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绍根:百年回望

——美国《新闻记者信条》在华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35 次 更新时间:2016-01-28 14:33

【摘  要】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威廉院长于1914年制定的《新闻记者信条》,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早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百年来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流传。依据传播者主体变化,从1919年2月开始,威廉院长、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华校友、燕大新闻学系师生和其他新闻学者等传播者通过演讲和报刊书籍在华分四个阶段(口头或文字)传播了《新闻记者信条》,引发民国新闻界积极反响。由于契合了五四时期中国新闻职业化运动需求,《新闻记者信条》在思想、制度和实践等三个层面对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百年回望,它作为西方新闻职业道德的经典规范对目前中国新闻界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记者信条》;民国新闻界;新闻职业道德


1908年创办的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最早的新闻学院。在百余年发展中,该学院至今仍是全球最好的新闻传播学院之一,位居世界新闻教育前列,引领新闻教育潮流。新闻伦理课程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一大特色。该院的新闻伦理教育在全美开设较早,且教学内容比较完善。其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于1914年制定的《新闻记者信条》(TheJournalist’sCreed,亦译为《报人信条》)则是该院“新闻伦理的早期代表,它的内容给出了新闻伦理最早的质的规定性。”[1]该信条制定后,由个人的新闻道德主张演变为密苏里新闻学院规范手册,受到师生广泛认同,“学院要求低年级新闻本科生学生背诵信条,并是学生考试内容”[2]。至今该院图书馆、教学楼墙壁都镌刻着《新闻记者信条》。《新闻记者信条》首次系统地提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世界上最早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3],并逐渐成为美国整个行业性质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出现的标志之一,被译为10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但是,目前研究者对《新闻记者信条》并没有深入研究,仅有论文《威廉的新闻伦理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借鉴》只是粗略涉及,以致其制定时间在中国著述中以讹传讹,有1906年、1908年、1911年等各种版本;关于其在华传播时间,有学者认为:1921年12月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到中国访问,带来了他的《记者守则》。该论断值得商榷,需要修正。因此,笔者根据第一手中外史料,系统梳理威廉院长制定《新闻记者信条》情况及其在华传播过程,深入分析其在华传播效果及其对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产生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一、沃尔特·威廉院长制定《新闻记者信条》及其对外传播

19世纪末,随着大众化报刊的大发展,美国新闻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也预示着“记者时代”(AgeoftheReporter)的来临。记者地位提高,薪水稳步增长。到19世纪80、90年代的新闻业逐渐成为美国城市内一个注重自我、荣华显贵的职业。[4]但是,新闻业繁荣表象的背后,弊病丛生,黄色新闻泛滥,煽情主义盛行,虚假报道不断,报纸商业化严重,恶性竞争剧烈。一些新闻工作者中的有识之士积极探索新闻道德准则,藉此提高记者的社会地位,如著名报人查尔斯·达纳(CharlesA.Dana)于1888年在威斯康辛编辑协会发表了关于新闻职业道德演说,强调新闻业应该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职业规范,如“获取新闻,得到所有的新闻,除了新闻,没有什么;转载别的出版物的内容,并不可取;未经采访对象同意,不得发表其访问稿;广告绝不能作为新闻出版,广告就是广告,不能混淆界限;不许用谩骂讥笑的文字发表言论,攻击软弱无力者……。”[5]1890年,美国学者威尔默(LambertWilmer)出版《我们这帮报人》(OurPressGang),从14方面批评新闻道德失范问题。她研究发现:1889-1890年,美国出现了第一篇运用“伦理”和“行为准则”等词汇批评新闻道德失范文章。[6]1904年5月,普利策在《北美评论》上发表《新闻学院》(TheCollegeofJournalism)一文,强调新闻教育重要性,重申建立新闻学院培养新闻人才,取得与律师、医生、牧师、建筑师一样的职业地位;在列出的新闻学第二门课程就是新闻“伦理”(Ethics),阐述说:“报纸的灵魂存在于它的道德意义,它的勇气,它的完整性,它的人道,它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它的独立性,它对公共福利的献身,它对公共服务的焦虑。”[7]正是在美国新闻业蓬勃发展和积极探讨新闻职业道德过程中,沃尔特·威廉(WalterWilliams)逐渐成为密苏里报刊协会领袖和新闻职业道德的探索者。

沃尔特·威廉,1864年7月2日出生于密苏里州库珀郡布恩维尔(Boonville,CooperCounty,Missouri)。1879年5月,高中毕业后,他作为印刷学徒加入《布恩维尔论坛报》(BoonvilleTopic),开始了报人生涯。[8]当“编辑因事外出或因病请假”时,他积极参与采写报道和编辑工作。1884年7月,他加盟《布恩维尔广告报》(TheBoonvilleAdvertiser),出任首席编辑。二年后,成为该报股东。1887年,年仅23岁的他当选为密苏里报刊协会第三副会长,[9]随后代表该协会参加全国编辑协会(TheNationalEditorialAssociationconvention),给人留下深刻影响,当选为该会助理秘书。1889年,25岁的威廉当选为密苏里报刊协会会长。此后,他先后在《圣路易斯共和报》(St.LouisRepublic)、《哥伦比亚先驱报》(ColumbiaHerald)任职。1893年,他当选为全国编辑协会会长,是历届最年轻的会长,成为“哥伦比亚最受欢迎的人”[10]。《哥伦比亚先驱报》发行人斯蒂芬斯称赞他:“是全美编辑界中的翘楚。他既文采飞扬,又勤奋高产。纵观过去数十年,在这片土地上似乎很难找到第二人。其作品数目之多,结构之有序,无人能出其右……他天赋聪颖,性情纯正,充满人格魅力。”[11]在新闻业界成功后,他转向新闻教育。1899年5月,密苏里州政府任命他为密苏里大学董事会董事,逐渐成为密苏里大学杰西校长的得力助手。1905年7月24日,密苏里大学校务执行委员会组成新闻课程指导委员会,全权筹划新闻教育。1906年12月18日,密苏里大学通过威廉等人起草的关于成立新闻学院决议,“建立一个具有与法律、医学和其他专业学院同等地位的新闻学院或系。”[12]1908年4月2日,密苏里州议会通过决议正式拨款给密苏里大学筹办新闻学院。1908年9月1日,密苏里大学成立新闻学院,威廉出任首任院长。

