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推进有效投资 守正出奇创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22 次 更新时间:2018-01-31 21:41

进入专题: 创新  

贾康 (进入专栏)  

(本文系贾康先生2018年1月在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第六届创新资本论坛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我首先祝贺2018第六届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胜利召开。

我今天想谈的主题是“推进有效投资,守正出奇创新”。从三个层面讲一下自己的基本看法。

第一,从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来看,有效投资的机遇仍然俯拾皆是。前面改革开放将近40年了,在我们的发展取得很多成就的同时,也确实面临着重要的阶段转换。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中国总体的经济运行是必须告别高速增长时代而转入新常态,我们现在还在努力使这个“常”能够实现,相对稳定运行在质量升级版本的中高速增长区间。在面对阶段转换新局面的这几年经济运行过程中,毋庸讳言,地方政府、投资界确实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忍受着一些阵痛。但是如果从全局、总体做一个综合判断,我们应该在中国经济经历阵痛的这段时间、亮点越来越多的演变过程中,再次非常有信心地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加以肯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纵深还相当可观。总体来说,全中国的工业化要继续推进,沿海虽然走到了中后期,但是很多中部和西部地区还是起步期或初中期,总体而言中国的工业化就是中期。伴随着工业化,我们的真实城镇化率目前不到50%,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41%,要达到70%的城镇化率,这个城镇化过程才会转入告别高速发展阶段的低平发展阶段。中国达到70%左右的高位之前,还有20多个点,一年上一个点,还要至少走20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还有义无反顾推进的市场化改革,要加入全球合作与竞争的国际化,以及中国再也不可错失机遇、必须努力占领制高点的高科技化。这个过程中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我们还必须推进政治建设,即加上民主化、法治化。整个现代化的提升过程中,客观地来看,中国经济社会需要不断投资来有效地发挥支持作用,不断地补短板,以“适合人群之需要”,化解中共十九大所说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认识到这个不适应需求的供给方的主要问题,是不平衡的结构问题,那么解决结构问题必须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制度结构,带出整个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供给体系必须形成有效投资的机制,不断补短板,弥合矛盾中供给不足的缺口,使中国在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上不断地提升发展水平。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取向下,投资的作用非常重要,最为需要的是它的有效性:对应经济社会优化结构需要的投资,我认为从各个角度来观察,可以说有非常宏大主题的投资事项,也有看起来十分细小的投资事项,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

以北京为例,北京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短板是什么?很显然,首都的公交体系存在严重的短板,金融服务也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养生养老方面的供给能力存在明显的短板……。咱们就说公共交通体系:北京的公共交通现在仍然存在着明显的拥堵问题,有些特殊气候如果出现的情况下,就可能半瘫痪,比如说今年入冬还一直没有下雪,而路上塞车已非常明显,如果下雪以后,交通体系将会拥堵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怎么缓解呢?最基本的技术路线是我们必须学习纽约、东京、巴黎、慕尼黑等城市,要把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到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纽约东京等城市的机动车的拥有率,比北京高得多,为什么他们没有这么多的拥堵,无需北京这样实行严厉的机动车限购、限行、限入?就是总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已基本到位,能够支撑这个公交体系不会出现严重拥堵。自由购买的机动车,在绝大多数车主那里是应急和往外开,通勤的基本情况,是通过轨道交通体系安全、准时、少污染、少烦恼到达目的地。北京怎么样达到这个境界?怎么样能够真正接近国际化水平?别无选择,必须尽快建出四通八达、密度足够的轨道交通网。北京如此,全中国有100多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绝大多数,别无选择地必须考虑有一个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尽快建成够格的轨道交通网。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事例。未来十几年,二十几年,我们需要不断在这方面努力,做出合格的答卷。

