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本系列“量化历史研究”的文章,主要是作者对英文文献的解读剖析。对于有志于了解、进入“量化历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同仁,有着较大的辅助作用。文末附原文下载链接及系列介绍。另,文章已授权转载,转载请取得作者或原出处的授权。
大分流已经是经济史研究热点。那么,大分流开始于什么时间呢?作为大分流问题的经验起点,工业革命前夕亚洲地区和欧洲地区的生活水平比较引起了经济史学界的广泛争论。古典经济学家和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在工业革命前很长一段时间,欧洲生活水平就已经超过了亚洲。亚当?斯密也认为中国和欧洲劳动力价格上存在巨大差异。但是,最近这个共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部分学者认为18世纪亚洲生活水平足以与欧洲相媲美,并且质疑了其人口统计和农业发展的基础假设(Pomeranz, 2000; Parthasarathi, 1998; Wong, 1997)。不过,这个观念并没有让所有人信服。于是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实际生活水平成为关键。实际工资是指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实际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支付的服务的数量,是反映工人实际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为跨国历史比较提供了可能的视角。
Allen etc.(2011)构建了1738–1925年中国的工资和价格数据,进而与欧洲、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的生活水平差异比较。他做了三个方面的准备,方式就是:估算出名义工资、物价指数,进而算出实际工资,再除以家庭人口规模,得到福利水平。
第一,名义工资。选择北京、广州、苏州三地的非熟练建筑工人名义工资(以银两为单位)。北京数据主要分为三段:1730-1800数据来自1730-1800 《物料价值则例》和312个样本的回归平均,1800-1902数据来的Gamble (1943),1870-1925数据来自于Meng& Gamble (1926)。广州数据主要包括:1730-1800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数据,1911-1925数据来自广东政府调研。《中国丛报》和海关数据都是补充。苏州数据主要利用18世纪的缎料工资。另外,《钦定工部军器则例》、清代刑部档案、《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Peng,1957)等都作为补充资料。
第二,物价指数。由于东西方生活方式差异巨大,中国南北方也存在生活方式差异,所以价格指数的计算更加困难。按照亚当?斯密“生存价格”(price of subsistence)的概念,作者构建了生存最低限度的商品结构。构建可比较的一揽子商品(comparable baskets),估计标准预算(standard budget)的成本。假定每天1940卡路里,80克蛋白质摄入量,同时固定数量的纺织品、热量、酒精和固定利息率。按照维持生计的商品一揽子(“Bare bones” Basket)和维持体面生活的商品一揽子(Respectable Basket),可以比较欧洲与北京物价差距。
第三,福利水平。福利水平等于每日实际工资乘以工作日数量(一年工作250天),再除以家庭人口规模(一家3口人)。
通过上述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18世纪中国和日本的生活水平与欧洲外围、奥斯曼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接近,但是却低于英国和低地国家。西北欧洲和其他欧洲区域存在小分叉。
【论文来源】Allen etc. 2011, “Wages, Prices, and Living Standards in China”,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64( S1):8–38.
【原文下载链接】
http://jnls.cup.org/home.do;jsessionid=A46CFBAB877B4717A8A47D2FE524B787
【微信公号简介】“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是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陈志武教授及其团队负责,以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方式,向广大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有关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历史研究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本账户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向大家及时推送讲习班的最新信息和进展。喜欢我们的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