,无欠无余。

二、一多相容不同。一真法界万象森罗为多,万象森罗中的每个法为一,其中任何一法与其他所有法之间相摄相入、圆融无碍,这叫做一多相容;诸法又各自保持自己的特点,并不由于一多相摄相入而泯灭个性,这叫不同。举个例子,一片树叶是一,其余树叶是多,在一真法界里,这片树叶与其他树叶的本性都是空性,所以他们绝对相容,能共同构成同一法界;同时,此树叶是此树叶,彼树叶是彼树叶,它们各安其位,丝毫不乱,这叫做不同。这是为了说明一真法界中的万法是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万法。

三、诸法相即自在。“一多相容不同”侧重讲一跟多的相容性,“诸法相即自在”侧重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即更进一步讲一与多的相同性。

四、因陀罗网境界。因陀罗网是帝释天妙胜殿中的网,这个网有很多网结,每个网结上都缀有一颗通体发光的摩尼珠,每颗摩尼珠都既摄入其他摩尼珠,又映入其他摩尼珠,相互之间交参无碍、重重无尽。用大家更熟悉的形象譬喻,就像因特网,所有节点共同构成一个因特网,每个节点既是中心又非中心,其中任何一个结点发生变化,就意味着不是原来的因特网了。一真法界中的一切法之间也是这样的关系。

五、微细相容安立。《华严经》说:“一毛孔中,无量佛剎,庄严清净,旷然安住。于一尘内,微细国土,一切尘等,悉于中住。”一个微尘有多大?大概相当于量子物理学里的粒子这么一个单位。在这么小的空间中,竟然有清净庄严的无量佛剎旷然安住,可谓芥子纳须弥。虽然如此,微尘并没有因此变大,须弥并没有因此变小。

六、秘密隐显俱成。“秘密隐显”即隐伏显了,在一真法界中,一法同时既可以表现出隐伏相,又可以表显出显了相,隐显无碍。如经中说,“鬼神身中入正定,一毛孔中从定出;一毛孔中入正定,一切毛孔从定出;一切毛孔入正定,一毛端头从定出……于地大中入正定,于天宫殿从定出;于天宫殿入正定,于空起定心不乱”;又如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甚微细趣。何等为十?所谓在母胎中示现初发菩提心,乃至灌顶地;在母胎中示现住兜率天;在母胎中示现初生;在母胎中示现童子地;在母胎中示现处王宫;在母胎中示现出家;在母胎中示现苦行,往诣道场,成等正觉;在母胎中示现转法轮;在母胎中示现般涅槃;在母胎中示现大微细,谓一切菩萨行一切如来自在神力无量差别门”。这种隐显自在的现象,中国古代的《易经》也有所揭示,只不过它讲得很简略、很古奥,不像《华严经》讲得这么显豁和透彻。

七、诸藏纯杂具德。一切法即一法,这叫做纯;这一法同时具足一切法,这叫做杂。如菩萨布通过施一法证入禅定,可以说他的行法只有尽虚空遍法界的布施,而没有其他行法,这叫做纯;他所修行的布施法同时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无量无边行法,这叫做杂。一真法界中,纯杂同时成就,无不具足。

八、十世隔法异成。现在、过去和未来为三世,三世各有三世则是九世,九世相互摄入,共同合成一世,这一世与前九世相加则成十世。后面这一世是一念心,因为前九世都是一念心的展布,所以合则为一世,开则成十世。因此,十世诸法表相虽有不同,但可以同时显现、共同成就一真法界。经中所谓“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数劫入无数劫、无数劫入有数劫,一念入劫、劫入一念,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无佛劫、无佛劫入有佛劫,过去未来劫入现在劫、现在劫入过去未来劫,过去劫入未来劫、未来劫入过去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十、托事显法生解。一真法界境界太妙、太深、太高、太广,《华严经》除了直接阐明事事无碍的道理,还借助种种事相显明此理,以便信仰修学此法者理解。例如,经中经常一连说十种事相,就是为了显明一真法界中上述十对法十十无碍之义。贤首国师度化武则天时曾成功运用过这种方法:他向武则天(号圣神皇帝或天册金轮皇帝)讲述《华严经》的一真法界境界,武则天根本听不懂,他便借一头狮子为广为譬喻,结果令武则天豁然开朗,并因此有了《华严金师子章》这部名著。

九、唯心回转善成。从“同时具足相应”到“托事显法生解”九门,种种妙义都是依心转现的相,没有这颗心,一切无从说起。这是什么心呢?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华严经》的法要,就是描写如来现证自性清净心以后开显的一真法界。可见,修学佛法的归结点就是修心,如《维摩诘经》所示:“心净则佛土净。”

二、华严禅的次第

要进入华严一真法界,需要做什么工作呢?当然要修普贤法门。普贤法门有圆融与行布两门,圆融门即一多相摄相即法门,依此法门,从《华严经》开示的任何一法都可以当下证入一真法界;行布门即权设浅深、寄位修行的法门。下面,末学就依据《华严经》的思想,以及华严宗、禅宗大德们修学华严禅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主要讲讲行布门。

首先是信仰三宝。“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华严经》十分强调信仰的重要性: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

