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高建:当代世界发展格局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93 次 更新时间:2020-04-15 12:17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贾高建  

内容提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文章认为,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是基于对当代世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及其总体趋势的认识和把握,体现了对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理解。而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一些错误思潮和极端趋向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要求相背离,必须坚决反对和破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关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需要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参与;中国作为这一倡议的发起者,理应为此做出积极的努力,从各方面着手将其付诸实践。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世界;客观依据;错误思潮;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贾高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当代,面对世界发展的复杂现状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格局,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探寻适宜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提岀了各种不同的思路和主张。与一些国家不顾大局、只考虑一己私利的狭隘做法不同,中国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在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深刻理解这一倡议,并在实践中推动其真正得到实现?这一过程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障碍,应该如何克服和破解?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回应。

一 历史与现实:“中国方案”的客观依据

应该说,向全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决不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更不是一般的外交辞令,而是基于对当代世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及其总体趋势的认识和把握,体现了对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理解。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都有着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从根本上规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如此,整个世界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交往区域狭小,社会在世界范围的联系还比较有限,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更多地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而进入近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整个世界的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化。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而“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到了当代,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这种世界性的依赖和联系越来越广泛。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发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一种新的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将人类社会的“世界历史”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命运与共、休戚相关,谁也不能离开这种联系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而与此同时,许多社会问题也作为全球性问题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更加突出地表现岀来,诸如经济增长问题、金融危机问题、发展鸿沟问题、文化隔阂问题、局部战争问题,以及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所指岀的:“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卫星、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面对这样一种新的复杂局面,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便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所给出的回答,是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2018)明确指岀:“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按照中共十九大的阐述,这一方案的基本要求,便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2017:47)。所谓持久和平,就是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所谓普遍安全,就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所谓共同繁荣,就是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所谓开放包容,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所谓清洁美丽,就是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只有实现了这样一些基本要求,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合于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特点的新型国际关系,使各个国家的发展在互利合作中有序展开;也才能有效地解决当今世界的各种重大问题,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代表了各个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为当代世界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从中国自身的情况来看,我们正在按照中共十九大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期,我们要努力完成最后的攻坚,确保第一个百年目标如期实现。在此之后,我们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实现。而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就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需要与世界各国深入交流与合作。面对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新格局,中国必须把自己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本国的利益同世界各个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联系起来。由此可以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自身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而推动世界发展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也就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所应担当的历史责任。

二 障碍与破除: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汇聚了人类美好向往的理想目标,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社会工程。要推动这项工程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对此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我们强调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根本利益,以及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密切联系,但同时也应看到,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毕竟存在着各种差异和分歧,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处理国际交往中的复杂关系,往往会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其中包括这样那样的错误思潮和极端趋向。这些思潮和趋向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要求相背离,会起到很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必须坚决反对和破除。从当前情况看,特别是要着力破除以下一些突出障碍:

第一,国家利己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障碍。所谓国家利己主义,便是在国际关系和世界事务中只考虑本国、本民族的利益,不顾及其他国家、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的利益,甚至将本国、本民族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和民族之上,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以及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而通常所谓单边主义,虽然具体理解各有不同,但本质上是与这种国家利己主义相通的。遗憾的是,这样一种错误思潮和极端趋向,在当今国际范围的许多重要场合都可以看到。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公开奉行“美国优先”的行为准则,在对外关系中恣意妄为,频频“变脸”“毁约”“退群”,便是十分典型的例子。世界气候大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自然环境的最重要的机制,而特朗普政府竟以“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伤害”为由,公然宣布退出《公约》缔约方的《巴黎协定》,赤裸裸地显露出极端自私自利的本性。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坚决反对这种国家利己主义和单边主义,有效管控国际交往中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应该看到,这样一种极端趋向最终是行不通的,企图以损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代价实现自己的利益,必然会遭到越来越多的抵制和反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获得存在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必须将自己的利益与其他国家、民族的利益结合起来,相互协调、统筹兼顾。决不能再搞那种一方所得正是另一方所失的“零和博弈”,而应代之以合理考量各方利益关切的互利共赢。