1908年9月,密苏里新闻学院开学后,威廉院长决定:新闻道德必须成为“新闻学历史和原理”(HistoryandPrinciplesofJournalism)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3]是年,密苏里新闻学院编辑出版《作为职业的新闻业教育》(TrainingforJournalismasaprofession)手册,卷首语强调:“新闻业,作为一个职业,每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它的行列。然而,训练有素、能力突出的记者依然不能满足需求。”[14]其开列的新闻课程“新闻学历史和原理”是新闻本科生第一门专业课程。他讲授的内容不仅包括报纸工作原则,而且涉及新闻道德。他认为:讨论所涉及的伦理原则比规避它更重要。在“社论”(TheEditorial)课中,他要求每个学生去讨论职业行为守则。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要求阐述对许多特定新闻道德问题的看法,如应该如何对待政治政党?编辑应该有任期吗?报纸应该发表更正吗?如果这样,怎么办?报纸应该做新闻吗?报纸应该扮演揭露丑恶的侦探吗?报人应该接受外界“礼遇”吗?新闻应该戴有色眼镜看吗?钳制它吗?[15]同时,威廉院长主张新闻教育要具有国际眼光。1909-1910学年始,他开设“比较新闻学”(ComparativeJournalism)课程,学习世界各国的新闻业现况并与美国新闻业进行对比研究。“新闻学历史和原理”和“比较新闻学”两门课程,使他把崇高的专业主义理想和公共服务结合起来。据威廉夫人说,正是这两门课程激发了制定《新闻记者信条》的灵感。[16]1913年6月至1914年5月,威廉院长在卡恩基金会(KahnFoundation)资助下,环游世界,先后考察世界各国2000多家报馆,对这些国家的新闻业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撰写著作《世界新闻业》(TheWorld’sJournalism)。这次考察,丰富了“新闻学历史和原理”和“比较新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坚定了他制定世界新闻职业伦理标准的信心。

1914年5月,威廉院长返回密苏里新闻学院后,开始思考撰写新闻伦理成文规范《新闻记者信条》。他制定的《新闻记者信条》不仅仅是一个守则(Code)或一个誓言(Oath),而且是一种自信崇高的职业信念,[17]全文如下:


我相信,新闻是一种职业。

我相信,公众信赖报纸上所刊载的文章。凡与报纸所刊载文章有关的人,就其全部职责而言,均为公众所信赖的人,因此,不为公众服务而仅为私利驱使者,均为背信弃义之徒。

我相信,思想清晰,说理明白,正确而公允,是优良新闻业的基础。

我相信,新闻记者,只须写出心目中认为真实的事物。

我相信,对新闻压制均属错误,除非为国家社会幸福而设想者。

我相信,出言不逊者,不适宜从事于新闻之写作。受本身偏见所左右及他人偏见之笼络,都应该避免,绝不能因威逼利诱而逃避本身之责任。

我相信,广告、新闻与评论,均应为读者的最高利益服务。因此,一种有益的求真求实的观念高于一切,是唯一的标准。新闻业的良秀,视其对社会服务的多寡决定。

我相信,新闻业的最大成功者,也就是最应该获得成功者,必使上苍与人间有所敬畏。它独立不挠,傲慢权势,均不能使其动摇。重视建设性、宽容性,而不取粗率性。自制而忍耐,经常尊重读者,而始终无所恐惧。勇于打抱不平,但不为特权者的要求或群众的吵闹所惑。在法律、忠诚及互助的认识下,尽量给予人人平等的机会。深爱我们的国家,又诚心促进国际善意,加强世界友谊。这样的全人类新闻业,为今日世界所共有,亦为今日世界所共享。[18]


威廉院长制定的《新闻记者信条》可分为三个层次:1)职业态度,即第一条“我相信,新闻业是一种职业”。信条运用“profession”,特别强调了新闻职业的专业性;因为在英文世界中,它特制那些需要在文理科方面有一定的教育程度,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人才的职业。在新闻职业备受争议之时,威廉院长旗帜鲜明地表明新闻职业的崇高地位,是社会职业之一,以此唤起社会对新闻职业的尊重和新闻业者对新闻工作的热爱,从而强调新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2)职业行为,包括第二至七条。阐述了新闻工作对新闻记者的要求,如“社会服务”、“公众服务”、“正确公允”、“真实”、“自由”、“客观公正”等,指出“思想清晰,说理明白,正确而公允,是优良新闻业的基础”,认为“求真求实的观念高于一切,是唯一的标准。新闻业的良秀,视其对社会服务的多寡决定。”3)职业理想和目标,即第八条。在“独立”和“责任”的基础上,“新闻业的最大成功者,也就是最应该获得成功者,必使上苍与人间有所敬畏。……深爱我们的国家,又诚心促进国际善意,加强世界友谊。”它从思想伦理的角度对新闻记者提出了具备高尚人格和自律意识要求,如为公众服务的目的、正确公平的态度、求真求实的观念、超然独立的地位和廉洁不贪的作风等等,揭示出新闻职业的伦理和自律目标,成为充满着正义、善良和智慧的职业道德文献,奠定了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成为最早的成文新闻伦理文献[19]。研究者认为:“学者探讨新闻伦理,应以创立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华特·威廉斯博士为始。……(《新闻记者信条》)对新闻伦理接橥了具体的指标。”[20]

《新闻记者信条》首先出现在1914年出版的《密苏里新闻学院丛书》(TheDeskbookoftheSchoolofJournalism)中。这是一本由学院教职工为学生《密苏里人》报和教学工作编撰的手册。《新闻记者信条》发表后,立即受到学院师生的广泛认同。学院要求新闻学生背诵信条,该院中国留学生钱震曾说:“凡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读书的人,规定要能背诵信条全文。”[21]此后,它被载入《密苏里新闻学院丛书书》各个版本,如1915年第5版、1919年第6版、1920年第7版、1932年第11版、1946年第16版等。《密苏里新闻学院校友录》(MissouriAlumniinJournalism)也不时刊载其内容,如1923版、1925年版、1928版和1934年版等。《密苏里校友》杂志(TheMissouriAlumni)也经常登载该信条。

