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成: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20 次 更新时间:2015-08-22 21:49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经济走势  

刘树成 (进入专栏)  


一、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

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有两个标志性的特点:一个是从经济总量和人均量看;另一个是从经济增长率看。

(一)从经济总量和人均量看。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3600亿元,经过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七年的努力,到1985年达到10000亿元的水平;又经过五年努力,到1990年达到20000亿元;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不断提高,达到30000亿元、40000亿元、50000亿元、……、直到100000亿元的水平;2003年,又达到了110000亿元的规模(见图1)。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GDP)居世界第七位。居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加拿大、西班牙和墨西哥。

图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978-2003年)

从我国人均GDP看,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1987年,始终停留在300美元以下(见图2)。1984年,我国人均GDP是297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在这一年,邓小平同志两次讲话提出:“现在中国还很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三百美元。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八百美元对经济发达国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中国来说,这是雄心壮志。”(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7页。)

图2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81-2003年)

“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是1979年12月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来访时我同他首次谈到的。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页。)经过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努力,到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56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实现了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之初的伟大战略构想。到2003年,我国人均GDP又突破了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跨上了一个重要台阶。

世界银行在每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把各个国家和地区分成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三类,中等收入又分成下中等、上中等。按世界银行的汇率计算方法,198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在545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当年,我国人均GNP为33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1999年,人均GNP在756美元以上的为下中等收入国家。当年,我国人均GNP为780美元,开始进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在当年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排名第140位。虽然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整个世界行列里还是较落后的,我们未来的发展路程还很长。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台阶,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主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这可能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随之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有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使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一个经济、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消耗的资源也随之增加,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摩擦就可能加剧。因此,在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个台阶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发展前景:一种是,抓住机遇,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另一种是,如果处理不好上述矛盾,经济就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如很多拉美国家就是这样。

综合上述,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它显示出两个含义:一是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长期趋势,即我国经济仍可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9%的增长。从现在到20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还可以保持一个较快增长的发展趋势。至于经济增长速度多快为宜,可以进一步探索。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要求每年保持7.2%的增长速度。我们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二是要特别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防止出现经济越发展反而社会矛盾越加突出的局面。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二)从经济增长率看。

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达9.1%。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情况,1990年,经济增长率正好处于一个低谷期,为3.8%(见图3);经过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10余年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处于一个调整期。1991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9.2%,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在这种态势下,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视察,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但由于当时我国改革开放才十来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没有根本转型,原有体制下的投资饥渴、急于求成、层层片面追求高速度等弊端还没有被克服。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很快冲出10%,达到14.2%的高峰,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给全线紧张,金融秩序混乱,明显出现了经济过热。1993年上半年,过热态势继续延续。1993年年中,中央当机立断,果断地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软着陆”调控措施,出台了整顿金融秩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16条措施。经过四年的努力,到1996年,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均回落到10%以内。经济增长率从1993年的13.5%,经过1994年的12.6%、1995年的10.5%,回落到1996年的9.6%,平均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幅度回落。随着经济增长率的回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也从1994年的21.7%高峰,回落到1996年的6.1%。“软着陆”取得成功。

图3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0-2003年)

一般来说,“软着陆”的调整成功之后,经济就应该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或者再逐步回升。但是,1997年、1998年、1999年连续三年又继续下滑。这样,共连续下滑了7年。7年当中,前4年是“软着陆”的主动调整,后3年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自1929-1933年世界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上还没有遇到过像亚洲金融危机这么严重的金融危机。国际金融投机商首先以泰国为突破口,一夜之间就把泰国十几年来高速增长的成果毁坏了。从亚洲“四小虎”,到“四小龙”,到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陆续进入高速增长的东亚地区“群雁”全都被打下来了。对付这样严重金融危机的办法,就是暂时紧缩信贷、紧缩银根。我国已经进行了四年的“软着陆”经济调整,加上人民币不可完全兑换这道防火墙,我国所受的冲击相对小一些,但毕竟周边国家均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香港刚刚回归祖国,要保持住香港的繁荣,顶住金融危机的冲击,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用放松信贷的方法来使已成功实现“软着陆”的经济重新起飞。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居民消费和支出中,原先属于福利化的部分,正在市场化。教育要高收费了,住房也要花钱去买,下岗失业的要为自己准备一些失业金,养老也都逐步市场化了,因此,大家要去储蓄,为子女教育,为下岗后的生活,为买房子,为养老而去储蓄。这就使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1998年中央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0年经济从7.1%的低谷开始回升至8%。但2001年又受美国经济调整(包括“9.11”的冲击)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同步陷入低增长或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率又降到7.3%。2002年又回到8%。从1997年到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一个“七上八下”的相对平稳的位势上。这是来之不易的。与同期世界主要国家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经济增长的态势显示出“一枝独秀”的情景。在这里,“一枝独秀”仅用于说明经济波动态势的比较。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9.1%,出现了新的上升趋势。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综合上述,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经济增长率达到9.1%。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显示出中短期的周期波动趋势,即结束了自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软着陆”政策以来,至1999年连续7年平均每年下滑一个百分点,以及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至2002年连续6年“七上八下”的高位低谷的局面,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另一方面,9.1%的增长率也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即宏观调控出现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如果宏观调控太松,我国经济就会像20世纪90年代初那样,很快冲过10%,经济就会过热,经济过热又要进行大的调整。第二种,如果宏观调控太紧,经济又有可能回缩到8%以下。第三种,如果宏观调控得当,适时适度,就能够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得以延长,使经济既平稳又较快地持续发展。