第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障碍。在世界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一些国家发展快一些,在一定程度上走在其他国家前面,这本来无可非议。从道理上说,先发展的国家应给予后发展国家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而若试图借助由此形成的某些优势,在世界或区域范围建立起自己的霸权地位,大搞强权政治,反过来欺凌和压迫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和民族,那就走向了一种错误的极端。在历史上,这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随处可见,当代世界中也同样是如此,它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根本不相容,必须坚决反对和破除。在这方面,美国的行为同样具有典型性。它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把自己看作是世界霸主,用种种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胁迫和打压,甚至公开颠覆和侵占,极尽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之能事。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持续快速发展,接连赶超其他国家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被美国看作对其霸权地位的挑战,为其所不容,所以便采用各种卑劣手段极力打压中国,企图破坏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然而,当代世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是不可阻挡的,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必然遭到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坚决抵制和反对。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坚决打破这种不平等格局,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开展国家间的相互交往与合作,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三,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划界的障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曾形成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不同,长期处于相互敌视和对立的“冷战”状态,它们各自采用多种攻击手段,竭力削弱和搞垮对方。而随着苏联解体和苏东剧变,两大阵营的对立不复存在,冷战也因之宣告结束。但是,在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中,冷战思维却并没有消失,而是继续根深蒂固地存在,并被运用到当代世界国际交往的各种场合。由于中国等国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始终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看作是一种敌对力量,总是要这样那样地进行攻击和遏制。以意识形态划界,实行双重标准,决策充满偏见和成见,已成为它们惯常的做法。这样一种极端的趋向,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同样相去甚远,对当代世界发展危害极大。应该明确,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具体国情,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各国、各民族自己的事情,应该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在不妨害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前提下,必须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而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也应本着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原则,秉持对话而不对抗的理念,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公平竞争与互利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超越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以及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的异同,彻底根除已经过时的冷战思维,以新的合作姿态开辟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文明冲突论”和宗教极端主义的障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各方面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在世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明传统,这充分体现了历史发展的丰富多样性,使人类文明演进的整体进程更加绚丽和璀璨。应该说,各种不同的文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包含着各自的积极成果,当然也会有相应的缺点和不足。对待不同文明的态度应是开放的和包容的,各种文明应该相互尊重、交流互鉴,通过良性互动而不断取得进步。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所指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一种十分偏狭的观念,将各种不同的文明看作一个个封闭的体系,只尊崇自己所在或认同的文明,对其他文明则采取拒斥和否定的态度;甚或主张“文明冲突论”,认为不同的文明之间不可能和谐共存,而必然要发生对抗和冲突。至于那种宗教极端主义,更是一种打着宗教旗号从事政治活动的邪恶思潮,为了实现其政治图谋,不惜对宗教教义进行歪曲篡改,煽动宗教狂热,挑起不同信仰之间、不同教派之间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敌对和仇恨,制造暴力冲突。这种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与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合流,给国际秩序和地区安全稳定带来很大威胁。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应反对和破除对待不同文明的错误观念,特别是要清除宗教极端主义的恶劣影响,努力建立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之间和谐共存的正常关系,促进良性互动、交流互鉴。

第五,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障碍。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发展,加深了各个国家之间的依存程度,但这一进程中也岀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扰,使得国际上出现了各种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亦即所谓逆全球化思潮。而与此同时,与经济全球化的一项重要原则即贸易自由化相对立的保护主义思潮再度抬头,对世界经济秩序造成很大冲击。美国借助关税手段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大打贸易战,成为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关系格局中最为严重的事件之一。这两种错误思潮和极端趋向,同样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障碍,不能不下气力破除。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应该充分肯定。对于实际进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应客观、全面地做出分析,并以积极的态度加以解决,而不能因此便得出简单否定的结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曾做过深刻阐述,他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习近平,2018)他同时还提醒,当前困扰世界的许多问题,并不能简单归咎于全球化,而应全面分析其背景和原因。至于以美国为代表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更是有着极大的危害,它严重破坏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不仅无助于美国经济发展,还会导致全球贸易萎缩,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并可能成为触发某些严重危机的导火索。实践一再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同时通过平等协商不断完善相关规则,才能真正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世界各国的联动增长。