信无垢浊心清净,灭除憍慢恭敬本,亦为法藏第一财,为清净手受众行。

信能惠施心无吝,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

信令诸根净明利,信力坚固无能坏,信能永灭烦恼本,信能专向佛功德。

信于境界无所著,远离诸难得无难,信能超出众魔路,示现无上解脱道。

信为功德不坏种,信能生长菩提树,信能增益最胜智,信能示现一切佛。

是故依行说次第,信乐最胜甚难得,譬如一切世间中,而有随意妙宝珠。

有信仰。有目标,有皈依处,才能理解、行持与证入佛法;反之,没有信仰,没有目标,没有皈依处,便无门可入,难以长养善法。

佛教的信仰,第一是信佛。佛有法、报、化三身,法身是一真法界这个清净身,报身是功德具足、相好庄严的圆满身,化身是随类应化的无量身。法、报、化三身是一即三、三即一的关系:由本垂迹,总唯有一个法身,别开为法、报、化三身,依法身体显现报身相,依报身相显现化身用,这叫一即三;由迹归本,化身既为法身之用则无别化身,报身既为法身之相则无别报身,最后都归结为法身,这叫三即一。但是,由于修行者必须先依化身佛起修,只有破掉分别我法二执后才能见到报身,只有除尽俱生我法二执后才能圆满证入法身。换句话说,身处分别心的人,如果要理解甚至见到佛身以后才信佛,就没办法圆满地信佛,因为报身和法身都不是凡夫的分别心所能理解,自然也不是凡夫的肉眼与天眼所见到,只有圣人的智慧才能觉知,也只有圣人的慧眼、法眼和佛眼才能见到。有一类佛弟子,他们只信化现到人道来度众生的释迦牟尼佛这个化身,甚至连释迦牟尼佛以外的化身佛都不信,正犯了信不具足的过错。这类佛弟子主要是小乘教法的信仰者,他们要信仰大乘佛身,还需要修学菩萨道的善知识来接引。可见,对三宝,大乘佛弟子不是以理解而是以信仰为先。

第二是信法。佛是依什么成就的呢?依佛法。但佛说的法有方便小教与真实圆教的区别,参华严禅者必须信仰真实圆教即华严圆教。什么叫华严圆教,什么叫方便小教?本来,佛所说的法都是醍醐一味,无别异味,但众生根器有上、中、下之分,佛陀既不对上根器众生说方便小教,也不会对中、下根器众生直接说华严圆教。尽管方便小教源于华严圆教,有其接引中下根器众生的作用,但参华严禅者确实要信华严圆教,否则就不可称为参华严禅者了。不过,信仰华严圆教却非常难,《华严经·贤首品》就说:

此法希有甚奇特,若人闻已能忍可,能信能受能赞说,如是所作甚为难。

世间一切诸凡夫,信是法者甚难得,若有勤修清净福,以昔因力乃能信。

一切世界诸群生,少有欲求声闻乘,求独觉者转复少,趣大乘者甚难遇。

趣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难,况复持诵为人说,如法修行真实解。

有以三千大千界,顶戴一劫身不动,彼之所作未为难,信是法者乃为难。

有以手擎十佛剎,尽于一劫空中住,彼之所作未为难,能信此法乃为难。

十剎尘数众生所,悉施乐具经一劫,彼之福德未为胜,信此法者为最胜。

为什么华严圆教如此难信呢?因为“此法门名为如来秘密之处”,是佛为发了菩提心、誓愿成为如来的“如来法王真子”说的教法:“此法门名为如来秘密之处,名一切世间所不能知,名入如来印,名开大智门,名示现如来种性,名成就一切菩萨,名一切世间所不能坏,名一向随顺如来境界,名能净一切诸众生界,名演说如来根本实性不思议究竟法。此法门,如来不为余众生说,唯为趣向大乘菩萨说,唯为乘不思议乘菩萨说;此法门不入一切余众生手,唯除诸菩萨摩诃萨。佛子!此经珍宝……不入一切余众生手,唯除如来法王真子,生如来家、种如来相诸善根者。”如此妙法,声闻在场,如聋如哑,不解不信;菩萨听闻,欢喜顶受,与如来心心相印。

第三是信僧。作为佛教徒,皈依三宝要具足皈依佛、法和贤圣僧,参华严禅者也不例外。不过,参华严禅者根本皈依的贤圣僧是普贤菩萨,这在《华严经》里面讲得非常明白:“佛言:‘若有得见普贤菩萨,若得承事,若得闻名,若有思惟,若有忆念,若生信解,若勤观察,若始趣向,若正求觅,若兴誓愿,相续不绝,皆获利益,无空过者。’尔时,普眼及一切菩萨众于普贤菩萨心生渴仰,愿得瞻觐,作如是言:‘南无一切诸佛!南无普贤菩萨!’如是三称,头顶礼敬。”这是不是把普贤菩萨看得比别的贤圣僧高一等了?当然不是。华严禅主要是由普贤菩萨传出来的,被称为普贤法门,参华严禅者皈依普贤菩萨,主要是为了尊重佛法传承。其实,因为菩萨都是贤圣僧,真正皈依了普贤菩萨,同时也就皈依了一切贤圣僧,根本不会在这里妄生分别。

其次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学大乘佛法所有教派、所有法门的根本条件,如果学佛人没有发菩提心,意味着他的见地不是中道见,也意味着他所修的法不是大乘佛法。《华严经》特别强调发菩提心,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从妙峰山参德云比丘开始,到最后参弥勒菩萨进入华严楼阁(弥勒楼阁就是一真法界的形象化表显)圆满,每参一个菩萨都要向这个菩萨表白:“××菩萨,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不知道如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请您慈悲为我宣说。”善财童子参弥勒菩萨时,弥勒菩萨连续用一百多句赞叹菩提心,可见发菩提心对大乘修行者的重要性。这里,为求简洁,我们不妨引用《贤首品》里面的几个偈颂了解菩提心的内涵:

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于佛法僧生净信,以是而生广大心。

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但为永灭众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

常欲利乐诸众生,庄严国土供养佛,受持正法修诸智,证菩提故而发心。

以上偈颂教示我们,参华严禅者建立起对三宝的清净信仰后,就要发菩提心。菩提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持正法、成就菩提,二是灭众生苦、利益世间。只有证得无上智慧,才能成就圆满佛果;只有普度无量众生,才能真实利乐有情。

发了菩提心后,就要舍魔归佛。虽然修学菩萨道者以发菩提心为成佛的根本基础,但并不是说一发菩提心没了凡夫心和魔障,在见道位(菩萨极喜地)之前,修行者靠信解力修行,其心依然是分别心,当然有很多魔障,因此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舍离魔业。

《华严经》说,参华严禅者有下面十种魔业:

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修行善法的时候,不是用菩提心而是功利心来指导,这就是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譬如,我们到这个寺院来做义工当然是行善法,但我们有必要反问一下自己:我是为求得名利、求得来生有好报来做义工,还是为自度度他、度尽众生来做义工?如果是前一种情况,从参华严禅来说就是魔业;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就是菩萨道。

二、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恶心布施”即怀着不善心布施,譬如为与人争胜而布施,别人布施一百块,我一定要布施一百二十块,要当第一名;“瞋心持戒”即以嗔恨心持守戒律,譬如修行者不为修定开慧持戒,而为与别人比拼或挑别人毛病而持戒;“舍恶性人”即舍弃心气恶劣的众生,譬如性格暴恶、言行粗鄙者;“远懈怠者”即疏远懈怠习气重的人;“轻慢乱意”即轻慢三宝师长,思想混乱;“恶慧”不是《密严经》泛指的声闻与凡夫,而是身口意三业不善的恶人,“讥嫌恶慧”即讨厌恶人,不救度恶人。

三、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修菩萨道者虽然懂得甚深佛法,但心存吝啬,见到真有能力听受的人,他守口如瓶,不愿意说;见到恭敬供养他的人,即使没有能力听受,他也强为解说。

四、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对佛宣说的教观不求甚解,有所理解也不修行,有所修行也多生懈怠放逸,没有追求无上菩提的高大志向。

五、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槃,离欲寂静。整天跟不善友在一起,这是近恶知识;不愿跟那些对自己要求严格、能引导自己进入华严境界的善友在一起,这是远离善知识;喜欢声闻、缘觉这种小乘法,不愿发尽未来际受生六道度化众生的菩萨愿,急求自己得到解脱与涅槃。

六、于菩萨所起瞋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嗔恨修菩萨道者,嗔心相求,恶眼相对,恶口相向,断其生活来源。

七、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余说悉非。遇到正法,不喜听闻,即使听闻,动辄诽谤;见到别人说法,毫不恭敬,心生嫉妒,自赞毁他。

八、乐学世论巧术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虽然信仰了大乘法、发了菩提心,但是整天不务正业,专心学习世间学问,甚至邪魔外道;或者隐没真实大乘教法、宣讲方便小乘教法,或者将大乘佛法传授给非大乘根器者。

九、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对已得解脱、已证涅槃者,则喜欢亲近供养;对未得解脱、未证涅槃者,既不肯亲近,也不肯教化。我们知道,《华严经·明法品》要求修菩萨道者“不乐亲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与这里的教示是不是相矛盾呢?不矛盾。那里是为对治放逸而说,目的是希望修行者在精进熏修的过程中,要向比自己道德智慧高的人学习,而不要跟比自己差的人一起混日子,与孔子所说“毋友不如己者”是一个意思;这里是为对治分别心而说,目的是要修行者放下自己的分别心。

十、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心性弊恶,我慢炽盛,对三宝没有恭敬心,对别人经常生起恼害心,不向佛道,难以开悟。

参华严禅者应时刻反观自己,如果有这十种魔业,要尽快远离。

远离了十种魔业,要精进修学十种佛业,这十种佛业是:

一、近善知识,恭敬供养。时常亲近善知识,并以三业恭敬供养善知识。

二、不自尊举,不自赞叹。不抬高自己,不自我吹嘘。

三、于佛深法信解不谤。对佛陀宣说的大乘教法信心坚固、善加退会、不兴毁谤。

四、未曾忘失一切智心。从来没有忘失过追求一切智慧之心。

五、勤修妙行,恒不放逸。心心念念修习菩萨妙行。

六、常求一切菩萨藏法。心心念念学习菩萨教法。

七、恒演说法,心无疲倦。有机缘就宣说佛法,没有疲倦之心。

八、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以十方三世诸为皈依处,把十方三世诸佛视为救命恩人。

九、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坚信、领受并念念不忘十方三世诸佛不可思议加持力,如坚信念佛一声能够销八万亿劫诸罪等。

十、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与一切菩萨平等结缘,与他们共同培植成佛的善根。

接下来就是行普贤行愿。普贤行愿包括所修之行与修行轨则两个方面,所修之行即念念相续、毫不间断、无有穷尽、无有疲厌地修习普贤十大行愿:

一、礼敬诸佛。观尽虚空遍法界有无量微尘数佛,将自己化为尽虚空遍法界无量微尘数普贤菩萨,一一菩萨以坚固信解、清净三业礼拜诸佛。

二、称赞如来。将自己化为尽虚空遍法界无量微尘数普贤菩萨,以辩才无碍的口业赞叹尽虚空遍法界无量微尘数佛的无量功德。

三、广修供养。观尽虚空遍法界有无量微尘数佛,每尊佛都有无量菩萨围绕,自己化为无量普贤菩萨一一面对诸佛,以至诚的信解心兴花、鬘、香、灯、伞、盖、音乐、衣服等种种供养。

四、忏除业障。面对尽虚空遍法界无量微尘数诸佛菩萨,以清净三业诚心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罪业,观所造恶业虽然无量无边,但本性空寂,毕竟不可得,从而断除执著、不造新殃。

五、随喜功德。至诚随喜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求一切智以来,不断舍身受身勤修福聚、成就菩提、示现涅槃、分布舍利等无量无边自利利他功德;至诚随喜十方三世一切世界六道众生各种各样乃至一微尘功德;至诚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缘觉道中未得已得解脱者所有功德;至诚随喜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与矢志追求求无上菩提广大功德。

六、请转法轮。观想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一一微尘中都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广大佛剎,一一佛剎中念念都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微尘数一切诸佛成就无上菩提,并有一切菩萨海会围遶,自己则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恳切劝请他们转正法轮。

七、请佛住世。观想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善知识将示现般涅槃,自己至诚劝请他们为利乐一切众生长久住世、不要趣向涅槃。

八、常随佛学。观想自己念念常随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尘中一切如来学习,学习如来为当机利益、成熟众生能忍难忍、能行难行乃至不惜生命布施佛法的功德。

九、恒顺众生。观诸佛菩萨依众生而得成就,当如恭敬随顺父母、师长、罗汉甚至如来一样,平等地恭敬随顺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众生,为病苦众生充作良医,为迷路众生指示道路,为暗夜众生放出光明,为贫穷众生提供宝藏,以此慈悲心成就无上菩提。

十、普皆回向。将从礼敬诸佛到恒顺众生等普贤行愿所有功德全部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他们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愿他们有善皆成、无恶不断,愿他们关闭恶趣门、敞开涅槃路,愿代众生受一切苦果,愿所有众生悉得解脱、成就无上菩提。

上述普贤行愿是菩提心的切实践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等八个方面属于上求菩提,九和十两个方面属于下化众生,如果华严禅修行者常常修习普贤十大行愿,就是普贤菩萨的同参了。

普贤行愿不能随便修,必须如理如法修,要如理如法修普贤行愿,就必须有相应的修行轨则,《华严经》的如下开示正是修习普贤行愿的轨则:

一、不来不去修。有来有去则有生有灭,不来不去则无生无灭,当下安住一真法界。因此,“不来不去修”就是不用生灭的心、不起二元杂念的心修,如果起了二元杂念,就用甚深般若智慧将它照破。譬如,我们修礼敬诸佛时,观能拜的普贤菩萨身语意业没有动转,所拜的诸佛也没有动转,能拜与所拜称性显现,这就是不来不去修。

二、不增不减修。一真法界法尔如是,性相如如,不增一毫,不减一分,这是其本性,华严禅者要依此法界本性修行。

三、非有非无修。凡夫执着诸法实有,这是有;声闻执着诸法虚无,这是无;菩萨远离凡夫声闻二边执著,这是非有非无的中道,华严禅者要依此中道修行。

四、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水中月修。佛说一切诸法如梦如幻,菩提涅槃也如梦如幻,修行也如梦如幻。“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水中月修”就是以无所得、不执着的心修,宛如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地修。这个轨则太重要了!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在修行中设目标、定计划,甚至妄想克期取证、克期成佛。修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效果,不知有得有证即有增减,有增减则与道相悖,还转过来毁谤佛法不灵验,太可怜了。

五、空、无相、无愿、无作修。虽知三界空寂无相,无所愿求、无所造作,但为了利益众生,仍然勤奋修习善法、积累福德。

六、不可说、无言说、离言说修。佛陀经教是修行指南,但停留于经教则如说食不饱,偏执一门则如坐井观天,所谓“不可说、无言说、离言说修”就是要把佛陀经教完全付诸生活、融入身心。

七、不坏法界修。如法界诸法性相而修。

八、不坏真如实际修。如诸法实相修。

九、广大智慧修。依菩萨广大智慧修。

十、住如来十力、四无所畏、一切智智平等修。依佛圆满智慧和威德来修行。

在这样的轨则指导下,菩萨无论修习十波罗蜜中的任何一度,或修习普贤十大行愿中的任何一愿,从初发心位开始,一一便能能含摄其余无量行法,到欢喜地时便能证悟华严禅。

三、华严禅的观法

下面我再讲一下修圆顿止观的观法。圆是圆满,顿是刹那,圆顿止观即刹那圆满成佛的止观法门。参华严禅,上根人修海印三昧观,即依佛智慧一念与一真法界相应,当下安住事事无碍妙境。

中根人呢?中跟人要退一步,从禅的角度来讲,这个叫做在第二峰头,华严禅的第二峰头是六相圆融观。六相圆融观有能依体、能观智与所观境,能依体即慈悲,能观智慧是普贤智,所观境即六相圆融。

