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专家学者,很荣幸能够在北京论坛上作这样的发言。我的发言题目是“国学百年启示录”。讲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最近看到不少的媒体报道,国内一些大学或者是研究机构成立了国学院、国学课堂,而且几年以前在社会上很流行儿童读经等等。现在确实举办了包括企业家培训班,也就是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一些媒体称出现了又一轮新的国学热。我认为,不能说现在才出现这样的国学热,其实100年里国学的问题上就没有中断过,虽然是时高时低,时凉时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从这个现象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这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讲这个问题首先就涉及到什么是国学。虽然说百年来不断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说法。因为这个名词可以说是新名词,近百年来,由于西方的文化进来以后,就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区别。所以最初就出现了新学和旧学、中学和西学这样不同的名字来区别。后来又提出了国学的名词,其实国学也就是中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旧学,因为它是国产的。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把中国的文化都加上"国"字,比如说中国的绘画就称国画;中国的武术称国术;中国的戏剧称国剧;中医就叫国医。
国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现代的学科分的很细,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考古等等都分得很细。国学应该归哪一学科呢?国学是个综合型的,一直到现在,比如说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很热,也准备招生,招进来之后授予什么样的学位?在学位名单里没有国学这个学科。像哲学里面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最后都授予哲学学位,因为这都属于大范围的哲学里面。国学又比哲学、文学的范围大,包括了文、史、哲,政、经、法,所以就很难归纳。有人认为不能称呼这样的一个名称。其实名称上面的讨论可以有很多的意见发表,比如说刚开始有国学出来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就是章太炎先生;他认为传统的小学是基础的。小学是中国古代的文字、音韵、训诂,也就是阅读古籍基本的学科,从这里入手,再学经、史、子、集四部。他认为这就是国学,国学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文化的传统,如果我们追根求源,都在这里。这是比较传统的说法。
梁启超的思想就更开放一些,他认为国学应该是中国历代学术的思想史。后来钱穆先生传承了梁启超的说法。他讲的国学讲义录和章太炎先生讲的不一样。钱穆主要讲国学思想的转变。到了胡适先生更扩大了,他心目中的国学就是国故学,也就是说一切属于中国传统的学问都叫国学。当时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大家研究的路线不一样,研究的范围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态度、目的不一样。章太炎、梁启超、钱穆先生研究的目的是弘扬传统文化,把优秀的成分传承下来。胡适先生研究国学,他自己讲的很清楚,从故纸堆里刨垃圾,把他们扫除掉。目的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国学的定义很难定,有人认为国学就是西方的汉学,就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的就是汉学,中国自己叫汉学就不合适了。
这些名词概念的争论可以放在一边,我们的理解是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把它定为国学;如果再扩大,把我们所有的学问都叫国学了。所以也不要扩大那么多,我们要把他限制在传统的文化。中国传统的说法里面有道、有器、有艺,不一样。但是每一种文化里面都凝聚着这个民族的、地区的、国家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我想文化凝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的方法、生活的样式、信仰习俗等。我们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而文化又是历史的载体。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我们把这个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认同,我们还哪有历史了?这样就没有历史了。所以,文化在整个历史中间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在鸦片战争前有位很著名的思想家叫做龚自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很大的研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他研究这段历史,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即:"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也就是说,后人不知道他自己的历史,不知道历史就不认同这个民族、不了解这个国家。要是认同历史就要认同文化,为什么百年来都讨论这个问题?一开始刚接触西方文化的时候,鸦片战争时期和龚自珍齐名的魏源。当时看到西方列强船坚炮利,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所以,当时成立各种制造局和工厂拼命的来制造造船、枪炮,以抵御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这也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口号。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样认识它。
洋务运动失败以后,大家更觉得这样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会阻碍我们这个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因此从制度的改革一直到精神领域里面的改革,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新文化革命,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大量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对于中国文化应该怎么样来看待呢?还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特别是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管是欧洲的学者还是中国的许多主张积极向西方学习的一些先进中国人,他们到欧洲去进行考察以后,也开始反省,来重新认识欧洲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当然他们都认为西方的也不是都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它自身的问题。所以中国不是全部的照单全收。