当前国际关系中所存在的这样一些错误思潮和极端趋向,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可以进行相对区分和辨析。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些思潮和趋向往往不是单一和孤立地存在的,而是这样那样地混杂在一起,在一些重大事件中集中表现出来。如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战,直接表现为一种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但其背后同时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极端自私自利的单边主义立场、唯我独尊的霸权主义心态、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贬抑不同文明的傲慢与偏见等。近期特朗普政府又以所谓香港问题为舷码提出要挟,试图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就愈加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所以,要破除这些错误思潮和极端趋向,就不能只是单向应对,而应综合分析研判,多方面采取措施,力求从整体上解决问题。

三 理念与行动:推动实践的具体路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整个世界的大事,事关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自然需要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参与。而中国作为这一重大倡议的发起者,理应为此做出积极的努力,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一道,从各方面着手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共同创造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要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实践,首先要使各方充分了解和认同这一倡议,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变成世界范围的普遍共识。而这就需要积极开展对外宣传,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沟通,阐明我们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澄清各种疑虑和困惑,尽可能地消除误解和成见。应该说,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习近平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重大的国际场合多次发表重要演讲和讲话,系统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对“中国方案”作了权威解读,产生了重大反响;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的编辑出版及其多语种外文版的陆续推出,也将在对外宣传和传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按照中央部署,各个宣传文化部门、外事部门以及其他工作部门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对这一理念进行宣介,各类智库、研究机构及教育培训机构也都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交流和研讨活动。然而从总体上看,这方面工作的成效还只是初步的,尚有待于在各个层次上进一步深入展开。鉴于现阶段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们的对外宣传和传播还面临较多困难,有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宣介也同样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依托各方面力量,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不断进行新的拓展,努力取得更大的成效。

要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目标,当然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上,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将这一重要理念转化为现实实践。我们要按照这一理念的基本要求,处理好对外关系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即使在发展中不断走向强大,也决不搞霸权主义那一套。正如中国领导人一再申明的,无论将来发展到哪一步,都将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面对当前保护主义抬头、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的复杂形势,积极谋划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包括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等。要继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包括运筹好中美、中俄以及中欧之间的关系,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努力做到义利兼顾,弘义融利。要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的发展同沿线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更加有力地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把“一带一路”真正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在做出以上努力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重视发挥各类国际组织与合作机制的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必要的体制和机制保障。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力求通过广泛协商,形成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方案,使之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支持联合国作为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发挥作用,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治理机制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各项工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巩固和发挥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主平台作用,推动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完善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合作机制,补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南方短板。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制定海洋、极地、网络、外空、核安全、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治理规则,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机制和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反腐败合作等。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使之更加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我们不仅要从各个方面建设性地发挥作用,而且还要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破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阻力和障碍。要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面宣传,深刻揭露各种错误思潮和极端趋向的实质,指明其严重危害和后果,引导国际舆论辨明是非、抑恶扬善。在国际交往的各种场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立场,对这些思潮和趋向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降低其负面影响。对于那些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利益的恶劣行径,更是要坚决予以回击,决不能任其得逞。正如中国政府明确宣告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不意味着放弃国家的正当权益,更不是要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对于近期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中国政府也已多次表明立场,指出中美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合作是有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可以说,中国为妥善解决争端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表现岀极大的耐心和诚意;但美国特朗普政府却出尔反尔、不断发难,企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就范,导致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对此,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对策,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要坚持以两手对两手,不论他们玩什么花样,我们都有决心、有能力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打破美国的霸权主义图谋。

最后还应指出的是,中国要在当代世界发展格局中发挥应有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进一步推动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虽然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各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总体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与此相应,在对外关系和国际交往中,各方面能力还不够强,所受的限制和制约仍比较多,国际话语权也很不充分。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不懈地做出努力,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可以相信,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终实现,我国的国际地位必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中华民族将会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当代世界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做出更大的贡献。(注释略)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86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