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知识人篇)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59 次 更新时间:2020-01-22 20:07

进入专题: 知识人   读书  

学人君  


学人君按:2019年岁末,学人君继续邀请五十余位来自多个领域,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梳理本年私人书单,并附以点评。所选书籍,凡两百余本,主题各异,偏于学术但不废通俗。经汇编整理,将分数期推出。

阅读之旅本与个人关怀旨趣、生命体验密切相连,他人之绚烂未必是吾辈之旖旎。不过在纷繁炫目的图书海洋面前,学人君相信秉持严肃思考、冷静独立的“读书人”,依然是值得关注的“同路人”。在即将开始2020年阅读之旅的时候,不妨听听他们如何说。

第五期私人书单汇编主题为“知识人”,文中分知识人随笔、知识人研究、知识人史料等三部分。图书分类、排序大体按内容所属主题、时间,但一些“模糊地带”只能“模糊处理”,还请读者知悉。



本期荐书学人

(排名按荐书出现先后次序)


孟彦弘 俞诗逸 张智义 樊 星 李永峰

唐小兵 刘成晨 田方萌 李 腾 唐大杰

吴远鹏 丁建峰 李文倩 赵肖荣 撒海涛

向 维 沈登苗


- 知识人随笔 -


1《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作者: 罗新

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


孟彦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

傅斯年曾经说,“每每旧的材料本是死的,而一加直接所得可信材料之若干点,则登时变成活的”,所以傅说“史料即史学”。其实,能起到这种作用的,不仅是史料,还有史学观念——看历史的角度变了、审查材料的方法变了,史学研究常常就会有新的问题、有新的认识。罗新近来将他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结集出版的《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就正有这样的作用。他将傅斯年的话反其道而用之,称“一切史料都是史学”,对我们批判地审查、认识史料多有益处。对历史记忆、历史书写的反思,对民族史学的批判,对近来屡屡强调并在使用的DNA用于历史研究的批评,都对我们极有启发。倘若大学历史系的学生认真读读这本书,我想对他正确史观的形成一定会大有禆益。如果每篇文章之末能附以参考文献或进一步阅读文献,就更好。


俞诗逸  媒体编辑:

近年来难得的一本历史批评作品,关注到了历史写作、研究的诸多面相。保持一种审慎,是历史学家应尽的责任。有句俗语叫“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作为编纂史著的历史学家,下笔当慎之又慎,对经手的史料,都需要经过反复比对,才能付诸文字。学术界少了“刀光剑影”,不是好事,和和气气只会让作品沦于平庸。此外,想象力也是许多史家匮乏的能力,史学终究是人文之学,兼具叙事与思想之美,它应该具有艺术的美感,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觉得是值得为学界所关注的。


2《四极日记》

作者:葛剑雄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张智义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的理想。但在古代,读万卷书还可以,行万里路就难了,仅有明代的徐霞客做到了。现代社会交通便利,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行万里路仍不易。葛剑雄先生是幸运者,这二者,他都实现了。读他的《四极日记》,以读书代行路,也是一种不完全替代吧。


《四极日记》记录了著名学者葛剑雄20年间深入地球“四极”的经历、见闻和感悟:1996年飞越川藏深入阿里,2000年12月随中国第17次南极考察队到达南极长城站,2011年跟随核动力破冰船到达北极点,以及2015年,以70之龄自坦桑尼亚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你将会看到最不一样的游记:消失王国留下的秘密,冰天雪地诞生的生命,古老文明的辉煌与湮没,无人之境的自然与造化,以及千年之交照在天地之极的第一缕暖阳……在少有人走的路上,少有人到达的世界尽头,少有人见证的历史时刻,一位历史地理学家记录了关于世界的时间之美、空间之美和瞬间之美。人将直面动物、生死、自然、天空、孤独、自由、生命,以及自己,每一眼都震撼人心。跟随人文学者的视角与镜头,带来的不仅仅是游历与奇闻,更是叩问天地的思考和追问。