不久,《新闻记者信条》跨出校园,影响到社会,受到美国新闻界认可。《印第安那波利斯星报》认为:《新闻记者信条》为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崇高的奋斗目标。《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它为新闻职业奋斗目标制定了标准;它对编辑、发行人、记者等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消除客观新闻报道主观因素的重要因素之一。[22]1921年10月,在檀香山召开的来自50多个国家的2300余名代表的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上,《新闻记者信条》受到世界新闻界认同。美国《编辑和出版》编辑布朗先生(JamesWrightBrown)演讲中说:“一个国际伦理信条和实践标准将极大地支持新闻自由,它就是威廉主席的信条,”[23]随后向大会与会者宣读《新闻记者信条》全文,代表们热烈鼓掌通过。遍布全球的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校友们将《新闻记者信条》翻译成各国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至1928年,《新闻记者信条》已在世界各地翻译成40多种语言,为世界新闻界推崇。[24]此后,新闻界开始突破个人模式,全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渐出现,如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的《新闻界信条》(CanonsofJournalism)、1934年美国记者公会制定的《记者道德律》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记者信条》已经以100种以上的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至今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自豪地写着:一百多年来,《新闻记者信条》,是关于全球新闻记者的职业原则、职业价值和职业标准的最清晰的论述。[25]


二、《新闻记者信条》在民国新闻界的传播过程及其反响

关于《新闻记者信条》在民国的传播情况,任白涛认为:“经威廉博士在1921年12月亲自带到中国,但它的最先的传布,是国闻社从《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上转译的。”[26]其实,早在1921年前,《新闻记者信条》已经在中国译出并经报纸公开发表。据笔者查阅民国报刊书籍发现:从1919年2月开始,《新闻记者信条》通过威廉院长、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华校友、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师生、其他新闻学者等人的演讲和报刊书籍的介绍,进行了口头和文字传播,据不完全统计达44次以上,分别是1919年2次,1920年代19次,1930年代12次,1940年代11次。根据传播者主体的变化,《新闻记者信条》在民国新闻界的传播过程及其反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密苏里新闻学院威廉院长来华亲自向民国新闻界传播《新闻记者信条》时期。1919年2月7日,威廉院长抵达上海,开始了第二次访华之旅(1914年3月底第一次访华),主要目的是邀请中国新闻界参加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在沪期间,他拜访中国政要唐绍仪,参观申报馆等。11日,他启程北上。12日,上海《民国日报》发表新闻《威廉博士之名言:新闻家之信条》,刊登《新闻记者信条》全文:


我信新闻之职业。

我信公共新闻纸是一种公共信托物。关涉公共新闻纸之一切事物,皆公共所信托者。其责任最完全。凡新闻家若承受较轻于公共服役之役务,是为负此信托。

我信清白之思想,与清白之宣述,一切大公无私,为良好新闻主义之基础。

我信惟应写述心中所认为真实无妄者。

我信除因关系社会幸福外,苟钳制或隐匿新闻,其咎无可辩白。

我信凡人自视为君子人,所不欲出诸口者,即不应以新闻家之资格,而笔之于书,其以自己之钱袋行贿,与以他人之钱袋行贿,同一不正当。再凡受他人之训令或金钱而行辩护者,绝不能逃个人之责任。

我信广告、新闻及评论三者,应同一为读者谋最良好之利益,应同以有益公众之理明同达为唯一标准。盖凡良好新闻之最确试验,即视其对公众服务之程度如何?

我信凡新闻主义之得占优胜者,惧畏天而敬人。强毅不屈,不生意气之虚慑,不作权威之歆疾,论不虚夸,必有所成。宽容而不放纵,能克忍耐,时时尊重读者而不生畏歆,遇不公平事则愤慷立发,不惧于利,不慑于威,志在予人以机会,如为法律及公平价值及人类博爱之观念所许,则予人人以均等之机会。尤必当爱国心。且当诚恳鼓吹国家之亲善,奖进世界之提携,造成适合今世纪人类之新闻主义。”[27]


上海《民国日报》对《新闻记者信条》报道,并没有说明其信息来源,仅注明“兹录博士所著新闻家之信条一则如下”;2月15日,天津《益世报》以《威廉博士离沪之谈话》为题,刊登《新闻记者信条》内容,但遗漏了最重要、最简短的第一条,且将第四、五两条合并,译文也没有《民国日报》通顺;却清晰地交代了信息来源——威廉院长“离沪之谈话”,“十二日沪函云:世界报界大会会长威廉博士已于昨晨启程至京,兹纪其谈话。”[28]威廉院长的《新闻记者信条》谈话,虽引起南北新闻界的关注,但反响不大。直到1921年威廉院长第三次访华后,《新闻记者信条》在民国新闻界的反响逐渐扩大开来。

1921年10月,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在檀香山召开,黄宪昭、董显光、钱伯涵、王伯衡、许建屏、王天木等六名中国新闻界代表出席大会,亲耳聆听并见证了大会通过威廉院长的《新闻记者信条》。大会闭幕后,威廉院长于12月1日抵达北京,开始第三次中国之行。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全国报界协会欢迎茶话会演讲。12月11日,他南下上海访问,先后接受密勒氏评论报、上海总商会和美国大学俱乐部与太平洋会宴请,参观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吴淞大中华与华丰两纺织厂,在圣约翰大学和沪江大学发表新闻学演讲,访问申报和新闻报馆,并同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进行座谈。14日,威廉院长乘船返美。12月21日,上海《申报》和《民国日报》同题同文发表《威廉之新闻记者信条》一文。据国闻通信社报道说:“日昨《字林西报》接到世界新闻记者大会会长威廉君寄来其所著之《新闻记者信条》八条。”[29]但是,刊登的《新闻记者信条》全文却延续了1919年2月天津《益世报》的错误,遗漏了最重要的第一条。从“日昨《字林西报》接到”推测,时间应为12月20日,经国闻通讯社翻译后,于21日在上海《申报》和《民国日报》同时见报;它是威廉院长离华后通过字林西报社赠送给上海日报公会,因而立即引起中国各地新闻界的积极响应。12月23日,《申报》报道说:“威廉博士别后,并将最有价值之信条远道寄来,足征友善。”同日天津《益世报》发表《威廉博士所著之新闻信条》,不仅再次刊登了《新闻记者信条》后七条,而且说明来源,“万国报界大会会长威廉士前日来沪,上海日报公会设宴欢迎,今博士特制新闻记者信条一帧,分赠上海日报公会在会各记者,以志纪念。”[30]12月27日,上海《银行周刊》刊载《威廉博士论新闻记者之信条》。1922年1月1日,申报协理汪英宾发表《1921年来华之英美新闻家》一文时,再次转载《威廉博士之新闻记者信条》。1923年2月,申报馆为纪念建馆50周年出版大型书册《最近之五十年》,其中《世界界名人来华之言论丛辑及余之感想》一文又一次转载《威廉博士之新闻记者信条》。但是,《新闻记者信条》译文比1919年版更不雅顺;而且还有一大遗憾,即明确说《新闻记者信条》八条,却只刊登了后七条,将最重要的第一条“我相信,新闻是一种职业”遗漏了。任白涛解释其原因,“也许是由于中国的新闻记者对于职业的忽视吧。”[31]不过,《新闻记者信条》在华传播范围和影响逐渐扩大,仅上海日报公会成员就有:《新闻报》总编辑汪汉溪,理协汪伯奇,总编辑李伯虞、《时报》馆主狄楚清,总编辑戈公振、《神州日报》总编辑余谷民,编辑吴瑞书、《时事新报》总理张云需,总编辑张东逊、《中华新报》总理吴应图,总编辑张季鸾、《民国日报》总编辑卲仲辉,叶楚仓、《新申报》总理席子配,总编辑袁道冲、《国语日报》总理王博谦,总编辑孙幕唐、《商报》总理汤节之,编辑沈仲华、《四民报》总理林泽丰,史允之,总编辑喻血轮、《中国晚报》经理沈卓吾、编辑朱赓石等人都领取了《新闻记者信条》。除津沪两地外,内地的长沙《大公报》,也曾刊登《新闻记者应守之信条》。

