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邓小平同志的教育发展理论,是他整个建设有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石。这个“基石”由教育的原动力思想、教育的人类思想和教育的社会实践论构成:他对教育原动力思想的探讨,明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着重解决“为什么要发展教育?”的问题;他的“三个面向”的人类思想,侧重于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人类化、世界化和未来化方向角度,提出了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视界、基点,其着重解决的是“应该朝哪个方向来发展教育?”的问题;他的教育实践论则立足于现有的国情,为教育如何实现三个面向,全面发挥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作用而规定了具体任务、要求和途径,其主要解决“怎样来发展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 教育的原动力 教育的人类学 教育有社会实践论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伴随着我们跨入了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新的市场环境,新的竞争的形式,无不从各个不同的层次与领域要求教育具有更新的整体的改革与发展,为适应这种要求与发展,在更高的水平上进一步全面落实实“科教兴国”战略,重新学习、理解、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思想,也就显得特别必要和重要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理论是一个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特别关注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建设。在这个动力系统中,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把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贯穿成为一个社会动力系统整体的是“人”。因而,在邓小平关于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论述中: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客体性动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人(特指科学技术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性动力:“靠空讲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而教育则是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原动力:“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关键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教育的原动力思想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目标,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是基本途径(经济的改革开放是突破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法制建设是保障,而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则是基础:
在现代人类发展的大背景、大舞台上,社会主义必须走现代化富强之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有了方向、政策,还不行;有资源潜力、有决心,也不行;还得有科学、技术,有创造、发明、运用科学、技术的新型劳动者,有教育对科技人才和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的培养和塑造,这才能关键,才是基础。缺乏这个基础,一切都将是空谈。这是邓小平同志的改革理论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的重心是科技教育:“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1],“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关键是科学技术。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2],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3]。
邓小平同志从1977年到1992年这段时间在不同场合下对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思考,都自始至终贯穿了如下两点:
第一、科学技术和教育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动力,着手抓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与繁荣,就是在全面启动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力量。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高科技运用,高信息密集的现代人类社会,一国之经济的腾飞的直接动力是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的世界前沿化,国际领先化,而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运用,都依赖于人,但人的培养则全靠教育。正是从这个角度看,不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同样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动力支柱。
第二、在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中,其三大支柱是科学技术、人、教育。此三者的关系如何呢?邓小平同志正确的指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又是什么?是科学技术人才。科学技术人才从哪里来?从自己的培养来。培养人才就得靠教育,所以“教育是基础”。沿着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不妨可以简化为:
科学技术作为四个现代化最直接的动力,是相对“经济”这个中心而言的:经济的改革必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繁荣为现实动力。但这只是物对物的动力,故可称为客体性动力。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和科技革命演变史,科学技术的产生和不断鼎新,都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自我的认识成果,都是人类自我生存发展智慧的对象化形式,和以此进一步改造自然和发展自我的思维、操作工具。因此,科学技术的产生、运用、革新的探索开发主体和实践操作主体都是人,人不仅是科学技术探索、开发、运用的直接动力,也是经济增长,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性力量,她属于整个社会发展(即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的核心。
科学技术是人的产物并服务于人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没有人也就没有科学技术,而人要具备对科学技术的探索、开发和操作运用的能力,使相对静态动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动态的现实动力力量,不仅需要人的实践,并首先需要人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及其正确驾驭科学技术的健康品质和创造性的人格力量,这一工作,科学技术自身不能解决,经济本身也无能为力,只有靠教育。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基础在教育”——的深层思维逻辑指向:在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蓝图中,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量,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终极动力源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教育在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理论蓝图中的独特战略得到明确确立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确立教育的发展方向呢?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根据突飞猛进的人类科技革命浪潮和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趋势,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4]
