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銮:全民焦虑与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失衡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14 次 更新时间:2015-05-19 14:22

进入专题: 全民焦虑   转型期   社会心理  

夏学銮  


  一般来说,转型期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过程。在社会变迁中,人们一般会有一种“欲迎还拒”的“矛盾心理”,其心理有一个调适、适应的过程,而且这种调适非常复杂和困难。
  转型期人们到底有哪些心理失衡呢?有媒体称,现在是“全民焦虑”时代,“焦虑”是心理失衡的表现或者说是由心理失衡所引起的。比如“就业焦虑”“身份焦虑”和“财富焦虑”就是在这三个问题上心理失衡所引起的:大学毕业后总找不到工作就心理失衡,就有“就业焦虑”;在城市工作一二十年了,还没有城市户口,就心理失衡,就有“身份焦虑”;看到别人买了房子、买了车,都富起来了,自己一无所有,就心理失衡,就有“财富焦虑”。总之,只要在形形色色的问题上心理失衡,就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心理焦虑,就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失衡
  心理失衡现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生活中时有发生。当各种消极情绪在内心积累,就会造成心理失衡。
  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失衡是由转型期日益突出的尖锐社会矛盾现实所决定的。相比计划经济时代的普遍贫困,市场经济导致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这是习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所不能容忍的,他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失落。这是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失落,是从组织社会到无政府状态的失落。这种社会心理失衡是没有经历过这种变革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失衡有许多表现,像“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其最初表现,还有“恨人有,笑人无”以及各种各样的嫉妒心理,都属于社会心理失衡范畴,这其中“相对剥夺感”则是集中体现。
  只因为自己得到的没有别人得到的多或自己实际得到的比自己所预期得到的要少,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与实际剥夺具有同等的破坏性,许多暴力杀人事件都是由相对剥夺所引起的。比如,2010年宁波市一位大学生因求职受挫心理失衡杀人;2012年保定一农民因心理失衡绑架杀人;2013年上海松江一位伯母因心理失衡杀侄;2014年,一位心理不平衡的男子把八岁陌生女孩扔进嘉陵江,等等。像这样因心理失衡而引起暴力杀人的例子还有很多。因心理失衡杀人的人群包括各种职业、各类人群的成员,分布十分广泛。


