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打赢的攻坚战[1,2]。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2]。但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处在攻坚期,老问题新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体制机制束缚错综复杂,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决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2,3]。特别在具体推动过程中,问题不聚焦,措施不得力,办法不管用,导致一些改革事项走过场、效应打折扣。
方法找对,事半功倍。增强改革创新本领,要胆识和韧劲,要解放思想,更要智慧和策略,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尤其在丰富实践中,找到啃硬骨头的窍门,把住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善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积累、形成和凝练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科学方法。其中,科学依据是改革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改革思路目标、任务举措顺利实施的得力保障。进一步,看准抓住改革的科学依据,有助于保持改革的定力,有助于优化改革路径和推进方式,促成改革的预期目标实现。否则,改革要走弯路,严重的还会错失良机、误入歧途。
改革开放以来,从单项突破到整体推进,从试点示范到全面推开,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改革之所以破立有方、稳中有进,根本在于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有定力,更重要的还有一以贯之的科学依据。这些科学依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持久战中,理当继续发挥明确方向、坚定立场的重大作用,并不断深化、拓展丰富。归总起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目标、措施等制定和推进过程中,应该从科学依据出发,扣住基本依据、理论依据、动力依据、实践依据和检验依据展开。
一、基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找准历史方位,认清发展阶段,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方位准了,阶段特征明了,努力方向一目了然,奋斗目标就能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此,全面深化改革更是如此。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任何工作,都不得超越这一基本国情[4]。这一科学论断,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了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和世情国情的认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无论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全面提振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一个基本前提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完善和坚持。这是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最值得珍视的宝贵经验,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依据也是总依据。
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条件环境、目标任务较改革开放之初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征较改革开放之初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要更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任何时候不能动摇这个总判断,任何情况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5]。况且,步入深水区的改革,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远比当初复杂,利益关系调整的难度远比当时艰巨。改革无穷期,越往后累积的矛盾越多,牵涉面越宽,化解的难度更大,利益调整的成本更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任何当口,务必保持清醒,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判断,遵循这个基本依据。
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首先要充分认识“不发达”的特征。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尽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来看,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看,保持“不发达”的认识清醒甚为必要。这就要求加快发展也好,全面深化改革也好,首要的是提高效率、解决不发达的问题。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但在效率与公平、全局与局部等面前,必须抓住不发达这个关键,在保障公平前提下争取效率最大化,在保障局部利益基础上获取全局利益最大化。当然,这里强调的改革发展效率已经不是过去的简单的速度追求,而是有质量有效益的效率,尤其激活全要素生产活力。其次,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改革开放之初不同,当前的改革是在一定物质基础积累上进行的,既要做大优化增量,更花大力气调整理顺存量。像当初获得帕累托改进的边界已不具备,改革的目标取向在走卡尔多改进。诸多利益博弈中,一个现实选项就是只能满足部分群体的利益诉求,挤压既得利益者的空间。由此引发的又一个现实问题,即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会带来不确定性。若把控不住甚至造成面上冲击,改革终将归于失败。只有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改革方能持续推进。
二、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改革必须直面问题、化解矛盾,并在问题解决中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要求,也是方法路径。改革涉及诸多领域,个中矛盾和纠葛很复杂,在解决具体问题、实际困难过程中,必然触及基本矛盾,必须冲破由基本矛盾产生的制度障碍,解除体制机制的束缚。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例外。一方面,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聚焦点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以缓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6]。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欢迎、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加入世贸组织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举措表明,生产力的解放靠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力的大发展大进步更离不开制度的调整、体制机制的重构完善。另一方面,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不断变革上层建筑。事实上,改革不是单兵突击,都是综合施策、协同推进。经济基础已经发生改变,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社会运行规则和运行机制理所当然要跟进调整,否则阻挡前进步子。改革既要激活社会生产力,夯实经济基础,更重要的在理清和变动社会生产的关系,调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
由基本矛盾演化呈现的主要矛盾,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只能靠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多下功夫。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体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3]。对基本经济制度,怎么坚持、怎么完善,动力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破局在产权制度完善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现在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只有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机制和氛围才能形成见效,各种所有制经济才能竞相发展、赛势发展,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才能充分迸发。对收入分配,现阶段按劳分配原则不能变,“调高、扩中、提低”的突破口不能变。需要深化的是,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尽快形成初次分配激励效率、再次分配促进均衡、三次分配拓宽渠道的协调格局。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绝不能丝毫动摇。习近平同志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5]。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依靠市场、信任市场、活跃市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促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纵深推进,整体协同[7]。这个过程中,管住管好政府这只手很关键。具体到点上,必须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动真格。尽管多年来从上到下、三令五申立改废,审批事项数量在减少、程序在简化,但行政审批仍是块“硬骨头”,“新瓶装旧酒”、监管漏洞百出等成为诟病。其根子还是计划习惯、管控思维作祟,大改、彻底改到位这一抑制市场活力、极易滋生腐败的低效制度刻不容缓。相应地,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市场监管要到位,市场服务管理要跟上,否则“放管服”将悬空,不但落不到地,还干扰市场秩序。