“三个面向”的提出,使邓小平同志的现代教育思想获得了整体构架上的形成和实践方向上的确立。“三个面向”的提出,使教育从理论上获得了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历史与未来的统一,对象与主体的统一,生存与发展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政治经济与人生的统一,民族繁荣与人类发展的统一。“三个面向”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襟——教育不仅要立足现实,更要关注未来;不仅要适应政治的需要,经济的发展,更要充分体现人的进步与成长;不仅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更要着眼于世界的趋势和人类文明的整体要求。正是这种基于现实政治经济的要求的“统一”品格,生存“胸襟”和“理想”境界,整体构成了“三个面向”的人类学视野:“三个面向”的提出,标志了邓小平同志现代教育思想的人类方向的确立。
“未来”的形象 按约定俗成的理解,未来是特指人类21世纪。人类21世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就人类思想家、政治家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世界发展趋势看,21世纪将是阶级矛盾更复杂多变,国际上两大阵营的较量力度将增强,较量形式将更趋多元化。在这样一种基本的国际政治格局中,21世纪将面临一些共同的生存发展课题,其主要体现在:21世界人类社会将追求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风尚;其基本特征是国际大融合;而生活民主和追求创新则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追求人类和平,公平竞争,协调发展则成为21世纪生存发展的主旋律;追求人类精神和民族个性则是21世纪社会的热点;而全面促进人的发展,充分开发人的体能、智慧和心志潜能,却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高命题。
当我们粗略地勾勒了21世纪的整体形象,再回过头来看邓小平同志“面向未来”的人类学含义,也就不言自明:“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说教育要以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规范,来培养人、来塑造人的新型生活观念和多元化的生存发展能力。
“世界”的图景 根据“世界”的词源学含义来理解邓小平同志的“面向世界”,至少包含如下三层含义:
第一、教育要面向宇宙世界,培养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存发展的博大空间感,培养人的宇宙探索能力和宇宙开发精神。因为人是现实地生活在宇宙空间之中,对宇宙世界毫无意识和了解,是难以在未来世纪中很好地生存发展的;并且,根据当今人类科技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综合探索、开发宇宙世界的能力、精神、意志、品质,就将成为新的文盲和沦为新的贫困;
第二、教育应面向地球整体:即教育应具有一种全球意识,应培养下一代具备一种地球生态观和自然环境品质,因为地球是人类的生存之母,是我们求发展的根基,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资源,都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保护地球的完整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节约地球资源,已成为我们及其下一代人的基本责任;
第三、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指教育要面向人类整体,培养下一代从小具备一种人类精神、情感和真正的国际共产主义品质,由于生存环境的日益严峻,生存空间的日益狭窄,生存资源的日益匮乏,人类必须为自己、为子孙后代而向宇宙世界寻求开发新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事业,它需要人类各民族的智慧、力量、物力、人力、财力的共同参与,因此,在下一代人类生存发展中,协作精神将成为人类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生存精神;由于现代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以电子技术为基体的信息业的人类社会化,已事实上打破了现有的地缘式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及其文化结构模式,人类生存发展已冲破地缘观念的牢笼,而走向全球生态化发展格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走向了全面大融合,传统的那种封闭化的地缘式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观念正接受新的挑战与改造。面临新的人类生存发展形态,必要求有新的生存准则,道德规范,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人类精神,人类情感,它包括世界范围的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和平发展、和平竞争等,这些新型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政治原则的形成,都有赖于今天的教育对下一代的健康塑造。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各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必然引来一系列需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在国际大融合的舞台上发展自己?如何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保持本民族、国家的独立于世界之林的特色?如何在国际化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的大碰撞、大交流、大融合中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等等,都将成为划时代性的教育课题,都将需要教育在面向世界的过程中迅速而正确地寻找到自己的目标点,突破口。
“现代化”的宏伟之路 概括地`讲“现代化”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水平的领先世界,也不仅仅是指经济建设的世界一体化,更不仅仅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理想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影响与调整,而且还包括人的精神、素质、能力的世界化和人类化。
教育要现代化的基本课题是:(1)教育如何使人(下一代)现代化,从而通过人的现代化而实现对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经济建设的现代化。(2)教育如何使教育自身现代化,即使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既体现社会主义祖国和民族文化精神传统这一国情,又达到世界教育的先进水平并超越之,真正能培养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世界能力的一代新人。
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基本主题是:人的现代化和教育自身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教育要现代化的社会目标;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是指要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和世界能力的中国人,这是教育(自身)要现代化的人本目标。教育要实现这一双重目标,必须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全面调整自身姿态,重新确立其发展的新起点。这一教育改革的新基点就是“未来”。以“未来”为基点,教育也就必须一改过去那种相对单一、封闭的观念模式,而获得一种“世界”观念、视野,这就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理由。
由此不难看出,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面向”的战略理论,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十分严谨和清晰:“面向现代化”是规定教育发展的目标;“面向世界”是界定教育改革的视界;“面向未来”是确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点。
教育的社会实践论构架
