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良:加强社会心理健康建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872 次 更新时间:2024-05-22 23:23

进入专题: 社会心理   心理健康  

俞国良  

 

社会心理健康即社会心理和谐,它是和谐社会的起点,更是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的立足点。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作为支撑社会心理健康建设的“两翼”,是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间接生产力”。其中,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是基础,健全社会心理服务是重点,两者统一于社会心理健康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心理健康建设是提升个体幸福感水平、促进人际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源头性的基础工作。

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

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风向标”和“浏览器”。从服务对象看,心理健康服务重点针对个体与群体,与社会心理服务的对象部分重合。从服务目标看,除了“提高公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外,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还包括“培养良好国民心态,增进人际和谐与社会精神文明”等内容,这与社会心理服务的目标也有相同之处。从服务类型与途径看,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具体化、操作化,无论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还是积极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都可以视作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方法和队伍建设看,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压舱石”。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拓展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和范围,能够为进一步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固本强基,为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机制“劈山开路”,也能够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

但我们必须看到,社会心理服务决定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即社会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影响主要依赖于环境系统的传导。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把不同社会环境与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将两者的主要内容归位在相应的环境系统中。一是微系统。对心理健康服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微系统中的因素,包括个体直接接触的诸多方面。社会心理服务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诸多影响需要微系统的传导才能得以实现,如亲子关系质量、工作环境与同事关系等。二是中系统。中系统由微系统的交互关系组成。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家校互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三是外系统。外系统包含那些不涉及个体但其变化能够立刻传导至微系统从而影响个体的变量。例如,家长的工作变动会影响到家庭中的互动,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四是宏系统。宏系统是某一文化中的社会发展蓝图,包含特定文化的信念体系、知识结构、习俗、生活方式、国家政策等。我国社会转型引起了宏系统中城乡差异、社会心态、价值标准等的变化,进而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五是时间系统。其包括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工作状态、居住地等的变化,以及战争、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其中,社会经济地位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时间系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最主要体现。

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互为因果,两者统一于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中。实现自我和谐,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网络,促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实现社会和谐,则要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心理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实质同样是心理和谐。因此,无论自我和谐还是社会和谐,其核心都是心理和谐。即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彼此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保持动态的均衡、完整、协调一致的自在轻松状态,亦即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以及人格的完整及协调,同时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较少发生内外部冲突或社会冲突。它作为人的社会心理关系系统,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

社会心理服务是社会心态培育的基础,社会心态培育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必然产物。这是由社会心理服务的对象、目标、内容和队伍建设决定的。从对象看,社会心理服务以全体国民的需要为出发点,依据国民社会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相应的服务。这就要求不仅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同时也要防微杜渐,能够预测和预先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引导和预测正是社会心态培育的重点。从目标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目标一致,即达到个体层面的自我和谐、人际层面的人际和谐,以及群体层面的社会和谐。社会心理和谐离不开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社会心理服务是从起点出发的努力,而社会心态培育则是从目标出发的努力;社会心理服务的起点是现状,而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是未来。从内容看,社会心理服务与相应的社会心态培育密切相关。社会心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正确的社会态度服务、健康的社会情绪服务、客观的社会认知服务、健全的社会影响服务、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尽管每个层次的内容存在差异,但所有具体内容都是有方向性的,都是正面和积极的,都会导向良好的社会心态。没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就无法孕育出与之对应的积极社会心态。从队伍建设看,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人才和各种社会工作者纵横交织,帮助受助人群解决实际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受助人群的不良社会心态消弭于无形,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得以培育。

良好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高级发展形式,能够为社会心理服务起到固本强基、保驾护航的作用。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不仅是我们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而且具有能动性,会反作用于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是民众情绪的“理疗师”、生活的“减压阀”、社会的“稳压器”,但群众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理疗师,是否愿意让减压阀和稳压器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社会心态。从客观的一面看,社会心态是社会问题的折射。当社会出现问题、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处理失当,矛盾无法化解,就可能在传播中强化甚至变异,突生出弥漫性的集体意识或群众心理,形成常态化的社会心态,产生更大的(负面)社会影响。然而,随着社会心态培育政策的落实,社会心态还可以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主观引导。当相应的社会心理服务到位、社会现实问题得到解决、社会矛盾得以缓解后,社会心理服务便会转化为社会心态培育。而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和要求又高于一般的社会心理服务,良好社会心态在各层面又能促进社会心理服务的开展。

显然,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社会问题的发现过程中,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具有指导作用;在社会问题的评价和选择过程中,是否偏离了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目标,成为评价和解决问题的标准——哪种社会问题距离良好社会心态的目标最远,便被选择成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良好社会心态又为社会心理服务树立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不仅解除消极心态,更要培养积极心态。当然,健全、完善、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能为社会心态培育扫清障碍,也会自然过渡到社会心态培育;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则是社会心理服务能顺利实施的保障,也是社会心理服务的最终目标。

开展社会心理健康建设的措施

建立社会态度、社会情绪调查系统,形成民意监测与社会情绪预警机制。在个体层面上,开展民意、民情、民生、民计的专题调查,并进行分析研判,同时关注网络舆情中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形成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加强正面引导,疏导排解人们的消极社会心态和负面情绪。建立基于长期追踪调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绪数据库,定期报告民意民情、社会心态和极端性事件预警信息,预测其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对此做出有效应对和政策建议。特别是在编制、颁布事关民生民计的重大政策时,不仅应关注各项政策出台前的社会心态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还应在政策出台后做好解释、安抚和善后工作,使政策能顺应民心民意。

建立社会认知、社会影响测量系统,形成社会心理疏导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人际层面上,把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作为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缓和、化解人际间的矛盾冲突,多形式、多路径建立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畅通民意民情表达渠道。充分发挥先进群体、模范榜样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宣传国家政策,体察社情民意,加强沟通对话。建立宣传部门、信访组织和大众传播机构的舆情、人际关系、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等测量系统,掌握人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的第一手资料信息;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精神科治疗等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体系,及时实施针对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生活事件和群体危机事件的社会心理服务,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特别要倾听高危人群、农村留守人员、移居搬迁人员、城市流动人口和新兴社会群体的心声,缓和、抚慰其负面情绪,并对他们进行社会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其重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建立社会行为、社会绩效评价系统,形成社会力量干预与国家力量监督机制。在群体层面上,应逐步建立全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规范、伦理原则和行为准则,使不同年龄群体、不同职业群体都有规可循,并按照主流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来选择、实施自己的社会行为。发挥社会绩效的中介调节作用,提高社会行为的社会绩效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儿童成长、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化解矛盾、矫治帮扶和正面引导等方面的服务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心理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政府要予以引导和监督,充分行使其在社会行为和社会绩效评价中的主动权、行政权,体现国家意志和政府信念,建立多元化的社会行为、社会绩效评价系统,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心理健康建设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使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切实为提高全体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幸福保驾护航。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授)

    进入专题: 社会心理   心理健康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66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