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充分发挥东方人的计谋,精心选择在中国神舟六号成功返回地球的当天参拜靖国神社。小泉选择在这一天主要的考虑倒不会是想在中国人办喜事的时候给中国人一点刺激和不快,而主要是相信这一天中国人都沉浸在快乐、自豪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他的参拜活动过多地关注,尤其是媒体都在大篇幅地报道神州六号,关于他参拜的新闻不会放在显著的位置。但是,参拜靖国神社至今仍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政府和人民非常敏感的事情,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气氛下和以何种借口,已经交织着历史认识、民族感情和国际政治博弈的参拜问题,事实上没有软着落的空间。果然,中国和韩国都作出了强烈的反应,中国宣布在目前气氛下日本外相访问中国是不适宜的,中国方面不便安排,也就是明确地拒绝日本外相的访华,韩国也作出了相应的反应。中日关系没有出现解冻的迹象,反而因为小泉顽固的参拜而陷入更深的不信任和暗中较劲。由于小泉和日本方面的一系列姿态与活动,以及中国方面相应的反应,中日两国关系已经陷入一种非常独特的状态之中,我以为可以称之为冷对峙。
今日的日本正在日益的右倾化,它要成为政治大国和所谓普通国家,因此既要摆脱历史包袱,又要突破国际秩序现状,前者体现在参拜问题和教科书问题上,后者体现在强烈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着这两者日本可以说是不顾一切了。日本首相小泉对历史问题的策略是坚持参拜到底,直至中国和韩国见多不怪,习以为常。他期待中国和韩国最终会陷入“抗议疲劳”中,任凭两岸猿声啼不住,无奈轻舟已过万重山,参拜已经不再成为新闻,不再激起对方的神经反应。今后可能还会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在台湾问题、东海问题上制造事端和麻烦,让中国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问题而逐步遗忘和谈话历史问题,这样,历史问题就淡出中日关系,日本不再有历史的包袱。对于后者,日本政府不仅用经济等手段拉拢一些国家支持其成为常任理事国,甚至还以联合国会费问题向其他国家和联合国施压。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崛起既非常妒忌又非常担忧,这种心态使它更不愿在历史问题上向中国让步,按照日本自己的想法是不能向中国低头,否则今后与一个崛起的中国的关系中,日本更处于下风。这是日本所无法接受的,虽然从总的趋势看,日本最终将无法绕开中国,但现时它一定要坚持。现在似乎看不到日本软化和妥协的迹象。
在中国方面,中国外交一向注重原则,在原则面前,甚至经济利益也是在所不惜的。中国在与前苏联的关系正常化谈判中,坚持要求苏联主动消除三大障碍;在与英国谈判香港问题时,首先排除主权的谈判,按照邓小平的说法,要谈的不是主权问题而是如何移交中国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的问题;在处理与美国关系中,中国坚守“一个中国原则”。对中国来说,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是一个原则问题,不能妥协,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中国更不会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原则,自我决堤。如今,中日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日本相对于中国的优势正在不断丧失,而日本经济经过10年沉沦,需要借助中国经济的发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没有自我退让的理由。保持对小泉的不信任,让中日外交继续保持冷状态,迟早日本政府会面临内部要求改善与邻国关系的压力,中国可以等到后小泉时代,甚至可以一直等下去。对中国而言,只要保持与美国、欧盟的健康关系,中日关系在目前的结构下不会对中国构成很大的威胁,时间在中国一边。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不会单方面主动向日本妥协,软化自己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特别由于在因特网时代中国政府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就更不会在日本方面没有主动表达善意和软化立场的情况下,自我软化与退让。
由于中日双方的强硬立场,中日两国在诸多领域处于对峙的状态,双方的较劲意识也非常明显。在参拜神社和历史问题上,在东海油气与划界问题上,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上,都出现明显的对峙,双方都表现出强硬的姿态。但同时,双方又不想将问题激化,不希望让这些问题过热,从而使这种暗中的较劲与对峙恶化为双方的冲突。双方经济相互依存,有诸多现实的共同利益,冲突的代价都非常大,这迫使双方保持一定的克制,从而保持着冷对峙的状态。没有战争,没有冲突,但有对峙。不是军事的对峙,而是政治、精神、意志的对峙,没有火药的对峙 ——冷对峙。
在冷对峙状态下,双方的博弈就看谁能够忍到最后、坚持到最后。如果说小鸡博弈中要看谁的胆子大,而在这种冷对峙的博弈中,就要看谁的忍耐力强、谁更能够持久,如同两个正在相互瞪着眼睛斗眼的小孩,看谁最后忍不住先眨一下自己的眼睛。小泉的如意算盘是不断地参拜最终让中国出现抗议疲劳,一边不断地参拜,一边不断地抗议,在一次又一次的来回中,隐藏在中国人内心的愤怒的能量不断地被释放,抗议的能量在一次又一次的释放中不断减小。也许,中国有如此多的国际国内现实问题,不能将所有的精力与能量放在历史问题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历战争一代人的彻底离开人世,新闻中将不再有所谓的参拜问题。一切都在于坚持,在于忍耐。对中国而言,被日本右翼刺激性的言行和小泉的连续参拜激发的愤怒的气球,不能自我泄气。如果中国、韩国和朝鲜能够在历史问题上保持一致并一直对日本保持足够的压力,日本就未必能够忍到最后。长期冷对峙也会引起日本民众的焦虑,日本新领导人也一定会面临改善与邻国关系的压力,毕竟正义在中国韩国一边,国际舆论也不会同情日本。因此,对中国而言,既然已经坚持到现在,对日的战略就是要将冷对峙进行到底,直至日本政府主动改变姿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时代,可能会成为全球第二和第三经济大国并在经济领域已经密切相互依存的两个东亚国家,不应该长期处于冷对峙的状态,两国的政治家需要拿出勇气与智慧,去化解冷对峙,而不能让它升级成为热对峙,这不符合两国根本的国家利益,对东亚地区也非常有害。在这方面,日本首先需要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毕竟侵略的历史是日本造成的,而今日的历史问题也是由日本的参拜和修改教科书引发的。只要日本改变了,中日之间就可以建立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东亚可以实现一体化和持久的和平。如果日本顽固坚持,中国可以继续等待,中国的崛起是无法阻挡的,与中国的长期对峙最终将损害日本自己的国家利益,纵使与美国结盟,也无法弥补与中国对峙的代价。时间在中国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