教育作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根本、原动力,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一旦确立,所面临的全部问题就是如何操作实践。关于这,邓小平同志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整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操作理论。
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呢?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以“四个坚持”为指导;第二,我国教育还相对落后,还极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第三,由于改革开放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坚持“两手抓”,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存在着许多的失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指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应同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学生应把坚定正确的方向放在第一位” [5]。其具体措施是(1)加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并且“革命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培养”;(2)“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教育,“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革命化。”[6];(3)要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4)要培养学生对待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争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因为“要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的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 [7];(5)必须把培养青少年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品种,“这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大措施。” [8]
第二、革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论提高教育质量,因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上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按照中小学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在革新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上首先应以“不仅看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根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尽量吸收丰富新鲜的现代化知识,“教材要反映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9]);再次,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革新要围绕开发学生的智力,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因为“开发智力是很重要的,我说的包括职工教育在内的智力开发” [10];由次,为了加强造就人才和带动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须考虑集中力量加强重点中小学的建设,尽快提高他们的水平和教学质量。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敬业水平和教育水平,因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11];“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江泽民)要使教师很好地承担起振兴教育的重任,我们首先“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应该尊重教师” [12];其次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我们无论怎样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 [13],这是稳定教师队伍,造就教师队伍敬业精神的物质保证。再次是“各级党委和学校的党团组织,应该热情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上的进步,要积极地字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 [14]
第四、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增加教育费用。要全面发展教育,“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15]
第五、要加强教育领导和行政管理工作。“各级领导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因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加强对教育的领导,很抓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是要“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各个部门和地方,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注意这个问题” [16]。
当我们沿着邓小平同志的思路重温了这位伟人的教育发展理论,再回过头来看邓小平同志的教育发展理论,则恰恰是他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的基石。这个理论基石,又是那样地具有相对独立的严谨体系:邓小平同志的教育发展理论体系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教育的原动力思想,教育的人类思想和教育的社会实践论。这相互呼应的三大部分内容,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宏观思想体系:其中,他对教育的原动力思想探讨,明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经济建设,教育与科学技术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着重解决“为什么要发展教育?”的问题;他的关于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的人类思想,侧重于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人类化、世界化和未来化方向角度,提出了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视界、基点,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确立了宏观方向,提出了总体目标,其着重解决的是“应该朝哪个方向来发展教育?”的问题;而他的教育的社会实践论则立足于现有的国情,为教育如何实现三个面向,全面发挥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作用而规定了具体任务、要求和指出宏观途径,其主要解决“怎样来发展教育?”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是基础的原动力思想,是其新时期教育的根本方针;他的“三个面向“的人类思想,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而他的社会实践理论,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规范。在此三者中,教育的原动力思想是他的教育发展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石;教育的人类思想是他的教育发展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而教育的社会实践论则是他的教育发展理论体系的操作内容。而联系此三者,使之成为一个自洽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则是他的关于“建设具有中过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或者说“社会”)发展学说。
(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