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洪:大学教育浅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14 次 更新时间:2018-10-25 21:12

进入专题: 大学   高等教育  

许光洪  


(一)教育关系人的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如果说生育是人类繁衍的动物本能,那么教育算是人类精神、人类文明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特功能。所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办好教育、怎么培养有用之人,绝不只是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而是国家民族、全社会和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大事要事。


作为教育的重要支柱,大学肩负的重任、引起的关注更甚,绝不是简单的职业化、专业化教育或者科研教育,而是成人性格塑造、社会责任明晰、国家民族乃至前途命运担当的教育。当务之急要摒弃高等教育与就业简单挂钩、上大学就是找份好工作的观念,促使高等教育重归其培养人、塑造人的本质,不仅让毕业生发挥所长谋求一份职业,更要让他们有一份责任担当、一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使命。


(二)大学首先是社会组织机构,具有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存在的一般功能。大学又不是普通的社会组织机构,从技能职业到性格气质、精神追求,全面地、理性地改变人。由此,大学之大,乃大楼大师、大气大为。


受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的驱使,今日之大学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企业反映培养了一批中看不中用的人,学历高、理论丰富,但动手能力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如职业技能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反映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担当能力,距又红又博又专的要求很远。诸如此类的看法,折射出大学已被市场化、世俗化,兴趣探索、独立思考关系人类、自然、精神世界的命题成为一种奢侈。所以,有专家警醒,大学还是离社会远点。当然大学要有烟火气,比如牛津、剑桥、普林斯顿就是一校一镇,但保持一定距离,对当今我们的大学,很有必要。


(三)老师是大学的重器。怎么当个合格的大学老师?古有韩愈言“传道授业解惑也”,今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四有”好老师。由于今天的大学老师多为高学历人才,有的还是留学海外,学习期间在本专业已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有的学术论文成为全球高被引论文。但身份转变后,受职称、业绩、薪酬、学术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一是纠结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二是模糊混淆授之与渔同授之与鱼孰轻孰重,三是混淆教书与育人孰轻孰重,加之一些学术不端、道德败坏、腐败丛生等行为,如今大学老师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特殊群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短短八字,道出了大学老师为人为事主要是为师之精髓,值得令人深思。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知识分子存在的理由,同样是大学老师成长的动力。


(四)如何有效传播知识是大学的重头戏,是教学的根本。传统的课堂讲授显然不适合现有需要,但多媒体、互联网线上线下等技术兴起,慕课、翻转课堂等手段推广,难道是大学教学及其方法变革的趋势吗?


大学该怎么教授知识,或者说大学生该怎么学习知识,这个老问题,其实也是新问题,值得大学教育工作者时常思考。毕竟,大学生已经成年,理应具备独立生活生产能力,当然包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过多过细过于精彩的知识传授,固然讲清楚了事物概念和发展变化,但却不断地压缩、限制学生们的知识空间和想象力,何来独立自由和创新创造。


照本宣科,令人反感;咀嚼反哺,未必是好事。从知识学习瞬时转换为知识、方法、思维探索,从中小学填鸭式、漫灌式被动学习瞬时转换为互动式、发散式、启发式的自主学习,本来就是一大挑战,但万变不离其中,教学花样再翻新,有效地传播知识及其方法、思维才是紧要。


(五)谈起大学,关心的是大先生、大学生、大科研、大论文、大专利,再不济还有大校园,鲜有人想起管理,重视管理。倒是说到大学这不对那不对时,一边大骂行政化,一边想起蔡元培、梅贻琦等诸公来,美其名曰大教育家。


好大学之好,固然是先生学生好、教学科研好,实则是管理好。遗憾地是,背着行政化这个恶名,今天的大学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和素养实在不敢恭维,但谁也不管,谁也不关心。无论是学校师生,还是社会,只管母鸡生蛋,哪管母鸡吃啥。于是乎,关系学校日常运行的水电气供应、桌子板凳配备、校园安全防护等爱谁干就谁干,一大帮无专业背景、无资质人员只能捣鼓点小事,离标准、精细、品质服务远得很。管理体系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同教学体系、学科体系等一样,受到同等看重、同等发展。


(戊戌酷暑草就北碚,晚秋修订于南山)


    进入专题: 大学   高等教育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298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