当时像梁启超去了欧洲考察以后,在1920年初就发表了一篇很大的文章,后来成了一个小册子,叫做《欧游心影录》。他反思了当年他们这一批人要完全否定自己传统的想法是不是对头的。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间也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自己来反思的东西。到了1921年,梁漱溟先生发表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也讲到了东西的文化其实是各有优缺点,而且是不同类型的文化。这一点指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改变了我们过去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而西方的文化都是代表了工业社会的文化、工业社会的文明,中国的文化都是农业时代的文明。所以它有一个时代上面的差距。
我们要走向工业社会,就必须要否定我们的农业文明。这只是一种实践上的差异比较文化的观念,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的问题。不同的文化类型就可以比较,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就不断出现了探讨国学问题的学会和组织。比如说,1905年就出现了国学保存会,还成立了国学扶轮社,都是国学人发起的,章太炎举办了国学讲习会。章太炎曾经三次举办讲习会讲他对国学的理解等等。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了,成立了国学昌明社。1919年,在四川还成立了成都国学院。1920年,在无锡成立了国学专修馆,培养了一大批讲授国学的导师。同时也出版了许多和国学有关的杂志,像北京大学的《国学季刊》,南京东南大学出现了《学衡》杂志等等。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问题,一直有许多人在关注,在进行讨论。
到了30年代的中期,中西文化的争论一直在进行着。有一批学者公开举起了全盘西化的旗,影响很大。他们认为中国要发展,要走向现代化只有彻底的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要全盘西化才有可能。这一口号提出的时候是1933年,当时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叫陈序经,他在《中国文化之出路》中:在中国的学术界一共有三派:一派是复古派,主张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第二派是折衷派,提倡调和的办法使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第三派是西洋派,也就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他自己则是主张第三派,是让中国的文化彻底西化。他认为,在现在的形势下,中国文化的出路唯有彻底西化,态度非常的鲜明。而且,他举的例子和很多人的思想有共鸣,他说西洋文化无论在思想上、科技上、政治上、教育上、宗教上、哲学上、文学上都比中国好,就是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上,我们也没有西方人那么讲究。在西方文化里面,可以找到中国的好处;反过来,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就找不出任何西洋的好处。这是非常极端的说法,但是我感觉到似乎现在中国也有不少人有这样的一些看法。但是和他的情况不一样,我们有很多人不了解,是跟在后面走,跟着感觉走。公开西化的文化主张出来之后,1935年,有10位著名的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宣言》,可以说也是针锋相对。所谓本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是国学的问题。这个宣言里面开头的第一句话非常的惊人。它是这么讲的,“从文化的领域去展望现代世界里面固然已经没有了中国,就是在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没有了中国人。”这个说法和全盘的西化一样,很绝对。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是非常严峻的。特别是现在,我们现在的现实恐怕比当时它所说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本位文化建设宣言》说到:"中国要有自我的意识,要有世界的眼光,既不要闭关自守,也不要盲目的模仿。"他们认为,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的本位,采取批判的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我想这提得非常切实。
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主张提出之后,坚持全盘西化的人就批评说它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版本,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赞同。特别是其中有一些学者说,没有本位意识的话,是绝对不可以与外来文化接触的;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主性,绝对不可以采取他民主的文明,而只能是让他民族的文明征服。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非常深刻。我们现在也在反思。
这个争论从30年代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前。解放以后,在我们的大陆地区这个问题上基本是封杀了,没有讨论,一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是并不代表这个问题就结束了。在60年代初,港台的几位学者发表了一个宣言,感叹中国文化"花果飘零",意思就是中国的文化已经凋落了,呼吁要来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当代新儒家的思潮。这个思潮一直到现在,在大陆也有相当的影响,特别是80年代以后对大陆的学界、特别是研究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都有很多的影响。
