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国期间的新闻研究生教育众说纷纭。笔者以丰富的中外史料分析认为:民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从1920年代的燕大新闻学系开端,并在1930年代结出硕果。燕大新闻学系先后招收过8名新闻研究生,仅有葛鲁甫1人于1931年5月撰写完成学位论文AdvertisinginChina,获得硕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的新闻研究生。1940年代,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国新闻研究室和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先后进行过类似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探索活动,但成效甚微,并非今日意义的研究生教育。因此,民国期间新闻研究生教育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未能持续发展成为正规的新闻研究生教育体系。这充分反映出中国新闻研究生教育艰难的起步历程。
关键词:燕京大学;中国新闻研究室;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独立阶段,19世纪兴起于欧美,在中国亦有100余年历史。在民国研究生教育创立发展过程中,作为新兴学科的新闻学的研究生教育状况如何?一直是新闻学者关心的重要问题,但由于资料的限制,众说纷纭。新闻教育家温济泽指出:“全国解放以前,只有个别大学培养过研究生。1943年中美合作在重庆办过一个新闻学院,招收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生学习一年半后毕业,不授学位”(温济泽等,1984:48)。也有学者认为:1918年至1949年是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萌芽时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重要史实中:1941年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延安中央研究院内设九个研究室(包括中国新闻研究室),曾设特别研究员、研究员、研究生。……1943年10月,中美合办的重庆新闻学院招收过以本科为起点的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培养”(张玲,金洪海,1999:108)。笔者根据丰富的中外史料,力求澄清中国新闻研究生教育的源头纷争,深入分析民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的萌芽探索和实践过程,勾勒出中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的艰难起步历程。
一、燕大新闻学系的研究生教育探索实践
1918年,燕京大学设立研究院,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24年6月,燕大对外公布招生简章,“新闻学系将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先修课程包括英文写作等”(YenchingUniversity,1924;YJ1924006)。新闻学系开设后,共有九位学生选修新闻学课程,其中有别系两名研究生(YenChingTaHsueh,1925:217)。
燕大新闻学系培养研究生,是外因促动的结果,即密苏里新闻学院派遣交换研究员。1929年5月,密苏里新闻学院选派葛鲁甫(SamuelD.Groff)为第一个密苏里一燕京交换研究员。同年9月,燕大研究院在新闻学系增设新闻部,招收葛鲁甫从事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另有四名研究生选修新闻学系的新闻学研究生课程(YentaJournalismNews,1929)。
在聂士芬教授等指导下,葛鲁甫选定“中国广告”作为硕士研究选题,深入研究。1931年5月1日,其学位论文AdvertisinginChina(《中国的广告》)完成,获得燕京大学“文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字样:"AdvertisinginChina,BySamuelD.Groff.Thisthesisis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amaster'sDegreefromYenchingUniversityPeking,China",清楚表明这是他为获得燕大硕士学位撰写的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封二是目录。论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Foreword,交代选题原因,困难和致谢。第二部分正文九章:ChapterITheChart,PaperandPrinting,ChapterlITheInventionofPrintinginChina,ChapterllITheAdvertisingMediumsinChina〉ChapterNAdvertisingAgencies,ChapterVCustomswhichaffectAdvertising,ChapterVIFindingofaQuestionnaireSurvey,ChapterVBTheTrendofOrientalAdvertising,Chaptervl}TradeMarks,ChapterIXAdvertisingTomorrow,第三部分Bibliography,列出24本中外参考文献。第四部分Appendix。论文篇幅224页,远远超出燕大硕士论文五千字要求,学术规范,结构完整,并采用西方流行的实证研究的问卷调查新方法;内容新颖,全面系统梳理中国广告业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指出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是一篇创新性强、质量高的硕士学位论文。葛鲁甫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的新闻研究生,且被称为“外国学生在华得硕士学位之第一厂(燕大报务之声,1934)。