  转型期的社会焦虑
  中国社会急速的转型、变革,意味着社会整体利益结构的调整,大批社会成员、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被重新洗牌。人们有时觉得无章可循,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这使得社会成员产生一种人生的不确定感,对前景的不确定性让人心里不踏实,人们对于未来不可预期。这自然就会形成社会焦虑现象。
  转型期的心理焦虑进一步加剧了转型期的心理失衡,需要与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一块调适。社会焦虑又称为群体性焦虑,是一种社会心理病,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社会焦虑可能覆盖所有群体,包括人数最多的工人群体、农民群体以及处境相对比较优越的干部群体、企业家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他们都有精神不安、浮躁不定的表现。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理焦虑一般表现为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高房价、高物价、高通胀、负利率、贪污腐败、分配不公、垄断企业的高收入等现象的直接担忧和不满。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心理焦虑主要指具有中等以上收入、生活比较富裕、生活水平比较稳定的人,被现实中的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高昂的生活成本所缚,其积累财富的能力被扼杀,从而陷入群体性焦虑。
  社会的结构安排、制度分层、就业机会、社会流动等因素都可能引起人们的焦虑,成为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具体来说,户口、住房、教育、社保、医保、财富、就业、消费等事项都有可能成为社会心理焦虑的焦点。
  户口。在中国的社会制度中,户口制度可以追溯到周代乡遂制度。作为社会管理的手段,户口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社会流动性加剧的今天,户口又阻碍着社会流动,为许多人诟病。户口和身份相联系,一个人没有户口,就等于没有身份,如果两亿多农民工在城市没有户口,就等于两亿多人在城市里没有合法身份,这成为许多人心理焦虑的重要原因。
  住房。住房是与户口相联系的一项优先权利,没有住房,在城市里生活、工作、上学都很困难。而房价的高不可攀使许多城市打工者望楼兴叹;就连大多数白领也可能沦落为“房奴”。住房问题成为许多人心理焦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教育。教育之所以成为心理焦虑的焦点,是因为它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价值观。尽管社会对高考制度也有许多批评,但是,按照分数高低择优录取,依然被认为是比较公平的制度。高考制度普遍受到诟病的地方,正是它的公平性贯彻得不够彻底,各地录取考生的名额不够平等。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教育发展存在差异性,要在全国各地做到绝对平等也几乎不可能。
  社保。社会保障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但是当前的社保并不是普惠型的,而是选择型的,社会救助是其主要形式,紧急事件—应急保障是其基本功能。在这种保障水平下,着急、上火,甚至郁闷、焦虑是经常发生的。只有当我们的社会保障水平上升到制度性的普惠型,享受社会福利才能成为每个公民的普遍权利。尽管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接制度已经建立,但由于社保待遇存在地域差异,不同户籍的社保待遇很难实现均等化。
  医保。我国医保是包括在社保之中的,并且我们已做到全国95%以上的人应保尽保。前几年,由于医疗服务的市场化破坏了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造成医患矛盾尖锐化,成为许多人的心理焦虑之源。近年来,医疗服务逐渐回归其公益性质,特别是实行“先看病,后交费”制度以来,医患矛盾有了一定的缓解,大力倡导“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从医指导思想,也使医保方面的社会心理焦虑有所改善。
  财富。财富是社会分层的三个指标(权力、财富和声望)之一,是市场社会衡量人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谁穷谁光荣”到“谁富谁光荣”,这种打着时代烙印的思想变迁让人记忆犹新。一些暴发户在金钱面前迷失了,不懂得尊重财富,其烧钱、毁钱的炫富行为,所反映的也是某种程度的社会心理焦虑。
  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仕、农、工、商各安其职,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从1998年至2000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多达2100万人,波及数千万个家庭。从1994年起,中国逐步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由国家统一分配向市场化就业转变,提倡所谓“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进入21世纪后,各地大学扩招,毕业生人数猛增,“就业难”从下岗职工向大学生群体迅速蔓延,就业焦虑从“40岁”“50岁”人群向“80后”“90后”人群迅速扩散。人们难免出现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产生无法回避的心理焦虑。
  消费。消费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就会严重影响生产。当前的消费焦虑有些并不是因为生产短缺,没有东西可买,而是由于产能过剩,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所引起的。除此以外,物价上涨过快也是制约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在物质充裕时代,人们消费重要的考虑是物有所值,而不是物质短缺时代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当前,食品安全也是重要的焦虑因素之一。所以,消费焦虑主要是物价焦虑和安全焦虑。


  转型期的社会心理调适
  既然转型期人们存在着这么多心理焦虑,就迫切需要对人们进行心理调适。心理调适是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需要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与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问题,以求个人身、心以及个人与环境相协调的状态。心理调适是使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认知、情绪、意志、意向等心理活动进行调整,以保持或恢复正常状态的实践活动。
  由于转型期的心理焦虑及心理失衡大多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所以对其调适更多要用社会心理方法。社会心理焦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心理焦虑调适的方法论:抓住主要矛盾,从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调适这种社会心理焦虑;社会心理焦虑如此之多,只能循序渐进地加以具体调适;此外,调适工作必须针对心病的根源,改善产生社会心理焦虑的社会存在,这是调适社会心理焦虑的根本方法。
  民生类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社会心理焦虑调适。像社会两极分化、就业难、物价高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所引起的社会心理焦虑,调适方法就是用政策和制度切实解决这类社会问题或认真改善这类社会问题存在状况。
  心态不正所引起的社会心理焦虑调适。比如相对剥夺感所引起的社会心理焦虑,其调适方法就是以软治软—用调整心态的方法来治理。
  特定问题所引起的社会心理焦虑破解。特定问题所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心理焦虑需要特定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适,必须从产生社会心理焦虑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适合的方法。
  综合问题所引起的社会心理焦虑破解。有些社会心理焦虑无法确定是哪个特定问题所引起的,也可能是综合的社会问题所导致的。这种由“无名火”所导致的社会心理焦虑一般叫作无名焦虑。这种无名焦虑危害最大,许多暴力案件都是由这种无名焦虑所引发的。破解这种无名焦虑必须对相关群体给予人文关怀:从制度上给予福利照顾;从家庭上给予家庭关怀;从个体上给予人格引导。微观方法、中观方法、宏观方法三种方法并用,也许能破解这种综合的无名焦虑。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进入专题: 全民焦虑   转型期   社会心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07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05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