第二阶段,是以密苏里新闻学院校友为主的传播者向民国新闻界传播《新闻记者信条》时期。1908年密苏里新闻学院成立后,中国人黄宪昭(1912)、董显光(1912)、李干(1922)、汪英宾(1923)、钱伯涵(1923)、陈钦仁(1924)、张继英(1924)、饶引之(1924)留学毕业于密苏里新闻学院。他们在该院接受威廉院长的《新闻记者信条》教育与熏陶,在课程考试中背诵过信条,使得他们回国后积极传播《新闻记者信条》,其中,表现最突出者是汪英宾。汪英宾早在1921年就代表《申报》采访威廉院长并陪同他前往各处参观;在威廉院长离华后,曾传播《新闻记者信条》。1922年夏,他赴密苏里新闻学院留学。1923年毕业后,他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继续留学,并于1924年7月毕业回国。回国后,他积极介绍美国新闻事业情况。是年11月15日晚,他应邀在环球中国学生会演讲《新闻——职业》。结束后,他拿出重新翻译的《新闻记者信条》分赠与会嘉宾。16日晚,他又应邀参加戈公振主持的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三年周纪念会。他向与会者赠以“印刷于美丽之纸上”的《新闻记者信条》[32],完整刊出信条八条内容,译文“余”改为“予”。汪英宾的传播,立即收到了响应。戈公振接到汪英宾重新翻译的《新闻记者信条》后,随后以《威廉博士之箴言》作为附录,收入其翻译的《新闻学撮要》。1925年1月,新闻研究者伍超出版的《新闻学大纲》也刊登《新闻记者信条》八条全文,但译文略有不同,如第一条译文“(一)吾信新闻事业是我之职业。”[33]

是年11月29日,上海报学社成立,新闻界李昭实、汪英宾、潘公展、戈公振等50余人出席。会议最后汪英宾再次介绍《新闻记者信条》,倡议“共作格言。”[34]1927年8月,威廉院长第四次访问中国,受到热烈欢迎。原计划“假青年会集会所请博士演讲《报人信条》,兹因博士恐过于劳苦,乃取消。”[35]但是仍然引起了新闻学者对《新闻记者信条》的关注。如1927年12月,报人鲍振青在《新闻学刊》第四期发表《威廉士博士之略历与信条》。1928年8月,威廉院长第五次访问中国时,《新闻记者信条》在民国新闻界逐渐深入人心。一些报人积极呼吁,学习《新闻记者信条》,将其作为新闻业者座右铭。是年10月,报人张静庐在著作《中国的新闻纸》结论中写道:“末了,我们借重世界著名新闻学家、美国密梭里大学新闻学部长、全美新闻主笔协会会长威廉博士的名论作为本篇的结论。我愿我中国从事新闻事业的同志们都铭诸座右,时时读之,时时加以努力,使中国的新闻纸得有‘日日新又日新’的进步。”[36]然后,刊登《新闻记者信条》八条全文。译文较之以前,更加白话化,文言“余”、“之”等字改为“我”、“的”,便于读者阅读。1930年6月,复旦大学新闻系周年纪念日,汪英宾特意用《新闻记者信条》题词,“我信明思明论正确与公平为优美报业之基础,复旦大学新闻系专刊出版,为书威廉博士报人信条一则以互勉。”[37]

第三个阶段,是以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师生为主的传播者向民国新闻界传播《新闻记者信条》时期。1927年燕大新闻学系暂时停办后,密苏里新闻学院积极响应校友聂士芬重建燕大新闻学系的号召,从1928至1934年通过承认燕大学分、募集资金、交换研究生、互派师资、提供图书资料等五项措施,给予燕大新闻学系“学术和行政上的指导”,极大地支持和帮助了燕大新闻学系崛起发展。燕大新闻学系由此成为民国新闻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镇。[38]燕京大学新闻学系被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视为其“产品或副产品”(ProductsandBy-products),是该学院在中国新闻扩张的有机体。[39]燕大新闻学系师生视《新闻记者信条》为“系训”,不遗余力地传播推广它。1932年4月28日,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第二届“新闻学讨论周”在贝公楼大礼堂开幕,黄宪昭在开幕式上,叙述了“新闻学讨论周”意义,并宣读了威廉博士的《报人信条》。6月,该系刊印《新闻学研究》,两次全文刊登汪英宾重译的《新闻记者信条》。密苏里新闻学院中国校友、燕大新闻学系主任黄宪昭对信条注解说:“世界报界联合会会长米苏里报学院长威廉博士所撰《报人信条》,为汪英宾君重译,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同人均持此信条为‘圭臬’,本书印成,特至之于此。”全文如下:


吾信报业乃为职业。

吾信公众新闻,为公众信托,凡与有关系者——以尽量责任而言,皆为公众委任人。凡不受公众役务而受较轻役务者,皆辜负此稀信托。

吾信明思明论,正确与公平,为优美报学之基础。

吾信报人写作,当限於其心中持以为真者。

吾信遏止新闻而不为社会幸福设想者,难为辩护。

吾信报人之落笔,无君子之不当言者,屏去本人手册之贿赂,一如屏去他手册之贿赂,个人责任,不得因他人之指挥或酬劳而放弃。

吾信广告,新闻及评论栏,均须为读者谋极端福泽,全部分须真实纯洁,而唯一标准,以公众服务为优美报业之高等试验。

吾信报业成功最佳及最应成功者,畏天而敬人,独立不挠,舆论狂傲,权势之贪婪,无足动之。其为业也,为健设的,宽恕而不苟,自束忍耐,始终对于读者,敬而无畏心,对于不公不义,必愤恕不为权利引诱,不为民乱摇动,凡法律,忠实工资及人类互助方面所能为者,总期予人人以一机会——一相等之机会。既极爱本国,而又诚诚恳恳增世界美感,培养国际友谊,为人类之报业,属于今日世界,且为今日世界而设者也。[40]


汪英宾重译的《新闻记者信条》达到了“信达雅”翻译标准,受到民国新闻界普遍认可,并引起广泛的反响。此后新闻界多以汪英宾重译的《新闻记者信条》为准,不断被书刊转载。如1933年11月聂世琦出版的《新闻记者》,他称赞说:“新闻记者的信条,最切实的、最完备的当推世界报界联合会会长、美国米苏里报学院院长威廉所定的《报人信条》。”[41]1934年,《学风》杂志第8期刊登《新闻记者信条式范》。1935年元旦,申时电讯社出版的《报学季刊》刊登《报人信条》全文。1935年7月,威廉院长逝世,民国新闻界纷纷刊登他制定《新闻记者信条》以之追悼。8月2日,上海《申报》发表社评《悼惠廉博士》,追述威廉博士的生平事迹,对威廉博士的辞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其中一半的篇幅介绍了《新闻记者信条》内容,高度评价“《记者信条》乃惠廉博士一生教学思想之结晶。”[42]8月,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创刊《报人世界》,发表纪念文章《纪念华尔特威廉士博士》,文章最后刊登了《新闻记者信条》。1936年1月,复旦大学新闻学会为纪念复旦大学30周年出版世界报纸展览纪念刊《报展》,刊登《威廉博士(Dr.WalterWilliams)手订〈新闻记者信条〉》。同年9月24日,北京《世界日报》副刊《新闻学周刊》中,刊登了金燕文章《新闻记者的信条》,梳理了欧美新闻伦理信条发展历史,其中发表了威廉《新闻记者信条》八条内容,并评价说:“米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未来博士,曾经立有新闻记者的信条,该校新闻系学生,常将这些信条,奉为圭臬。”也客观地认为:“威廉博士的信条是在教职上,是在指导将来为记者的学生之地位上说的,不免是极抽象的。”[43]1937年7月,燕大新闻学系第六次新闻讨论会召开,《燕大友声》以《在〈报人信条〉下,母校新闻学系召开第六次新闻讨论会》为题进行报道,印证《报人信条》作为该系“系训”说法。

第四阶段,是其他新闻学者积极向民国新闻界传播《新闻记者信条》时期。抗战爆发后,《新闻记者信条》在华传播不有增无减,不断在新闻书报中出现。1939年3月,新闻学者赵君豪在《中国近代之报业》书中写道:“威廉氏两次游华。甚得国人之欢迎,其所著“记者信条”(JournalistCreed),亦脍炙人口。”[44]是年9月,储玉坤出版《现代新闻学概论》将汪译《新闻记者信条》作为该书最后附录刊登出版。1941年4月21日,马星野在获悉重庆《大公报》荣获”密苏里新闻荣誉奖章”后,撰文《米苏里之荣誉奖》,再次叙述《新闻记者信条》全文,促进它在华传播。是年5月,《江西建国通讯社周年纪念特刊》再次刊登《新闻记者信条》。7月,任白涛在《综合新闻学》第二章《新闻事业道德》中,重新翻译了《新闻记者信条》,认为:“这信条都译为《新闻记者信条》,我觉得还是译为《新闻业信条》,较为妥当,”[45]但译文并未达到“达雅”标准,流传不广。1943年3月,管翼贤在《新闻学集成》第二篇《新闻记者篇》中专设第二章《新闻记者信条》两次刊登《新闻记者信条》。前次是重新翻译的,译法有所不同,强调“我认为”,且在有些条文后加上注解,如第一条,“我对于新闻职业是有信念的。”注解为:“成为新闻记者的职业,是绝对神圣而应该尊敬的职业,总之,是认为应该把新闻职业常作光明磊落的男子底(的)愉快职业之意。”[46]这易于读者理解,但译文并不雅顺。他评价说:“威廉氏因为担任教职,所处地位是知道那可以成为记者的多数学生,所以他的信条,是有正确性的。”[47]他认为汪英宾“译笔甚为简明”,故将汪译《新闻记者信条》再次全文刊登。此后,《新闻记者信条》陆续出现在一些新闻书报中,如1943年10月,《世界报业现状》刊有《世界报学会新闻记者信条》;1944年1月,《上海记者》又登载《新闻记者信条》;1945年5月,燕大新闻学系毕业生曹德谦、谢宝珠将全文翻译约斯特英文著作《新闻学原理》(Theprinciplesofjournalism)作为学士论文,其中包含有《新闻记者信条》。抗战胜利后,储玉坤《现代新闻学概论》第2版于1945年12月出版,仍附录刊出《新闻记者信条》。1947年5月,韦恒章在《新闻学季刊》发表《新闻道德之研究》一文,将《威廉士Williams所论之新闻记者信条(TheJournalismCreed)》置于首要地位。1948年4月,《现代新闻学概论》出版增订第3版,仍刊有《新闻记者信条》。