关于能依体与能观智,《华严经·十地品》初欢喜地说:“菩薩起如是心:以大悲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摄、最上深心所持如来力,无量善观察分别勇猛力、智力、无碍智现前,随顺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修行者以大悲心为基础,用善于分别观察诸法性相因果的方便智慧观察,悲智双运,就能现观六相圆融而证入一真法界。

六相圆融来自哪里呢?见于《华严经·十地品》中初地菩萨所发第十大愿:“愿一切菩萨行广大无量,不坏不杂,摄诸波罗蜜,净治诸地,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所有菩萨行皆如实说,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文中的“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指一真法界具有的六相,六相圆融指六相之间圆融无碍。

下面,我们依唐朝贤首国师之说对此略加阐述(括号内为贤首国师原文):

一、总相:“总相者,一含多德故。”“总相”指一真法界本身,它的性是即相的真性,相是称性的妙相,性相皆真,所以含有恒沙万德。

二、别相:“别相者,多德非一故,别依止总、满彼总故。”“别相”指依法界真性现起、成就此法界的诸法,它们各有其体相用。

三、同相:“同相者,多义不相违,同成一总故。”“同相”指诸法虽然各有体相用,由于他们本性不二,故都能舍别入总,共同构成一真法界。

四、异相:“异相者,多义相望,各各异故。”“异相”指诸法虽然共同构成一真法界总相,但它们相互之间有各有差异,不能混同。

五、成相:“成相者,由此诸义,缘起成故。”“成相”指一真法界由此法界中的任何一法乃至一个微尘构成,谁也不能少。

六、坏相:“坏相者,诸义各住自法,不移动故。”这里的“坏”不是破坏或毁坏的意思,而是指诸法法住法位、法法不到的意思,“坏相”指一真法界中的任何一法各安其位、互不干扰。

修行者如果成就六相圆融观,一切惑障一断全断,一切功德一成悉成,一切性相一现皆显,一真法界朗然现前。如贤首国师说:“此义现前,一切惑障一断一切断,得九世十世惑灭;行德即一成一切成,理性即一显一切显,并普别具足,始终皆齐,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良由如是法界缘起,六相镕融、因果同时、相即自在、具足逆顺,因即普贤解行及以证入,果即十佛境界所显无穷。”这是中根人参华严禅修学的法门。

下根器者参华严禅则须修法界观。法界观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真空观,观法界一切事法本性空寂,破凡夫常见和断灭见;其次是理事无碍观,先观法界一切事法的空性不是离事法而是即事法之理,再观法界一切事法不是离空性而是即空性之事,现证理事圆融无碍境界;第三观是事事无碍观,观法界一切事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无碍。

法界观的每一观都很细密,这里不能详述,我们仅对最后一观略加论列。这最后一观,贤首国师《华严发菩提心章》称为周遍含融观,共有十门观法:

一、理如事门:事法性空,相无不尽,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但事还是事而不是理。

二、事如理门:事法与理不异,能随理而周遍,所以一微尘普遍法界;法界全体周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尘,一切事法莫不如此。

三、事含理事无碍门:事法与理不一,在保存自身的同时广容一切理事。例如,一个微尘虽然很小,但能容摄无边法界;又因无量世界的事法不离法界,所以它们能同时在一个微尘中显现。如一个微尘,一切法莫不如此。

四、通局无碍门: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此事法不离一位即全遍十方一切尘;事法与理非异即非一,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

五、广陜无碍门: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剎海;事法与理非异即非一,法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如此,一尘之事,即广即陜,即大即小,无障无碍。

六、遍容无碍门:因普遍即是广容,一尘遍在一切中时,能将一切法摄入自身中;因广容即是普遍,一尘同时遍在自身内一切差别法中。因此,一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同时能容能入,遍摄无碍。

七、摄入无碍门:因入一切事法即是摄一切事法,一切事法全入一尘中时,此一尘依旧安住在自身的一切事法之内,同时无碍;因摄一切事法即是入一切事法,一尘全在一切事法中时,一切事法恒常安住在一尘之内,同时无碍。

八、交涉无碍门:对一切事法而言,一事法有四种摄入关系: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法,一入一法;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

九、相在无碍门:对一事法而言,一切事法也有四种入摄关系: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障无碍。

十、普融无碍门:一切事法与一事法同时相对而言,各有前面两重四种关系,普融无碍。

十观成就,一真法界圆明显现。

四、华严禅的传承

最后,我们介绍一下华严禅的源流。

首先是所传法。华严禅是从哪里传出的呢?从理体说来自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智慧心,从事相说来自释迦牟尼现证如来智慧后首先演说的《华严经》。

《华严经》有上、中、下、略四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略本梵本有十万偈,汉译本有晋译六十卷、唐译八十卷和四十卷三本。上中两本非人所能持,未传来人间;中本未传来中土,中土所传为略本。中土所传三本《华严经》,以唐译八十卷本最全,但唐译四十卷本最后一卷为八十卷本所无,而晋译六十卷为华严宗创立者所依经本,因此,应以四十卷本末卷补入八十卷本而成全珠,同时应参照六十卷本以观华严禅传承全貌。

