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晔:权力与新闻生产过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03 次 更新时间:2008-07-11 20:08

进入专题: 新闻  

陆晔  

如果我们把新闻生产视为一种社会过程,那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路径,就是分析新闻生产过程当中的权力实践,这种权力实践主要通过信息传播的所有参与者和新闻机构组织内部实现1.基於此,本文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生产领域的制约/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与以往常规的研究不同,本文并不主要进行制度分析,相反,研究重点在於通过深入细緻地描述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过程,来考察其中种种权力关系的非正式和动态的特徵。

从理论上说,这个关乎媒介控制的权力实践问题是十分宽泛的。塔克曼(Gaye Tuchman)认为新闻生产依赖於将新闻专业理念内化为编辑部内部日常运作的常规行为,而外部的媒介控制力量则往往来自政府、大企业等相关组织2.也有相当一些学者研究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之间的权力关系3,或者媒介的意识形态控制4.

那么,在如此丰富的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为甚么要研究与中国社会转型相关联的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90年代末英国相关的媒介与文化学者曾着力描述社会转型中媒介的制约力量,认为政治家、商人、媒介组织的所有者和他们的僱员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起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影响作用5.由於这类研究大多更接近媒介与社会的制度分析,因此新闻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权力实践本身,却往往不经意地被忽略掉了。对於中国现阶段的新闻生产环境而言,由於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媒介正处在巨大的变动过程当中,媒介的双重性质和功能导致新闻生产中宣传导向与市场效益之间的矛盾突出,新闻价值标准模糊不清,编辑部的运作规则缺少制度化保障,新闻从业者个体与新闻媒介组织的身份认同涣散6.以上种种因素造就了当前中国新闻生产过程中,宣传政策、媒介组织运作逻辑、消息来源及其他社会力量与新闻从业者自身的权力博弈。我们在这里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即考量这些权力实践和权力关系究竟是一般意义上的转型社会的临时特徵,还是中国社会的固有特徵?

本文採取的是社会学家称为「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7.选择这样的研究策略的理由之一,是中国新闻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其中非正式因素的作用,即被有关学者概括为「临场发挥」的特徵8.只有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微观的动态的实践行为(而非宏观的结构)之上──正是这些流动的「微小实践」9构成社会生活的基础和重大历史场景的社会过程,我们才能超越因果关系的传统视野,理解和解释新闻实践活动中具有不确定性的权力关系的「深层游戏」(deep play )逻辑,并将「支配的微观结构加以理论化」10.

本文从宣传管理、媒介组织、消息来源三个方面来分析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从中透视这些权力实践形态与社会转型特徵和中国社会形态的关系。与西方新闻业不同,包括新闻生产在内的中国媒体改革的一切微观实践过程,都是在宣传管理的控制机制之下展开的,因此,这个领域的权力实践行为,构成了我们研究的第一个层次;由於媒介组织是新闻生产的具体实践单元,而其中最能够体现媒介组织内部权力关系的场域,就是通过「新闻判断」来建构作为新闻业共同标准的专业逻辑,於是我们把这个场域作为研究的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是关涉新闻生产实践过程中资源与利益分配的媒介组织与消息来源的关系;这三个层次体现出新闻生产过程中权力实践的动态的微妙情景。

文中使用的所有资料,均来自2000-2001年作者、合作研究者和研究助理在京沪粤等地不同媒介的参与观察,包括田野日记和深度访谈记录11.与「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相一致,这些田野调查资料把研究对象转化为动态叙事的故事文本,并构成对当前中国新闻生产实践与社会转型关系的厚重描述。

一、宣传管理:权力行使的互动系统

尽管不同的研究取向都有可能在各自的理论架构下使用「权力」、「控制」或「影响力」这样的概念,但是,在我们的分析框架里,只有将权力视为一种具有较高同一性的概念,才有可能在涵盖不同层面社会影响因素的同时,指涉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的动态特徵──归根结柢,通过新闻生产的实践活动,考察权力是如何被接受、软化或抵制的。因此我们沿用科利佐娃(Olessia Koltsova)对当代俄国的新闻实践进行研究时採用的分析框架12:1、权力是实践活动本身,其特徵在於「行使」(exercised )多过「控制」(possessed );2、权力不单意味着单一的压制,而且是可以生产的13.

