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崑:为什么要研究公共事件?

——兼谈法国跨学科研究进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49 次 更新时间:2016-08-19 11:04

进入专题: 公共事件  

张崑  


§1.勒佩蒂时刻(moment Lepetit)


1)经验的形式(les formes de l’expérience)


1993年10月,经年鉴学派第四代史学家贝尔纳·勒佩蒂(Bernard Lepetit)力促,“实践与历史”跨学科研讨会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召开。从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看去,那本应是一次划时代的转向。可是,随后的一次事故导致勒佩蒂于1996年3月31日溘然长逝,年仅47岁。年鉴学派不仅失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史学家,还失去了最热心推动跨学科转型的强有力组织者。


出色的组织能力,使得勒佩蒂在年鉴学派现代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致于史学界有“勒佩蒂时刻”之说。正是在勒佩蒂任主持期间,《年鉴》杂志开始吸收非历史学家进入审稿委员会。


本来,“表象(représentation)”概念,在年鉴第三、第四代史学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1975年,勒佩蒂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把经济、社会、文明等的进展都作为“表象”去审视,试图以这种方式将不同学科纳入历史学的总框架。到了1990年代,“实在(réalité)”通过社会学获得了越来越多关注,“表象”与“实在”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思潮,勒佩蒂最终选择了“实在”。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在勒佩蒂看来,是“经验的形式[1]”。于是,作为表象的经验的形式,被作为实在的经验的形式所取代。从“表象”到“实在”的转变,意味着史学将以现象学为根基,这正是“勒佩蒂时刻”最具实质性的特征。


2)“实在”:基于现象学的“社会科学的一致基础”


1993年10月研讨会的论文,最终以《经验的形式》为题结集出版[2]。诸多新的概念与工具——此前属于经济学、人类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的概念和工具——被引入年鉴史学。这次转向,奠定了今天法国跨学科研究的三大基石,即:现象学,实用主义和结构主义。这样的一种跨学科研究,并非是出于追求学术前沿的时髦,而是为了回答现实问题所采取的进路。它的思想方式,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奥地利学派,它响应了百年现象学运动,并得以在其成果之上,以“社会实在”而非“社会事实”为基本要素、以“主体间性”而非“主体客体性”为思维模式、构建出一个足以吸取多种学科成果的研究路径。


在法国社会科学界,“实在”概念是1980年代随着《实在的社会建构》一书从美国引入而备受瞩目的。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和托马斯·卢克曼(Thomas Luckmann),分别于1927和1929年生于欧洲,均在维也纳读中学,二战后先后移民美国,移民时伯格才17岁,卢克曼似乎还要更小一些。到美国后,两人在同一所大学学习社会科学,后来他们遇到了同是从维也纳移民美国的阿尔弗雷德·许茨(Alfred Schütz),在友谊与智识的双重作用下,三个家庭保持了长期亲密的交往。许茨1899年生于维也纳,早在1920年代,他就规律性地参加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的私人研讨班[3],深得奥地利学派独特思想方式之精髓。1930年代,对韦伯社会学与胡塞尔现象学同样造诣深厚的许茨,以胡塞尔现象学批判韦伯社会学,完成了“现象学运动”中极具价值的一环,即把韦伯社会学,经过现象学的批判之后,改造成为一门严格科学。这之所以可能,在于许茨将韦伯社会学的根基重新建筑在了现象学概念“实在”之上。


许茨于1959年去世。次年,许茨的遗孀委托刚刚获得教职的卢克曼协助出版遗稿,后者为此倾注了数年的精力。所有这些交往,为伯格和卢克曼的社会学奠定了基于许茨现象学的根基。1966年,伯格和卢克曼出版了《实在的社会建构》,这本著作在今天已经成为社会学经典与必读书。不过,直到1986年,这本著作才有了法译本,也是在那个时候,法国人重新发现了许茨,1987年,许茨第一本法译著作选集出版。


对许茨现象学的吸收,使得基于涂尔干传统、深受马克思影响的法国社会学,得以继续吸取韦伯社会学的精华。布尔迪厄两位学生,布尔当斯基(Luc Boltanski)和泰维诺(Laurent Thévenot),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前述共同根基上,引入被称为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发展出“检验社会学”。检验社会学首先是对布尔迪厄镜像社会学的继承与发展,如果把习性与场域看作互为镜像的“外在场域的内在化”与“内在习性的外在化”,那么,这些内化与外化都是在人与人(主体间)的社会交往行为中发生的,于是,一大批相应的概念出现了,如“规范(norme)”指的是实际可行的规则,是人们在彼此冲突协商中不断形成和变化的默认规则,正是实际社会交往甚至冲突,如公共事件,塑造了公共空间的规则。如何获知这些社会规则?检验社会学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实际社会交往与冲突,来检验这些规则的真实状态与可行性。


以问题主导、从最初的日子就致力于实现跨学科研究的年鉴史学家们,自然敞开胸怀,对以上成果照单全收。由此,正如尼洛·马尔图切利(Danilo Martuccelli)曾经描述过的,“数目(多到)难以置信的智识传统融会贯通[4]”,成就了今天的法国跨学科研究进路。


现象学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平台,“实在”概念则颠覆了传统主观客观的思维方式,将一切都重新回置到主体意识当中,把主体客体性改造成了主体间性。这种思维方式,最早于1870年代从奥地利学派的边际理论中萌生出来,经过米塞斯传递给许茨,又经过许茨的批判与集成,进入社会科学,一步步发扬光大,直到“勒佩蒂时刻”与法国年鉴史学合流。在史学家看来,当今法国的跨学科研究,正是新史学主动碎片化的初衷,也是应有的收获。


因此,法国跨学科研究,既不是不同学科之间的随意跨越,甚至不是仅仅基于现象学、实用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而更像是基于现象学“实在”概念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只要经过现象学批判,任何学科的成果,都可能被吸收进来。这样的一种研究进路,可以从历史学出发,也可以从社会学、经济学或者政治学出发,无法说清这样的研究属于什么学科,目前在这一领域公认的说法,是彼此有着相同的“研究进路”。 勒佩蒂去世后,这一研究进路在以布尔当斯基和泰维诺为首的社会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一股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的社会科学新思潮。


人类文明此前的智识成果,只要经过现象学批判,在“实在”意义上重新理解,都可能嵌入到这个新的研究进路之中。现象学“实在”由此成为“社会科学的一致基础”。比如,下图是布尔当斯基和泰维诺的“声望经济学模型”的智识谱系。


图1:布尔当斯基和泰维诺的“声望经济学模型”的思想谱系 (来源:Mohamed Nachi)


“声望经济学”是布尔当斯基和泰维诺《论辩护》一书的副标题,实质讨论的是公共辩护体制的模型,换句话说,是研究“说服”机制的模型。如图所示,超强的吸收能力,为以这种研究进路解决实际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提供了可能。


§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事件?


公共事件主题性地正式进入法国跨学科研究的视野,是在2007年,一批耕耘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在《事件,丑闻与大案》的标题下共同推出了一本论文合集,其副标题是:从苏格拉底到皮诺切特。此后,公共事件重新回到了社会科学的聚光灯下。


在中国历史上,自清代以来,在传统中国自身的历史逻辑中,平民进入公共事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此“群己权界”凸显了出来。“群己权界”一词由严复在翻译穆勒《论自由》一书时创造,在今天,因秦晖先生的谈论而广为人知。经济学已经证明了界定群己权界(产权)可以带来经济繁荣。同样,在社会层面,界定群己权界可以增加共识、减少冲突、巩固社会团结。


在主体客体性范式转变成主体间性范式之后,研究者们不再把群己权界看作客观事物,而看作在主体间互动中不停得到界定的一种“自然态度”。“自然态度”是现象学术语,人们谈起许茨现象学,通常会关注其“多重实在”概念,却很少注意到他独创的“自然态度的悬置”这一现象学悬置概念。通俗地说,我们把人们认为自然而然不加质疑的态度,称为自然态度。当人们将自然态度悬置时,就处于一种信实状态。


如果一个事件不能扰乱人们的信实状态,它就不会成为一个事件。任何事件一经引发,就为人们带来了疑惑,就使得人们的自然态度无法继续悬置,而必须面对问题,正是人们为消除疑惑进行探索,才可能带来事件的最终解决。因此,研究公共事件,一方面,每一次万众瞩目公共事件的平息,都依赖让尽可能多的人回到信实状态,这个过程,是自然态度改变的过程,也是界定群己权界的过程,同时是社会共识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它是从问题史学到现实问题主导的跨学科研究的升级, 任何现实问题,很难想象只在单一学科中就可以得到解答,特别是社会转型中暴露出的棘手社会问题。现实问题主导的跨学科研究,聚焦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无论需要用到什么学科的成果,只要能在严格科学的审视下(当前以“实在”为媒介)引入,就可以使用什么学科的成果。


§3.如何研究公共事件?


