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中国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之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31 次 更新时间:2015-06-03 21:31

进入专题: 老龄化   人口结构  

姚洋 (进入专栏)  

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但和日本和德国等其他老龄化社会不同,中国在收入还相对较低的时候就开始老龄化了。就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而言,当下的中国就像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但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而言,中国才刚刚达到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持续20多年的停滞,许多人担忧中国将在接下来的10到20年里重蹈日本的覆辙。

过去中国的人口结构几乎和印度相同——直到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后中国的人口结构转变非常剧烈。现在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12%,而劳动年龄人口,也就是16到65岁之间的人口每年下降250万人。此外,曾经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正在逐渐枯竭。根据官方数据,农业依然雇佣了中国30%的劳动力。但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劳动力问题研究方面最知名的经济学家之一蔡昉)相信真正的比例要小得多。一般的农地很小,大概一公顷左右,因此大多数农民不得不在务农以外从事额外的工作,才能维持像样的生活。

官方的城镇化数据也问题重重。这些数据只将在政府指定城市居住的人算作城市居民。因此,尽管许多沿海省份的村子已变成工业城镇,但那里的居民依然被算作农村居民。近年来,沿海省份的就业增长陷入停滞。农民工的数量在2015年甚至还下降了。尽管受政府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目标推动,内陆省份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流动将会持续,但这种流动不太可能成为中国总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能够采取的第一项措施是延迟退休。目前的退休年龄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设定的,允许蓝领女性劳动者在50岁时退休,蓝领男性劳动者在55岁时退休。这意味着大多数女性可以领取30年的养老金,很可能比她们的工作时间还长。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表明,到50岁时,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会下降20个百分点。明智的政策是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直到将男女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

第二项措施是继续提高年轻人的教育水平。目前只有不到40%的年轻人上大学。尽管城市的一般年轻人几乎都能完成高中学业(12年教育),但农村年轻人(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能完成初中学业(9年教育)就算不错了。教育的回报很高:一个人每多接受一年的正规教育,薪资就能提高10%。平均而言,20多岁的人比50多岁的人多接受4.3年的教育。

第三项措施是加强研究和开发。日本和韩国在人均收入达到当今中国的水平后成为了世界技术领袖。当然,这并不能保证中国也能做到同样的事情,但有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得益于奇迹般的增长,中国积累了大量财富。因此,中国能够快速提高研发支出。去年,中国的研发支出达到了GDP的2.1%;到2020年,中国的研发支出肯定能达到GDP的2.5%,高于许多发达国家。

中国总理李克强发起的改革,已建立了一个富有活力的金融业,引导资金支持创新;私人股本和风险投资公司正在蓬勃发展。其结果是,私人部门的研发支出如今高于政府投入。'

因此,尽管老龄化正在损害中国的增长,但在接下来的10到15年,教育程度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以及退休年龄的政策调整,将平衡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中国真正的人口结构挑战将在2025到2030年间来临,到那个时候,教育已没有多少改善空间,研发支出已进入平台期,上世纪60年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已全部离开劳动力队伍——即使退休年龄推后也是如此。

要更好地为那个时期做准备,现在很可能是时候放弃计划生育政策了。一胎化政策1979年出台:1987年中国的出生人口为2500万,1997年为2000万,而去年已降至1600万。

本文作者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主任

译者/许雯佳

进入 姚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老龄化   人口结构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72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FT中文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