以此为起点,我们把作为实践活动本身的权力视作新闻活动的生产和约束机制。在这里,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被简约为一个互动系统,其中某些资源足以改变整个新闻生产实践活动的情状和走势。

宣传管理在中国新闻生产实践活动中,就是这个互动系统中权力行使和运用的重要场域。宣传管理中的权力是通过新闻生产的主体的实践而得以表达、实现的。

美国社会学家布里德(Warren Breed)在关於编辑部内部的社会控制机制的研究中,揭示了新闻生产的权力行使方式14.其中很重要的是,来自业务上司的权力行使过程,使得具有专业规范特性的社会控制得以实现。而在中国现有的新闻体制下,行政命令往往代替了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基础的社会控制机制15.一个实例是新闻审稿。尽管实际操作中审稿通常由编辑部的新闻主管进行,但最终如何定夺一篇报导能否刊载或播发的所谓终审权,则视题材而定。在某中央级媒体,遇有重大题材,往往部门主任审完了,还要主管新闻的副总编和总编审,有时候,「还得中宣部、公安部、高检、高法等部门合审,有些特殊题材,涉及特殊人物,甚至可能惊动副总理、总理、政治局常委」16.

由此可见,作为媒介的直接管理者,来自宣传部门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构筑了边界明确清晰的新闻生产的有形控制空间。除了针对具体事件的「宣传通知」、相关的审稿制度和由宣传管理部门直接下达宣传任务等外,还包括各种并不一定见诸文本但在新闻机构内部尽人皆知的边界,比如,对批评报导的行政级别的限制,对新闻媒介异地监督的限制,等等。面对这个有边界的控制空间,一般的媒介会尽量採取退让的办法。笔者曾对某城市新闻界十多名中层干部和资深记者进行访谈,他们对於这类新闻生产中有形的权力控制空间,都持大致相近的看法,即尽可能以退让的姿态应对:「不管你是想实现自己的专业追求,还是想挣钱,学会避开宣传政策的雷区,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17.一位媒介学者认为这种退让的态度与新闻机构的人事制度有关,因为所有新闻媒介的领导干部都是由上级宣传管理部门任免,因此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专业诉求还是市场诉求,一旦遭遇宣传制约的瓶颈,媒介主管「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乌纱帽」,退让自然就是唯一的选择18.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闻生产的权力行使过程中,媒介组织常常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控制空间。这一无形的控制是由宣传制约当中的意识形态、行政命令、社会关系和人情等複杂因素交织而成。调控这个无形空间的是社会学家称之为「非正式」的制度,它与表达在法律、规章、宣传纪律中的「正式」制度有相互补充、相互抵触的依存和张力关系19.在某个以舆论监督着称的新闻部门,一位实习生问部门某主任,为甚么对××地方的批评很少涉及,主任回答这个地方「一是×书记的家乡,二是本媒体×领导的家乡,自然反映得少一点」;实习生再问,难道会有这样的规定吗?主任笑答:「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20.一位记者抱怨,「问题是没有哪个记者能记住这么多无形的条条框框。」他说他一年中,有过两次因为批评报导惹恼主管领导而导致总编、副总编、部门编辑和他本人都要写检讨的情况。他说:「这种事儿让我更加聪明、胆小和本份。如果再犯错误,那一定是我没想到,而不是别的。」21

但这并不意味着宣传管理一路畅通,或者媒介在宣传管理的控制空间内一味退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向是当今中国社会各个领域规避、软化和抵禦上级政令的有效方式,媒介行业也不例外。由於媒介自身经济诉求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越来越强烈,而太多来自宣传部门的要求,无疑会大大制约媒介的市场能力,因此,一些媒介就会採取相应的变通办法。在一个党委机关报内部,有人总结「在一个集团里把不同报纸分割,母报对上,子报对下;在一张报纸上把版面分割,一部分版面对上,另一部分版面对下」,以此来做到所谓的「两老满意」22.