再说一个小的事例。有关部门说全中国的城镇区域大概缺少5000万个停车位,这个数不会太精确,但是我们看到北京现在估测是缺少将近300万个,深圳是缺少将近200万个,全国5000万个,八九不离十。这是适应人群需要、缓和社会矛盾的建设事项——我们已普遍感受到了停车难。如果静态算一下针对5000万个车位的需要,一个车位平均按10万元人民币算账,这不过分吧(在很多区域必须把车位建成立体或者地下的,而现在的10万块钱过个八年十年可能就不值钱了)那么即使静态算账,10万元一个车位,我们眼前看到的千头万绪之中的这一件事情,就形成5万亿元投资的需要量,在全中国未来的十几年间,这5万亿投资必须在各个地方具体落实到停车场、停车位的建设上去,别无选择。还要尽量减少地皮的占用,还要配长充电桩,怎么样解决呢?就是我后面要专门说到的守正出奇,必须找到更好的机制,比如PPP。这种有效投资,补短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支持经济社会有后劲地发展的投资,还涉及产业园区的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增长极的建设等诸多方面。

第二,我们要充分认识投资领域的创新发展,必须以“守正出奇”的战略思维来应对。这些年,经济发展阶段转换过程中间,投资界感受到的是资金方面已有雄厚的力量,中国市场上一般而言已不缺钱,但是要找到好的投资项目,越来越难了,我前面说到的那么多有效投资,往往并不能成为兴奋点。这里的矛盾是什么呢?我的认识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所谓常规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已经在普遍、大量发生,一般性的利润导向并不能够充分解决中国追求常规发展中的如愿升级问题。所以要素组合必须形成供给侧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支撑力量的新的动力机制,这就是中央强调的要解决动力转型升级的问题。原来的动力体系不足以应对新发展阶段的挑战,不足以支持投资发挥它应该发挥的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支撑作用了。这方面,我的认识就是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必须有一种守正出奇的战略思维。守正,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由市场发挥资源配资决定性作用,这是邓小平南巡以后,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才把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说到位了。当年南巡以后确立了市场经济目标模式,但也只表述了其“基础性作用”,而现在已经提升到更为准确、更加到位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顺应乃至敬畏市场的力量,必须坚持市场充分发挥作用,这是一定要正面把握的规律——这是守正。但是在这个守正的后面,又不是简单套用其他市场经济体和我们过去探索过程中已经得来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现有经验,就可以实现中国梦了,我们还必须创新。

中国有特定的国情,有一系列的约束和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中国怎么样可持续发展,升级发展,必须在守正后面跟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创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出奇制胜。我的观察,政府显然在某些领域里,并不能简单地说在总体上认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时候,就一味都是唱辅助角色的定位。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扶持弱势群体,支持某些经济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增长点的加快发展方面,在一些特定的政策倾斜的领域里,如果我们找到一种可行机制的话,政府必须在一些特定的领域、特定的事项上,发挥主导性的作用,或者“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公共工程、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在探索中不得不在肯定政府与市场主体划清边界、“井水不犯河水”的思维后面,又“螺旋式上升”到政府在一些重要的投资项目里走到一起,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做PPP,我们称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机制。PPP国际上也有经验,但是其他的经济体在PPP方面,一般没有中国这样如此迫切的需要和迅速形成的风声水起局面。如果处理得好,我们就能够出奇制胜。

使有效市场加上有为、有限、特别需要保持理性的政府组合,才能真正支持中国的创新发展。特别要注意到,对于政府产业政策等方面一些学者抨击的问题,是大量存在的,政府如果不能理性实施供给侧管理,非常容易陷入以产业政策弥补市场缺陷之名而落入非理性的状态。我们非常容易在一个好的概念下,塞进改革不到位而延续下来的计划经济的旧思维:传统计划经济在供给侧的管理是推到极端的,企业里建一个厕所,也要管理中心批,逻辑上假定这个管理中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有的审批事项都由它控制,这是根本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我们现在真正出奇制胜的供给侧改革,一定要落实到政府的理性约束之下,否则旧体制有可能在一个好的概念之下却暗度陈仓,塞进计划经济的私货。这样的挑战摆在面前,我的看法是我们的通道其实是相当狭窄的,一方面不能只是简单地运用市场经济的一般经验来守正,另一方面,我们在不得不做的出奇、创新的过程中要警惕扭曲变形。