3)公共事件的“经验形式”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许茨“自然态度的悬置”概念,引入实用主义奠基人皮尔斯的“信实”与“疑惑”,作为研究公共事件最基本的分析要素。


皮尔斯认为,“信实”(或“信念”)是一种安宁和满足的状态,我们不想回避这种状态,也不想改变对其他事物的信念。而“疑惑”是一种不安宁和不满足的状态[5]。疑惑促使人们为进入信实状态而进行拼搏,皮尔斯解释说,我们把这种拼搏称为“探索”。疑惑(或怀疑)是人们为了进入信实状态而进行拼搏的唯一动机。探索的唯一目的,在于使意见确定下来。而一旦达到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就感到满足,而不管这个信念是真是假[6]。


任何一个公共事件,我们都可以在信实与疑惑的转换当中理解。如下图所示:

图2:事件的“信实-疑惑-信实”三段结构


4)公共事件中集体探索的结构要素


引发事件、两个转折点、高潮与结局:如图2所示,任何一个事件中,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两个转折点。第一转折点是引发事件;第二转折点是整个事件的高潮。这两个转折点把事件分成开头、主体和结局三部分。在第一转折点之前,是由信念转向疑惑的过程,疑惑在第一转折点达到顶点,引发事件,进入探索阶段,在公共事件中,是集体探索。在第二转折点中,疑惑与求证的冲突的达到高潮,带来不可逆转的结局。此后,是疑惑渐渐平息、回归信实的过程。


中间平衡点:一个事件之所以有意义,一定是信念发生了转变,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变化。没有信念变化的事件,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可能形成一个公共事件的。所以,在事件引发与冲突高潮之间,存在一个信念转变过程中新旧两种信念此消彼长的中间平衡点,是决定整个事件意义大小的关键点。任何信念的转变,都只能在自我意识中完成,因此,这个平衡点上的转变,是在探索者内心深处发生的,往往是隐而不显的。


5)好莱坞经验:故事讲述模式与集体探索中的六种角色


如何讲述一个事件或故事?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这个问题就被主题性地纳入哲人们的思考当中了。不过,在当代,最成功讲述故事的人,非好莱坞的影视剧作家莫属,他们拥有最多的观众,创造了非凡的价值,他们的经验不容忽略。

图3:从亚里士多德到好莱坞剧作家的故事讲述模式(来源:Greg Miller)


借鉴好莱坞的经验,我们在分析公共事件的时候,将考虑不同当事人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图4:以疑惑程度区分的五种角色


探索是由疑惑引发的,根据疑惑的程度,我们可以区分五种角色。第一种是探索者,由完全陷入疑惑的当事人组成;第二种是对手,由完全没有或不承认有疑惑的当事人组成;第三种是旁观者,他们有疑惑但并不强烈,他们介于前两种角色之间,在事件中以近乎中立者的形象出现;第四种是伙伴,介入探索者和旁观者之间,是探索者的支持者;第五种是对手代理人,介入对手和旁观者之间,他们没有对手那么强大,但是是对手的支持者。


在这五种角色之外,还有不直接参与探索的第六种角色:精神导师。精神导师既可以是任何可能启发探索者的人,也可以是死去的人,通过他们留下的作品来提供启示功能。精神导师总是探索者的精神导师,而不是对手的。因为我们把对手定义成没有疑惑的当事人,没有疑惑就不需要咨询导师;而探索者有深深的疑惑,需要解惑。探索者伙伴的疑惑,并不比探索者的疑惑更深,所以,探索者的疑惑囊括了其伙伴的所有疑惑。为伙伴设置精神导师,并不会协助我们把事件或观念讲述地更清楚。


事实上,必须要通过至少这六种角色,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窥探到一个集体探索的全貌。所以,任何一个角色,在事件中都必不可少。


6)镜像线(ligne de réflexivité)和检验折线(Courbe de l’épreuve)


在布尔迪厄的镜像社会学中,个体化的习性与社会化的场域互为镜像,习性是场域在个体上的投射,场域则是个体习性在群体中的投射。我们把这种镜像理论引入到“信实—疑惑—信实”结构图示中,以一条镜像线,把公共事件的发生场所分成两部分,镜像线之上的部分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行动当中,而镜像线之下的部分发生在个体的意识当中。受益于检验社会学的成果,我们在难以计数的个人意见中,追踪公共事件的焦点,要依靠寻找其中最强的矛盾冲突,只有最强的矛盾冲突才是社会交往中最具代表性行为的检验。在本项研究中,我们用“矛盾”指称个体自我意识中的逻辑矛盾,用“冲突”指称人与人社会交往中不同意见的相遇。


由于引发事件和冲突高潮总是发生在人与人社会交往之中,因此,在我们的分析图中,这两个点位于镜像线的上方;同时,信念的改变,永远是在个体的内心世界发生的,于是,事件的中间点将位于镜像线的下方。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图(图5)所示的《“信实与疑惑”分析图示》。

图5:“信实与疑惑”分析图示


7)“信实与疑惑”研究范式


如图5所示,镜像线和检验折线这两条线把整个事件分割成八个部分。分别是:


(1).个体内在逻辑矛盾的出现;

(2).内心矛盾浮出水面进入现实,引发冲突,到达事件引发点;

(3).在现实世界试图解决冲突;

(4).冲突无法解决,进入内心世界寻找解决矛盾方案;达到中间点,信念发生变化;

(5).依靠新的信念,原有矛盾在逻辑上得到解决,准备到现实世界尝试;

(6).以新的信念解决现实世界的冲突;到达事件冲突高潮,决定性解决冲突;

(7).平息相关矛盾,达致新的平衡;

(8).新的平衡,很可能在内心埋下新的矛盾,等待着下一次的矛盾爆发。


“引发事件”与“高潮”之间是“探索”,而中间点把探索分成前后两部分。由于中间点是内心的最深处,所以,中间点之前的探索,是逐步深入的探索,一直到达中间点时的内心观念转变,转变之后的探索,是把新观念逐步应用到现实世界的探索,是由内而外、由观念走向实践的探索。内心世界与外部真实世界之间的镜像线,又把前述两段探索进一步分成四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四轮探索。


正如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所言,“人性从根本上而言是保守的。我们决不会去做不必要的事情,决不会耗费不必要的能量,决不会去冒不必要的风险,决不会进行不必要的改变。我们为什么要?如果有容易的方法得到我们所要的东西,为什么要采用困难的方法呢[7]?” 在第一轮探索中,探索者总是会首先尝试使用最简单直接又最熟练精通的“习性”去解决问题,这一轮探索如果取得成功,那么,任何观念、习性都不会改变,重要的是,疑惑也不会改变,那么,怎么可能就此回归信实呢?所以,任何一个有意义的事件当中,都会有这样一轮不会成功的探索,无论漫长或短暂,甚至让人难以察觉,一旦忽略了它,我们就丢失了验证事件进展的一个逻辑环节。只有经过了个这环节,才会驱使当事人转向内心追问,进入第二轮探索。第二轮探索,在旧有观念与习性无效的情况下,首先要求助于外,引进现有的思想成果(精神导师的角色),更新观念。第三轮探索,要在新观念的指导下,更新习性。按照新观念的要求,重新理解疑惑。第四轮探索,把新的习性应用于实践,并发起决战,到达整个事件的高潮。在高潮的第二转折点,是探索者与对手的对决,是最为疑惑的人与最没有疑惑的人的直接冲突。要通过这个冲突或辩论,把整个事件导向不可逆转的最终结果。