三、动力依据是人民群众这个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是改革的主体,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关系人民切身利益,也是人民自己的大事要事,不能没有人民参与,更不能少了群众创造。实践反复证明,缺少群众基础,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改革开放行进至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民群众受益于改革、致力于改革,改革已成为全社会最大公约数。回过头来看,改革开放进程中,每一个矛盾的突破和化解,每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壮大,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和合力推进。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所有权、经营权、流转权“三权分置”,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到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从股份制改造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个个来自基层和群众的新招、实招、硬招,破解着改革发展难题,表现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智慧。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血脉基因,已经汇聚为人心思变、人心思进的社会潮流,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原地打转必然招致人民群众的坚决反对。改革的动力和发展的要求,已内化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不行,改革不系统不深入也不行。正是有了人民群众这个根本力量,虽然改革进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蓬勃发展的大势。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把人这个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调动起来,思改革、谋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从根本上讲,任何改革都是为了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致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生态文明权益。改革过程中,务必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善于按照人民群众的切身要求和实践经验来完善政策主张,使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成为人民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过程[9]。唯有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形成广泛共识,人民才会积极支持改革、踊跃投身改革;唯有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深化改革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四、实践依据是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改革本身是奔着问题来的。问题倒逼改革,改革解决问题,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推动发展。问题是改革的对象、改革的起点,更是社会变革的根源所在。因此,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改革改变改革本身[10]。从改革开放之初解决吃饭问题到新时代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衣食住行的民生改善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都需要用发展眼光来对待,用发展思维、改革路子来谋划推动。过去如此,处在攻坚期的当前改革更是如此。况且,随着时势推移、内外因条件改变,新老问题碰头叠加,不但使问题更复杂、更难解,而且产生诸多附带问题,极有可能衍生出所谓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坚持问题导向的改革,立足自身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改革,不能错失良机,不能在想不想、愿不愿改上绕弯子,应该在怎么改做文章,会不会改上下功夫。任何时候,即便步入发达阶段,要不要改革仍是个伪命题,会不会改革才显真本事。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旗帜鲜明地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反对照搬照抄,大兴调查之风,摸着石头过河,是谋划改革、推动改革的不二法宝。习近平同志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这一宝贵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仍然管用见效[5]。摸着石头过河既是方法论,也是治理智慧,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有助于把控改革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实践反复证明,作为基层推进改革的有效做法,试点示范的成本低、风险小、效果好,深得不同利益群体所认可接纳和跟进推行。进一步,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试点,需要大胆鼓励、支持和包容,并在深化改革中制度化、规范化,熔炼成谋改革、促改革的特色基因。
与基层探索相呼应统一的,统筹谋划的顶层设计更能体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3],避免发生“颠覆性错误”,保证改革方向对路、节奏得当、措施有效。搞好顶层设计,开出全面深化改革良方,实化细化全面深化改革路径举措,要立足中国实际,直奔问题、对接现实,把住脉象、找准病灶,抽丝剥茧理清利益关系和利害关系[11]。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克服路径依赖,摆脱各种利益群体的干扰和阻碍,系统地提出改革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推进机制等,绘制出清晰的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坚持按规律办事,敏于从改革对象的多重利益诉求看清门道,善于运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找到标本兼治的出路,千万不能盲人摸象。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顶层设计的重大课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在解决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治理体系的框架构建、治理能力提升的制度要求。
五、检验依据是发展这个硬道理
改革成功与否、效果如何,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有不同维度和尺度的考量。其中,企业增利、居民增收、全社会增效比较常见,宏观层面当属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改革开放的前期,无论城乡、国有非公经济,制度红利惠及面宽、增幅大,改革的反响总体较好。步入深水区,尽管改革的方向更明、措施更实、力度更大,但制度红利的时度效并不明显,影响面也有限,甚至有时被这样那样因素所遮蔽。对此要有清醒认识,如同不能简单用过去的老办法推动改革一样,也不能用过去的旧尺子衡量今天的改革成效,否则容易陷入改革无效甚至无用的泥潭,进而阻滞改革。
评判改革成效,考量制度红利,一定要有全局观,从大处着眼,从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着手。当前,我们的主要矛盾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最大的实际在发展质量不高、动能不足,我们的全局仍是治理好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让十三亿多人口安居乐业、过上更为宽裕的全面小康生活。因此,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松懈不得、怠慢不得。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释放的制度红利,我国经济社会总体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同时又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如何跨过这道坎,只有靠改革创新,靠制度安排、法律规范和政策扶持[9]。无论面上的制度建设、体制完善,还是具体的利益调整优化,改革都要牵住“牛鼻子”、弹好“钢琴”,遵从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综合竞争力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更加突出问题作为大事要事,持续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2]。
习近平同志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3]。承继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六个进一步”内涵更丰富、指向更明确,必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其中,各方面制度完善上,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3],必将对确保改革方向正确、领导有力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改革推进过程中,是否符合中央大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本地本系统实际,是否符合人民群众迫切期望,同样在测度改革的实效,校正改革的方向路径。特别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要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准,营造安全有序、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更要致力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些考量依据,维度虽有差异,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增创发展动力、增添社会活力、增进人民福祉。
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敢闯敢试,更要有智慧讲策略看行动。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全面扣住科学依据,改革才能破除弊端、冲破藩篱,闯出一片新天地。(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本文主要观点已刊于《领导之友》(理论版)2017年11期)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本书编辑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辛向阳。改革方法论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2)。
[7]孙业礼。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总目标和方法论—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J].求是,2014(13)。
[8]杜飞进。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思想[J].人民论坛,2013(37下)。
[9]杨春贵。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03-25(7)。
[10]魏佳宁。王莹莹等。改革方法论与推进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11]沈传亮。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新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