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一个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这也是一个知识时代,大量知识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免费获得。但事实上,这也是一个粗鄙和低智时代,人们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思想能力。
这是时代带给我们的一个悖论。
有人将这个问题归结于教育的弊病。教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古人看来,教育者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思想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一个好的教育者,不仅懂得传授知识,更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言传不如身教,从这个意义来说,教育者也应当是一位思想者。杨林柯先生和他的《与教育拔河》就体现了这种良师精神。
**
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古代圣人的一大理想。杨林柯先生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一个普通中学语文老师的身份,他不仅在教书和读书,更重要的是他还在思考和写作。对我这样一个读者来说,杨先生是一个充满社会关怀的教育思想者。这本《与教育拔河》就是他的教育思想录。
思想的本质在于批判,杨林柯先生的特点也是批判。这不仅需要一种眼光,更需要一种勇敢,而后者在当下中国是非常稀缺的,传统文化向来都是以中庸和犬儒为美德。
杨先生在写作和传播方面非常勤奋,尤其是有了自媒体以后,他很像是一个资深媒体人,我经常能从他的公号上阅读到各种关于文化和思想的好文章。从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位天生的好老师,因为他爱知识,爱人,永远都那么积极和热情,诲人不倦。
《与教育拔河》一书收入了四五十篇小文章,都以教育为主题,涉及到学校、学生、教师、教材、课堂、家长、社会等方方面面,杨先生以他的眼光和情怀清扫着每一处角落,充满着睿智、担当和正义感。字里行间,无处不散发着良心的光芒。
杨老师并不是一位传统的老冬烘先生,他的思想是十分现代的,因此他面对的是未来。他为当下的忧虑,也是因它他着眼于未来。人们常说,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从这里,我们也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杨先生的用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人父为人母,为国家之国民,我们虽然活在当下,但所有的幸福都来自于对未来的憧憬。如果没有未来,我们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绝望中不能自拔,哪怕当下是多么美好,也无济于事。
中国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实非常多,这是因为社会本身就有问题,现代性的弊端与传统文化的桎梏同时造成中国目前的困境。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国在一百多年中,一直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虽然收效甚微,但中国从来不乏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思想者,对此奉献出自己的良心和智慧,以期烛照他人,推动进步。杨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这本书就是他点亮的一盏小桔灯。
**
教育不应该是培养一个赚钱机器,或者谋生机器,而应该是培养一个独立、正直、智慧的人。
我们每个现代人,虽然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身体和生命,但很多行为、认知乃至思想道德,其实都是来自于学校和老师。从这个意义上,教育是每个人的根,是一个社会的源头,不可谓不重要,但遗憾的是,我们关注最多的却是GDP和房价,很少有人去思考教育的问题。我们每个父母都很在乎孩子的身体和分数,却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认知。
人是思想动物,不是干活的机器,思想是一个人的根本,而现代社会的规训,让学校越来越像监狱、工厂和军营,孩子在教育生产线上,越来越变成一个不断复制的机械化产品,这是现代人最大的悲剧。事实上,老师与学生,如同狱警与囚犯,都是被同时接受着体制的规训和惩罚,而且老师所面对的会更加严厉。从这里,我们也就能理解杨先生的处境和他的难得。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杨先生介绍了他的成长和上学经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从这些经历来说,他从小就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好学生,后来成为一个好老师。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好老师,却并没有成为老师的模范,反而成为一个另类,简直不可思议。之所以成为另类,我猜唯一的原因,或许只是他没有泯灭自我罢了,哪怕这个自我只是最后一点残存。
想到这里,我不仅感到悲凉。
**
附录中的《没有超越就没有教育》一篇让我看了好几遍,很多语句让人有当头棒喝之感。
杨先生说,在世间万物中,只有人,才会寻找活着的意义,而动物是靠本能活着的。我们在学校学到了知识,但并没有得到文化,我们知道很多“什么”,却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活得很快乐,却活得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一部现在流行的电影娱乐大片,眼睛嗨翻天,心里却毫无触动。
借助飞机高铁电话和互联网,现代人貌似得到充分的自由,但其实却没有多大自由可言,甚至连最基本的良心自由都是奢望,就如同清澈的溪流一样,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
人的生命其实很短暂,如果有一天,后人追忆起我们这一代,说我们连句真话都不敢说,人们都没有起码的良心,那么这本书一定会流传下去,让后人知道,这里记录着一颗自由的良心。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是否富贵,也不在于他是否长寿;同样,一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薄厚和长短,而在于它所承载的思想价值,或者说,是否用良心在写作。这本书就证明了这一点。
没有一本书是每个人都需要看的,书只写给拥有相同价值观的人,那么,杨先生的这本书也会证明,这个社会不缺乏良心,也不乏有良心的读者。杨先生很快就会发现,每一个读者都是和他一样的人,既然是拔河,那么就要承认,和你在一起的人越多越好。
德不孤,必有邻。书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绳子,我相信,此书不仅能让很多读者得到启示,也会进一步坚定作者前行的步伐。
(《与教育拔河》杨林柯著 东方出版社 2019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