国内文化大革命是60年代开始。对于这样一次政治运动,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比如说,今年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40周年,大家都在反思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有比较多的观念,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之所以发生文化大革命,就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作怪,把责任推到传统文化上面去,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中国现在还需要继续批判传统、继续否定传统,要不然中国就没有走向现代化的可能和希望。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的角度看,我想,文化大革命是最彻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提出了彻底破四旧--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文化最后的根子就扎在风俗习惯里面,到了风俗习惯里面这个文化才有生命力。如果我们的风俗习惯都破了,就不会认同这个文化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大革命最彻底地铲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80年代出现了新一轮西方文化的输入,不是马列主义,是尼采、萨特等人的东西。传统的东西很怪,你一定要把他搬到现在来运用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彻底斩断也不可能,虽然我们挖根很深,但是里面有很多的须,是不能斩断的。我们要了解中国的文化里面不仅有糟粕,还有很多的精华。80年代也有一段文化热,其中也涉及到国学和西学的讨论。80年代出现了一个 “河殇”现象。《河殇》里面就彻底地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她是一种黄土文化、黄色的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没有自我更新机制的文化。而西方的文化是海洋的文化、蓝色的文化、开放的文化、不断进取的文化。国学的问题100年一直在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来不断的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注呢?其实我认为,所有的国学讨论,归根到底都是在东西文化交流的中间,在向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来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本国已有的文化传统,如何继承和发扬本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建设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我觉得主要是围绕着这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在现代化交流的中间怎么样保持自己文化主体意识的问题。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保持、树立自己文化主体意识。因为现在的文化交流是不可阻挡的,我们想封杀现在任何的东西都不可能。你在这封杀了,它在那冒出来。现在网络传播得很快,交流是不可阻挡的。人们的选择也可以多样性,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间具有一种主体意识,我想这一点最根本。就像上面讲的,没有主体意识是没有资格和别人交流,因为一交流你就变成别人的了。真正的交流并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是双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要做到我有一颗中国心,洋装是可以穿的,现在有那么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为什么不用?不用是傻瓜。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的。这就是主体意识的问题。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我们对其他的文化就有鉴别,才懂得要吸收什么,把它吸收进来之后融合在自己的主体里面,让它变成营养,使自己身体长得更健壮,而不是吃了以后消化不良。所以我想这就是主体意识重要的问题。
所谓主体意识指的是什么?所谓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发展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间,既不是盲目的自尊自大,也不要盲目的妄自菲薄,只有坚持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吸收外国文化的养料,来滋润本国的文化、发展本国的文化。
这里必须要澄清一个观念,即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近百年来的近代史,尤其是近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现象,已经催促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我们讲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的样式、文学、艺术、医学、哲学,这些我们说是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是指凝聚在里面形成我们民族的一种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生活样式等等。文化传统凝聚着一种精神,也可以说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或者是文化传统形成一种民族精神的东西。所以,必须要重新认识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在现代的意义。我们常常讲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换句话说,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这个特色在什么地方?离开了我们的文化传统,我想这个特色就表现不出来、体现不出来。所以只有认同我们的文化传统,把我们的文化传统继承下来、发展起来,才可能有我们的特色。
我常常讲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希望领先取得第一位的是什么?那就是中国的医学!因为中国的医学有那么丰富的传统、丰富的理论。而近百年来,我们又积极的学习西方的医学,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医的主体下面去学习西方的医学文化,我想我们现在的医学一定是世界上最棒的。但是,现在可以说让人最失望的就是医学。中医已经不中了,这是大家的感叹。我们到中医院去就诊,有几个大夫能够通过诊脉来诊病?我们的手段是化验、透视、CT,完全的西化了。
我们有很大的误区,认为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西医就是西方的医学。但是中医核心的内容不是说中国的医,是讲的道理。一讲中医就麻烦了,有人说像巫术一样,梁启超、鲁迅都这样说,认为中医要消亡,但是现在中医发展得还是很好,我们要发展它!如果不按国别来分析,那么中医的内涵是什么呢?