3《退步集》

作者:陈丹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智义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这本杂文集为什么会叫《退步集》?读完整本书,我想我能给出自己的解释:中国过去太穷太苦,改革开放后,举国上下发展迅猛,高楼林立,生活富足,眼看着我们就步入现代化了。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陈老师提出了“文化记忆”这个词。


是的,我们没了文化记忆,我们放肆拆毁各类古建筑,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巴黎彼得堡也许还是几个世纪以前的样子,这些城市的美丽壮观都贯穿一条清晰的历史线索。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发展中,它们都保存了历史的线索,没有破坏世世代代的“心理景观”。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北京,连50年前的样子都看不出来,更别说几百年前的历史线索了。我们放手建设城市,想怎样建设就怎样建设,不谈文化,不谈历史。于是乎,似乎一夜之间,各个城市高楼林立,彼此之间并无什么不同,无非都是高耸入云的大厦。哪里还能看得出来昔日的古城记忆呢?除此之外,我们还放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传人的去世而消失,我们放任中国五千年的古文明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从我们的记忆深处溜走。我们需要停下匆忙的脚步,甚至后退一步,再退一步,拾回我们丢失的文化记忆,称之谓《退步集》。


4《当历史可以观看》

作者:冯克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俞诗逸  媒体编辑:

观看先于语言而出现,来自视觉的反馈,相较文字来的更直观,更容易呈现真实的场景,对历史研究也颇有裨益。《当历史可以观看》一书,集结了《老照片》杂志的精华,从影像的角度出发,将照片之命运钩沉出来,通过对照片背后个体生命的解读,揭示出时代与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画面语言是丰富而又微妙的,细细读之,有欣喜,有叹息,百种滋味,都浓缩在了这一张张照片里。


5《相遇》

作者: 周保松

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


俞诗逸  媒体编辑:

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书,如其名所言,亦是相遇的礼物。今年在吐露港畔与作者相会,幸得赠书,珍藏至今。何为大学之精神,生命之学问,曾经是困惑我等人文学子的一个难题,翻开这本书,或许有所启迪。未经省察的人生,总是有些缺憾的,唯有省思的生命,才能淬炼成钢,经得起周遭的风风雨雨。《相遇》一书,凝结了作者个体生命中的丰富记忆,记录下他与恩师、学生相处的宝贵时光,也留下了他流连书肆、思考哲学的点滴片段。“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我想新亚精神之坚韧,在周先生那,是有传承的。


6《到芬兰车站: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

作者: [美] 埃德蒙·威尔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樊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读过埃德蒙·威尔逊的《爱国者之血》,很喜欢他的大气磅礴、思想深邃。旅美访学期间还买过英文版的《到芬兰车站》,读后感到他的书富有生气和文采,令人想起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和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与那些形式主义、解构主义晦涩、冷冰冰的风格迥然不同。不论是洞察历史的玄机,还是剔发人生的哲理,他都显示出思想家(而不仅仅是学问家)的智慧。


《到芬兰车站》的副标题是“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主线是“一些革命家自认为在努力建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的忠实记录”。从米什莱到法朗士,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到马克思、恩格斯,从拉萨尔、巴枯宁到列宁、托洛茨基……通过对丰富史料的梳理,揭示出革命理想的波澜起伏、革命家的个性各不相同、命运也很不一样,同时表达出对理想与命运、革命与生活、民族性与个性的许多妙悟,而且,书写得那么挥洒自如、跌宕起伏,还原了历史的现场感。读着读着,还会很自然想到中国的历史风云,从一场场农民起义到现代的共产主义运动,不也常常是与许许多多流传至今或有趣、或残酷的传说紧密相连的吗?历史因此赋有了文学感、生命感。


7《被禁锢的头脑》

作者: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 乌兰 / 易丽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李永峰  四季书评主编:

作为波兰驻法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米沃什活跃于知识分子们的派对中,与艾吕雅、聂鲁达等人相熟,但是他难以接受法国人所认为的,“普遍思想”对于整个地球都是正当的。因为他来自波兰,他知道这些“漂亮的空话”意味着什么。他已经看到了很多文化界的朋友,尽管他们曾经有过活跃的个性,见证过苦难与多彩的生活,但现在,他们正被一种来自苏联的“普遍思想”切割掉过去,变成伪装者,思想的奴隶,或者被处决的秩序的敌人……米沃什作为一名敏感的诗人,在这种“普遍思想”禁锢他之前,选择与波兰体制决裂,流亡西方。1950年代,米沃什写下了《被禁锢的头脑》一书,他称这是与20世纪的恶魔——对历史必然性的黑格尔式信念,认为历史沿着注定的路线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今天,东欧的体制早已解体,米沃什也成了波兰历史上反抗极权的“道德人物”。但“被禁锢的头脑”依然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比比皆是,比如东亚某国。而且在大国崛起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中,比例似乎还特别高,历史必然性的内涵不同了,但是为了沿着“注定路线”发展而“统一”(或者曰禁锢)思想的路径依然继续。在21世纪的今天,上个世纪前半叶的几本书,与我们的距离似乎突然变近了。比如《被禁锢的头脑》,比如《动物农庄》,比如《美丽新世界》。


- 知识人研究 -


8《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作者:许纪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这本厚厚的知识分子研究文集是我的导师许纪霖教授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数十年的心血之作,许老师从1980年代后期首倡知识分子研究,提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等“经典议题”,一直是知识分子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对于金岳霖、朱自清、闻一多、林同济、王元化等知识人的心态史研究成为这个领域的“典范之作”,他对于20世纪中国知识人的政治关切、专业关怀和心智生命的追问与探究,既具体而微地呈现了古典的中国知识人向新式知识人转型的艰难心路,同时也蕴含着通过对历史中的知识人的生命和命运的诠释,重构今日中国知识人与其对话的图景。在这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至暗时刻,重温历史中知识人“尊崇气节,贬斥势利”的传奇,无疑是汲取精神力量最好的方式。作为一个知识人,如何安身立命?许老师所引述其老师王元化先生之言就说明了一切:“我是一个用笔工作的人,我最向往的就是尽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留下一点不媚时、不曲学阿世而对人有益的东西。我也愿意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做到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


刘成晨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讲师:

“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这句话的背后所彰显出来的命题,在我看来无不是知识分子与国家的关系。事实上,从传统到现代,一些知识分子至始至终和王治主动或被动地捆绑在一起。这是一厢情愿还是两情相悦?“儒家所重”是这道多选题的一个答案。二〇一七年,笔者在珠海某书店曾购下一本《何以安身立命》。许纪霖在书中的自序里谈到,知识分子是“文化的托命人”,“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精神”,“尊严”,“士志于道”(无疑,这本书也是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的“士志于道”。)等等。在我看来,许老师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叙事一直在学界所说的“狭隘的知识分子定义”中以磋磨,这本身没有问题,视角并不能倒推出结果的不正,何况结果又没有标准答案。


相反,沿着《安身立命》中的言说,却可以瞧见知识分子的——张承志所说的那种“心灵史”。正如介绍里所说的:“本书凝结了作者三十年知识分子研究的心血,为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立传,从个体心态到时代史诗,折射了中国百年大变革,是作者关于知识分子心态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他从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出发,探讨了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和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是纤毫毕现的知识分子个体心灵图景,是一幅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像。”


总之,在我看来,安身立命是一个真问题,又追问而不是困扰着每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有自己的角色,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角色去“相处”(包括和自己),是一种技术,更是艺术。


9《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

作者: 章清

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田方萌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殷海光生在五四那一年,自视为五四精神的传人。他在台湾研究和传播自由主义,延续香火,功不可没。殷离世前对自己的学问有所反思:“我自己在几年前有西化和现代化的倾向。现在,如果有人问我,是西化好还是中化好,是古代好还是现代化好,我的答复是:我不知道。”这种反思是难能可贵的,可惜殷海光英年早逝,未能从疑惑转入深沉。