2004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9.8%。这是在2003年第三、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9.6%和9.9%的基础上,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一方面看,我国经济增长的位势由1998-2002年间的7%-8%上升到9%,这是来之不易的良好态势,表明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国民经济形势总体上看好。但另一方面,百分之九点几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贴近10%的上限警戒线。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看,特别是从我国目前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资源供给看,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9%左右,适度经济增长区间为8%-10%。低于8%,经济生活比较紧张,失业问题不好解决;高于10%,瓶颈制约严重,宏观调控难度大。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率的上限警戒线大体可以把握在10%。如果经济增长率冲出10%,就有可能从局部过热走向总体过热,并导致大起大落。从2003年第三季度到2004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已处于由局部过热到总体过热的边缘上,特别是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仍将会较高,这与2003年第二季度抗击非典时经济增长率基数较低(6.7%)有关。今年第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会有所降温;全年看,如果宏观调控得好,经济增长率将会略低于2003年,但仍会保持8%以上的良好发展势头。

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在今年3月份“两会”期间,就可归纳为10种不同的观点。在这里,我们不做评论,只做一种纪实,供大家参考。第一种,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过热问题,而且是总量过热。这是吴敬连教授的观点。第二种,认为中国经济总体向好,但出现过热倾向和苗头。这是张卓元教授的观点。第三种,认为是局部投资过热,需防止日后造成通货紧缩。这是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前三种观点中都带“热”字,但程度不同。第四种,提出三个不要轻言,即不要轻言经济过热、不要轻言房地产泡沫、不要轻言人民币升值。这是萧灼基教授的观点。第五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稍微热一点没有问题,但冷一点就会出麻烦。这是厉以宁教授的观点。第六种,认为中国经济运行有冷(消费)有热(投资)。这是赵龙同志的观点。第七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不是过热问题,而是宏观经济偏冷特征并没有明显改变,最终消费没有激活。这是贺铿教授的观点。第六、第七两种观点中都带“冷”字。第八种,是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同志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问题时提出的看法,认为不能简单说经济过热或不过热,当前我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要比用过热或不过热概括复杂得多。第九、第十种观点是一个延伸。2003年讨论过热或不过热问题时,还没有涉及到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通货紧缩。今年讨论过热或不过热时就引伸到通货膨胀问题了。第九种,认为当前通货膨胀的趋势已经很明显。这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同志提出的看法。第十种,认为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基础。这是姚景元教授的观点。

二、如何把握当前的经济走势

为了正确地把握当前的经济走势,我们应该注意“四个不可混淆”:

一是不可混淆长期趋势与中短期周期波动趋势。我国人均GDP跨上1000美元台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重化工业发展加快,这表明我国经济在未来(比如20年)有可能较快增长的长期趋势。而2003年经济增长率达到9.1%,表明的是一种中短期周期波动趋势。在分析经济走势时,有同志只作长期趋势分析,而不作中短期的周期波动趋势分析。我们认为,对长期增长趋势的分析不能代替对中短期周期波动趋势的分析。长期增长趋势是在中短期周期波动中实现的(如5年左右的短期波动或10年左右的中期波动)。在长期增长趋势的实现中,不排除其间可能出现大的波动。不能认为长期的平稳较快增长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不需要宏观调控。而是要通过不断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中短期周期波动中的平稳较快增长,来实现长期的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不可混淆当前时点与未来时点。在当前时点考察,居民消费价格尚未过高地上涨。但对当前时点的判断不等于、更不能代替对未来时点的判断。通货膨胀有一个传递过程。如果没有必要的宏观调控,这个传导就非常快;如果有了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从源头上控制住,即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相应的信贷规模控制住,最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才不致严重上涨。若等通货膨胀已经十分明显了之后再来进行宏观调控,那就晚了。对通货膨胀一定要做动态分析,而不能只停留在眼前的静态分析上,要未雨绸缪。

