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其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性重要因素是学术研究的制度环境。进而言之,如果目前中国学术研究的制度环境没有大的改变,自然科学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就会与党和人民要求的差距越来越大,遑论构建“学术中的中国”。习近平在今年上半年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讲话中实际上已经强调了这一点。他认为,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因此,学术研究制度环境的创新势在必行。而学术研究制度环境的创新必须首先打破学术研究制度环境的行政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术研究的制度环境不需要行政权力,恰恰相反,而是非常需要服务性的行政权力,但这与学术研究制度环境的行政化是两回事。这种制度环境是以“官本位”、“等级本位”和“身份本位”为基础的。所以,目前的中国学术界是“不是官场的官场”,“不是市场的市场”,各种利益博弈充斥其中,纯洁的学术研究风气几乎丧失殆尽。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说是积重难返,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但也并非无所作为。从近期来看,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显然是属于“国际玩笑”地方改起,以逐渐带动整个学术研究制度环境的创新。
一是,必须彻底取消以所谓人才等级(如院士、“?千百万”人才、“?江学者”等)、身份(某委员或某主任委员等)及其数量来评定单位科研状况和水平的做法。实际上,行政权力一旦直接介入人才成长的各个具体环节,主要以非学术的尺度划分“人才”的各种等级并赋予相应的“终身好处”(对学校和学科的各种评估是其一个重要保证),学界必然会被搞得乌烟瘴气:公平学术竞争氛围没有了,学术共同体瓦解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为了追求等级和身份而放弃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当然,要求马上“去行政化”,可能不太现实,但彻底取消以所谓人才等级、身份及其数量来评定单位科研状况和水平的做法,却是不难做到的;不允许任何“头衔”在学者发表文章公开署名的后面出现(不包括职称和学位),也是不难做到。这是向创新学术研究制度环境的方向迈出的一小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二是,绝不能再开把项目作为学术成果来评价的“国际玩笑”。“项目”充其量只是学者打算研究的计划,但能否实现计划,能否出高质量的成果,还是未知数。把项目作为学术成果来评价,必然会导致由行政权力规划学术的反学术发展规律的局面,造成研究者心态浮躁,不再愿意做艰苦、长线的基础性研究等;同时也会导致各种弄虚作假、权学交易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当然,政府大力资助国家科学研究这并没有错,但绝不能把获得资助当成科研成果。至于如何“资助”,不少学者已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故不赘述。李克强说:“一流科研机构、一流高校、一流科技成果从不是靠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管出来的”。此话同样适用于哲学社会科学。
所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任重而道远,我们可以从创新学术研究制度环境的点点滴滴做起,但万万不可光说不练,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中国学界连上述两个表层弊端都改革不掉,那么说其病入膏肓,难以治愈,并不为过。
首发于爱思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