我开始思考古今中西问题,始于中学时读李敖。李敖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来自老师殷海光,当年有人甚至以为“李敖”是殷的笔名。殷海光通过李敖,间接也影响了青年时代的我。今年是殷海光诞辰一百周年和逝世五十周年,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纪念文章,远不如他逝世十周年时的盛况。阅读这本思想传记,一来是为了追怀前贤,二来也是为了回顾自己走过的思想道路。


10《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

作者:王震邦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田方萌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相比于殷海光的身后寂寞,同样逝世五十周年的陈寅恪则得到了中国学界的隆重纪念。不过,各地的研讨会似乎更重其学问,而非其精神。在为王国维写的挽词中,陈寅恪承认其著述可能时而不彰,其学说亦有商榷之处。然而王国维所体现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却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类似地,陈寅恪在中国文化史的地位首先基于他的人格魅力,其次才是具体的学术观点。


《独立与自由》为台湾学者王震邦所著,旨在“以陈还陈”,揭示传主治学精神的本来面貌。九十年代以来的“陈寅恪热”有意无意地将陈氏塑造为自由主义的先驱,其思想立场实则接近晚清洋务派大员,主张中体西用:“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自由之思想”乃是一种精神境界,亦非落实到政治权利的“思想之自由”。陈寅恪执教清华时,以对联作为语言测试题。从当时报界的争论来看,他在这场小小的“文化战争”中都是输家。其自由思想能传播多远,也就可想而知。


11《吴宓与陈寅恪》

作者:吴学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李腾  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青年学者:

最早读这本书是大一的时候,那时候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版本,薄薄的一小册淡黄装帧。今年有幸两次到中山大学开会,也两次拜谒陈寅恪先生故居,在往返的飞机上,就抱着这本新增订的厚本书看。少年时候读书往往不解,比如陈给社科院的答复极为振聋发聩,但所谓不入党、不学习、不入民主党派种种,尚未深解其意。回国后教书三年,大致还算波澜不惊,但展书重读,实在觉得很多东西突然就理解了,并深感惊心动魄。


吴宓一生颠沛流离,既有时运不堪之故,同时也有不少事堪称“咎由自取”。然而,这便是他的性情,也是他的命运。本科毕业的夏天,曾经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吴的二十册日记,真的如同自己度过了漫长的一生一般。我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内子尝笑称我的手写字体是自带加密功能,一般人读不下去。其实,日记何尝是为了给人读,只是一种整理自我心绪、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一种秩序的自我保护行为吧。也许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就能可以理解,吴在那“史无前例”的“艰难探索”中,为什么还是要用日历、烟纸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闻都写下来,那不是为后来人保存的史料,那是他保存自身的根本所在。


12《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作者: 钱锁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樊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这本《林语堂传》的副标题是“中国文化重生之道”,显示出作者的研究情怀。将林语堂、鲁迅、胡适看作“中国现代思想的三个坐标”,耐人寻味。林语堂向西方宣传中国人“生活的艺术”,以“东方智慧”作为治疗“现代病”的药方,虽不为“全盘西化论”者所接受,却与梁启超、“新儒家”诸公心心相印,而与鲁迅、胡适分道扬镳,也成为当代“传统文化热”的源头之一。另一方面,林语堂倡导“幽默”,又不同于梁启超的慷慨热烈、“新儒家”的正气凛然,而透出英国文化的绅士风度。这种幽默明显不同于当今大众文化中的“无厘头”,因为其中闪烁出“社会批评”的机锋。