从1919年2月《新闻记者信条》开始在华传播的四个阶段,民国新闻界始终保持对它的积极反响,其传播者主体逐渐扩大。首先是《新闻记者信条》制定者威廉院长亲自来华传播。他充分发挥了权威传播者作用。他身兼世界第一所新闻学院院长和世界报界大会会长之职,利用自己访华机会,亲自到中国传播《新闻记者信条》,赠送给中国新闻界,使中国报刊纷纷发表,宣传他的新闻道德思想。其次,再由威廉院长的在华弟子们——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华校友积极传播,由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汪英宾,重新翻译《新闻记者信条》,内容简洁明了,雅顺精当,得到了民国新闻界的推崇,成为民国时期流传最广的翻译版本。再次,传播者主体进一步扩大到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华校友所主办的机构,如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产品——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其师生将《新闻记者信条》作为“系训”,成为在华传播的积极推动者。最后是其他新闻学者。他们虽与密苏里新闻学院没有什么关系,但也积极响应并传播《新闻记者信条》。四个阶段的传播者虽然不能严格地区分开来(尤其是第二、三阶段),但是其传播者主体的变化,不仅体现出其与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密切关系,而且大致反映出《新闻记者信条》在华传播的扩展及其反响升级的基本情况。


三、《新闻记者信条》对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新闻记者信条》在民国新闻界的积极传播并引发热烈响应,有着深刻的国内因素。《新闻记者信条》在华传播于五四时期,中国新闻职业化思潮运动刚刚起步,而作为宣传“新闻是一种职业”理念的《新闻记者信条》正好迎合了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需求。当时中国的新闻业虽然逐步由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的转型,但新闻界中存在着严重的腐化堕落现象。报格低下,低俗之风盛行;报人不顾人格,卖身投靠;报馆因陋就简,根本不成体统。提高新闻职业道德,进行新闻教育,将新闻业引向职业化方向成为情势所需。当时徐宝璜、邵飘萍等新闻学者积极开展新闻学研究,成立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培养新闻记者,力求推动中国新闻职业化发展。有研究者认为:五四时期新闻学研究的另一个“破天荒”意义:“第一次触及和研究中国报刊的职业化问题,并形成了中国新闻思想史上第一个关于新闻职业化的思潮。”[48]徐宝璜在《新闻学》第六章第十三节“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和第十四节“访员之资格专门讨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规范问题,提出新闻记者应具备敏捷、勤勉、正确、知人性、有健全之记忆力,有至广或至深之知识等品格素质。[49]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主张新闻记者应“品性为第一要素”,“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50]重视人格品性,成为中国新闻学者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共同追求。而《新闻记者信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要求新闻记者具备高尚人格,公众服务目的,正确公平态度,求真求实观念,超然独立地位和廉洁不贪作风等,与中国报人提升自身的职业地位和增强记者的荣誉地位的需求和主张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因此,《新闻记者信条》在华传播后,受到积极热烈的反响,对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闻记者信条》对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表现在思想、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其一,思想理论上,《新闻记者信条》成为中国新闻界进行新闻职业道德立论著说的理论依据。新闻界人士纷纷征引《新闻记者信条》,呼吁树立新闻职业意识。1921年12月23日,上海《民国日报》发表时评《威廉底新闻记者信条》说:“威廉底《新闻记者信条》中,第一条便说“新闻纸是一种公共信托业”,我要问中国新闻纸,是否自负受中国人公共的信托;中国人公共信托的事业,是否鼓吹革新政治。……中国新闻纸在良心上,究竟能否不负信托?我是代一般新闻纸抱歉,愿中国新闻纸得威廉氏信条以后,视为一种教训,力图对得住公共才好。”[51]1924年11月15日,王英宾发表演讲《新闻——职业》,深刻阐述《新闻记者信条》内含的职业道德,认为:新闻职业范围广泛,“包括编辑、采访、印刷、发行等等。此项事业,系一种职业,办事人之所获者不多,绝非如营业,以金钱为目的;而其职务则甚重大,对于政治担任指导。……吾国新闻事业、尚未达到职业时代。”[52]他在《中国报业应有之觉悟》一文中认为:改良报业办法首先就是报人应具有“报业为职业”觉悟,反复强调,新闻职业“并非手技,亦非营业,乃一职业,新闻解释者之职业也。”“其关于国家社会逐生种种责任。”[53]吴贯因在《新闻职业化与科学化》一文中指出:“新闻之成为一种职业,乃属近世之产物。新闻之成为一种科学,更属于近世之产物。”提出了“职业与科学,合为一体”主张。[54]刘豁轩在《报纸的去向》一文借用《新闻记者信条》论述了报纸是“公共组织或公用事业”的观点,“报人而兼最新闻教育的创始者瓦尔特成廉士所订《报人信条》,开宗明义就说‘我信报纸是公众信托’。”[55]程仲文在《新闻评论学》中借用《新闻记者信条》论述克服新闻主观倾向弊端的补救之道,“用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来限制主观的偏见。米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所订《新闻记者信条》,第一条即说:吾信报业乃职业。因为报业是职业,所以报业有自己独立的地位,自主的目标”[56]《新闻记者信条》在华的传播及其响应过程,不仅使该信条成为中国新闻界新闻职业道德立论著说的理论依据,而且促使中国新闻界坚定地树立起新闻职业化观念。

其二,制度建设上,《新闻记者信条》在华传播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新闻职业标准的参考规范。1925年,伍超在著作《新闻学大纲》论述“访事员”时提出:“今更申其义,将威廉氏所论之新闻记者之信条录于后,以供为记者之规范焉。”[57]1932年,郭德浩在《新闻事业者所负之使命》一文中,直接呼吁将《新闻记者信条》作为中国新闻业者的参考,“新闻事业者应当有个努力的目标,工作的信条,免不致使社会的改革茫无头绪。美国密苏里报学院长威廉博士曾拟过一个新闻事业者信条,我们不妨来做个参考。”[58]在总结新闻工作者使命时,直接引用《新闻记者信条》语句,“新闻事业者的使命主要是记载社会,批判社会,改造社会。在进一步更为增进世界美感,培养国际友谊,为人类之报业,然而他取的手段及其工作的方法之标准,永远不能离开真、善、美。”1934年,徐景贤在文章《新闻学常识讲话》中,将《新闻记者信条》作为式范,“现在介绍曾任世界报界大会总会长,并可以说是“报学权威”威廉博士所撰新闻记者的信条,以式模范。”[59]1941年,任白涛在《综合新闻学》中认为:“威廉博士的信条,也是同前举各种规律一样,……就大体上说,是可以当做一种标准的。”[60]1945年3月30日,国民党党史会总纂办秘书林一厂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报学会威廉博士所订之《报人信条》……为报界之金科玉律”。[61]

