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改革呈现出多元混杂的局面:产业与贸易改革最彻底,走得最远也最成功。农业改革进行得较慢。若要释放农业劳动力,并与健康成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配套,必须有成熟的劳动力市场。然而,印度劳动力市场改革被大量社会问题所阻碍。
评价一项政策改革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在目前经济学学术水平下仍是比较困难的。理论上说,你必须在评估模型里控制其他一切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干扰因素,才较有把握地推断一项政策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要评价一揽子政策,各种因素相互纠缠,困难程度会增加无数倍。
政策评价的另一重困难在于,许多政策都有滞后效应,而不同政策的作用时间还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经济政策施行后的五年、十年、二十年,分别评价一项政策效果,很可能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
比如对印度 1991 年改革的实际影响,过去的一些乐观看法,近年来被不断修正。总体上,印度真实 GDP 在改革后加速增长,成绩斐然。1991 至 2000 年,GDP 年增长率为 5.7%,不但克服了危机,而且基本摆脱了“印度陷阱”。在 2004 至 2008 年间,经济增速更达 8.9%。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仍不错。要知道,1998 和 2008 年,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大型金融危机,对许多国家的经济、金融造成致命打击。印度至少趟过了这两次重大冲击,没有出现显著拐点。
1991 年,印度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触发了经济改革。缩紧财政政策一直被当时的拉奥政府认作改革的当务之急。1990 年的财政赤字还占 GDP 的 9.4%,第二年缩减到 7%,第三年几乎实现了财政预算平衡,从而平稳度过这次财政危机。经济危机已经过去,政策制定者却不想就此收手。他们意识到,这次危机给了他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从基础上否定过去进口替代的贸易政策。
改革之前,印度关税一般在 100%左右,严厉时甚至高达 400%。因为这次财政危机,关税一下子降低到 30%,进口配额几乎被废除,外国直接投资被放松,国内对国外的直接投资也被放松,废除了绝大多数许可证。此后,印度国际贸易和投资逐年上升。
印度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自改革以来所获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服务业,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 IT外包服务。印度服务业在 1999 年首次实现两位数增幅,在后来的年份里多次突破两位数,成为印度最重要的产业。印度的制造业增幅比起服务业略有不如,波动较大,但总体表现也算不俗,2006 年甚至达到 14.32%。农业增长最困难,但在 2004 至 2008 年,平均增幅也超过 5%。看近几年的数据,服务业占 GDP 比重已超过 50%,而农业在 20%以下,印度已经调整到一个比较健康的产业结构。
印度在高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就,IT 业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生物技术产业也发展得不错。印度目前牛奶年产量近 1 亿吨,为世界第一。印度的核技术与空间技术大幅度进步,世界闻名。它已是世界上少数具有设计、制造、管理核电站的国家。它的卫星和火箭发射技术也很著名,在全球卫星遥感市场上占到相当可观的份额。
现在学者用多种不同方法来测算印度改革前后资本、贸易和产业上的表现,结果都很突出,肯定了印度经济改革的总体方向。但还有另一个大家关心的维度,即社会发展、社会公正。这个维度主要评判改革是否真正提高和改善底层穷人的生活状况。“减少贫困”是尼赫鲁提出的核心社会目标,后来的英迪拉等历届政府都不敢偏离。印度在经济改革后的今天,贫困率仍在较高水平。印度本土左翼学者一直就此诟病经济改革。近年来随着研究数据不断完善,学者们终于可以比较全面地分析这个问题了。
近二十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贫困率下降了 69%,南亚地区也下降了 22%。孟加拉国下降了 32%,斯里兰卡下降了 56%,巴基斯坦甚至下降了 67%。可印度仅下降了 21%,低于平均水平。要知道,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超过巴基斯坦,早已不把这个邻居放在眼里。但从提高底层人民生活水平、降低贫困率的标准看,印度却远远落在巴基斯坦之后。
发展经济学家还用其他工具来计算 GDP 发展对减少贫困率的帮助。计算结果表明,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都更有利于底层民众。GDP 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贫困率下降超过一个百分点。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更有利于富人,随着经济增长,贫富差距反而拉大。目前新德里人均 GDP 是周边北方邦的 5 倍以上,东部奥里萨邦的贫困率接近一半。
有个相关的指标值得重视,财政赤字。印度经济改革最初就是由于巨额财政赤字导致的支付危机而引发。印度强行把财政赤字压了近二十年。有些学者认为,那些年正是要控制财政赤字,所以在基础设施上投资不够,远远落在中国后面,也影响了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可 2010 年后,印度财政赤字猛增,又反弹到 6%以上,因此印度政府这些年一直在削减预算,很多计划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被拖延。
大面积社会贫困人群正在等待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脱贫,现在可能因为财政预算不足而延迟。印度政府一直希望能在某些基础设施领域引入私人投资,这招确有可能缓解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但也必然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现在看来,印度政府并未下决心开放大多数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总体而言,印度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呈现出多元混杂的局面:产业改革与贸易改革最彻底,走得最远也最成功。产业与贸易改革所释放的动力,拉动了经济起飞,摆脱了纠缠数十年的“印度速度”。农业改革进行得较慢,但农业比重一直在下降,所以农业本身不是问题,附着在农业上的劳动力才是问题。印度若要释放农业劳动力,并与健康成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配套,必须形成成熟的劳动力市场。然而,印度劳动力市场改革远远落后于产业改革,被大量社会问题所阻碍。
要寻找印度经济改革下一个突破口,不那么容易。
原稿刊于上海证券报/2016 年/2 月/18 日/第 0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