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原: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关键举措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14 次 更新时间:2024-09-03 23:37

进入专题: 老龄化  

田雪原  

 

提问:谢 春 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第46条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这是中央首次将“自愿、弹性”列为延迟退休原则。请问,如何理解延迟退休的自愿、弹性原则?

解读:田雪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社科研究专家咨询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这是发展养老事业、完善老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要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特点

20世纪是世界人口暴涨的一百年,全球人口由1900年16.5亿增加到2000年61.15亿,增长3.7倍,年平均增长1.3%。21世纪则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依据联合国国际事务部和人口司的统计和预测,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可由2000年6.8%上升到2040年14.2%,步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50年可上升到16.2%并继续攀升,21世纪下半叶中后期可达21.0%左右,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一个世纪内人口老龄化由初期、中期到后期接连跨越三个阶段,为人类发展史上所仅见。

与世界人口老龄化比较,中国人口老龄化有着大致相同的趋势,同时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和明显的特点。一是老龄化速度比较快并呈阶段性累进增长性质。20与21世纪之交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0%,步入老年型年龄结构。2000—2050年人口老龄化率年平均可提升0.36个百分点,增速较快。其中2000—2025年年平均提升0.28个百分点,为增速较缓阶段;2025—2040年年平均提升0.60个百分点,为增速最快、累进增长最突出阶段;2040—2050年年平均提升0.13个百分点,为增速迟缓、接近峰值进入微升停滞阶段。二是达到的水平比较高。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率可达24.0%左右,接近峰值,步入世界严重老龄化国家行列。三是城乡、地域老龄化分布不平衡。总体上形成市、镇、县老龄化率逐级升高、三者差异比较明显的阶梯结构。地域分布不平衡,西部、中部、东部老龄化率由低至高分布清晰。但要注意西部和中部已很接近,有可能合二为一成为老龄化率较低的巨大板块,全国则呈现东部较高、中西部较低的两大板块分布格局。

下好应对老龄化大棋的重要一步

由于上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给人口、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影响,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被写进《决定》之中。当前在解读投资、消费和外贸出口“三驾马车”不同程度失灵、经济增速放缓时,常常将人口老龄化作为一条根本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样的阐释有一定的道理,人口老龄化严重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地走出随着老龄化加深经济发展持续下滑的轨迹。从理论上讲,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从而导致养老社会负担的加重,影响到积累和投资的增长,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呈减少趋势,促使工资率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投入产出比等经济效益下降。中国老龄化既存在上述带有共同性的问题,也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需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应对、深化老龄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延迟退休年龄,就是这样的一项实际行动。

缓解潜在养老金危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一套养老保险制度,之后经过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改革,目前形成保基本、全覆盖、结构性养老保障体系。这套体系包括养老金积累、发放办法等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然而预测表明,按照这样的办法推行下去,20多年后将出现养老金入不敷出危机,需要未雨绸缪,寻求可持续发展之策。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对缓解潜在的养老金危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1962—1973年为我国第二次生育高潮期,全国出生人口2.3亿,目前存活人口尚在2.0亿左右。按照年龄结构推移计算,这部分庞大人口群体已在或将在2022—2033年陆续达到60岁及以上,每年进入60岁人口在1300至2000多万之间。实行延退改革,如果将退休年龄提高,将有利于节约养老金支出和增加养老金积累。既可从根本上缓解养老金危机,又可为养老金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打下坚实基础。

弥补劳动力结构性短缺。2010年中国15—64岁人口占比上升到74.5%、2013年绝对数量增长到101041万,分别达到峰值。其后则出现下降和减少趋势:2022年占比比2010年下降5.2个百分点,2022年绝对数量比2013年减少7338万。怎样认识劳动年龄人口这一下行趋势?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已经步入劳动力绝对减少和短缺状态,需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填补劳动年龄人口空缺。另一种意见认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和占比下降符合长远人口发展战略、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求,是人口转变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进步的和毋须担心的。笔者以为,两种意见都有可取之处,但不能因为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需要实事求是科学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和绝对数量下降和减少,引起某些部门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部门劳动力供给不足,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短缺,是人口转变和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结果。所谓结构性短缺,就是有些部门和行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招工难”问题。而另外一些部门和行业尤其是技术构成较高的产业,则因技术革命提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部分劳动者被排斥出来,成为相对过剩的待业人口。这两种情况并存,总体上形成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从动态上分析,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不仅主要物质生产部门要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解放出一批又一批的劳动力,就连非物质生产部门也要提高劳动效率,实现现代化,吸收劳动力就业的空间也在变小。因此,在通向现代化征途上,一定发展阶段某些部门出现一定程度的劳动力供给短缺并不可怕。相反这种结构性短缺可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提供需求和机遇,有利于高质量发展。这样说并不等于不重视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结构性短缺也是一种短缺,短缺发生的问题也必须解决,要纳入转方式、调结构、高质量发展之中一并解决。延迟退休年龄就是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将较大数量的既定退休人口转化为劳动力人口,其对弥补和解决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意义和作用不容小觑。

助力“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行稳致远。延迟退休年龄的本质,是为原本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力人口提供继续劳动的机会,实现劳动权利和劳动成果的回归和共享。原来规定的“一 刀切”式退休制度的最大弊端,在于不分达到退休年龄劳动者的体力脑力等实际状况,一律离岗退休,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损害到人人共享社会的建设。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推出“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主题,使劳动权利得以突破年龄局限,归还给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延退充分体现了对劳动权利的尊重和平等原则,助推人人共享社会建设行稳致远。

坚持自愿、弹性原则

《决定》指出,要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2021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4.2%,步入老龄化中期,拉开第二阶段老龄化累进快速增长的大幕。2040年以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跻身世界老龄化严重国家行列。面对未来15年老龄化加速推进、养老保障改革要求迫切的窗口期,延退改革也应加快步伐,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当前处在起步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加强顶层设计,阐发延退的意义、目标和做法。在贯彻执行改革方案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愿、弹性原则。

关于坚持自愿原则。从认识论上讲,过去“一刀切”式的退休制度存在与实际相脱节的缺陷。延退改革坚持自愿原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回归。一要劳动者自愿。即到了60岁身体条件仍然较好,并且愿意继续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多项社会调查证明,到了60岁且身体条件较好,并愿意继续从事生产或服务劳动者占比,城镇在30%左右,农村则高达50%左右。总体上,60岁自愿继续从事劳动者占比仍较高,供给充足。二要用人单位自愿。前面的分析表明,就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说,工、农、交通运输业等主要物质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呈减少趋势,不利于延退改革。但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主要是服务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劳动力短缺,则有利于推行延退改革。综合起来观察,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从事物质生产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是必然要发生、合乎规律的发展。对延退改革来说,这样的就业转移可谓利大于弊,延退可融入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一道进行。

关于坚持弹性原则。首先,顶层设计中的延退具体规定要体现弹性原则。既有统一的要求,又不采取以往“一刀切”式做法,给不同的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以一定的弹性。有的可以一步到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延退改革。有的可分两步走、三步走到位,在国家延退文件规定指导下,延退年限长短、日劳动数量和质量、工资报酬等留有弹性。重要的一点在于劳资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共同遵守。弹性原则更能体现劳动力与劳动资料的有效结合,激发劳动者的活力和创造力。

    进入专题: 老龄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人口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79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