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一九四九年以对抗苏联共产主义为旨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七十周年之际,首次点名中国为未来的安全挑战。
这二十九个成员国的峰会十二月三日至四日在伦敦郊外举行,花絮报导多於严肃议题,尤其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酒会上和法国总统、英国首相等把杯闲谈时调侃了美国总统川普讲话罗嗦,录音被上传网络,抢尽锋头,引起川普大发脾气,指责特鲁多是两面人,愤然提前离会。这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经济学人》的专访时说:“我们必须看清战略目标,在美国从境外撤军背景下,欧洲该如何自卫,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北约形同“脑死”。这个“脑死”一词就在峰会还没有召开前定了调。
美国长期不满意其他北约成员国搭便车,吝於分摊开支,至今四分之三的费用还由美国承担。北约的内讧给峰会投下阴影,中国成为靶子,把箭头指向外部,造成了一股凝聚力,但不宜夸大。会後的联合声明只有一次提到中国,而且语气缓和:“中国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及国家政策,带来机遇与挑战,我们作为同盟,必须要有统一的回应。“
北约秘书长挪威人史托腾伯格在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访问时说,中国经济和军事的力量日益壮大,有目共睹,中国在向欧洲接近,欧洲必须有所准备;这个警惕是防卫性的,北约不会派军队到南海。他提到中国军事预算高居世界第二,仅次於美国,但没有引用数字;美国二零二零年军事预算7180亿美元,中国1780亿美元,落差还是相当悬殊。
北约刮起警惕中国之风,主要因为一带一路已延伸到东欧及中欧,推动中国於中东欧全面合作的16+1峰会今年春在克洛西亚召开,声势浩大,会後希腊加入行列,将成为17+1。中资投资西班牙、义大利及希腊港口设施,尤其是中国远洋在收购了希腊Priaeus港三分之二的股权後,掌控了全欧洲百分之十的港口容量。中国并计划投资并参与建设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到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这些项目被视为中国不怀好意的“特洛伊木马”。欧盟委员会在今年三月提出中国已成为欧洲“系统性对手”(systemic rival),警惕北约的物流机动性可能遭受威胁,超出了经济考虑,进入国家和地区安全的领域。一些欧洲国家已开始注意供应链中涉及军事技术部分,加强出口管制。顾虑到通讯及情报网络的安全性,在多大程度上开放给中资公司如华为、中兴等参与5G网络建设,各国尚无统一政策。
北约七十周年庆的背景是中美贸易战,华为5G炒得沸沸扬扬,人权方面,新疆维吾尔族及香港民主运动处在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有分析家认为,北约瞄上中国是为了迎合特朗普,顺着他的口气说话,表示和他站在一条线上,或许能让这个组织再多拖几年。美国驻北约大使赫钦逊直接把中美贸易交锋和中国对北约的挑战联系起来。她谴责中国不遵守世贸组织平等贸易、开放市场的规则,以及侵犯他国的知识产权,从而取得高速经济发展,特朗普强硬的贸易谈判压下中国向外扩张的势头,是最佳釜底抽薪之策。
史托腾伯格秘书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北约成员国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一半,保护伞覆盖了十亿人。马克龙所指的“脑死“的确触及北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一九八九年柏林围墙倒塌时,有人预测北约20年内解体。特朗普直截了当地说:北约该报废了。苏联解体後,北约一直在寻找自身定位,九一一恐怖袭击纽约,给北约带来了“反恐”的新使命。然而,北约只是联盟,而非政治主体,各主权国家有自己行动的自由。恐怖主义是一种战争手段,难以看成军事目标,况且目前二十九个成员国还没有一个共同能接受的定义。北约长期支持库尔德民族来打击基地组织及伊斯兰共和国势力,土耳其反过来指库尔德从事恐怖活动,出兵叙利亚,并向俄罗斯购买军火,北约除了“晓之以理”外,没有别的办法。
法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不甘以美国马首是瞻,退出北约部分军事同盟,关闭法国境内的美军基地,北约总部由巴黎迁至布鲁塞尔,直到二零零九年才全面回到北约的军事框架。马克龙看来有野心在欧洲起领导作用,填充美国若撒手不管後的空白。他建议欧洲成立自卫军队,由各国轮流指挥,美国只充当後援。短期内,美国不可能完全放弃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欧洲国家也不看好这个由法国牵头的倡议。
北约早期的迅速壮大的催化剂来自一九五零年爆发的韩战。它的基因中就有全球的战略意识。中国、或是中国加上俄罗斯,做为假想的共同敌人并不陌生。大西洋国家惯性地把军事威胁看成来自东方,西德总理艾德诺从首都伯恩飞往莫斯科时说,“我们进入的中国部分(Sie bretreten jetzt den Chinesischen Sektor)。“近年来中俄在波罗的海的共同军事演习,十二月初中俄三千公里天然气管道通气,中俄“准同盟”的关系看似成为北约打造了一个敌对目标。但是,北约东扩之後,纳入了多个中欧、东欧、南欧、波罗的海新独立前苏联国家,它们对中国的利益考量与西欧国家有别。所以联合声明的特点不在对华态度的统一,而是在分歧之下的折衷;不但没有严词,而且还婉地留了合作的後路。中国的回应很大度: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单边主义及恐吓才是给世界制造不安全的乱源。指向哪国,听者自然心知肚明。
这份被称为“伦敦宣言”的联合声明,从起草到定稿都在会前达成共识,即使北约成立时的十二个北美西欧国家长期主导话语权,新成员数量众多,而且绝大多数是17+1成员,没有得罪中国的道理。最终在文件上还是采取一贯的最小公约数。
自九零年代中开始的北约扩容,看似壮大北约,把昔日华沙公约国陆续纳入西方阵营,即使俄罗斯再崛起,北约第五条攻守同盟的防线推到俄罗斯家门口,当时看来挺有乘胜追击的远见,这些新成员国家需要拚经济发展,况且不见得认同美国西欧的自由民主价值观,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北约打开城门引进的特洛伊木马,并非外来阴谋制造出来的,讽刺意味令人叫绝。
北约下次峰会订在二零二一年。组织内部已经成立了特别小组来研究策划未来,明晰战略目标,在政治层面合作,必须证明这个年过七旬的老牌组织没有“脑死。今年的峰会已点名中国,且看未来两年如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