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成、赵京兴、李薇:日本经济运行中若干政策问题考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03 次 更新时间:2015-08-22 23:43

进入专题: 日本经济   若干政策问题   考察  

刘树成 (进入专栏)   赵京兴   李薇  


我们一行3人于1994年10月26日至11月14日赴日,对日本经济运行中若干政策问题进行了学术考察。

一、财政在日本经济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比较而言,在西方国家中日本的经济运行具有更浓厚的国家干预色彩,以致一些日本经济学家认为“日本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这样说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经济中国家干预的程度。财政收支与下面将要介绍的规制都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手段。

日本财政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扩大公共支出实现的。公共支出的扩大创造了有效需求,从而解决需求不足、增长乏力的矛盾。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强大的资金力量作为后盾。

日本财政的可支配资金主要包括三部分:(1)税收;(2)国债;(3)“财投”资金。

日本财政的主要部分是税收,占GDP的比重为25.9%,如加上社会保障收入,占GDP比重达38.6%;而税收结构中所得税比重高达67%。根据日本目前的经济状况,大藏省正在试行税制改革,要点是降低所得税率,增加消费税。

此外,大藏省还通过建立财政的投融资体制掌握着大量资金(即所谓的“财投”资金,主要由邮政储蓄构成)。

日本是在二战期间普遍开征所得税的。那时的日本虽然并非很富裕,但日本却能顺利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二、日本的规制

规制,即国家依照一定规则对经济生活的控制,特别用于指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它也是日本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日本的规制涉及方方面面,据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植草益博士对日本80年代的统计,100%的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规制,受规制的部门占全部产业的33.6%。从日常生活中也可时时处处感到它的作用,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印象。

随着日本经济走向成熟化,特别是由于美国等国家的压力,日本目前正在试图放松规制。但与此同时,政府又在创立新的规制。比如,在介绍通产省当前的主要工作时,有关专家仍强调政府对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通过一些新的规制辅以政府金融机构低息货款以实现上述目的。

三、日本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在交流中,我们感到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的经济学家中货币主义的味道很浓。这既和日本银行职员目前的年龄结构有关,也和日本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目前日本银行职员中,35-50岁这一年龄段的占大多数,特别是在做实际工作的中层干部中,这部分人是主要力量。他们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基本还在学校。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日本已步入成熟经济阶段。而老一辈经济学家,如金森久雄,在其著作中则非常强调经济增长中货币供给的作用,把增长置于首位。

日本银行的学者很强调日本银行的独立性,但这一点即使在日本国内也是颇有争议的。

不论从他们介绍的日本银行总裁的产生办法(由大藏大臣任命),还是从日本银行反映出的情况(“日本银行法”规定,在大藏大臣认为日本银行的政策会给政府的政策实施带来妨碍时,可以对日本银行发出必要的命令),都表明日本银行的独立性是很低的。按照我国专家的评价,日本银行的独立性在西方七国中是最低的。

日本银行的独立性虽然很低,但其通货膨胀率并不高,即使在60年代,消费者物价指数只有5%多一点,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仅为1%。在80年代,日本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仅为1.5%,批发物价指数还有所下降。这只要切身感受一下日本的价格结构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与我国情况如此不同。日本大米平均每公斤500日元,按目前比率,相当于人民币42元。一碗面条700日元左右,而一台收录机仅4000日元,单放机仅3000日元,就是说4-6碗面条可换日一台收录机。这种价格结构的基础是高水平的工业生产率,从而也使农民得到较高的收入。因此,日本的物价稳定是有经济基础的,不能简单地归于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综合对几个政府部门的考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同时,是很注重相互协调的,这一点在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中得到比较集中的体现。企画厅、大藏省、通产省、中央银行之间的工作都被有形无形的链条连在一起。

四、日本经济预测中的“阶段逼近法”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感到日本的经济预测机构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很重视定性分析。他们认为,计量经济方法有其难以克服的缺陷。这大概也是欧美经济学家的意见在日本的反映。

当然,所谓定性分析不是不用数学方法,只是把数学方法的运用建立在更多的实际调查基础上,而不是仅仅依据总量数据进行简单的回归。实际调查从需要调查开始,并将消费需求、生产需求、库存需求、出口需求、投资需求等进一步分解,分解到很细的层次,如将消费需求中的食品一直分解到米、面粉、食糖这样的层次,并且不断依据实际,检验和调整预测结果。

这也就是他们所说的由金森久雄倡导的“阶段逼近法”。

日本的这一经验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但也要看到,这样做成本高昂。按照我国目前一些预测机构的组织方式是难以办到的。当然部分地借鉴还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原文来源:《经济学动态》(京)1995年第03期 第50-51页

进入 刘树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日本经济   若干政策问题   考察  

本文责编:liuwent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58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