其三,在行为实践上,在《新闻记者信条》影响下,中国新闻界开始尝试制定中国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抗战爆发后,战时新闻事业需要新闻业者组织起来。1937年11月8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宣告成立。1938年3月15日,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出版《新闻记者》杂志,制定了《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会员信条》,“努力自我修养,健全本身人格,巩固共同意志,促进新闻事业,维护大众利益,发扬民族精神。”[62]信条内容虽然简单,但号召新闻记者从自身修养和人格出发团结抗战,掷地有声。此后,新闻界积极呼吁制定一个全行业的新闻记者信条。1939年11月,俞颂华在《新闻学季刊》发表《论报业道德》一文指出:“道德的伦理的信条的所以重要,也就在他有激发报业人员共同自动努力的作用。……中国之报业团体与各报社如能参酌国情与中国之道德精神,制定完备的道德信条,共同守信,以造成内部更加健全而良好之服务精神与习惯,为社会一般,立一模楷,为自己本业,奠一伦理的基础,则岂独报业之幸,抑亦社会国家之福。”[63]1942年9月1日,中国新闻学会举行年会。会议提案之一就是拟订新闻记者信条。密苏里新闻学院校友、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系主任马星野受中国新闻学会委托起草《中国新闻记者信条》12条。从每条开头的“吾人深信”的形式和内容看,参考了威廉院长的《新闻记者信条》并根据中国新闻界的传统与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该信条前三条强调宣传贯彻国民党“三民主义”,其余九条总结了中国资产阶级办报的经验。《中国新闻记者信条》倡导加强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但由于战争环境,只能在大后方国民党管辖的部分地区新闻界实行;但它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较为明确和规范的新闻职业道德自律文件,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国性新闻职业道德准则。[64]

由于与民国新闻界有着思想道德上的共同追求,《新闻记者信条》在中国长期的传播产生了广泛影响,不仅成为中国新闻学者构建中国新闻职业道德的理论依据,而且是中国新闻工作者新闻职业道德行为的参考规范,更成为中国新闻界制定新闻职业道德信条的蓝本。《新闻记者信条》蕴含的新闻职业道德理念在民国新闻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制订了《中国新闻记者信条》。但是,也不用讳言,《新闻记者信条》在华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战争频仍,时局动荡,中国新闻职业化程度低,新闻教育刚刚起步,再加之该信条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它并非从新闻业界经验出发,而是基于新闻教育培养未来记者的立场)等,约束并限制了它对中国新闻界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作用的发挥。


四、《新闻记者信条》在当代中国传播和现实意义

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后,台湾新闻界不仅正式通过了受美国《新闻记者信条》影响的《中国新闻记者信条》,而且被台北市报业新闻评议会、编辑人协会、杂志事业协会等新闻团体采用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1960年代,随着台湾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探讨,威廉院长的《新闻记者信条》重新焕发出生机,不断被新闻著述引证或作为附录出现。如1966年,台湾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李瞻编撰《世界新闻史》,将《新闻记者信条》改名为《报人守则》纳入附录。此后,如《新闻学》(1969)、《新闻道德》(1969)、《新闻自由与自律》(1974)、《小型报刊实务》(1975)、《新闻编辑学》、《采访写作》(1982)、《新闻学境界》(1982)、《新闻写作》(1993)等著作将其收入或使用其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参考性规范。

在大陆新生人民政权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为批判资产阶级新闻学,于1960年重新翻译约斯特《新闻学原理》,作为内部材料出版。该书第十四章《新闻伦理》以《报人信条》为名全文翻译了《新闻记者信条》,但从翻译的语句中并没有体现出批判意味,如“非常精辟的个人的表示”,“大多数负指导并在实践中注意伦理行为的报人,都会自觉地承认上述的这些原则,并且努力去应用它们。”[65]改革开放后,中国新闻界开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威廉院长的《新闻记者信条》作为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辞条收入新闻工具书,如《新闻学简明词典》(1984)、《图书、报纸、期刊、编印发业务辞典》(1990)、《新闻学大辞典》(1993)、《新闻侵权法律辞典》(1994)、《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1996)等。新世纪后,随着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理论探索的深入,《新闻记者信条》成为新闻伦理研究者参考西方新闻道德规范的典范,其名(《新闻记者信条》,或《报人信条》、《记者守则》)或内容在各种新闻传播学著作中频频出现,如《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2001)、《新闻传媒--制衡美国的第四权力》(2002)、《当代新闻学原理》(2003)、《新闻哲学》(2004)、《新闻理论教程》(2005)、《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2006)、《新闻伦理与规制》(2008)、《新闻职业精神论纲》(2009)、《新闻采访写作》(2012)、《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2013)等。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后,CNN、BBC等西方媒体肆意对拉萨事件、奥运火炬传递进行歪曲报道,恶毒攻击中国人民。《新闻记者信条》被学者临时作为中国新闻界以其人之矛功其人之盾的道德批判武器。4月2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发表中英文公开信,指出:“在中国新闻教育的课堂上,我们会让我们的学生阅读一百年前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办者沃尔特?威廉姆斯撰写的《新闻记者的信条》这种充满着正义、善良和智慧的职业道德文献。我们也建议今天CNN和BBC的从业者们重温一下这个历史文献,领悟其中的精神,理解其中的原则,进而面对神圣的新闻职业道德,反省你们今天在专业领域的所作所为。”[66]中国各大媒体和网站纷纷刊登该公开信,建议西方媒体重温《新闻记者信条》。新闻学术刊物也曾发表论文《对照〈新闻记者信条〉看西方媒体对新闻专业理念的背叛》(《新闻与写作》第8期)对西方媒体进行严厉批判。2011年以来,随着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美国《新闻记者信条》又成为树立新闻记者职业信念的精神食粮。高钢教授在《中国新闻界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宣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义思考》写道:“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始人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Williams)在他撰写的《新闻记者的信条》(Journalist'sCreed)中开篇直言:‘我相信:新闻是一种专门职业。’新闻工作是一种伴随着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的职业工作。”[67]回望百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威廉院长制定的《新闻记者信条》作为西方新闻职业道德的经典规范,对目前中国新闻界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释:

[1]李建新:《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借鉴》,《新闻大学》2012年第05期,第129页。

[2]RonaldT.Farrar.ACreedforMyProfession:WalterWilliams,Journalisttotheworld.St.Louis,Missouri: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1998.p203.