其次是能传圣。传华严禅者很多,实际上说起来难以穷尽,这里只能略为列举: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龙树菩萨、世亲菩萨、求那跋陀罗、佛陀跋陀罗、释法业、鸠摩罗什、勒那摩提、菩提流支、释智炬、释慧光、释僧范、释昙衍、释灵裕、净影慧远、释慧藏、释灵干、释解脱、释道信、释吉藏、释慧觉、释法敏、释慧眺、释道英、释灵辨、杜顺和尚、释智正、释智俨、实叉难陀、日照、释法藏、般若、释澄观、李通玄、马祖道一禅师、洞山良价禅师、圭峰宗密禅师、法眼文益禅师、释子璇、释净源、永明大师、圆悟克勤禅师、张商英、释盘谷、长庆道独禅师、释续法、天然函昰禅师、杨文会、释月霞、释应慈、释持松、释戒尘、释慈舟、释南亭、释成一、徐蔚如,还有广州华严寺开山印觉法师的师父本焕禅师。可见,华严寺也是传承这个法门的道场。

我们有机缘来到华严寺,有福报接触到这个清净传承,如同走上了成佛的大王路,一定要善加珍惜。

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顿瑜法师:

我们非常感谢冯老师能为我们上这么一堂非常精彩的华严禅境界的课。刚才大和尚讲,当初建立华严寺有两个因缘,感恩、纪念本老血书《华严经》是一大因缘;我们这个地方属于花都,叫做中花,这是另一大因缘。今天,我们也想在华严思想、佛教思想方面有所研究,刚好能请到主要研究隋唐时代佛教思想的冯老师来宣讲,又为华严寺增添了一大胜缘。

《华严经》有十玄门,这是华严的核心思想之一,大家可借由这十玄门进入庄严的华藏世界,相信大家用心听的话,还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佛教的法会当中有四种弟子:一个是发起众,一个是当机众,一个是影响众,一个随缘众。今天的当机众就是大学生夏令营的全体学员。影响众是谁呢?影响众就是大和尚、诸位法师,他们是这个法会的重要与会者,正是他们重视这个法会、参与这个盛会,会令大家觉得这个法会更加庄严。还有一个随缘众,就是我们旁边这么多一起听闻的人,他们在这里来去自由。这三种弟子当中,还有一种是护持佛法的,比如龙天护法。

我们这个法会当中,你们大学生属于当机众,你们认真听了法,就会有更多受用。你看老师讲法如口吐莲花,将这部《华严经》的法界圆融境界与诸佛心力都展现了出来,每句话都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熟虑。我们下来还有一点时间,请大家向冯老师请教,如果有问题的举一下手,这边递一下话筒。

营员1:

非常感谢冯老师的精彩讲解。我以前学华严宗的判教学说,有一个疑问:华严宗的小、始、终、顿、圆“五教判”中有顿教,法藏大师把顿教判为“绝言离相,顿显顿成”的教法。但是法藏大师的上首弟子慧苑法師并不尊崇师说,他认为法藏的判教只是在天台智者大师藏、通、别、圆的“化法四教”上加了一个顿教;在天台智者大师那里,顿教是从佛陀教化弟子的方式作出的判释,属于化仪四教,法藏将其混入化法判教体系中是不能成立的。您对慧苑法師的这个说法是怎么看的?

冯焕珍教授:

慧苑法師的说法,澄观大师已经纠正了,他认为这是华严宗的异端,是吧?我认为,法藏大师的判教没有问题,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说那样,因为当时禅宗兴起了,法藏大师为了在其教判体系中给禅宗安立一个位置,于是有了大乘的顿教一教。从顿来讲,华严与禅宗确实都是顿教,但是从圆来讲,顿教侧重在人法双空的阶位立教,圆教是则侧重在人法双彰的阶位立教。双空是双灭我法二执,双彰是双彰真空妙有,到底将双空之教判为圆教好,还是将双彰之教判为圆教好呢?这要看佛陀一代教法的说法方式。佛陀说法有遮有表,遣重在破众生我法二执,表侧重彰显佛菩萨圆满果德,从彰显佛菩萨无尽果德这个角度来讲,圆教确实有比顿教殊胜的地方。

营员2:

老师您好。刚刚您提到十世隔法异成门时提到一个观点——时间相互交错,时间相互交融。我在这里跟数学系的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说,您讲到这个问题时,我想到一个电影,叫做《降临》,它主要讲一个普通女人遇到外星人之后改变了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方式的改变,她可以同时看到很多种时间的叠线,譬如在T2时刻能够同时看到T1和T3时刻发生的事情。我想问:时间相互交错、相互交融是否是这种T2时刻同时出现T1和T3时刻的现象?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是不是意味着这将会导致一种很严谨的决定论?

冯焕珍教授:

为什么会导致决定论,你能不能补充一下呢?

营员2:

我觉得,如果能够在T2时刻同时看到T1和T3的话,就表示T1、T2、T3之前就已经是既定的了。

冯焕珍教授:

好的,我明白了。佛教讲的时间观也好,空间观也好,一定不能在实体意义上理解,只能在空性意义上理解。当你说时间T1、T2、T3的时候,我不知道是有确定性时刻的T1、T2、T3,还是在一个相对的时间里为方便人与人相互交流的设定呢?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是可以进入佛教时间观的;如果是前一种情况,跟佛教的时间观有很大差异。