在实际社会运行中,信念一旦被引发进入疑惑,就会迅速多元化,分解成多个不同的信念,有的信念还会维持在信实状态,有的就转变成疑惑。通过这种方式,疑惑被细化。随着细分的疑惑逐步得到解答,在原信念的分解综合中,新的信念又重新被确立起来。信念的多元化,犹如电影情节的分支、复杂化。万变不离其宗,主信念的变化轨迹,永远是事件的主线。所以,如图5那样单一的“信念—疑惑—信念”范式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事件演变,总是多元信念的迭加。每一次新旧信念的更替,都可以作为一个中间点,并以此确定整个选取事件的性质。事件往往具有多重意义,同一个事件,选择不同的中间点,那么关注的意义演化就不同;同一个事件,选择不同的主信念,那么观察的角度就不同;同一个事件,选择不同的转折点作为引发事件或高潮,那么,对事件的起因结局的理解角度就不同。


§4.如何检验社会规范:以刘羚羊事件为例


在当代中国,2008年是具有诸多象征意义的一年,北京奥运会普遍被看作改革开放的成绩单。正如学生以期末考试结束一个学期,成绩单的提交,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改革开放时代的结束。同时,自宋代以来形成的官民两分的社会结构,也在这一年出现了官民权威的逆转。2008年以后,即便是官方意图,也倾向于以民间面目执行,民间的权威性似乎压倒了官方,装扮成民间身份的网评员现象就是一个明证。接下来,我们将通过2008年一起小规模却影响深远的网络争议事件,还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环节。


8)争议的引发


2008年春节,正月初六的晚上,在中国最大的网络摄影论坛《色影无忌》,网友dajiala发布的一篇题为《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疑似造假》的质疑,在接下来的60小时内,为中国摄影界和新闻界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网友dajiala的质疑贴,发表于2008年2月12日21时17分,以这样一句话开场:


这是一张大家都很熟悉的片子,当初看到它的时候曾经让我眼前一震:青藏铁路上的火车和野生动物通道上的藏羚羊在同一个时候出现在作者的镜头之中,多么精准的一个决定性瞬间啊!所以之后照片入选CCTV影响2006年度十大图片,作者也获得无数殊荣……一切都很完美……对于我这个摄影爱好者来说,刘更成为了我的偶像之一[8]。


在dajiala看来,刘为强之所以成为他这个摄影爱好者模仿与学习的“偶像”,是因为他抓住了一个极为难得的瞬间,摄影人称之为“决定性瞬间”。可是,在北京的地铁站里近距离的观察,使他发现了一条疑似拼接线:如果这是两张照片拼接起来的,那么岂不是说,所谓的“决定性瞬间”根本就不存在?dajiala对于照片的信念[9]开始动摇,进入了怀疑状态。


火车不难拍到,藏羚羊尽管很难拍,可总有人拍得到,但是,火车、藏羚羊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且能被摄影师捕捉进一个完美的画面,很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如果这个瞬间是拼接出来的假货,那么,制造这一假货的摄影师,也不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反而是应该唾弃的造假者。尤其是,官方的中央电视台把这张照片选入“影响2006年度十大照片”,以CCTV的信誉为其背书,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中国外交部长曾经以它为证据,面对国际组织说明:青藏铁路的建设没有对西藏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随后被全球200多家媒体转载。


网友“一回生”在跟帖中回忆起自己在藏文版报纸上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黑白版)时的迟疑与震惊,那时他盯着这照片看了很长时间,才自言自语道:“如果是真片,我崇拜作者,如果是做过的片,这玩笑就开得太大了[10]”。


这是否真的是一个开得太大了的国际玩笑?带着对获奖照片真假的疑问,众多摄影人开始聚集到dajiala所发布的主题下,展开集体探索。


9)第一轮探索:最初的质疑


最初的分析,由原帖作者dajiala带来,众多的网友在同一个主题下跟帖回复参与。引发事件的那条疑似拼接线,因难以确证而不了了之。接下来,dajiala搜集到各种版本的获奖照片,查看其Exif信息[11]。通过对比发现,从CCTV“影响2006节目组”取得的获奖照片(以下简称照片A)与从刘为强个人网站下载的照片(以下简称照片B),看似同一幅照片,Exif信息却大相径庭。照片A的Exif信息显示照片拍摄于2006年6月23日,照片B则是同年9月14日,其他拍摄参数也多有不同[12]。

不过,由于Exif信息是可以任意编辑修改的,所以并不能作为绝对可靠的证据,但是不妨碍从中寻找线索。照片A的Exif信息显示,快门速度是1/125秒。稍有拍摄经验的摄影爱好者都知道,1/125秒的快门速度,并不足够快,拍摄一般人的奔跑,都无法把人的动作瞬间凝固住,更不用说把以飞奔著称的藏羚羊拍摄得这么清晰了。这显然不是一个有经验摄影师的拍摄参数。在没有更多的证据出现之前,Exif信息只能作为未解之谜留下来,是需要作者本人出来解释的第一个疑点。


不过,在此时,名人刘为强还不可能来回应不知名网友们的初步质疑。这张羚羊照片,由于牵连了众多权威机构,已经让人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连这都可能造假。有网友就表达了对怀疑的不以为然。网友xtennisss是前三位回帖者之一,他认为这是“疑神疑鬼,都是华南虎给搞的[13]”。而网友Leonyon则表示,如果是假的,将“比周老虎更可恶[14]”。


在核对拍摄日期的同时,dajiala顺带发现刘为强6月23日发表在“佳友在线”的日记。

他惊奇的发现,在刘为强自称的在掩体中等了“八天八夜”的那段时间里,刘为强在网上活动频繁,至少发表了5个主题帖子,难道可可西里无人区掩体里可以无线上网?即便可以,又如何保证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续航?尽管抓住了前无古人的“决定性瞬间”,在23日及随后的日记里,他却只字未提。这是第二个疑点。


网友“子非鱼”指出了照片的第三个疑点[15]:藏羚羊极度谨慎,附近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起它们的警觉,导致它们飞奔而去。可是这群藏羚羊不早不晚,却偏偏赶在有火车经过的时候,闯过铁路桥洞,这有悖常理。当然,刘为强曾解释说,他等了8天8夜才等到这难得一见的一刻,就算是万中唯一的机会,也有可能遇见。要知道当时青藏铁路火车试运行还没开始,试车的次数不会太多,8天中除了预先知道的火车路过时机,其他的时机都不可能有火车羚羊同时出现,就算是趴到坑里等,也确定不会有火车经过。更不说摄影最需要光线,夜晚趴在掩体里等什么呢?