这一类的变通方式,是十分有效的规避手段,既不冒任何抗拒宣传管理的风险,完成自上而下的宣传任务,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媒介自身的利益,尽管所谓的利益包括专业诉求和市场诉求两个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互抵触的层面。

规避对无形空间的宣传制约有效,并不意味着媒介在面对有清晰边界的宣传控制的有形空间时就完全无所作为。事实上,打「擦边球」的情况在各个媒介内部都时有发生。某媒介的一位宣传主管在访谈中告诉我们,在接到主管部门的各种「通知」时,宁愿自己在审稿时严格把关,也不愿意层层传达,因为「怕太多限制了编辑记者的採写新闻的主观能动性」23.

必须注意到,有时候主动与宣传需要挂?,也是拓展业务能力和寻求市场卖点的有效途径。一位多产的报社资深记者告诉我们,他的诀窍是要懂得在版面十分紧张、内部竞争很激烈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需要发稿,「要灵活地利用这节那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比如,在六一儿童节时写一组关於儿童玩具市场的问题报导,「有时候,应景文章做得好,事半功倍」24.

二、媒介组织:「新闻判断」作为权力实践中心

在新闻机构内部,新闻生产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记者编辑和各种资源的权力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判断」是权力互动的目标和结果。事实上,「新闻判断」即是从业者对於新闻信息是否值得报导的评估,其核心在於「共识」25.「共识」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源自包括新闻专业训练以及在新闻从业实践中的专业控制在内的职业社会化过程。在布里德的研究当中,编辑部内的权力关系,体现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资深、地位高的编辑会在业务指导、指示中,将组织的价值取向传递给每一个新手,而每个新手又都有专业的和物质的动因而遵从组织内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规范和标准。布里德所揭示的实际是一个体制内权力运作的常态26,这种常态是形成「共识」的重要前提。

那么,在中国现阶段,编辑部的内部权力运作,却远远不是布里德所描述的「常态」,更多的时候,权力互动是以非制度化的方式体现出来。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新闻改革质疑甚至打破了一些原有的成规,但新的游戏规则却仍在建构之中。在这种新旧共处的情况下,在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中,「共识」不具有静态的实在,而是渗透在实践的运动过程之中。以下一个实例可以充分说明「新闻判断」是如何通过权力互动在编辑部内部形成「共识」,以及在不同的情景下又是如何飘忽不定。在某电视台新闻栏目内部,每天播出前一小时,部主任、几位制片人和当班编辑审片,会在一起讨论片子,其他编辑有空也会在旁边听,多听几次,大体可以揣摩出一些道道。但是,当不同制片人的「新闻判断」无法达成共识,编辑们就无所适从。一个制片人当班时,要闻特别多,「除了政治局常委的事一样不少以外,他还喜欢把他认为特别重要的时政内容加进去」。另一个制片人则不然,总争取把要闻做得越简洁越好。他认为「要闻不是重要的新闻,而是要人的新闻,因为不值得多报但又不能不报,所以用三言两语来处理」27.

这种情形也存在於其他新闻机构之内。更重要的是,「新闻判断」的基础是由行业内部共同的专业经验日复一日培养出来的新闻价值共识,而它的背后,则是一整套影响媒介秩序新闻价值观与新闻社会功能的外在因素。其中宣传控制、专业控制和以市场诉求为目标的商业控制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在媒介组织内部的权力实践中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一位曾在海外主流媒介工作的省级电台新闻部主任认为,新闻判断的标准首先是受众关心的程度,他觉得他工作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是「了解我的听众和怎样开拓这个听众市场」。但他同时也认为「媒介对社会是有责任的」,有些新闻类节目尽管赔钱,但他觉得「有助於树立媒体和新闻节目的社会形象」。当谈到记者与主管部门在新闻观念上的矛盾冲突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没甚么可协调的,听领导的」,可又说:「但长期听领导的会让记者丧失动力,变得没有自己的想法。」28这里所显示的矛盾正是「共识」的匮缺,也是在改革过程中无法产生「共识」的窘景。