刚才我讲过去、现在、未来乃至十世等时间可以相互交融,只是一种方便说法。从我的理解看,佛教的时间观可分为凡圣两种,凡夫的时间观是实体的时间观,是过去、现在、未来线性开展的时间观。在这种时间观里,没有所谓平行时间、平行空间这样的概念和内涵,也没有过去是现在、现在是过去、过去是未来、现在是过去未来等思想,因为实体性的时间必须占据一个个时间点,这是一般凡夫的时间观;还有一种是信仰佛教而未见道的凡夫的时间观,这种人的时间观虽然还有实体见,但他已有时间本性空的信仰,当他按照佛教时间观的真谛来看这个世界时,他就进入了唯心所现的时间观,不相信外界有实体的时间;当他没有依这个时间观看时间时,他又陷入了前面那种凡夫的时间观。

见道以上的菩萨与佛的时间观都是圣人的唯心时间观,但两者有圆满与否的差异。菩萨的时间观虽然是智慧的时间观,但由于他们还受到变易生死的困扰(即心识习气对菩萨智慧的困扰),这使菩萨的时间观未能体现为圆满的智慧时间观;佛既超越了分段生死,也超越了变易生死,佛的时间观完全是智慧的时间观,这样的时间观不执著时间而可任运显现为任何时间。

营员3:

首先非常感谢冯教授这节课的讲解,我有一个问题:这节课讲禅,不是说行住坐卧、挑水砍柴都是禅、生活当中无处不是禅,不是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吗?请教一下冯教授,如何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样一句话呢?谢谢!

冯焕珍教授:

今年参加夏令营的营员素质都很不错啊,提的问题都挺有深度的。首先,佛法是讲智慧和心识的问题,它关心的核心是转识在智,这可以说是超历史、超时代的问题,因此不一定要站在现代来看这个问题。

营员3:

我可以插一句吗?我们毕竟是处于现代社会,我觉得应站在现代角度去理解,这样大家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冯焕珍教授:

没错,我正要讲这个问题,请你先停下来(鼓掌)。你那几句话是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开示,原文大概是这样:“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我用这个杯子作譬喻讲讲其中的禅理吧。如果认为这个杯子是有永恒不变的体支撑着的实实在在的杯子,就是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因他把山水当成有实体的东西了。佛教为什么拒绝实体呢?实体是凡夫妄想出来的幻相,是一切执着的根本,但凡有实体见的人一定会产生执着,这是凡夫的境界。第二个境界中的杯子是由各种各样材料和合成的缘起性空的幻相,“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指的就是这种超越实体山水见到了山水空性的境界。第三个境界中的杯子是真空妙有的杯子,杯子的真空性令其超越了凡夫境界的杯子,杯子的妙有相令其超越了偏空境界的杯子,但杯子还是这个杯子,这是禅的杯子。“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指的就是真空妙有的山水,同样是禅的山水。

营员3:

冯教授您好。根据您刚才的理解,可否引用这个《心经》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四句话来理解呢?

冯焕珍教授:

没错。可以。

营员3:

学生愚顿,请问如何才能体会到这种境界,如何真正处于禅的境界呢?

冯焕珍教授:

请参华严禅。

营员3:

谢谢!学生我明白了。阿弥陀佛!

营员4:

大和尚吉祥,诸位法师吉祥,冯教授吉祥。我就是同学刚才提到那个数学系的学生。了解到佛教里面有因果概念的时候,我就很感兴趣,稍微深入其中,便发现佛教讲的因果没有前后之分,就像您刚才说的十世隔法异成门那样。但是,我们怎么理解没有前后的因果呢?

冯焕珍教授:

佛教的因果观也分凡圣两面,凡夫的因果观是实体的因果观,圣人的因果观是非实体的、空性的因果观,这样的因果观是“离四句绝百非”的,实际上已经不能从凡夫的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四种实体的因果观加以把握。换句话说,在那种因果观中,你不能说时间有、时间无、时间亦有亦无、时间非有非无,但它又可以在持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种时间观的任何一种中发挥度化作用。

营员4:

无法理解。

冯焕珍教授:

这等于说老师有问题,讲的东西让学生听不懂。

营员4:

没有没有,我只是说我无法理解,可能大部分人理解了。您可否再仔细地解释一下?

冯焕珍教授:

从证入一真法界的圣人看,不是说凡夫的因果观没有,而是说凡夫的因果观也是一真法界的显现。你这种线性因果观,从转凡成圣的角度来讲确实要破掉,如果执着于这种因果观,是不能依因果法门成就圣果的。这种时间观如何破?靠依时间法门成就圣果的圣人来破。超越了凡夫时间观的圣人,在智慧与慈悲的统帅下进入凡夫的世界,宣说诉凡夫所持时间观有问题,需要转化;凡夫听到圣人的教化,因缘时节成熟时,就能改变他过去所持的时间观。

营员4:

可以理解。谢谢!

营员5:

首先先感恩老师您。我的问题是:老师今天有讲过佛教里面的法,我对法的含义不理解,就想请教一下老师您。

冯焕珍教授:

佛教的法分两个层面,一个是证法,证是证明的证,证法就是如来亲自觉悟到的法。这个法是什么呢?依《华严经》开示是一真法界。这个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根本不可说,这是叫做证法。还有一个层面的法叫教法。教法从何而来?就是从如来觉悟的证法中来。如来觉悟一真法界后,因应众生因缘演说出许多深浅不同的语言文字,这就是教法。狭义的教法指佛陀所说的经和律,广义的教法则包括菩萨造的论,总称经律论三藏。

营员5:

谢谢老师。第二个问题是,今天讲到禅,我想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禅?