网友质疑的第一阶段,从发出主题的12日晚到次日早晨,网友提出的所有疑点,都还只是集中于不合常理之处,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疑点之多,已经激起越来越多网友的热情。13日凌晨4时45分,网友“老魔”发帖[16]说:“一个周老虎还没打死,又来个刘羚羊?”17分钟后,子非鱼发帖“呼叫技术派”。


从技术角度上看,最可靠的证据是相机拍照时的原始RAW文件。网友“一言”表示,传统胶片拍摄的照片,以作者出示底片证明其原创性。而数码照片,则应该要求作者出示软件所不能修改的RAW原始文件[17]。随即得到网友artlei的附议,指出“作者应该拿出RAW来回应质疑[18]”。正常情况下,摄影人遇到这么难得的场景,一定会不停地连拍。如果拿出一连串的连拍RAW文件,将轻松平息事件。缺乏RAW文件这一漏洞,显然是组织方——CCTV——的漏洞。不过,网络上零星质疑的微弱影响,远不足以引起CCTV的重视。没有RAW文件,就没有可靠的证据。网友“都督”也意识到,依靠“各种分析、数据,再怎么怀疑,都(只)是怀疑,因为,刘可能就是运气好[19]”。


网友的第一轮探索,针对获奖照片的真假问题,进行合理性分析。但是并没有成功。以都督的表态为标志,又重新回到疑惑状态,网友们不得不展开新一轮的探索。


10)第二轮探索:偶像的倒塌


都督的潜台词是说刘可能真遇到了小概率瞬间,这说明都督对好照片的判定依据,是“瞬间”。然而,中国官方的新闻媒体,却不以“瞬间”评判新闻照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贵曾提出过新闻精品的三项评价标准:政治性、显著性和必读性。“政治性”被列到了第一位。


刘为强获奖照片所蕴含的政治性,正如他在颁奖典礼上所言:“我想在2006年7月1号的时候,能把藏羚羊、火车、人和自然的这种和谐,用我的一张图片表达出来。”2006年7月1日,中共建党纪念日,青藏铁路试运行。青藏铁路作为建设在世界屋脊上的一条高原铁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之一。在毛时代建设共产主义“大同”社会[20]失败以后,邓小平在1980年代初提出建设“小康社会[21]”,并量化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22]”的具体指标。2001年,中国人均GDP首度超过1000美元。按照邓小平的标准,中国应该已经达到“小康社会”了。然而,社会问题却层出不穷,群体抗议事件连年迅猛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胡温新一届政权,在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和谐”一词是可以类比“大同”、“小康”的大战略。刘为强在这一句话中两度提出“和谐”,且以“和谐”为主题预先设想了一个拍摄画面,其以“政治性”为导向的创作观不能说不到位。


得益于对摄影创作的政治性理解,刘为强得到的回报不仅限于摄影大奖,同时他的影响也渗入到新闻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以刘为强为主要例子撰文,将刘为强的作品列为以“政治性、显著性和必读性”的新闻精品典范,将刘为强列为“值得同行学习”的榜样[23]。可以说,刘为强,通过以“政治性”为首要标准的摄影创作,已然成为了官方眼中横跨摄影界、新闻界的双重榜样。


正因为此时的刘为强依然是强大的,在色影无忌的网友们为技术上的质疑终究停留于“怀疑”而暂时受挫之时,一部分网友开始思考新闻摄影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国家利益?还是本身的真实?另外一部分网友仍然执著地力求揭示“决定性瞬间”的真假,他们开始超越照片画面的拼接疑点,转向确定刘为强拍摄瞬间的时间地点。与此同时,更多的网友则从刘为强个人网站及他发布在网络上的其他照片入手,寻找线索。很快的,更多刘为强的可疑照片被网友翻出来,大家群策群力进行技术分析。从13日到15日中午,在对获奖照片的质疑呈胶着状态的同时,网友们因逐个确定了刘为强其他的诸多拼接照片,而推动了网络打假渐入高潮。


早在质疑之初,dajiala就在刘为强的个人网站上发现了一张夸张的留念照,张开双臂呈V字型的刘为强在一湖前留影,刘的头顶上是一个宽过他肩膀的巨型月亮。有拍摄月亮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么巨大的月亮,通常是用天文望远镜才能拍摄出来的。这毫无疑问是一幅拼接照片。


网友“黄非红粮票本”则从“佳友在线”网站中找到一幅刘为强在保护藏羚羊的烈士索南达杰墓前献哈达的照片,在16毫米的广角镜头下,又拼接了一个大小、月相、角度完全不符合天文规律的照片。

网友“随风8122”就一张刘为强在高原明月下烧烤的留念照指出,广角和长时间曝光是不可能拍出月亮上的细节的,网友“涨不停”则指出这张照片的Exif信息显示拍摄时间是2006年8月4日,那一天的农历(月亮历)是七月十一,月相不是圆的。照片中的圆月肯定是假的[24]。

尽管如此,个人留念照拼接地再怎么夸张,毕竟不属于新闻照片造假。网友们的追踪发现,不光在每一张留念照上,刘为强都喜欢拼接进一个月亮,就是一些风景照中,也有这一嗜好。


网友YRR发现在刘的一幅逆光拍摄的鸟群掠过湖面的照片中,圆圆的满月竟然位于画面正中。网友lymex指出,由于满月的位置与太阳相对成180度角,所以即使有,也应该在拍摄者的位置,而不是相反。而且满月时月亮升起,太阳就落下,怎么可能在月悬中天的同时,又有充足的阳光在水面粼粼反射[25]?所以这里又多出一个拼接的月亮。

一张表现《珠峰下的藏羚羊》的照片,也被dajiala揭露出来。网友zy1998指出,即使在海拔5154米的珠峰大本营拍到的珠峰,两边也是有山遮挡的,而这张照片上没有遮挡的珠峰,要到海拔6000米左右才能拍到。如果在那个海拔高度发现了藏羚羊,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可就是重大发现了[26]。其他熟悉珠峰环境的网友随即证实,那一带根本就没有藏羚羊出没,这只是一幅不负责任的拼接图片。

13日下午,Dajiala从《DEEP》杂志上发现了刘为强的一幅疑似拼接照片,这幅题为《遇见西北狼》的照片展现的是一只狂奔的狼正扑向一只逃命的羊的精彩瞬间,但狼过大和羊过小,比例不合常理。14日早上,网友“白发姥姥”从“佳友在线”找到了一张单独的“西北狼”照片,两幅照片上狼的瞬间姿态完全一致,背景不同。网友“一路骄阳”通过比较细节,发现两张照片中狼蹄附近掀起的砂石尘土是重合一致的。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就发现了原来作者为了提高作品的精彩程度,在狼的嘴巴前,硬生生地拼接进了一只羊。网友kemmi评论说:“看到这张片子时,震撼呀!现在还震撼个P呀[27]!”

到了15日上午,尽管尚未有确切造假证据指向刘的获奖照片,但在众多被揭露的其他假照片面前,刘为强作为摄影人偶像的形象坍塌了。15日凌晨,网友BigIS仿照刘为强拥趸的口气说:“这本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但你们居然质疑?我将狠狠地站在山顶唾弃你们每一个质疑的人。这座山叫道德[28]”,又说“刘老师是我们摄影界的骄傲,请不要再中伤它……这是嫉妒……不要把个人感情凌架在保护国家的珍稀涉危动物之上[29]”。BigIS的回贴很快就招来不明就里的网友zgjzp的反驳,称他“是看到这么多人怀疑你的偶像,一时气急了才语无伦次吧[30]?”随即有网友善意地告知zgjzp,其实BigIS只是幽默而已。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到三天前,dajiala在主题帖中称刘为强为自己的偶像的时候,还没有任何人觉得不妥;质疑开启56小时后,谁要是再把刘为强当做偶像,就已然成为一个笑话。即使看不出这是笑话的人,也会义愤填膺地去驳斥。可以说,此时刘为强的形象,正从一个付出惊人努力、捕捉精彩瞬间的偶像,不可逆转地滑向一个惯于拼接照片、假造完美瞬间的典型。


网友的第二轮探索,针对这样的信念:刘作为偶像合不合格。这轮质疑因发现大量假照片而在15日早晨获得新的信念,即:刘不但不是偶像,而且还是负面典型。这并没有改变“好的榜样值得学习,坏的榜样应当引以为鉴”的信念,改变了的是榜样的标准。官方的榜样标准因滞后于社会进程而被击溃,符合国际通行的一般标准被作为一切榜样的前提。但这还没有解决获奖照片真假的问题,网友们只能继续探索。


11)第三轮探索:胜利的假象


在网友们扒出大量造假照片的同时,那些致力于定位刘获奖照片的拍摄时间地点的网友们,也不断取得进展。13日22点13分,白发姥姥在网络上找到了一张刘拍摄的单独的藏羚羊的照片,背景中没有铁路桥也没有火车,前景中的石头与获奖照片中的完全重合[31]。可以确定是在同一个机位拍摄的。这张照片的Exif信息显示其拍摄于2006年6月6日13时34分,快门速度1/4000秒。这张并不出彩的照片,没有什么造假的理由,技术指标较为正常,将可以作为证据链中的一环。22点43分,网友“豺狼笑”定位了获奖照片的拍摄地点:“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30公里外的五北大桥动物通道[32]”。与打假同步,另一场关于新闻图片标准的讨论也呼之欲出了。