第三,在创新发展中已经看到,我们在守正出奇的探索中,股权投资是大有可为的。因为股权投资在运行的特征方面,特别强调和市场机制对接,在这里又要理性考虑政府怎么样在有效市场后面发挥有为和有限的作用。我观察到,我前面说到的PPP,它在机制上有一种保证,就是称为PPP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必须要有法治化和透明度:阳光化特征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少数政府方面最有实力的决策人,按照过去的老套路推进投资。一个一个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园区、产业新城的运营和建设等等这些事项,将会有广泛的知情,在政府和企业充分共享信息的情况下,都要通过可行性研究,通过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风险承担方案的磋商,最后合作伙伴自愿签字启动严格按照合同的建设、运营过程。这种机制,我认为非常值得肯定,是在创新的概念之下对接了市场,得到了必须匹配的法治化、阳光化条件以后,就有了内生的规范性,就可以保证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形成1+1+1大于三的机制。在实际的投资主体产权结构方面,PPP天然是混合所有制。一个一个的PPP项目,凡是有运营期的,都必须形成一个SPV(特殊目的公司),这个股权结构一定是混合所有制,而且政府方面天然就不想一股独大。PPP的推进,在股权投资的概念下就是一种特定形式而天然能够适应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诉求,政府方面特别希望“四两拨千斤”以少量股权产生放大效应,民营企业正好可以进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和体现自己潜力与活力的舞台。这个PPP机制是股权投资里可以举出的既适应混合所有制改革,又能产生一系列正面效应的例子。

另外,现在大家广泛关注的各种股权投资基金,包括公募的,私募的,都应具有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匹配法治化保证形式,所有的股东权益,在市场规则基础之上,政府给以必要的投资政策环境配套。我们还注意到在中国已经开始探索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议论了很久以后,现在已经看到,这个REITs在实践中已有它的创新案例。它显然是既有国际经验,又有中国的现实需要,而且有我们在机制上防止其扭曲的基本条件,因为它是有充分多的市场主体知情情况之下,以整套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匹配起来的新事物,特点是把大量分散的、原来跟房地产投资无缘的社会资本,包括自然人的资金,拉到一个房地产投资事项上,追求共享发展。

我们还可以举出互联网+这个方向的探索,虽然这里面有一些已经看到的风险因素,但显然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要看到它在未来探索中,有可能控制风险而走出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在“互联网金融”概念之下,我更推崇广义的互联网+,不是简单的P2P。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所有金融创新,都可以认为带有互联网金融属性。比如华为,几年前就用自己的设备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区域,支持在那里跳跃了门店银行发展阶段,直接形成了手机银行系统,这不就是互联网金融吗?这里面的投资也可借助股权投资之力,也可形成广泛地和其他资本的互动关系,来推进整个体系的运行。

我们还可以举出现在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的产业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它是要在硅谷经验之上,加上政府母基金的引导。作为母基金,要带出一群子基金,由各个子基金的专业化团队,决定产业政策引导下具体的项目决策,这些产业引导资金,在子基金操作的时候,还会要求配上这些专业化团队的跟投,把他们的个人风险和整个项目的风险捆在一起,而母基金只是在这方面给它一种助力机制。我认为这个探索的方向,符合前面所说的守正出奇,符合政府探索中应追求的机制构建。在创新中间,只有实现守正出奇的发展,才能支持中国延续超常规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是在工业革命以后落伍的,不可能按照常规发展实现所谓中国梦的伟大民族复兴,必须在和其他经济体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理和共赢哲理合作竞争前提下,由中国找到自己继续延续改革开放以来超常规发展的有效机制。在这个机制中间,有效投资潜力的发掘,需要我们“守正出奇”。

这些看法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进入 贾康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创新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19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贾康学术平台,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