这种“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智慧在今天偏激的喧哗、铺天盖地的舆论场中显得难能可贵。由此催生的思考是:当今的思想争鸣为什么常常反而不如前辈哲人?非理性的任性狂语为什么那么有市场?看书中那些小标题,如“我们要鲁迅还是胡适”、“‘中国哲学家’的诞生”、“重新发现耶稣”等等,都很能引发阅读的兴趣。可见经典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何况是在这个“现代病”越来越严重、几代思想家的严肃批判与深入会诊也难以治愈的年代。虽然明明知道许多人是不需要智慧,而是任性而活,甚至招摇过市、欺世盗名也成为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时尚,我还是常常向我的学生和听众们推荐这本书,连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吾国与吾民》,还有《生活的艺术》这些书,以远离那些喧哗与骚动。


俞诗逸  媒体编辑:

林语堂是享誉世界的学者、作家,在其八十余载的人生岁月里,于国内开“幽默”文风,在海外引介中国文化,除文学家外,兼具思想家、批评家等多重身份,如何为这位文化大家立传,对于写作者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不同于关注生平的林氏传记,钱锁桥所著林传,着眼于思想层面,通过一手材料的挖掘与比对,将林语堂置于一个更为深刻的思想世界,其作品的世界意义,也由此彰显,如其副标题所言,“中国文化的重生之道”,通过作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林语堂的思想世界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是有机联系的。好的传记作者,能够由表及里,从本书来看,作者是用心做到了。


13《潘光旦》

作者:吕文浩

群言出版社,2013年


田方萌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此书作者吕文浩潜心研究潘光旦多年,于传主资料掌握之全面,堪称中国第一人。当代思想史家常将潘光旦误认为自由主义者或社会民主主义者,我在吕著等研究成果上为其重新定位,论证其思想内核属于保守主义阵营。潘氏的学说源流庞杂,他通十三经,也懂达尔文,于别尔嘉耶夫亦有涉猎。其学理基础接近今天的社会生物学,或许可称为一种“科学保守主义”。


实证的科学能否推导出某种主义,而不混淆事实与价值?须知人类本来就具有自然欲求,包括性别认同、天伦之情、身体健康和艺术审美等,它们都有着社会生物学的事实基础,也都具有价值和伦理意义。在潘光旦看来,一个国家越是能够满足其成员的自然欲求,也就越接近美好社会。现代社会带来了诸种问题,部分由于激进主义者或是强调人性的某一方面,或是认为人性易于改造,或是将少数人的理想强加给全体社会成员。潘氏的保守主义至少在理论上能够抗衡和节制某些激进主义。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已有两百多年,这一过程中意识形态斗争不断。历史不仅没有终结,世界的现状也远非理想之境。在我看来,三大政治思潮——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分别强调了某些人类珍视的价值,它们之间也存在彼此相通之处。在激进与保守之间,也许存在协调多种价值的中和状态,值得本世纪的思想家们探求和阐明。


14《张謇所创中国第一》

作者:张廷栖 编

中国环境出版社,2019年


唐大杰  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在近代史中,张謇是个一言难尽的人。


他是庶民出身,前半生追求科举而不得志,在幕僚职业当中历练自己,获得见识。41岁时高中恩科状元,旋又望尽天涯。伺机开始在家乡兴办实业,由仕转商,最终开创了一番惊天动地的现代化实践。


由于种种因素局限,张謇往往只是被定义为伟大的实业家。但我认为张謇最重要的标签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位成功的实践者。他在地方引进现代公司制度建立工厂,创办新学、师范学校以及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系统,利用社会资本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将两千平方公里的滩涂改造为可耕种农田,最终在上世纪20年代的南通建设起一座现代意义的城市。张謇在历史中的最大贡献——被人们有意无意忽视和淡忘了的,是他推动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转型。他是清末立宪派的领袖,是清帝退位诏书的起草者,废除帝制的谋划者;他是推动南北和谈、促成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成立的核心人物,是中华民族走向共和的“国父”之一;他出任袁世凯内阁农工商总长时,制定了贸易、制造业等各类法律数百件,全面注入现代法治因素。胡适说他是位失败的英雄。可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里比他成功的人又有几个呢?数百万南通人世代都在他铺的路上行走;120多年后,大生纱厂还在原厂址上生产;张謇创办的师范学校培养了前任总书记的母亲,再前一任总书记的祖父曾在张謇的船运公司里任职......


