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关于2018年经济数据的点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82 次 更新时间:2019-01-31 21:27

进入专题: 经济形势   房地产  

贾康 (进入专栏)  

(本文系贾康先生2019年1月21日在中国科技会堂的发言)

谢谢主持人,大家好!看到今天统计局的信息,我想主要做三点讨论。


关于宏观态势


第一点,从发展的大势上,应该讲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虽然经济在下行,但是四季度的下行是有限的,报出的四季度的增长幅度为6.4%,全年仍然有6.6%,达到了两会上预期的目标。作为这方面的点评,我想在市场的氛围这方面,我们应该正视曾经一度非常明显的悲观情绪,而且这种悲观情绪现在并没有完全消散,主要就是不期而至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及与我们在运行中大家感受到的内部一些矛盾凸显,交织在一起,使经济下行的这个过程变得和原来的L型转换尾巴拉出来后应有的确认之间,产生了差距。现在看来,还得要有一个检验期才能完成L型的转换。2015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12个季度之久的6.7-6.9%的运行平台状态,现在又有变化、又在向下调整。我们也不讳言,2019年和2020年,这个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不能忽视。但是总体来说,前面一段时间市场预期的不好,带有应激反应式的夸张色彩,这次数据的公布,可以印证这种夸张性的出现虽然有必然性,但是应该跟着数据的公布来加以淡化,更好地来稳预期。


这方面顺便说一下,我感觉也必须正视社会上对统计局数据已经有“是不是掺了水分”的疑虑,应该做一些更多的讨论。从研究者的定位来说,我也建议有关部门不能只简单地说我这个数据最权威,还是有必要回应一些社会上说到的疑问。比如过去已说了多年,很多地方政府报出来的数据,看着合在一起的印象,比合计的经济增幅明显还要势头更猛一些。统计局过去已做过一些回应,就是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把地方报出来的数合在一起形成全国的数据,我们有办法去挤地方的水分。这种回应是必要的,现在这类疑问仍然存在,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否定某些地方按照所谓长官意志,在数据上仍有掺水的现象。另外一个角度,也值得我们管理部门加以考虑,因为注意到在内部讨论里,一些著名高校的国家级智库,也有学者说,他们研究的结果,是认为统计局报出来的数据和他们认为应该认知的增长速度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差距。这个事情,我觉得对于一个走向现代国家治理的社会来说,还是应该有一种包容性,在适当的方式和适当的范围内有所讨论,而且我的建议是管理部门可以更多考虑做出必要的适当回应。我作为研究者,我认为权威数据只能是来自统计局,因为你找不到别的替代系统。但是官方不能简单地说我有权威性,对其他的一些值得给出回应的问题,就都抛到一边。我的建议就是这方面至少可以从学术角度切入,更多地做一些讨论。


总体来说,未来一两年能不能更好地控制这个下行过程,确认中国经济运行的由新入常,L型转换按照意愿实现,一定要在不确定性中掌握我们的确定性,就是在我们无可选择的事情之外,有我们可选择的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必要性和非常明显的空间。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攻坚克难,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中央所说的“六稳”的同时,把短期和中长期的追求衔接好,形成以改革开放支撑我们有后劲儿的长期向前的超常规发展,去实现在全面小康以后还要去达到的“新的两步走”战略目标。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点评论,我想就投资这方面做数据观察后一些相关认识的简要讨论。现在报出的2018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只有5.9%,是偏低的,但是其中值得肯定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幅度达到了8.7%,这是在中央一再给出非常明确和强烈的信号、给民营企业吃定心丸有了升级版之后,在去年非常可珍惜的情况,有了一个原来的下滑转而为上升的反转,是在2016年以后民间投资下行中加以扭转这方面做出的成绩。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得注意到,反而全社会合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行,那么可以认定,非民间投资的部分(我们现在还看不到分项数),即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国有经济部门的投资合在一起,是明显下滑的,而且一定比5.9%还要低,才会形成总体来说民间投资增长8.7%以后,中和而成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5.9%的同比增长。