缺乏「新闻判断」的共识,常常给编辑部内的新入行者带来极大困扰。某城市一条文化街商家生意清淡,某报一位实习生想就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平衡写一篇分析文章,与某编辑商量,这位编辑说:「你可以去採访一下,我本人对文化街并不看好,当初某些领导拍脑袋想出这个主意来,下面只能跟着叫好。」但另一位编辑「一听就摇头」,他告诫:「文化街是市里×领导看着建起来的,你写批评性报导,谁敢给你见报?」实习生写完稿子让部主任看,主任说:「市政府定的项目怎么好批评?」建议她去问另外一位「对这种东西比较熟悉」的记者。结果那位记者认为改改可以发掉,「现在甚么事儿都扯到×领导!其实不过是文化街开放时去剪了个彩嘛。没事,我跟他很熟的」,又补充道:「是跟他夫人很熟」29.一位资深记者认为,能适应具体的环境,包括适应不同的新闻判断标准,才算是好记者,「要不然,连记者都干不成,更别说「好」了。」因为「在这个单位、这种情况下你这么写,可能会是好记者;在那个单位、那种情况下你这么写,就可能通不过」30.

三、消息来源:利益和资源的冲突、协商与互换

在媒介与社会学者眼中,消息来源是媒介一项功能性的需求。一般来讲,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的关系充满着利益冲突与协商,因为消息来源在为记者提供消息的同时,既可能为自身利益服务,又可能是一种操纵媒介的行为31.这亦是新闻生产在另一不同层面上的权力实践关系。

然而,在中国的新闻生产过程中,这类权力实践关系要比西方商业媒介複杂和微妙得多。

首先,相当一部分消息来源就是媒介的直接主管部门。最典型的莫过於宣传部门直接下达的报导任务。

其次是有重要领导参加的各种党政和商业活动,尤其是会议新闻,只要有比较重要的党政领导出席,就能够发稿,而且还可以上很重要的版面。但报导党政领导的讲话,是必须慎而重之的。一位实习生参加一个商业会议,当地领导出席并讲话。这位实习生写稿时老编辑提醒他,领导讲话内容一定要让会议主办方提供,并送相关部门审过,切不可只依据自己在会场上记下来的笔记。因为「没有送审,谁敢随便发稿?如果出了问题,市委责怪下来,谁负责?!」32

另外,在政府职能和社会各种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形下,新闻媒介往往被受众看成类似於政府的信访部门。每天接到大量群众来信来电,大多是要求媒体介入以解决那些政府职能部门长久无法解决的问题。中央电视台一个着名的舆论监督栏目,每天会接到上百封观众来信,但这其中「大概能作为新闻选题的只有两到四个」,除了反映的事情太小,或者缺乏时效性以外,更重要的问题是,每当该栏目播出一个批评性节目,大量反映类似问题的信件和电话就会接踵而来,而同类题材在短期内重複报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於一些敏感地区或敏感问题,一般会告诉对方:「我们会把您反映的情况向领导汇报,但能不能做节目是要有一定程序的。」33一家地方电台的新闻栏目,每天都会把听众反映问题的来电记录下来,转到有关部门,该栏目的编辑说:「老百姓打电话来,就是希望我们去报导,认为只要我们去了,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可我们毕竟不能代替政府,我们有自己的报导需要,也面临各种限制,老百姓对我们这种做法很失望,甚至有人打电话来说,你们如果播不了没关系,你们只要来个记者,採访一下,问问情况,他们就会怕,我们就有指望了。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把这些事反映给相关的部门去处理。」34这种利益冲突是媒介和作为消息来源的受众之间最明显的矛盾。