冯焕珍教授:

什么是禅?这你可把我难倒了。如果硬要我说,你问我这件事就是禅;你的眼睛会看我,你的嘴巴会说话,这也是禅。(鼓掌)

营员5:

好,谢谢老师。

营员6:

老师您好。我一直对有一首诗比较有感觉,但一直不是很明白。诗是这样讲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本来无一物”,从哲学上是指人不是由自己而是通过别人来定义自己的。果真如此,生命的意义在于哪里呢?人生会不会坠入一种虚无的状态呢?

冯焕珍教授:

哦!问得这么深,而且很实际。这涉及对于佛教思想的把握,同时对我们指导人生也很有帮助。据说,大学生有40%左右患有一种病,大家知道是什么病吗?空心病。空心病是什么病?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主任徐凯文教授说是“健康价值缺乏综合征”。我觉得他的观察很独到,确实击中了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核心,即没有健康价值为精神奠基。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如果把我们佛教理解为虚无主义,就意味着学佛教的人大部分都是得空心病的人。如果学佛教的人大部分有空心病,这不是很奇怪吗?纵观佛教界,四众弟子不但未见空心病患者,见到的反而大量是慈悲利他的菩萨。试想想,如果这里的师父是空心病患者,他们还会为我们慈悲举办这样的夏令营吗?可见,佛教绝对不是虚无主义。

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恰恰是对治空心病的良药。何以见得?在佛法看来,凡夫的精神病无非两种,一种是实心病,一种就是空心病。实心病是常见,譬如拼命向外追逐,要去美国,要买好车,要讨个好老婆,要找个大帅哥,这就是实心病;空心病是断见,讨厌这样,讨厌那样,讨厌别人,讨厌自己,讨厌整个世界,这就是空心病,这才是真正的虚无主义。佛教是双超实体主义与虚无主义的智慧,可以治愈一切疾病,并且不会反复。佛陀被尊为人天师表、医中医王,理由在此。面对空心病患者或虚无主义者,佛教只需叫他放下人生无意义的恶见,就能将他的生命拯救回来。

营员7:

我是学法律的,“法律”这个词来源于佛教,“律师”这个词也来源于佛教。《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但是我们的法学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说:佛法佛法,佛就归佛,法就归法。我想问一下教授对此怎么理解?

冯焕珍教授: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法有一切现象之义,佛教通常说的“诸法”、“万法”的“法”就是这样的意思。至于佛法,指的则是佛看到的法。佛看到的法跟其他思想家、哲学家看到的法有什么不同呢?佛说要用三法印或实相印来衡量。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实相印来是诸法空相,与此法印相合者是佛法,否则就不是佛法。我的体会是,哲学家或思想家所说的法是在分别心指导下看到的法,要么执着法是唯物的,要么执着法是唯心的,总之都是实体的法;佛陀所说的法是依无分别智慧看到的佛法,从证法说是不可思议的法,从教法说是缘起性空或真空妙有的法。

《金刚经》中的这句经文,意思是一切法从现象方面说都是梦幻泡影之法,从本性方面说都是本性空寂之法,所以一切法都是佛法。这句经文的目的,既要破除凡夫的实体见,也要破除外道或声闻的偏空见,回到万法平等的中道见。

营员7:

我还有一个问题:您这个讲座题目叫《华严禅略说》,也就是说是华严宗的禅,而不是禅宗的禅。华严宗的禅与禅宗的禅有什么区别吗?

冯焕珍教授:

这个问题也很有意义。禅本身无宗无派,而可以开出一切宗派。所谓华严禅只是从教法上说的一个概念,指依《华严经》宣说的教观参悟禅的法门。

营员7:

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说《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我们早上诵了《普贤行愿品》,是不是说这是《华严经》里面最重要的一章?或者说是整体《华严经》的意义所在?

冯焕珍教授:

可以这样讲,佛说的一切教法都是平等一味的,佛说某部经或某一品最重要,那是当机摄受弟子的方便善巧。你与《普贤行愿品》最相应,佛就对你说《普贤行愿品》最重要;你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最相应,佛就对你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最重要。佛在很多经中说他正在说的经最尊、最贵、最好,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意趣在此,我们要善加体会。

营员7:

谢谢冯教授。今天我听了以后,发现里面专业术语特别多,我根机比较浅,有机会再多请教您一下。

顿瑜法师:

非常感谢冯教授精彩的演讲,以及非常精彩又有智慧的回答。我也看了,今年的学生整体素质都非常高,问答都是高手之间的交锋。同学们有这种谦卑的心,也有这种好学的精神,还可以提出对PPT上文字的一个理解来,老师刚才都很震撼。

同学刚才提到佛教的名相,我们在听课当中比较难懂。虽然我们佛教的名词名相这么多,其实这是回到了佛教的本质:我们华严寺大和尚正在引领我们深入到佛的经藏当中研究佛法,用佛法来治疗世间众生的身心问题,这正需要我们以后走到佛门当中,将佛门的教理研究透彻。我们发愿了解佛家,就会用功弄通其中的名相,就不会觉得佛教的教理难懂;你要了解儒家、了解其他的思想,也要弄通这些思想中的名相嘛。

这一次冯教授只有两节课,我们这一期的课程已经排满了,我们下一次还要请冯教授莅临华严寺的这个华严论坛。我们也希望同学们这一期夏令营结束之后,能够准备好下一期再来,或者我们平时也能够到华严寺来,经常向大和尚、向法师、向冯教授讨教,好不好?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我们冯教授!


进入 冯焕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佛学   华严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89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