事实上,dajiala并非第一个质疑这张照片的网友。早在这样照片刚刚面世不久,2006年7月4日,在“新浪青藏铁路摄影大赛”将其作为获奖作品公示期间,就有新浪网友在该作品下留言质疑其为拼接合成,但是无人理会。2007年11月20日,在“佳友在线”摄影论坛,名为“打假先锋”的网友以《惊天大骗局,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与火车出现在一个画面上强暴了所有人的眼睛!》为题发帖,质疑此获奖作品造假,但旋即被论坛管理员回帖指为“恶意中伤”,并在23小时后删除质疑贴。这位管理员给出的理由是:“这是佳友刘为强拍的,人家在可可西里坚守300天,你行吗。网站有几次马甲(匿名)恶意中伤刘为强,这不只过又是其中一次。”在“佳友在线”网站,以“风流才子”为注册名的刘为强有着众多的粉丝和盟友;在现实中,刘为强是《大庆晚报》摄影部主任。这张获奖照片曾经给刘为强、给《大庆晚报》、甚至给大庆这座城市带来令人艳羡的荣耀。在大庆工作的网友“云层之上”后来回忆说,他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火爆场面:接连几天的表彰大会,报上连篇累牍的事迹报道,非常令人感动[33]。


在色影无忌论坛,以刘为强吃苦、坚守等英雄事迹为理由反驳造假质疑的,先后有影虫27、M6TTLMP、特快专递等网友,但敌不过要求揭示“瞬间”真假的大批网友。网友“素材世界”回帖责问dajiala说,“你要是跟摄影师没仇就是心理BT(变态),你发的这个目的是什么也许包括你自己都不晓得,最后造成什么影响却是人人看得到的”,“真要证明谁是造(了)假,你也成不了名,要证明了没有作假,您更下不了台,何必呢[34]”。素材世界提出了一个“打假目的说”,认为公开打假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素材世界看似颇懂“江湖规矩”,也就是现实社会中在摄影圈和新闻圈混的规矩。现实中这两个圈子都是受党领导的,是有着政治与专业双重规则的场域,即便素材世界真的擅长在双重规则之间踩钢丝维持平衡,一旦转换到网络中,他所深谙的“江湖规矩”就不再起作用了。网友们来去自由,不受任何人的领导与制约,只认摄影专业的一般国际通行规则。可以说,在这个网站上,无论什么样“不和谐”的声音都能发出来。正如网友“寻梦香巴拉”与主流打假大不和谐的回帖,他表示,自从周老虎事件以来,人人见影皆惊,“这种怀疑一切的做法实在不可取[35]”;他认为图片的后期处理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的,打假应该以摄影比赛的规则为标准,还要注意照片主体有没有违背客观事实。按他的观点,规则允许的就不能算做假,再小概率的瞬间只要可能存在,事后人工复原或拼接,都可以算后期处理,而不应算做假。


对此,网友qxinxing~d70回应道:“新闻图片的标准是什么[36]?”由此一问,引发了一轮关于新闻图片真假标准的讨论。网友“幼儿园的阿姨和阿叔”找到了一篇深圳宝安日报社黄裕南题为《新闻摄影图片的评价标准》的文章[37]。文章中说: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前身--首都新闻学会新闻摄影学术组——提出了评价新闻照片的“五求”标准,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十几年来的全国新闻摄影评选也基本上是按这“五求”标准进行的。


文章指出,求新、求真的新闻标准与求活、求情、求意的艺术标准之间的冲突已经日益为新闻摄影评选带来困扰。这个多重标准已经不合时宜。作者主张以新闻性的瞬间为标准,“没有新闻性的瞬间,就不是新闻照片”。这篇发表于2006年的讨论文章显示,“新闻性的瞬间”在当时的中国,还远不是所有从业人员的共识,甚至还没有成为新闻摄影图片的标准,其权威性还仍然在讨论甚至争论之中。新闻领域的规则是什么?早在1980年代,官方就组建了新闻立法起草小组;1998年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披露说,中国正在起草《新闻法》;可是,10年过去了,现实正如网友“素不相食”的回帖:“悲哀地叹一句:中国还没有新闻法[38]”。事实上,直至今日(2015年1月4日),中国的《新闻法》仍然没有出台。这确确实实是一个标准混乱的领域,有时有着双重标准,有时可能又有着多重标准。不同标准之间的内在冲突,一旦经由哪怕偶然事件引发而进入现实世界,就会造就这一个和下一个“刘羚羊”。


在以BigIS为代表的网友,突破了刘为强的道德高地之后,并没有占据它,而是迅速超越了它,通过讨论新闻照片的标准,展现了更多的中国摄影人在混乱标准下的尴尬处境。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个别人的道德问题。与身处“体制内”受到的双重或多重标准制约的摄影人不同,网络上的摄影爱好者,没有“政治性”导向的压力,新闻图片标准问题一经讨论,很快达成共识,网友们关心的只是——就新闻摄影本身而言的规矩——“瞬间”的稀缺程度。事实上,打假的突破正是从对拍摄“瞬间”的时间、地点的还原而取得的。


零星证据的积累已经超过2天,证据链渐渐衔接起来。2月15日11时9分,目击证人出现了。网友“小河沿”跟帖发布了《南方日报》记者郎树臣的自述。2006年5月份,郎树臣受报社派遣前往青藏铁路拍摄沿线的环境保护。6月5日,在青藏公路2988公里处,司机发现“在大约2公里远的铁路桥下有一群羊”。郎树臣下车摸到桥上准备拍摄,但苦等6小时,这群藏羚羊“一点挪动的意思都没有”。郎树臣只好决定第二天再去。


第二天早上6时出发,......12时50分,羊群终于来到了桥下。又40分钟过去,羊群还在桥下徘徊。13时33分,头羊率先穿过了青藏铁路的安全通道,接着成群的藏羚羊排成一字形奔跑着通过了青藏铁路[39]!


小河沿同时上传了郎树臣在桥上拍到的藏羚羊飞奔过桥洞的照片,桥上并没有火车。有了郎树臣的目击证言和照片,证据链瞬间完整了。接下来,Antonio分析[40]:根据郎树臣的证言,2006年6月6日下午13时33分,头羊穿过桥洞。而刘为强散布于网络上的其他藏羚羊照片中,有一张的Exif信息显示拍摄时间为同一天下午13时34分,据此可以确定两人拍到的是同一群藏羚羊,可确认刘的这一张藏羚羊照片为真。由于获奖照片前景中乱石和影子,和6月6日真实照片中前景的乱石和影子完全重合(本来影子应该相差30度)。可以确定,刘为强获奖照片上的羊,其实是6月6日这群羊。但是,6月6日,藏羚羊穿过铁路桥的时候,并没有火车经过。试运行的火车曾在6月23日经过这座桥,刘也公开宣称他的获奖照片时6月23日拍摄的。据此判断,刘获奖照片上的火车是6月23日拍摄的,而藏羚羊却是6月6日的那一群。也就是说,这是一张合成的“新闻照片”。


得益于完整的证据链,Antonio的分析重建了拼接造假的事实,迅速得到广泛的肯定,对网友们来说,此时,真相已经大白了。

9分钟后,网友“忧天”发帖说:“大家别争了,我已经跟刘老师通过电话了[41]”。忧天的采访随即发表在迪派论坛,这是刘为强第一次正面回应造假质疑。忧天在其文章中称:


由于这幅照片影响深远,曾有人撰文将之作为摄影“决定性瞬间”的论据,作假质疑一出,引起了广泛关注,被很多网上论坛转载。为此,忧天打通了作者刘为强的电话求证。


有些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一经忧天提出这个问题,刘为强立刻满不在乎地明确表态:“这幅照片的确是经过后期合成的!”