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再往下,我们要实现中央所说的“六稳”,需要扩大内需,提振全社会的有效投资。我们这方面的空间仍然非常可观,而且可用、可贵。在民间投资有了向上的值得肯定的好动态之后,对非民间投资的部分,显然应该调动我们的潜力。已经有了宏观政策方面很好的定位和必要的调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在稳健框架下更强调的是松紧适度,而且跟着的一句话主要是怎么松的问题,就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我们进一步以投资来实现扩大内需,当下的必要性是非常明显的,这个空间也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往后发展的纵深,整个经济社会的成长性,和其他经济体相比,我们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我具体的认识是中国的工业化就全国而言,现在是从中期向中后期的转换,绝对不是有人说的中国工业化要进入后期了。跟它相伴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真实城镇化水平——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是没有欠账的,只有42或43%出头。不能简单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到了59%出头。这两个指标中和一下,中国真实城镇化充其量在50%的这样一个水平上,后面还有20个点的城镇化高速发展空间。国际经验表明这个城镇化高速空间就是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转化的一个成长性空间。合在一起扩大内需,既有短期的需要,更有中长期这样一个阶段衔接方面充分的理由,也是我们应该积极运用的“发展引擎和动力源”,应该乘势把短期和中长期衔接好以后,以改革的决定性成果,支持弥合二元经济,支撑中国有后劲儿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去达到2035基本建成现代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应该更好考虑机制创新,政府和国有企业应该进一步调动投资的潜力,可以跟民营企业形成更好的呼应。比如说PPP这种机制,前面一段时间给社会上的印象,是要对它做一系列的规范化调整,这是有必要的,符合波浪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一个大发展局面以后稳一稳,但决不是像有些地方同志感受到的要叫停。有些局部给出“叫停”的姿态,是违背中央的创新发展精神实质的。PPP发展势在必行,我们现在追求的是稳一稳以后更好地让它可持续发展,那么它的规范化无非就是法治化、阳光化、专业化,结合好了,就是以可持续发展调动它的潜力。


在这个方面要做的事情,实际上关系着政府职能转变,放低身段、创新机制方面非做不可的政府的自我革命——再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一个身段,政府是要在一个一个的具体项目上和民营企业自愿签字,形成有法律保障的协议合同,来完成这些一做可能好几十年的PPP建设与运营的全周期。对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和以后长期行为里更好形成服务型政府等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以及对于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它的推进意义都是非常明显的。


关于房地产市场


还有第三点评论。从这次得到的数据来看,大家都关心的房地产开发方面的数据比较清晰。全国房地产开发的投资仍然有比上年9.5%的增长,高过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这里面虽然商品房销售面积只增长了1.3%,但是看一下商品房销售额却增长了12.2%,其中住宅的销售额还增长了14.7%。怎么把握这样一些数据它们的相互关系?我初步的理解,是不排除当年实现的住宅销售额和商品房销售额里,有上期转过来的一部分,但不应该说有多么大的比重,没有听说上一年这种年度之间的划转,出现什么异常情况。所以可以讲,在总体的态势上反映出来的,就是已经形成交易的商品房的均价,是卖得更贵了——只能得出这样的解释。它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经济的成长,使那些没有行政手段压制、“9·30”新政基本覆盖不到的区域,楼市的成交在保持一定活跃度的同时,均价是上升的。这个上升有它的必然性,也可能带出对我们来说必须预防的问题,因为在前面,一线和很多二线城市的几轮升温过猛,逼着我们不得不采取副作用很大的行政性手段。怎么防止后面没受到行政打压的三四线城市重走老路?怎样把治标的东西更多转而体现为治本?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中央早已经明确的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打造,必须依靠基础性制度建设——这又是改革,又是啃硬骨头的事情。


我就做这样三点评论。谢谢!


进入 贾康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经济形势   房地产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88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贾康学术平台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