1930年代,燕大新闻学系招收的新闻研究生不止葛鲁甫一人。据燕大研究院(1930-1931)报告显示:该学年新闻学系招收3名新闻学研究生(YenchingUniversity,1931:YJ1931002)。据1932年研究院报告,新闻部没有招收新闻研究生,1933年再次招收4名研究生,但均没有毕业。据新闻学系主任刘豁轩记载,1934-35学年仍有研究部,但“没有研究生,所以,此项规定只是昙花一现”(刘豁轩,1946:96)。据燕大研究院毕业生名录(1922-1934)记载:1922年至1934年,燕大研究院新闻部硕士毕业生1人,编号2931,姓名葛鲁甫,硕士论文题目AdvertisinginChina,美国地址:Groff,S.D.903W.ErumonsStreetMexicoMissouri,USA.(燕京大学,1935:YJ35008)。1934年,燕大研究院实施改组,限制招收研究生规模,并呈准教育部立案,但新闻部未获教育部批准(燕京大学,1936:YJ36016)。据记载,被取消原因是:“新闻学系因人才有限……不得不取消”(燕京大学研究院,1939)。当时,黄宪昭副教授和聂世芬教授先后离开燕大,新闻师资减少,人才短缺。因此,燕大新闻学系先后共招收8名研究生,但仅有葛鲁甫已人顺利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活动戛然而止。
二、延安中国新闻研究室的研究生教育探索活动
在燕大新闻研究生教育活动停止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中央研究院也开展过类似研究生教育的探索活动。其前身为1938年5月5日成立的马列学院。1941年8月1日,改名为“中央研究院”,成为培养党的理论干部的高级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工作,采取分科设室、专家指导的原则,设有中国新闻研究室等九个研究室。各研究室成员一般分为两部分:研究员和研究生。研究员的任务是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其中过去已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同志,定为特别研究员。研究生的任务是边学习边工作,开始以学为主,逐步走向独立工作(温济泽等,1984:73)。
中国新闻研究室,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前建立的唯一的新闻研究机构(陈力丹,2002:223)。根据中央指示,1942年1月15日,制订《中国新闻研究室工作计划草案》,包括六方面内容:第一,中国新闻研究室任务。“从事中国新闻事业的研究,培养通晓新闻事业的理论与实际,具备历史社会的具体知识,以掌握时事政治动向,及党的新闻政策,并有写作能力的新闻工作干部。”第二,决定计划的原则。0A.使本业的研究计划同全院一般理论和一般文化政治教育获得适当的配合。B.本业的研究应从中国新闻事业之现状,历史及理论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而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现状,应是经常的工作。C.经常的研究时事策略,并补充有关中外时事问题的具体知识。D.有计划的补充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具体知识。E.有计划的进行实习,对与本业有关的各机关,团体建立必要的联系。”第三,研究计划和时期。第一期(1941.11-42.6),调查研究中国报纸事业的现状编写成材料书,到解放日报实习一个月,补充中国政治方和组织工作。第三期(1943.卜6),研究新闻事业理论与实际问题,补充中国经济方面知识。第四期(1943.7-44.6),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继续调查研究中国报纸及主要杂志的现状,补充中国文化教育方面知识。第四,研究时事策略的办法。"A.以《解放日报》为中心,配合中央决议指示及其他材料进行之。B.精读《解放日报》研究其社论、专论,并分版研究时事,每半年轮换一次,并补充有关时事问题的具体知识,其分组办法如左:1.以大西洋为中心的欧与非洲(第一组);2,以太平洋为中心的远东与美澳(第二组);3,国内大后方国民党统治区(第三组).4.国内各抗日根据地和沦陷区(第四组)oC.选读《中央日报》、《大公报》、《扫荡报》等报纸之重要社论oD,学习分析时事问题的方法,练习写作技能,规定每人每月写评论一篇,提出讨论。E。时事座谈会,具体知识或专门问题座谈会,均于两周举行一次,遇有重大事件或紧急问题,则及时布置讨论会。”第五,研究时间的分配。一般的学习每周妇又小时;研究时事策略与补充具体知识,每周十四小时;新闻专门研究,每周十六小时。第六,1942年上半期工作计划和人员分工(温济泽等,1984:277-279)。
中国新闻研究室虽然制定了详细工作计划草案,研究生分工研究,并到解放日报社实习,练习采访及评论写作氰但随着1942年明整风运动在延安的全面开展,新闻研究教育活动速然结束。
三、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探索实践
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美文化合作计划中的一个项目,由国民党中央宜传部国际宣传处与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合办(葛恩思,1981:152)。目的在于训练高级宣传人员,派往世界各地之驻在使馆、行政院各部会、备战区司令长官部服务,并计划战后在光复地区筹出日报,鼓励独立报纸企业之建立(曾虚白,1989:684)。