针对“新闻作假”的质疑,刘为强通过忧天回应公众:


这幅照片“压根就没有作为新闻照片发表”,而是将数十幅原始照片作为素材提供给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制作宣传画之用,画面中羚羊照片、火车照片的确不是同一时刻拍摄,是本人在同一地点拍摄的,当时做为宣传画,大家以为火车和羚羊出现在同一画面中“更有感染力”才“七手八脚”合成在一起的,制作时有多人在场,并未有“故意隐瞒”。


这幅照片除作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宣传画、明信片素材外,首次对外公开发表是在中国环境报,并非作者本人投稿,而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照片公开发表后被中央电视台发现,并入选“CCTV影响2006年度十大图片”,在中央电视访谈时,刘已经明确表示这是一幅合成照片,只是节目组认为“这无关紧要,反而会削弱影响力”才未在公开节目中播出。


网友的第三轮探索,确认了获奖照片为假。本该进入一种稳定信念的网友,发现这只是胜利的假象,刘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一笑置之”,不认为自己有错。尽管网友们接连取得了两轮探索的胜利,但是,“好的榜样值得学习,坏的榜样应当引以为鉴”的信念仍然没有得到确认,网友再次回到疑惑状态,还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探索。


在中国传统中,最初明确的榜样观念,见于1993年出土、1998年公布的郭店楚墓竹简[42]中《诗经?缁衣》篇。缁衣即黑色的朝服,这首诗以王侯洗了又洗的纯色朴素朝服为隐喻,呼吁王侯君主爱好朴素的纯德、做平民的榜样,从而“使民望之”:通过获取民望(民众的政治寄托)来治理国家。


那么,仿效什么样的例子去做呢?要仿效“仁”。“仁”字本义为“亲”,与亲不同的是,亲是见面在一起的亲密,而仁的古字是上身下心的“”,是指骨肉血缘之亲。后来,孔子把“仁”概念中人与人的血缘关系发展成道德关系。到了孟子更进一步,提倡“仁政”而把“仁”概念发展成一个政治概念。君主与平民之间,要仿效骨肉之亲那样互爱,实现“仁政”的理想。


俄罗斯汉学家郭静云(OlgaGorodetskaya)在对简本《缁衣》分析后认为,“(仁)”概念是先秦《缁衣》的思想中心:“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君民如同身心般一体化是通过“君行民效”——君主做臣民的榜样——来实现的[43]。也就是说,“榜样”是实施统治的具体方法。


在中国传统中,这种“君民一体”的统治框架,一直延续到“毛主席和人民一体化”的当代政治。毛本人也曾经直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当代中国,能不能给平民树立可供效法的榜样、模范、偶像、典型、先进等等,是涉及保持党民一体化的政治功能,不仅是衡量领导能力的重要指标,甚至渗入整个党组织,成为日常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CCTV把刘为强树立为一个“偶像”,可以说只是中国“仁政”传统的延伸。然而,在事件中,中国传统的“榜样”受到了国际通行“标准”的挑战。前者总是要有一个具体的人或物来供民众效法;后者却只是一个明确的定义,所有人都以同一个“标准”作为参照,更适合于平等观念普及的社会。


刘偶像形象的倒塌,并不是在获奖照片被证实造假之后,而是在这之前,在刘被揭露惯于以“月亮做签名”任意拼接造假的时候,就发生了。所以,“榜样”可能因为自身人格的缺陷而倒塌;标准却不受个人命运起伏的影响。


尽管“标准”在中国的社会进程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刘羚羊事件的时候,网友只是讨论了新闻图片的标准,却还没有就“标准”本身进行主题性探讨。


12)第四轮探索:公共空间官民权威的此消彼长


打假过程中,大家刚刚讨论过新闻图片的标准问题。此时,刘为强及其辩护者们,若是再持新闻图片强调政治性的论调,无异会自取其辱。他们绕开了这个问题,转而否认其获奖照片是“新闻图片”,辩称其最初不是作为新闻图片发表的。刘为强急于为自己辩解,随口道出了可可西里管理局为了宣传效果,一点都不介意造假;还明言了CCTV认为照片真实性“无关紧要”。


强大的CCTV绝不是可以轻易栽赃的,刘为强公开造谣的可能性极小。在中国,CCTV家喻户晓的节目是每天19时开始的全国新闻联播,这一节目中新闻播放的顺序,永远按照新闻主角权力地位的小大排序,从来没有按照新闻的重大性来选择头条。说CCTV以政治性而非新闻性为首要原则,对中国人来说是不证自明的事情。面对排山倒海的造假质疑,刘为强的策略,是放弃“决定性瞬间”原则,抓住“政治性”原则作为救命稻草。但是此时刘为强犯了一个策略性的错误。他似乎忘记了自己在接受CCTV访谈时,亲口说过的话。仅过了3分钟,刘为强那段煽情的自述,就被网友“二扁”翻出[44]:


当守候到第八天的时候,也就是2006年6月23日,苍天呀大地呀都被感动了:100多只的雌性藏羚羊群体来到五北大桥桥下。距离我的掩体只有150多米!这些肚子大胆子小的高原精灵们这次没能精明过我。它们停停、走走、看看,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儿。连喘气都费尽了:“哥们儿,快点过吧,我受不了了。”也许是我的哀求感动善良的藏羚羊们,当确定整个世界只有羊类的时候,它们走过了必须走过的五北大桥。在掩体里看到如此情景的唯一的人类,我拿起了相机。正用相机疯狂“扫射”的时候,另一个奇迹出现了:五北大桥上一列试运行的火车巨龙般蜿蜒走过!


刘为强“苍天呀大地呀都被感动了”这番夸张言辞,尤其在造假揭露后,显得特别刺耳而让人无法原谅。


网友“考拉”说:“虽然刘承认获奖照片合成,然而我没有一点胜利的感觉,只有失落,一点迷茫[45]”。对此,网友mydimples表示有“同感”。刘为强轻描淡写承认拼接的同时,仍然以政治榜样自居。这引起了网友更大的反弹。网友“阿占”的回复[46],颇能代表一大批网友的心情:


从刚一有这贴就开始关注了,一直希望能看到刘本人的解释,但现在这个电话的采访和所得到的答复真太可气了!!!


既然刘“压根就没有作为新闻照片发表”,那么是谁将这张造假的照片作为新闻照片发表的?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环境报?还是中央电视台?


由于这里已经点名道姓地指出了相关单位,那么这些单位就应该有义务出面澄清一下......


很自然的,刘为强推卸掉的责任,总是要有人才承担的。可可西里管理局、中国环境报、中央电视台很快就会感受到舆论的压力。网友们随即着手寻找各种机构的联系方式,使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将假照片事件推向公共空间。网友zjdark试图联系“中国摄影出版社”,并请大家也打电话过去。网友“易拉宝”干脆公布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联系方式,“建议大家都打电话”,推动事件尽快解决。


质疑贴首先在网络论坛间转发传播。随着影响的迅速扩大,传统媒体开始介入。15日当天,成都晚报记者薛玲率先以《CCTV年度十大新闻图片铜奖作品被指造假》为题报道了这一事件。第二天,全国主要媒体、各大新闻网站、包括官方的新华社都陆续转载了这一新闻。每有一个大型网站转载,都有网友马上转帖到主帖之下,每一次转帖,都如攻下一座城池般鼓舞人心。此时此刻,打假气势如虹。


最快做出回应的,是中央电视台。2月16日,CCTV相关负责人就造假事件强调其参评作品“必须符合摄影大赛公认的真实性原则。参评作品不得改动原始影像”。表示“高度重视媒体相关报道,正会同评委会组成机构和专业人士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并将依据调查结果作出进一步回应和处理[47]。”


央视表态后,刘为强很难再像对待网友质疑那样“一笑置之”。2月16日18时18分,他在质疑帖下回复[48],称自己有一颗“常人的虚荣心”,犯下“不可容忍的错”,愿意“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这可以视作刘为强的道歉信。网友们近四天的穷追猛打,终于迫使刘为强认了错。这一次,刘再也没有把责任推向管理局或者央视,但却坚持拖住“保护藏羚羊”这一主题,强调“这个奖我是为中国藏羚羊领的”,“我只想给中国藏羚羊一个机会!”暗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藏羚羊。