[3]徐新平:《威廉的新闻伦理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新闻大学》2002年第2期,第64页。

[4][美]迈克尔·舒德森著,陈昌凤、常江译:《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1页。

[5]RonaldT.Farrar.ACreedforMyProfession:WalterWilliams,Journalisttotheworld.St.Louis,Missouri: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1998.p201.

[6][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展江、殷文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1页。

[7]JosephPulitzer,TheCollegeofJournalism.NorthAmericanReview,No.DLXX.May,1904.p667.

[8]SteveWeinberg.AJournalismofHumanity,ACandidHistoryoftheWorld’sFirstJournalismSchool,ColumbiaandLondon: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2008.p6.

[9]RonaldT.Farrar.ACreedforMyProfession,WalterWilliamsJournalisttotheWorld,ColumbiaandLondon: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1998.p49.

[10]RonaldT.Farrar.ACreedforMyProfession,WalterWilliamsJournalisttotheWorld,St.Louis,Missouri: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1998.p67.

[11]ColumbiaHerald.Noverber,15,1901.

[12]EarlEnglish.JournalismEducationattheUniversityofMissouri–Columbia,MarcelineMissouri:Wal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88.p2.

[13]RonaldT.Farrar.ACreedforMyProfession:WalterWilliams,Journalisttotheworld.St.Louis,Missouri: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1998.p202.

[14]WalterWilliams.TrainingforJournalismasaprofession.St.Louis,Missouri:SchoolofJournalismUniversityofJournalism1908,p3.

[15]RonaldT.Farrar.ACreedforMyProfession:WalterWilliams,Journalisttotheworld.St.Louis,Missouri: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1998.p202.

[16]BettyHouchinWinfield.Journalism,1908birthofaProfession.St.Louis,Missouri: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2008.p226.

[17]RonaldT.Farrar.ACreedforMyProfession:WalterWilliams,Journalisttotheworld.St.Louis,Missouri: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1998.p202.

[18]RonaldT.Farrar.ACreedforMyProfession:WalterWilliams,Journalisttotheworld.St.Louis,Missouri: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1998.p203.译文参考:李瞻:《新闻学》,台湾三民书局1969年,第197页。

[19]BettyHouchinWinfield.Journalism,1908birthofaProfession.St.Louis,Missouri: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2008.p87.

[20]马骥伸:《新闻伦理》,台湾三民书局1997年,第52页。

[21]钱震:《新闻新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第356页。

[22]RonaldT.Farrar.ACreedforMyProfession:WalterWilliams,Journalisttotheworld.St.Louis,Missouri: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1998.p204.

[23]WalterWilliam.ThePressCongressoftheWorldinHawaii,Columbia,Mo:E.W.StephensPublishingCompany.1923.p248.

[24][39]Williams,SaraLockwood.TwentyYearsofEducationforJournalism:AHistoryoftheSchoolofJournalismoftheUniversityofMissouri.Columbia,Missouri,U.S.A.1929.Columbia,Mo.:TheE.W.StephensPublishingCompany,1929.pp323.293.

[25]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about/creed.html.

[26]任白涛:《综合新闻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88-89页。

[27]《威廉博士之名言》,上海《民国日报》,1919-2-12。

[28]《威廉博士离沪之谈话》,天津《益世报》,1919-2-15。

[29]《威廉之新闻记者信条》,《申报》,1921-12-21。

[30]《威廉博士所着之新闻信条》,《益世报》,1919-12-23。

[31]任白涛:《综合新闻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89页。

[32]《记者联欢会明日开三周纪念会》,《申报》,1924-11-15。

[33]伍超:《新闻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38页。

[34]《上海报学社成立纪》,《申报》,1925-11-30。

[35]《威廉博士昨日到沪》,《申报》,1927-8-22。

[36]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上海光华书局1929年,第86页。

[37]汪英宾:《题词》,《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纪念刊》1930年,第12页。

[38]邓绍根:《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历史友谊——密苏里新闻学院支持燕大新闻学系建设的过程和措施探析》,《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6期,第57页。

[40]《报人信条》,《新闻学研究》,燕京大学新闻学系1932年刊印,第345-346页。

[41]聂世琦:《新闻记者》,上海光华书局1933年,第39页

[42]昂:《悼惠廉博士》,《申报》,1935-8-2。

[43]金燕:《新闻记者的信条》,《世界日报副刊?新闻学周刊》,1936年9月24日。

[44]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23页。

[45]任白涛:《综合新闻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90页。

[46][47]管翼贤:《新闻记者篇》,《新闻学集成》第2辑,中华新闻学院1943年,第39、40页。

[48]黄旦:《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8期,第6页。

[49]徐宝璜著,肖东发、邓绍根编:《徐宝璜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50]邵飘萍著,肖东发、邓绍根编:《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51]《威廉底新闻记者信条》,《民国日报》,1921-12-23。

[52]《汪英宾君昨晚在寰球学生会演讲》,《申报》,1924-11-16。

[53]汪英宾:《中国报业应有之觉悟》,《新闻学论文集》,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第32-33页。

[54]吴贯因:《新闻职业化与科学化》,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第97-98页。

[55]刘豁轩:《报纸的去向》,《新北辰》1937年第2期,第114页。

[56]程仲文:《新闻评论学》,力生文化出版公司1947年,第7页

[57]伍超:《新闻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38页。

[58]郭德浩:《新闻事业者所负之使命》,《新闻学研究》,燕京大学新闻学系1932年刊印,第240页。

[59]徐景贤:《新闻学常识讲话》,《学风》1934年第8期,第18页。

[60]任白涛:《综合新闻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90页。

[61]林一厂著,李吉奎整理:《林一厂日记》(下),中华书局2012年,第547页。

[62]《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会员信条》,《新闻记者》第2期,第6页。

[63]喻颂华:《论报业道德》,《新闻学季刊》1939年11月创刊号,第2页。

[64]郎劲松,初广志编著:《传媒伦理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2页。

[65]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批判资产阶级新闻学资料?新闻学原理》,1960年编印本,第119页。

[66]《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公开信》,《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4期,扉页。

[67]高钢:《中国新闻界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宣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义思考》,《光明日报》,2011-09-26。

进入 邓绍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沃尔特·威廉   密苏里新闻学院   《新闻记者信条》   民国新闻界   新闻职业道德  

本文责编:chenp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历史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71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0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