1942年底,为加强国际宣传,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重返母校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同院长爱克门接洽,商定由该院推荐教授来华。1943年8月23日,《中央日报》刊登公告,宜布国际宣传处将在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四地招考30名国际宣传高级新闻学员。内容包括:1、报考资格:中国国民党籍或服膺主义,志切入党之中华民国国民不分性别以曾在国内外大学毕业,英文写作会话纯熟无瑕,并明了国内外现势者为限。2、报名日期和地点:自即日起至九月八日止,每日下午二时至六时,重庆两路口巴县中学中宣部国际宣传处。3、报名手续:亲自送缴大学毕业证书、最近半身相片三张、简明简历。4、考试科目包括:一、党义,二、国文,三、英文,四、中外史地,五、时事,六、口试(包括英语会话)05、考试时间和地点:九月十日上午,重庆两路口巴县中学。6、开学日期:十月十日。7、待遇:受训期间一年期内每月暂支给薪金一千二百元。兹得按年龄分龄六斗、八斗、一石平价米或代金,受训期间满,经考试及格者分发本处及新闻机构任职,期满半年,得经考选派送国外大学深造,毕业后报保送到国外国际宣传及新闻机构任高级宣传及通讯人员(中央日报,1943)。
8月25日,国际宣传处向外界通报招考的筹备情况和实施原则,“参照美国著名大学新闻研究院课程,授与新闻学研究生所必须之专门学术外,并根据吾国策所规定之宜传政策,在宣传部制定之下,利用各教授之技术,率导各学院进行采访、撰述、广播、摄影等宣传工作”(中央日报,1943)。9月30日,国际宣传处公布录取名单,且机构隶属关系理顺,人员到位。当时中央政治学校已有新闻学系,于是定名“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董显光任院长、曾虚白任副院长,克罗斯教授为教务长,教员有罗吉斯、德勒尔、倍克等。
10月1旧,首届国际宣传高级新闻学员训练班在国际宣传处礼堂举行开学典礼。董显光勉励学员“埋头苦干成为将来之干才”。克罗斯教授向学生阐述训练纲要和方法,并布置第一次新闻训练作业,就开学典礼情形,撰写1600字新闻报道。10月12日,正式开学。该院制定的训练课程分四期,每三个月为一期。研究院的训练方法和课程,完全仿照美国的教学方法。第一期,侧重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训练,课程主要有:克罗斯教授讲授的世界新闻事业概况,潘公展主讲的党义,甘乃光主讲的中国行政组织与制度、马星野先生主讲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大半为美国教师承担的新闻采访、编辑、写作等新闻实践iJ}l练课程。他们用英文讲课,学生用英文记笔记,学生采访后用英文写稿。教学方法偏重练习、实习。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相等课,讲的理论不多,边讲边做,主要由学生自己办实习报纸,以取得实际经验。各门课程都定期举行考试,评定成绩。30名学员分成三组,每组由一名教授指导。他们每日按照报纸编辑惯例,由各组任总编辑者派定其组员,担任当日采访编辑工作,出发采访,返班撰稿、编辑发排,一切手续,完全按照报纸编辑业务进行。各教授除亲自参加工作外,随时从旁批评纠正。每星期六上午开一次检讨会议,三组将本周成绩互进行相比较,最后,选定最优秀者的作品发交国际宣传处印刷房,发表于英文周刊《重庆新闻》上(中央日报,1943)。另一项重要活动是新闻实习,如参加国民党政府的外国记者招待会。有时也参观新闻机构,如中央日报社。1944年8月,第一期的部分学员前往湘滇前线,实习战地采访。首任教务长克罗斯教授返回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吉尔勃教授来华替任。
8月中旬,新闻学院公布第二届国际新闻高级学员招考简章,人数仍为30名。9月30日,新闻学院公布录取名单。1明1旧,新闻学员举行第一期国际新闻高级学员课程结业典礼暨第二期学员开学典礼。参加典礼者有全体教职员、结业学生和新生。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程天放勉励第一期学员,一,学以致用,二,勿好高鹜远,三,以精巧之技将我国真相报告全世界。希望新学员抓住机会努力向学。董显光院长鼓励学员,“将来实施宪政及全国自由交换新闻时,所需之新闻从业员将有五千至一万人之多。各生前途实有无限之希望。”教务长吉尔勃讲话,“以忠实报道服务国家、社会”。最后,董院长向30名学名颁发结业证书。第一期学员在实习半年后正式毕业。学院根据学习、实习情况,宣布10名赴美留学名单。一年后,他们久费周折分两批去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留学(葛恩思,1981:155)。
1944年10月12日,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第二期学员正式开始上课。一切按照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训练方法和课程有序进行。1945年4月9日,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亚更曼来到新闻学院同师生座谈讲话,鼓励学员认真苦干,忠实报道,苦练力行。6月30日,新闻学院第二期学员举行结业典礼,并颁发本年度优异写作奖品。第二期学员在国际宣传处服务半年后,正式毕业。1946年1月,第三期国际新闻高级学员并没有如期招生。
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先后共招生两期64人,第一期招生正选30人,备选2人;第二期正选25人,备选7人。但毕业人士则有减少。据曾虚白《中国新闻史》记载:“政校新闻学院先后计办雨期。第一期毕业二片幽九人,第二期什三人。其中,有妇又人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进修。”(曾虚白,1989:685)