Dajiala总结说:“刘承认了,但……他还在扛着一面藏羚羊的旗帜,企图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高尚的人[49]”。从16日晚到17日中午,众多的网友在表达着愤怒。刘企图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高尚的人,却招来更多的蔑视。


网友的第四轮探索,由于传统媒体的介入,在16日将网友探索转变成全民探索,成为一起公众事件。利用公众舆论的压力,追问涉假的相关机构,逼迫相关机构确认了网友们普遍接受的关于真假的标准,刘为强也公开认错道歉。“好的榜样值得学习,坏的榜样应当引以为鉴”这一信念,得到公众、中央电视台和刘为强的确认。公众从不稳定的疑惑状态回归到稳定的信念状态,集体性的探索结束。


榜样观念与中国的社会结构的分化,是同时出现的。在“君民一体化”的“(仁)”概念,是基于君民两分社会结构的,此后的官民两分,一直到毛时代的结束,都没有改变过。


可是,无论刘为强为青藏铁路在中共生日开通而向党献的礼,还是他在《中国环境报》首发的拼接照片为中国政府环保成就唱的赞歌,都不能在汹涌民意面前保护他自己,唯独“保护藏羚羊”作为一种民间行为,被刘为强紧紧抓住作为最后的自我保护壳。刘为强的这一选择,显示了在特定的公共事务上,官方权威已经敌不过民间。


13)信念的确认:对公众的交代


2月16日,载有大量拼接照片的刘为强个人网站关闭。从此,在中文互联网上,拼接的新闻照片再也没有容身之地了。同一天,拥有最多刘为强支持者、在打假初期不断删除质疑帖子的“佳友在线”网站,删除了其网站上所有刘为强的作品和英雄事迹,以这种方式表示了与造假行为的决裂。17日,刘为强在佳友在线发帖诚恳道歉,没有打出备受谴责的“保护藏羚羊”的幌子,也没有再向外推卸造假责任,转而声称造假“和任何单位、组织、个人无关,所有责任由我一人承担[50]”。随后刘在色影无忌再次发帖道歉,无条件承认所有错误,没有再提“保护藏羚羊[51]”。较为诚恳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平息了网友们的愤怒。


就在不久前,在佳友在线网站上,对瞬间的真实性的追究还被认为是由嫉妒引发的偏执。仅仅三个月后,瞬间的真实性成为每一幅摄影图片必经的安检门。正如网友“芝麻开门”所说,对造假的质疑贴堪称“摄影界的学习贴、教育贴、道德贴[52]”。从此以后,所有中国的摄影人,都必将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把瞬间的真实作为一切新闻摄影的前提。


2月18日1时21分,刘为强供职的《大庆晚报》发表致歉声明,称刘“违背了新闻记者的操守和职业道德,运用技术手段处理新闻图片,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并做出了解聘刘为强的实质性处罚。在网络上汹涌民意的压力下,《大庆晚报》做出的反应,意味着在新闻摄影领域,瞬间的真实性压倒了意识形态、政治性等其他因素。


同时,刘为强的致歉公开信也发表了。刘为强正式向CCTV、新华社及全国读者观众道歉,退回所得奖项,辞去公职。算是向新闻界和公众做了一个交代。令人略感遗憾的是,在道歉信中,刘为强再次拾起了“关注藏羚羊”的保护壳。称:


作为摄影人,我仍会致力于中国藏羚羊的保护事业。做为志愿者,我仍愿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奉献一生。也希望大家在以我为鉴的同时都来关注中国藏羚羊!


吊诡的是,刘为强身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却没有向摄影界作出交代。Dajiala为此感到奇怪:“摄影家协会也该出来表个态了吧[53]!”事实上,在整个刘羚羊事件中,公众始终没有等到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声音。


摄影家协会的缄默进一步暴露了它的尴尬地位:一方面,这是一个摄影专业人员组成的协会,可以说是摄影人的场域,是产生和约束行业竞争规则的地方;另一方面,摄影家协会并没有取得它的独立性,依然受到政府约束甚至“领导”。结果,两方面一旦发生利益冲突,特别是摄影的专业标准与政治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中国的摄影家们既无力对抗政治标准,也没有胆量否认专业标准。可见,挣扎在政治性与新闻性双重标准漩涡中的,远不止刘为强一位摄影记者。摄影家协会的沉默,显示出中国的摄影人,尚未走出双重标准的困扰。拼接照片已经不再可能,但是在双重标准的扭曲之下,下一次矛盾冲突将以什么面目显现出来,还没有人能预料得到。相比摄影家协会,摄影网站因其独立性,更像一个行业的场域。其独立性意味着规则的单一性。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属于官方,后者属于民间:中国式的公共空间。


在事件之前,民众已经确立了“假照片不应获奖”的信念,官方却仍然固执于政治宣传,滞后于普通民众的共识,在事件转变为公众事件后,官方迫于舆论,接受了民众已经先行取得的国际文明标准。所以这一事件清楚地展示了民众以信念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事实。


可可西里管理局在事件中没有对公众做出交待,显示出“宣传可以造假”这一信念,是被公众接受的。或者说,公众已经习以为常了,以至于没有人想要去追究。与其说是公众的麻木,不如说是宣传机构信誉的丧失:已经没有人在乎他们说的是真是假了,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们说的话了。


促成刘为强假照片的获奖并非只是刘一个人,但仅仅刘被追究了责任,这一事件与其说的打假的成功,不如说是一个通过公众充分参与的探索,最终达到了一个以当时中国人的观念水平所能普遍接受的一个平衡点。


现代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公民的普遍意志,在汉语中也称为民意。与西方政治人物依靠民意选举获取合法性不同,中国官方相信,“民望”体现了“民意”,他们可用通过获取“民望”来取得合法性。“民望”从“君为民望”一词简化而来,所以,能否获取民望,在于是否能给平民选择和树立他们乐意跟从的榜样。于是,在政权眼中,选择和树立榜样,成为替代西方民主选举的中国式争取民意的手段。


然而,中国官民两分的社会结构,意味着公民的身份平等尚未建立起来。马楠(Pierre Manent)在分析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时指出:


身份平等意味着个人影响的终结。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一个人无法对另一个人施加巨大影响:......只依据一个人的话就信任一个人这样一种态度被摧毁了。


正如榜样观念是与最初的社会分化一同出现、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官民两分的社会结构,与身份平等的社会正相反,总是要依赖于个人影响来确立身份的不平等。榜样就成为与这种社会结构共生共存的现象。而民望是衡量榜样是否合格的指标。


在刘羚羊事件中,以刘为强道歉、退奖、辞职为标志,“造假者不应获奖”这一信念最终再次确认。这一成果,在刘偶像形象倒塌失去粉丝(民望)时没能达到,在刘承认获奖照片确系拼接(造假)时没能达到,最终在汹涌的舆论(民意)压力下取得了。


2007年11月,当刘拥有众多粉丝支持者(民望)时,其支持者反驳质疑者的话是“人家在可可西里坚守300天,你行吗?”也就是说,质疑者与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不但无法用同一套真假标准去评判,甚至连质疑的资格都没有。当刘的偶像形象倒塌后,身份平等才得以实现,真假标准不再因人而异,刘的个人影响才告终结。到了这个时候,民望再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决定性的是民意。


所以,一方面,民望为政权提供合法性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身份不平等。另一方面,政权希望民意以民望的方式释放,也就是平民以被领导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但是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即使照片造假这么小的社会问题,也是民望方式所不能解决的,要到后来以民意的方式,才得以解决。如何在身份平等的条件下释放民意?这是中国政治传统中所没有的经验,对政权来说,还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领域,还是一个“疑惑”,而非“信念”。


