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科幻是反思,不是科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30 次 更新时间:2017-06-18 16:16

进入专题: 科幻   科普   电影   科学主义   核电  

江晓原 (进入专栏)  

记者 李刚

第一财经日报:你曾经总结过,奇观、故事、思想是考察科幻电影优秀与否的三个标准,对于科幻小说而言也是如此?

江晓原:科幻小说不一定要有奇观,小说的形式不太利于展现奇观,虽然说可以想象。相反,对科幻小说的故事和思想的要求要提高。一般来说,小说拍成电影的时候先要简化故事,因为怕观众接受不了。况且一部小说里可以交代复杂的情节,但是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是不可能的,这样对故事的要求,或者说对思想深度的要求,对小说来讲就更高。比如《银翼杀手》,小说其实是有几条线的,真正主角的内心冲突也没有电影里面那么激烈,电影把副线都拿掉了,使得故事集中在主线上,加剧了冲突,加剧了思想的张力,因此人们会觉得看电影比看小说更来劲。

现在中国的科幻电影作为门类是缺失的。


第一财经日报:当前国人对于科幻的理解存在误区?它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江晓原:科幻与科普的关系要澄清。不能把科幻看成科普的一部分。当把科幻看成科普的时候就不会同意科幻这方面(对科学反思)的价值。科幻在西方是非常奇妙的,有一些事情是我们这里的人完全不习惯的。这几年我一直带学生对科幻进行科学史研究,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其实幻想和科学探索的界限根本分不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曾和学生写过一篇论文来讨论关于“月亮骗局”这个事情。这个骗局和科幻之间暗藏着某种关系。

1835年,一家小报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在好望角用望远镜看到了月亮上的人,相关报道源源不断刊发,轰动一时。但后来记者承认,这都是他编出来的。当公众知道这是骗局后,却没有任何人表示愤怒。那家报社也发表了今天根本没法想象的社论,说(这场骗局)只不过让大家从苦涩的政治现实中解脱出来一会儿。这一组报道被印成单行本,很畅销,公众都喜欢读,而且很快传播到欧洲。更有趣的是,赫歇尔本人虽然给另一家杂志写过一封澄清信,但却没有寄出,他压根就没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当时有人编这样的故事,是因为当时很多学者都在讨论月亮上的人,甚至讨论太阳上的人,整个事件可以看成一个科幻的嘉年华。大家一起借着这个事情狂欢一把,狂欢完了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但是不会愤怒。


第一财经日报:对科学的反思和对未来的焦虑是科幻文学的主流吗?

江晓原:通常被视为科幻小说“祖师奶奶”的玛丽·雪莱,出版于1818年的《弗兰肯斯坦》讲述了一个机器怪人的故事,就是一部对反思科学的作品。而在威尔斯1895年前后的作品如《星球大战》、《时间机器》等之中,未来已经完全是黑暗的。威尔斯以后的一个多世纪,西方科幻的主流都是对科学的反思,很难找到把未来描绘成光明、乐观的世界的作品。

通常被认为最好的三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王和韩是明显反思科学的,刘是异数,他自己说他是唯一坚守(科学)的。他甚至觉得其他中国科幻作家都在妖魔化科学。可是他的思想有深度、有力度,有尽管他的科学主义观念我不赞同,但我仍然认为他是中国最好的科幻作家。但在他的作品中也看不到光明的未来,既然热爱科学为什么还要悲观?因为他要思考人性,在他那里人性是黑暗的,人性的黑暗决定了作品也是黑暗的。悲观的作品才有思想深度,乐观的作品是不可能有思想深度的。


第一财经日报: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分歧是科幻小说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吗?

江晓原:应该说不是。我曾经和刘慈欣就此进行过对谈。刘慈欣的《黑暗森林》(《三体2》)中,两艘宇宙飞船不宣而战,因为未来只有这么一点资源了,都想立刻把对方杀掉,拿到对方的资源,让自己生存得更长久一点,对于这种极其冷酷的东西,刘慈欣认为如果人类最终到了危机时刻就要这样做。如果让他讲《阿凡达》,他肯定认为导演是错误的,人类就应该发动战争,因为是为了生存,在道德上是有合理性的。

科学技术曾经确实如刘慈欣所说的,可以用来战胜疾病和死亡,但那是科学的纯真年代。所以我最近接受访谈时说,科学已经告别纯真年代。


第一财经日报:科幻和科学研究的关系?

江晓原:起码在中国,科幻和科研没有关系。美国相关机构讨论某些政策的时候,会把科幻电影的导演请过去参加。我们的作家的想象力也没有非常卓越,目前还只是科学来影响科幻。如果科幻拥有了更多读者,在社会上有更大的影响力的时候,科幻影响科研或许有可能。


第一财经日报:科幻作品和现实如何对接?如何反思当下?

江晓原:韩松的作品其实有不少反思,王晋康的作品里也有。比如韩松的《高铁》,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韩松对这个事情也有反思。

再举个例子:很多科幻作品都想象过同样情景,在他们展开故事的年代里,人类已经生活在别的星球上了,通常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人类曾经住在一个叫地球的行星上,那个行星已经废弃了。我看到的很多科幻作品,他们想象地球废被弃的原因是一样的,辐射。或者是因为爆发核大战,或者没有爆发核大战,但是核电站出了问题。这些人不约而同想象地球被迫废弃的原因是核辐射,这正反应了对目前利用核能方式的相当普遍的忧虑。

载2013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



进入 江晓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科幻   科普   电影   科学主义   核电  

本文责编:jiangxiaoyu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471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