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是参考哥伦比亚新闻研究院课程和教学经验建立的新闻学院。自1935年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闻学院成为一所只培养研究生层次的新闻学院,因此,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的教育深受其影响。虽然,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是为加强国际宣传而培养的国际新闻的高级人术但它有严格的招生条件(本科毕业或同等学历)、公开而综合的入学考试(英语、政治和专业考试,形式为笔试和口试)、教学课程的要求、征选学员的优厚待遇,这些同今日的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和培养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它重视培养新闻实践人术重视外语能力的训练,毕业不用撰写研究论文,而是新闻报道,这与今日的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有几分相似。
四、余论
燕大新闻学系在1924年创建之初,就开设了供研究生选修的课程。1929年,在密苏里新闻学院派遣交换研究员的推动下,设立新闻部,依托新闻学系师资正式开展新闻研究生教育,招收第一名新闻研究生葛鲁甫,标志着中国新闻研究生教育的萌芽。1931年5月,他顺利完成硕士学位论文AdvertisinginChina,获得“文硕士”学位,奠定新闻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以获得硕士学位的传统。葛鲁甫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的新闻研究生;燕大新闻学系成为民国期间第一个成功开展新闻研究生教育的新闻机构。虽然,燕大新闻学系的研究生教育不如今日规范,但密苏里新闻学院为该系开展新闻研究生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1942年,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国新闻研究室开展的研究生教育的探索活动,虽非今日一般意义的研究生学历教育,但它不仅有“研究生”的称谓,而且强调研究生要坚持用马列主义理论联系中国新闻工作实际问题,重视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的研究能力。虽然时间短,却奠定了中国新闻研究生教育重视理论思想和政治素质的培养传统。1943-1946年,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在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帮助下先后招考两期国际新闻高级学员,并按照该学院研究生课程加强对他们进行国际宜传方面技能的培养。虽然,他们没有研究生的称呼,毕业时也没有学位证书的颁发,却为中国新闻研究生教育探索了严格的招生条件和考试制度。总之,民国时期中国新闻研究生教育虽然从1920年代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开端,并在1930年代结有硕果,且在1940年代先后在延安的中央研究院中国新闻研究室和重庆的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开展探索实践活动;但总体成效甚微,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未能持续有效地发展成为正规系统的新闻研究生教育体系,这充分反映出中国新闻研究生教育艰难的起步历程。
参考文献
1 陈力州(2002).《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 葛思恩((1981).回忆重庆新闻学院.《新闻研究资料》,(4),152-155.
3 刘豁轩((1946).燕大的报学教育.《报学论丛》天津:益世报社.
4 燕大报务之声(1934年12月28日).中美新闻学教育之沟通.《燕大报务之声》,1.
5 燕京大学((1935).《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生名录1922-1934)).燕京大学档案:YJ35008.
6 燕京大学(1936)《燕京大学研究院概况》.燕京大学档案:YJ36016.
7 燕京大学研究院((1939).《燕京大学研究院同学会会刊》.北平:燕京大学.
8 温济泽(1983).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中国新闻年鉴》.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9 温济泽等(1984).《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0 曾虚白(1989).《中国新闻史(第6版)》.台北:三民书局.
11 张玲,金洪海((1999)中国大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及发展.《现代传播》,(5),107-112.
12 张玮瑛,王百强编((1999).《燕京大学史稿》.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
13 中央日报((1943年8月23日).中宣部国际宣传处招考国际宣传高级新闻学员.《中央日报》,1.
14 中央日报((1943年8月25日)国际新闻人员,国宣处招考训练,美专家来华任教.《中央日报》,3.
15 中央日报((1943年10月12日).国际宣传处新闻训练班开学,决定改名新闻学院,隶属中央政治学校.《中央日报》,3.
16 中央日报((1944年10月12日).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举行结业及开学礼《中央日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