首先,中医是中道之医。什么是中道?就是探讨阴阳平衡的问题,阴阳平衡了身体就健壮了,失衡了就有病了。所以要平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盛了会上火,阴盛了也会上火。这主要是一种中道之语,和西方不同,西方攻其一不计其余;第二,中国有句流传的话,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是治人的,不是治病的;病是局部的,人是整体的,有关联的。中医和西医是两种类型的医学,如果我们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我想我们的医学肯定会在世界上领先。
可是,我们现在是拿整个西医的理论来解构中医。包括有一些中医学院的博士生都跟我讲,我们现在的中医教学是埋葬中医的,因为它完全按照西医的理论,五脏六腑,脏腑不是器官,可是我们讲到五脏就想到肾、脾等器官,这不是中医的五脏理论。我很惊奇的就是听说中医的经典在中医学院竟然是选修课,不是必读课!中医要和整个的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应该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抛弃了中医,我们的医学还会有什么特点呢?可以说没有了,我们的医学没有特点了,中医不中了,西医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追都追不上。我这样讲,学医的肯定不愿意听,当然我们也不否定有一些杰出的。在所有的学术领域都碰到这样的问题。
我是搞哲学的,在十多年以前有一位瑞典人来我们这里学中医,他说我到这里来听到的都是用西医的理论来诠释中医,我能不能听一下你们讲中国的哲学?我说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我们中国的哲学同样是用西方的理论去诠释它的。这个情况到现在还没有改变,这是很大的问题。用这种方法来讲中国哲学,就使我们对原来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不能理解了。
我举个例子来讲,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了解中国哲学的,我们讲阳明学,是主观的唯心主义,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里有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说,王阳明有一天带着学生去郊游,到南镇这个地方,百花齐放。学生开始问:老师,这个花开得那么好,是在你的心里面还是心外面啊?王阳明回答的非常好,他说:当我们看到这个花的时候,此花与你的心一时明白起来;当我们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我的心和此花同归于寂。这里,他并没有讨论花与心那个先存在的问题,而是说当我们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就显现出来。而当我们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则没有显现。这是说这个花只有和你发生联系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和你发生联系,他的存在就没有实际的意义。他讨论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价值的问题,而不是说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说事物之间只有发生联系的时候才有意义,不发生联系的时候就没有意义。所以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是心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说心第一、还是物第一的问题。对于这种基本的理念、基本的思维方式我们现在许多人已经不能理解了。我们的理解就是心第一性还是物第一性的问题。这个思维的方式已经改变了。我们应当明白的意识到,我们的思维是这样的思维,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它也取代不了我,我也取代不了它,可以互相并存、可以互相理解。我们也可以用它们的想法分析具体的问题,可以把它变得更加的清晰,清晰之中有模糊,模糊当中有清晰,这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丧失掉了,我们的主体性没有了,我想就有问题了。
目前,尽管有不少的"仁人志士"都在为继承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努力奋斗,默默的耕耘。然而,我的一个直接感觉,就是中华文化的整体根基越来越浅薄了。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里,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稀少,而我们广大的传媒中间,西方文化的内容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而且是一代一代的递减。递减的意思不是看古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而是他们能不能领会我们文化的底蕴。形式上都在继承传统,而在继承传统的过程当中,还没有把它吃透,就要去创造,一创造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或者是一创造就完全改变了。我们几项遗产文化被选入联合国的名单之后,就变成热门了,大家趋之若鹜,都来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是好事,但是我看到很多越做离传统越远,变成了一种市场,变成了一种时尚,变了味了。
一个对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了解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没有自信心和尊重的人,是很难让他生起爱国心的。我想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当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倡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