身处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我们再次彷徨迷茫时,张謇却从历史深处走来,发出奇异的光芒。一言难尽的张謇,目前出版的任何一本传记都无法全面、准确地描述这个人。引一阙张謇为通州师范学校作的国歌以向故人致敬:


仰佩天之高高兮

我昆仑祖峰

俯表地维而建极兮

黄河大江

前万国而开化兮

帝庖羲与神农

怀先民以策后来之人兮

万岁万岁,华种华种


勿徒耻

或掣我西兮或犄我东

或龁我北与南兮

或腐蚀我中

昊天不常夜,四时不常冬

越鸟怀南枝,胡马依北风

我自爱我之昆仑峰

我自爱我之黄河大江

我自爱我之帝庖帝羲与神农

(作于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5《钱锺书交游考》

作者:谢泳

九州出版社,2019年


吴远鹏  独立学者:

这是“我的朋友”谢泳先生2019年初出版的一部新著。钱先生弃世已经21年,但是关于钱先生的学术研究和生平探究仍然是学界的热门话题。钱先生的生平,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美国汤晏先生的《一代才子钱锺书》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但是,谢泳先生这部著作从“交游”的角度切入,视角独特,所引大都为易为人所忽略的史料,取材精当,且论证严谨,丝丝入扣,所述足以补二书之阙失。


本书一仍谢泳先生所长的精于爬梳史料、善于发现别人易于忽视的细节,确实值得一读。


16《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与他的时代》

作者: [美]约瑟夫·弗兰克 / [美]玛丽·彼得鲁塞维茨 编

译者: 王晨 等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9年


丁建峰  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约瑟夫·弗兰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和他的时代》这本书原是五卷的巨著,但经过玛丽·彼得鲁塞维茨的缩编,篇幅大约是原书的五分之二。编订得很流畅,看不出有缩编的感觉。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揭示,对人性恶的描述,让他的读者不由自主地会感到恐惧和战栗。宗教或超验的信仰,可以让人从罪恶中振拔而出,但陀思妥在潜意识里,也不免有所怀疑,这就造成了他小说的复杂性。本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可谓深描细画,而最精彩的是作者写现实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总喜欢对照着他的作品来写,这样,整部书就有一种“心理传记”的意味。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和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理性利己主义苍白无力的一面,理性利己主义者仿佛一个贫乏的纸人——无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粗陋的,都如此。人的心灵,比利己主义所描绘的,原本就要深刻得多。


17《大卫·休谟传》

作者: [美]欧内斯特·C.莫斯纳

译者: 周保巍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17年


李文倩  湖南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后:

正如欧内斯特·C.莫斯纳在其《大卫·休谟传》一书中所叙述的,休谟终其一生,是一个温和的怀疑主义者。说其“温和”,是因为无论是为文还是为人,休谟都不崇尚极端、力求冷静而中和。作为一个怀疑主义者,休谟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都持一种批评的态度,无论这种教条主义是宗教的还是反对宗教的。


18《罗斯巴德传》

作者: [美] 贾斯廷·雷蒙多

译者: 朱海就 等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


田方萌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激进是一种态度,要求急剧地改变现状;主义则是一种思想,指出了变革的方向。国内学者常以激进主义指称左翼思潮,其实右翼思潮也存在激进主义,美国思想家罗斯巴德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在二战后的美国,他与米塞斯、哈耶克和安兰德等人一道,使思想光谱上的个人主义一维大放异彩。罗斯巴德的理论可以归为市场导向的无政府主义,他虽然批评马克思的学说,实与马氏两极相通。两人都是百科学书式的学者,都具有犹太知识人的激进气质,也都疏离于现代学术体制。


19《马克思传》

作者: 萧灼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赵肖荣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师:

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倾50 年心血打造的《马克思传》是一本特别的中国版《马克思传》。在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经济理论已经过时的时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令一直被奉为圭臬的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面临着破产的尴尬境地,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重新受到追捧。用作者自己的话说,2008年出版《马克思传》是他个人长久所坚守的学术信仰的集成,是对喧嚣尘上的“《资本论》过时论”的有力回击,是借此向诞辰190周年的伟大导师致敬。


萧灼基的《马克思传》突出社会实践对马克思思想转变的作用。全书将马克思的革命历程和理论贡献平行贯穿来安排章节,突出描写革命历程推动思想历程转变,如“为人类服务才是最幸福的人”“以‘批判的热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在欧洲革命高潮中初露锋芒”等,凸显了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活动家,其次是一位哲学家和经济理论家,不仅勾勒出不同时期马克思的革命家形象和思想家形象,也向读者清晰地展现了在社会运动和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形成路径。


尤其值得推荐的是,该书以10万字的笔墨介绍了马克思《资本论》三大手稿和《资本论》一至四卷的内容,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以及《资本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思想做了充分阐释,不仅为读者理解《资本论》原典提供了指导性解读,也为思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 知识人史料 -


20《至道无余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作者: 梁漱溟 口述 / [美]林琪 伍贻业 采访整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丁建峰  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梁漱溟先生《至道无余蕴矣》一书,是美国学者林琪(Catherine Lynch)女士与南京大学伍贻业教授对梁先生的访谈录,整理者颇为用心,保留了所有口语的成分,几乎一字不漏。因是访谈录,受访者坦诚真挚、和盘托出,所谈皆深入而亲切,彼时梁公已八十八岁,思路仍然明澈通透,展现出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梁先生一生坎坷多磨难,革命年代更是饱经批判,但他的心态是宁静的,比如,被红卫兵抄家之后,衣物盖具全部拿走,书籍被撕烂,妻子被打,自己被关小屋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梁先生只是开头几日,“莫名其妙,心头不大愉快”,但“几天之后就没有什么了,几天之后就能写文章了”。手边没有任何参考书,而写出了数万字的《儒佛异同论》。


此种心态的养成,就是学问之力,修养之功,东方的学问与修养,其目的并不是求知识,其最重要者,是要让人的生命上起一个根本的变化。在头脑意识之间多少起点变化,这是算不到什么的,必须是“换一个人”,在根本处有所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悟”。没有“悟”,则所有的关于东方知识(或说“国学”)都只不过是一种猜测,是揣量卜度之学。学贵亲知,亲知方有真实受用处,这恰是当代学人所最缺乏的品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最宝贵的,这个生命要向上提高,就要活泼自如起来。一方面是生动活泼而虚灵入妙,另一方面则是自主自如自知自律。此书在这两方面,都可以给人深刻的启发。书名乃是来自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引用的明代理学家王东崖的话,“鸟啼花落,山峙川流,饥食渴饮,冬裘夏葛,至道无余蕴矣。”恰可以作为这本访谈录的写照。


撒海涛  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生:

20世纪80年代初,在南京大学访学的美国学者林琪在其导师伍贻业教授的带领下,对梁漱溟先生进行了多次录音访谈,本书即是访谈的“实录”。2013年开始整理录音,为还原历史,此书尽可能准确保持现场采访录音原话,可谓有关梁漱溟先生的一手口述史料,与同类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21《费孝通晚年谈话录(1981—2000)》

作者: 张冠生 记录整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


刘成晨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讲师:

窥探一个人深邃的思想并不一定要用全学术或纯学术的字句来体悟,我们或许也能从一些对话性的言语去发现或珍藏学者的价值。话语,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在本书(以下简称《谈话录》)中,毫无保留地叙述了费孝通的一段思想史,尤其是其晚年提出的“文化自觉”这个命题。正如书中所叙述的那样:“我想,‘费孝通’这篇文章,还是在文化自觉这个题目上结束。”而让费老产生如此思考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呢?“鸿蒙借君手”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读懂这本书的基础——“因为在民族问题研究中感觉到了中华民族的特殊性进而思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是因为在小城镇发展的‘行行重行行’中感受到了家庭这个问题新的重要性,……这些因素使得他在考虑我们应该如何说清楚自己的文化,如何向西方说清楚自己的文化。”事实上,他是在对相关的理论话语中的殖民主义话语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回应“中国-世界”的社会学、人类学的关系。又,“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也就在这个的理论格局中彰显出它的生命力,而又在系统的“历史-时代”中,成为我们铺垫我们学术文字的基础。因此,其值得读者以眼。


向维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本书是费老晚年秘书张冠生先生记录的费老谈话和替费老保存的谈话资料的汇编,基本涵盖了费老晚年这“第二次学术生命”的大部分时期,所谈话题也包纳甚广,既有他心心念念的乡镇企业,更有他苦心呼唤的“文化自觉”,也有各种历史事件的亲历口述,读来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淡远悠长、余音不绝。本书不仅对于相关研究有很重要的史料的价值,对于我们了解前辈大师毕生治学心路、实践历程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2《攀峰与穿雾——刘西尧回忆录》

作者:刘西尧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沈登苗  独立学者:

1977年11月18日,为即将实施的恢复高考制度扫清思想障碍,《人民日报》发表了《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等一组批判文章。这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篇拨乱反正的檄文,成为解放思想、否定“文革”和冲破“两个凡是”的突破口。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批判者没有把“两个估计”的真实内容和出现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也不便讲清楚),甚至批判的真实意图也不着一语。此后的一系列批判文章,也大都语焉不详。


《攀峰与穿雾——刘西尧回忆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的作者刘西尧,曾经是周恩来的联络员,他既是1971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领导小组的主持人,又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任教育部长,是了解这段历史的最重要的当事人。刘西尧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耄耋之年写的《回忆录》中还原了这段历史,披露了众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全教会”及其《纪要》的参与和关注,以及对“两个估计”的态度。此外,又从刘著获知,《人民日报》上的批判稿,虽然是邓小平签发的,但历史的吊诡在于,批判稿的框架是华国锋设计的,主观上贯彻的仍然是“两个凡是”的意图。这使得“两个估计”真实内容的云遮雾罩,和批判稿的逻辑混乱也就不难理解了。


刘西尧的《回忆录》,不仅使1971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其《纪要》出台经过还原了真相,也使“两个估计”真实内容的“版本”归属得以澄清,读后既令人肃然起敬,又五味杂陈。


也许这就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吧?!


23《余英時回憶錄》

作者:余英時

允晨文化,2018年


吴远鹏  独立学者:

余英时先生是时下世界华人学界最受尊崇的历史学家、人文学者。这部《余英时回忆录》余先生将自己人生经历的小历史和社会发展历程的大历史结合起来,既展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对于学术历程的演进,也有详实的记录。余门弟子、旅居加拿大的丘慧芬副教授曾说:“余先生令人敬重感佩的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贡献,而是因为他的论说与行动,已经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在现代的存续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特且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此观之,回忆录的价值自不待言。特别应该指出的还有,余先生的文字清通,回忆录更是娓娓道来,行云流水,读来甚是享受。


这部回忆录从余先生出生写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是三部曲的上部,接下来的中、下部一样值得期待。


24《维特根斯坦剑桥书信集(1911-1951)》

作者: [英]布瑞恩·麦克奎尼斯 编

译者: 张学广等

商务印书馆,2018年


李文倩  湖南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后:

思想的产生有其相应的背景。这里的背景既可能是历史与文化的,也可能来自于与他者的互动。布瑞恩·麦克奎尼斯编辑的《维特根斯坦剑桥书信集:1911-1951》一书收集了大量信件,从一个方面生动地展现出维特根斯坦与他人互动的思想背景和生活世界。对这本书的阅读有助于我们了解维氏思想和生活。


    进入专题: 知识人   读书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书评与书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989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