其他媒介已经报导的内容也是重要的新闻来源。这种情况在新闻界很普遍。从表面上看,这无非是媒介在议程设置过程中的相互炒作,但也有部分从业者持完全不同的看法,认为尤其是针对批评性报导而言,别的媒介报导过的题材,「触雷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风险也小」35.还有就是如果一个比较敏感的新闻由几家媒体互为消息来源,都报导了,那么,即使冒犯了甚么人或机构,被追究的程度也会相应减轻,「法不责众嘛,这是中国社会民间最实用的智慧」,一位记者如是说36.这是一种典型的利益协商,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群体认同中得到正当化的保护。

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不同,一些记者还习惯於「每天很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等有关单位的简报、来稿、邀请函」。这一类消息来源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性很强,记者为发稿而受到的压力也比较大。如北京某报应邀採访一个海外企业的投资洽谈会,记者就被告知「不能提问题,不能说坏,因为是统一规定」37.

记者与消息来源的关系或曰「交情」在报导中的作用是非常微妙的,尤其是那种带有广告嫌疑的报导。一般来说,对於有软广告之嫌的报导,媒体的新闻主管往往会在审稿时指出,并要求修改,而且不太容易发到好的版面。但如果消息来源和主管领导有私交,则另当别论。一位党报工业交通部记者带一位实习生去参加某连锁超市的签字仪式,实习生问:这种新闻价值不大而且有替该超市宣传之嫌的报导如何才能发稿?记者说:「没事,这活动是咱报社老总帮忙策划的,稿子肯定可以在很好的位置发出来。」尽管整个活动十分沉闷,次日稿子还是在显着版面上刊出38.独家新闻的报导也常常有赖於记者和消息来源的交情。在某着名党报内部实行对独家新闻的奖励政策后,一位年轻记者向资深记者讨教如何才能抓到独家新闻,资深记者笑着说:「这可得靠关系。」他说他刚发的一条「市中心将开闢新绿地,数十家门面会搬迁」的独家新闻,就是市商委的朋友给他透露的,否则,「没有关系,谁会来通知你。」这家报纸的关系稿在平时并不多,而且新闻主管在编前会上也总是三令五申,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关系稿虽数量不多,但也会见报。有记者认为,「如果不发些这类稿件,「关系」就难以稳固和加深;而「关系」不稳不深,以后人家有独家新闻也不会给你。」39

反过来,有时候记者站在媒介与社会公共性的立场,也会从不同的利益视点想问题。北京某报记者在报导风沙时,就想过是不是可以把灾情报得严重一点,损失报得大一点,「这样政府会给(受灾地区)一些补贴。」40

国际性的大型活动,有时候也是凸显新闻地位和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消息来源。比如,2000年美国亚洲协会年会在上海召开时,由於有亚太地区政界经济界的大腕参加,当地某电视台的财经报导节目决定在三天会议期间做特别报导,增加四分钟的专题,下午六点播出的「财经报导」的广告由平时的四十五秒增加到一分四十五秒;晚上十点二十五分的「夜间财经」广告也从平时的十五秒增加到五十秒。甚至,平日被普通编辑记者视为无奈之举的会议活动,也因人因事因地而异,成为求之不得的消息来源。一位责编知道朱鎔基总理将出席该会议并讲话后,兴奋地说:「朱总理的讲话一定会拉动收视率上升」41.这样的资源转换在很多情景下都会以不同形式体现出来。

网络新闻也是消息来源之一,但很多时候,对於比较正统的媒体来说,是否发稿并不能以网络新闻为准,但网络新闻可以作为背景补充。中欧世贸谈判签字时,新浪网率先报导,但没有新华社稿子是不能发稿的。某电视台终於在主打综合新闻开播前等到新华社的英文稿,但只有两句话,制片人遂决定把新浪网提供的一些背景加进去,以使得内容更丰富42.这可以被看成是另一种利益协商关系。