三是不可混淆投机需求与正常需求。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周期波动中,某些行业会出现如下情况:由初始的恢复性增长演变为过热增长;过热增长由其高需求、高价格所推动;高价格带来巨额的高利润;巨额的高利润刺激了投机需求;投机需求进一步抬高了物价。一些地方已出现钢材、铁矿石、房地产等的投机需求。投机需求是一种虚假需求,其带动的物价上涨是价格泡沫。不能把这种投机需求误认为是市场的正常需求。

四是不可混淆宏观调控与宏观经济学。有同志提出,“所谓‘过热’,是一个宏观经济的总量概念(即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总供给能力),不能使用‘局部过热’的说法。”不错,在宏观经济学中,所谓“过热”的确是一个总量概念,但宏观调控不等于宏观经济学。宏观调控是个实践问题,是多科学综合运用的问题,既包括总量问题,也包括结构问题,如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结构、物价变动结构等等。所谓“过热”问题,不仅是宏观经济学问题,更是经济周期理论问题。在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中,不仅研究总需求、总供给的总量问题,而且也注重研究生产结构失调的结构问题,研究某一行业、某一部门、某类工业过度投资和过度扩张(即所谓“局部过热”)引起“局部衰退”,进而引起总需求减退和经济的普遍收缩。所以,“局部过热”概念是经济周期理论中的概念,是可以使用的。

三、正确认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背景特点

要想正确把握当前宏观经济的走势,还必须正确认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背景特点,要注意“四个变与未变”:

一是体制基础变了,但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机理未变,仍然需要防止经济过热和大起大落。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曾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导致大起大落(见图4)。文化大革命前,有3次大起,1958年、1964年和1970年,经济增长率分别高达21.3%、18.3%和19.4%,即接近或超过了20%。文化大革命后,有4次大起,1978年、1984年、1987年和1992年,经济增长率分别达11.7%、15.2%、11.6%和14.2%,均超过了10%。

图4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波动(1953-2003年)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新一轮经济周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第一个周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会不会发生经济过热,市场经济下的过热还会不会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或说在市场经济下还有没有必要防止经济过热,是必然要提出的问题。实际上,经济过热、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大起导致大落,本来就是市场经济下和工业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1825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面性经济危机,从此开始了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周期波动历程。20世纪前40年内美国就发生过四次波峰与波谷之间落差在19.8-21.5个百分点的大起大落(见图5)。二战以后,美国政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加之产业结构的升级,使经济波动的波幅缩小。

图5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波动(1900-1939年)

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经济运行有起必有落的基本机理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同,在经济周期波动的具体形成机制(如启动机制、制约机制)和具体表现形式(如波幅)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历史上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有两类,一类是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一类是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初步建立,经济运行当中既带有转型之前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特点,如地方政府的盲目扩张冲动,同时又带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特点,如企业所有制的多元化,企业行为的市场化等等。因此,两类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汲取的。特别是大起,越是大起,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越严重,在调整时就越会导致大落。

中外经济周期的历史表明,大起大落的核心是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的剧烈性。大起,往往首先是从投资的大起开始。1999年是我国投资增长的最低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仅为5.1%。2000年以后速度不断加快,今年一季度升到43%,其中某些行业出现局部过热。200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煤炭业投资增长52.3%,纺织业投资增长80.4%,汽车业投资增长87.2%,电解铝投资增长92.9%,钢铁业投资增长96.6%,水泥投资增长121.9%。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估计4月份增速可能有所减缓。目前,投资增长过快,再建规模过大,某些行业与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相当严重,以及由此带来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求紧张的状况进一步加剧,货币信贷增长再度加快,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二是消费结构变了,但需求面的消费制约仍然会存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住宅、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的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在今后一段长时间内增长的重要动因。这个长期趋势没有问题。但是,从中短期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刚刚跨上1000美元的台阶,总体购买力还比较低,消费结构的这一升级刚刚开始,还需要有一个分阶段实现的长过程。我国现在正值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客观上说,正是经济波动幅度加大的时期。要使经济平稳且较快发展,就更要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而不能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就可以使经济自然而然地、一帆风顺地快速和平稳地增长。

