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革命”?革命是用激进手段推翻旧的政治结构。革命有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一是推翻政府,比如政变;二是推翻政府体制,比如推翻君主制;三是推翻原有的社会(阶级)权力结构,即学者们所称的“社会革命”(social revolution)。
革命并不总是受大众的欢迎。革命(revolution)一词的西文词根 “revolve” 指的是宇宙星体沿圆形的轨道运转,转了一圈还回到原点。越激进的革命,回到原点的速度越快,因此革命的成果远不如渐进变革(evolution)的成果持久稳固。中译的“革命”一词,虽缺少了循环的意味,却也颇为传神——革命是血淋淋的,所以不应当是社会的常态。
为什么要“革命党”?革命党的目的是动员人民。推翻政府不易,变更政府制度很难,社会革命更是极为艰难的事,需要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党。中国革命的目的是动员一盘散沙的中国农民,让小农构成的、平静“传统”社会“动”起来,用西方人的“现代”社会手段来抵抗西方贪婪的侵略势力。当时中国的革命党有无数,但就组织中国农民而言,西方传来的共产党组织方式最适合中国的实际需要,其能够最终胜出不是偶然的。1900年中国有四亿五千万人口,几乎是今天美国人口的倍数,但只两万洋兵就征服了中国,让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一人赔一两银子,总共四亿五千万两。一直到1944年,日本兵还在中国横行霸道,如入无人之境。然而1950年,中国共产党执政才满一年,中国就把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阻挡在国门之外了。到了1965年,共产党才执政15年,中国就有了成功的计划经济,迅速建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基础工业体系,并且让所有的中国人基本上填饱肚皮。这些皆是社会动员之功劳,是革命的成就。正是从上述意义上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旦革命胜利了,革命党必然面临向执政党的转变。革命之后再革命几乎等于回到过去,不断革命等于不断的循环。执政党的目的不是革命。执政党的目的是坚持社会正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繁荣,保障国家安全。惟将上述四种任务完成得好,方能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继续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丧失了人民的支持,执政党就不得不依赖暴力,就很难持续执政。如果革命党的基本任务是社会动员,执政党的目的是维护已有的体制,让社会在体制下正常运作。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制度化是很难的事情。随心所欲的人治并不是制度。革命是靠领袖的,革命党的成功高度依赖领袖。制度不依赖领袖,也不依赖政党。制度限制领导人的自由裁量权,更限制政党的权力。在发展中国家,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非常不容易,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就更难。越成功的革命,革命的惯性就越明显,革命的“合理性”就越高,于是就有了“不断革命”,每隔十来年革命一次。革命还为知识界提供充裕的机会,于是知识界对革命的支持度非常高,他们往往以未来的乌托邦为革命辩护,为自己的激进主张辩护,却漠视革命的循环性和革命的血腥。
革命是社会动员,革命是发动群众。因此,革命恒定带有民主性质。民主是相对多数人之治,专制是少数人之治或一人之治。然而,社会动员指的就是少数动员多数,就是少数民主派对芸芸众生“启蒙”的过程。相对多数与少数或一个人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民主与专制的循环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政治现象,因为两者都属于“人之治”,不是“法之治”。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法治化。完成这个转变的标志只有一个,就是法治。何为法治?第一,规定基本法,而不是领袖或者政党,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第二,以政府权力之间的分权制衡,特别是司法独立和公务员执法系统的独立,来保障基本法的权威;第三,以考试和考核来选拔公正廉明的司法和执法官吏,保障吏治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