同时,我们不应该忽略的是,在刘羚羊事件中,与等级社会所匹配的典范(榜样)模式并没有被击溃,被击溃的只是官方提供的“榜样”遴选标准。在这一时刻,与身份平等意识相匹配的社会团结模式,还远远没有被内化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14)总结:仅有一人负责的丑闻


在事件发生之前,刘为强既是官方认可的榜样,又是民间推崇的偶像;前者得益于其对政治性新闻摄影主题的敏感把握;后者因为其在艰苦环境下的坚持而捕捉到的瞬间。官方榜样的双重标准,所造就的政治性与新闻性内在矛盾,从来都存在,只不过隐而不发。在刘为强凭借政治敏感度,构思了一个火车、羚羊同时出现的“和谐主题”为青藏铁路通车献礼的创作设想之后,他也确实付出了许多努力,5月初就开始在缺氧的高原上挖掩体、忍受恶劣的自然条件长时间在趴在掩体里等待、等等。期间他拍到了测试运行的火车,也拍到藏羚羊。当通车临近,他却没有达到预期设想——拍到一张火车与藏羚羊在同一个画面和谐相处的照片——的时候,他在相互矛盾的政治性与新闻性之间做出的选择,使得两者的内在矛盾转而进入现实世界,凝聚在一张假照片中,并一步步走到中国公众、直至全世界的媒体面前。最终在色影无忌的打假中显现出来,激烈冲突。

在这次冲突中,公众对新闻真实性的诉求是压倒性的,曾经在这个国家风行数十年的政治觉悟,在这个冲突中变得不堪一击。刘为强从值得学习的偶像蜕变成造假的典型,官方屈服于公众舆论,收回奖项,不再树立这样的榜样。偶像蜕变的过程,见证了一个内在的结构性矛盾,是如何进入现实世界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冲突,打破其自身原本的均衡,演变成另一种更高级、更隐蔽的结构性矛盾的。


刘羚羊事件没有能够解决政治性与新闻性的内在矛盾,但是,当人们再次面对这一对矛盾时,头脑中第一反应做出的惯性选择,将会产生微小的改变。即使他们在权衡之下仍然选择政治性,也会考虑到至少不能拼接图片造假。像刘为强那样毫无顾忌几近公开地拼接照片的造假行为,已经再也行不通了。这种选择上的微小变化,改变了人们的“习性”。在此消彼长之间,我们见证了中国人“习性”演进中的完整一环。国际通行的文明标准,就这样与旧有标准,以从内在矛盾的显现、到外在冲突的爆发、直至到达一个现有中国人观念所能接受的新平衡点的方式,一步步切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当中了。

最后,在这一丑闻中,仅有刘为强一人负责,为此付出代价。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政治性与新闻性的内在矛盾本来从来都有,是刘为强通过假照片把这一矛盾带入到真实世界中,而不是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所以,仅对刘为强一个人的惩罚,意味着惩罚的目标不是造假者,而是那些把固有的结构性矛盾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人。这种个体的判断与责任的不对应,造成内化与外化的失范,在由个体建构群体时,对个体行为选择所带来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扭曲,在当时仍然是难以估量的。


【注】本文使用EHESS论文写作模板,转换成网络文本时,有可能丢失格式,如引用段落的缩进及字体;注释采用EHESS规范,以读书笔记软件ZOTERO自动生成。


注释:

[1] Topalov Christian, ? Bernard Lepetit in memoriam ?, In: Genèses, 23, 1996, Histoire politique, histoire du politique II, sous la direction de Alban Bensa et éric Wittersheim, pp. 2-3.

[2] Lepetit Bernard (éd.), Les formes de l’expérience - Une autre histoire sociale, Paris, Albin Michel, 1995.

[3]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米塞斯回忆录, traduit par 黄华侨,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coll. ? 启蒙文库 ?, 2015, p. 124.

[4] Peter Berger et Thomas Luckmann, La Construction sociale de la réalité, Paris, Armand Colin, 2012, p. 8.

[5] 皮尔斯, 皮尔斯文选, traduit par 周兆平 et traduit par 涂纪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coll.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美国实用主义文库 ?, 2006, p. 72.

[6] Ibid., p. 73.

[7] 罗伯特·麦基,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traduit par 周铁东,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 p. 371.

[8]Dajiala,《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疑似造假》,载于色影无忌网站,URL:http://forum.xitek.com/thread-504479-1-1-1.html,发表于2008年02月12日21时17分,访问于2014年12月25日。

[9]据皮尔斯(Peirce),信念是行动的准则,它并非使我们立即行动,而是使我们处于一种状态,当有新情况发生时,我们确信知道自己该如何采取行动。怀疑则动摇这种信念,使我们处于缺乏安全感的不稳定、焦虑状态。一种稳定的、不动摇的信念将使心灵获得高度的安宁。于是,怀疑促使人们为进入信念状态而进行拼搏或探索。怀疑是人们为获得信念而进行拼搏的唯一直接动机,而探索的唯一目的,是使意见确定下来。

[10]Dajiala,ibid,回复第33贴。

[11]全称Exchangeableimagefileformat,即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是专为数码相机所拍摄的照片设置的,其中记录了数码照片的拍摄数据。

[12]Dajiala,ibid,回复第16贴。

[13]Dajiala,ibid,回复第2贴。

[14]Dajiala,ibid,回复第17贴。

[15]Dajiala,ibid,回复第29贴。

[16]Dajiala,ibid,回复第58贴。

[17]Dajiala,ibid,回复第106贴。

[18]Dajiala,ibid,回复第109贴。

[19]Dajiala,ibid,回复第123贴。

[20]张由存,《收入分配的四次浪潮》,載鳳凰網,[URL]http://finance.ifeng.com/money/wealth/middleclass/20090907/1204595.shtml,更新於2009年09月07日,訪問於2012年4月26日。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p.582。

[22]Ibid,p.540。

[23]丁柏铨,《“投入”与“产出”——以此角度考察新闻精品》,载《今传媒》,2008年第2期。

[24]Dajiala,ibid,回复第580贴。

[25]Dajiala,ibid,回复第1148贴。

[26]Dajiala,ibid,回复第792贴。

[27]Dajiala,ibid,回复第1282贴。

[28]Dajiala,ibid,回复第1024贴。

[29]Dajiala,ibid,回复第1025贴。

[30]Dajiala,ibid,回复第1030贴。

[31]Dajiala,ibid,回复第288贴。

[32]Dajiala,ibid,回复第304贴。

[33]Dajiala,ibid,回复第1018贴。

[34]Dajiala,ibid,回复第196贴。

[35]Dajiala,ibid,回复第177贴。

[36]Dajiala,ibid,回复第180贴。

[37]Dajiala,ibid,回复第182贴。

[38]Dajiala,ibid,回复第2213贴。

[39]Dajiala,ibid,回复第1147贴。

[40]Dajiala,ibid,回复第1171贴。

[41]Dajiala,ibid,回复第1179贴。

[42]即中国湖北省沙洋县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内的竹简,1993年10月出土,1998年公布。

[43]郭靜云,親仁與天命:從《緇衣》看先秦儒學轉化成「經」,台湾,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365p.

[44]Dajiala,ibid,回复第1183贴。

[45]Dajiala,ibid,回复第1252贴。

[46]Dajiala,ibid,回复第1596贴。

[47]《央视相关部门就"藏羚羊"获奖新闻照被指造假作出回应》,载新华网,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2/18/content_7620537.htm,发表于2008年2月18日,访问于访问于2015年1月5日。

[48]Dajiala,ibid,回复第2280贴。

[49]Dajiala,ibid,回复第2427贴。

[50]载于佳友在线网站,URL:http://www.photofans.cn/forum/showthread.php?forumid=90&threadyear=2008&threadid=18670,发表于2008年2月17日,备份于2008年2月17日。

[51]Dajiala,《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造假(续)》,载于色影无忌网站,URL:http://forum.xitek.com/thread-505367-7-1-2.html,回复第203贴。

[52]Dajiala,《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造假》,回复第1861贴。

[53]Dajiala,《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造假(续)》,回复第1086贴。


    进入专题: 公共事件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038.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