三是供求关系变了,但供给面的瓶颈制约仍然会存在。虽然前几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但是一旦经济过热,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还会出现瓶颈制约。特别是前几年大家忽视了一个瓶颈,那就是粮食。在经济快速增长中,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现象比较突出,粮食减产较多。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年减少,到2003年,已从1998年的17亿亩降为14.9亿亩,是建国以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2003年粮食总产量由1998年的最高点10246亿斤降为8600亿斤,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所以,在这次宏观调控中,特别强调严格土地管理,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

四是物价态势变了,但经济增长过快仍然会导致通货膨胀。有观点认为,连续多年的通货紧缩尚未结束,经济加快增长不会引发新的通货膨胀,因而不必担心经济过热。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就经济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的一般规律来讲,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二者之间具有同向变化关系。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物价总水平亦上升;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物价总水平亦下降(或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率的下降,或是物价总水平的绝对下降)。二者之间的变化往往略有一个时滞。当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后,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仍会遵循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二者之间的一般变化规律,相应地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由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到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有一个传递过程,包括由初级产品价格、中间产品价格到最终产品价格的传递过程,由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到零售价格的传递过程,由农产品到食品的传递过程。这一传递过程是否将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全面上扬或严重上扬,要看其源头,主要是投资规模及相应的信贷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力度。局部过热,会引起局部的、结构性的物价上涨,而若发展到全局过热,仍会引起全面的通货膨胀,甚或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是典型的经济周期规律的表现。今年,如果宏观调控得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有望控制在3%左右。注意,这里的前提是适时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如果不进行宏观调控,听任市场价格任意上涨,那么,物价总水平的严重滞后上升就将难以控制。

四、宏观对策

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宏观调控作为9项任务的第一项任务,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宏观调控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要适时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同时要“有控有扩”。“有控有扩”包括四个层次的含义:

一是从投资与消费这两大国内需求的总结构来看,要有控有扩。对局部过热的那些投资需求,要调控;而对消费需求,仍然需要扩大。

二是从投资内部结构看,要有控有扩。对局部过热行业的投资,对高消耗高污染的投资,对各地的形象工程、高档住宅,圈地造镇等投资,要调控;而对于农业、能吸纳就业的第三产业,以及各种社会事业的投资,仍然需要扩大。

三是从消费内部结构看,要有控有扩。对铺张浪费、贪污腐化、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这一类消费,要严加控制;而对于农民、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和消费,仍然需要扩大。

四是从地区结构看,要有控有扩。要考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有局部过热的地方要调控;而对西部、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还是要扩大投资。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使用方向上做些调整。在总量上,长期建设国债已经由前几年的1500亿元降到2004年的1100亿元。重要的是,2004年国债投向目标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几年主要防止经济下滑、拉动经济增长,转向集中用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上。在货币政策方面,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适当控制货币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既要支持经济增长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金融风险。

五、微观对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盈亏都要自担。因此,企业自身也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应对市场波动风险的安全防范机制。初步归纳,可有四种类型:

一是以丰补欠。市场形势好的时候赚下的钱,别都一下子花掉,要留有余地,采用各种形式和方法预存一下,以备市场形势突然变化时的需要。

二是发展创新产品。包括厉行节约,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发展高质量、多品种的创新产品,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立于不败之地。德国西门子公司经久不衰,原因是把各种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产品,一类是与经济波动无关的产品。后一种产品,其收益稳定,但不高。前一种产品,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时收益特别高,而在下降阶段时就可能出现亏损。因此,要推进技术进步,不断研制和发展创新产品,一旦市场波动,马上推出新产品,把旧产品替代下来,使赢利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多元化经营。如德国奔驰公司,其在汽车业的投资只占其总资本的1/4,投资其他产业占3/4(其他三种产业各占1/4),以防止汽车业的波动引起公司总收益的大幅波动。

四是上下一条龙经营。据报道,中国钢铁业巨头之一的宝钢集团,在一般投资商热血沸腾地涌入钢铁业、抢占钢铁投资地盘的时候,却没有利用自己的实力去搅动这股已经很烫的投资热,而是做了一些钢铁业本身之外的投资,如上游的铁矿石开采和煤炭开采,下游的新型汽车用板设计等等,在上下游初步形成了一个安全的产业链。这比盲目地在本行业内投资抢地盘重要得多。钢铁业在“虚火退去”之后,将进入新一轮调整。谁赢得安全的产业链,谁就能赢得市场,就能巩固竞争力,否则就可能面临淘汰出局的结果。


原文来源:《北京金融》2004年第06期 第4-10页

进入 刘树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经济走势  

本文责编:liuwent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55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