四、简短的结论

我们在上述三个层面的讨论中看到,转型社会最基本的问题──缺少价值中心、缺少共识、各种利益冲突之凸显等等,在新闻生产的权力实践过程中清楚呈现出来,并表现为不同的权力行使形态;而在整个新闻生产活动中,作为中国媒介特殊的生态要素,宣传管理因素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作为转型期的媒介实践,在新闻生产的权力纠葛中,制度化的因素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事实上,许多非常规、非正式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不仅是宣传管理、商业需要和专业诉求的简单的相互矛盾,也看到其中的权力和由权力支配的资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是一个流动的、现在每天每时仍然有可能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考察的各种权力关系,不是静态、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消解、不断建构和彼此消长的。这应该是中国媒介改革在今天最值得关注的所谓微小实践的特徵。

註释

1Warren Breed,"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Social Force 33(1955):326-35;Herbert J.Gans,Deciding What's News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

2Gaye Tuchman,Making News(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80)。

3Bernard Roshco,Newsmaking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Robert K.Manoff and Michael Schudson,Reading the News (New York:PantheonBooks ,1986);Richard V.Ericson ,Patricia M.Baranek,Janet B.L.Chan ,Negotiating Control :A Study of News Sources(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Press ,1989)。

4Glasgow University Media Group,Bad News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6)。

5Colin Sparks and Anna Reading ,Communism,Capitalism and the Mass Media(London:Sage ,1998)。

6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新闻大学》(上海),1995年春季号;Yuezhi Zhao ,Media,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na :Between the PartyLine and the Bottom Line(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8);陈怀林:〈九十年代中国传媒的制度演变〉,《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9年6月号;Chin-Chuan Lee,ed.,Power,Money,and Media:CommunicationPatterns and Bureaucratic Control in Cultural China (Chicago ,IL :NorthwesternUniversity Press,2000);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像: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台北),第七十一期(2002)。

7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胡续冬、马骅编:《思想的碎片》(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

8潘忠党:〈中国大陆新闻改革过程中象徵资源之替换形态〉,《新闻学研究》(台北),第五十四期(1997)。

9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Berkeley,CA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10同註7.

11本文的资料来自「中国媒介改革实践研究」项目。该项目使用的是香港大学资助委员会给潘忠党教授、陈韬文教授提供的研究基金,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为作者提供的博士后研究基金。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也以研究助理的身份参与了该项目田野调查和部分深度访谈的执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2Olessia Koltsova ,"News Production in Contemporary Russia",Europea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6,no.3(2001)。

13同註9de Certeau;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the Prison(New York:Pantheon ,1977)。

14同註1Breed.15同註6陆晔、潘忠党。

16《田野日记》,中央××媒体××部门,2000年4月。

17某城市新闻媒介访谈,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

18××大学新闻学院访谈,2002年5月。

19同註6陈怀林。

20《田野日记》,××媒体××部门,2000年4月。

21《田野日记》,××报,2000年5月。

22《田野日记》,××报业集团,2000年7月。

23××媒介访谈,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

24《田野日记》,××日报,2000年5月。

25同註3Roshco.26同註1Breed.27《田野日记》,××电视台××栏目,2000年4-6月。

28《田野日记》,××电台,2000年6-8月。

29《田野日记》,××报,2000年5-6月。

30《田野日记》,××报,2000年6月。

31同註3Roshco.32《田野日记》,××报社,2000年6月。

33《田野日记》,中央电视台××栏目,2000年3月。

34某电台访谈,2000年7月。

35《田野日记》,××日报,2000年5-6月。

36某新闻机构访谈,2000年8月。

37同註35.38《田野日记》,××报社,2000年5月。

39同註32.40同註35.41《田野日记》,××电视台,2000年5月。

42同註41.

陆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传播媒介与社会研究所所长。

来源: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302037.htm

    进入专题: 新闻  

本文责编:jiangxiangl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理论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38.html
文章来源:《二十一世纪》2003年6月号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