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之地位;“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举一反三”,讲的是教育方法论问题;又有“有教无类”,讲的是因材施教,人格平等,起点公平。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师,其言传身教不仅泽被彼时三千弟子,亦影响后世2000年的中国教学格局。
但在今天科技昌明的时代,古老的教学法则是否适用已经是一个停留在案板上讨论的问题,而是儒家文化圈和华人社会中所有老师、父母、孩童需要直面的挑战和危机。儒式教育重视精英分子或曰君子立身行道从而以文教化成天下、影响小人的方法在强调个性独立的今天越来越不可行。不得不承认原子化个人的沙化社会里面,一种“自上而下”由权威至底层的教育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普世价值,互惠、分享、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各取所需的民主模式更为大众所接受。事情已经起了变化,在过往学院体制内,师长手把手“传、帮、带”,学生尊重师长权威是题中之义;而今提倡的是“师、生、家、国”之“四位一体”的“全人教育”、“博雅理念”,老师甚至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师,教育的主体已然发生逆转。
后现代社会充斥“网络化思维”(网格化思维),去中心化、多元叙事乃其特色,教育亦不能幸免。传统儒家式教育在华人社会行之经年而大有效用,究其原因是“推己及人”的“同心圆”式扩展被人们普遍接受。以自己为原点(师长、权威),以关系亲疏为半径(学生、徒弟),层层向外推恩(传授),达到一种层级的扩展,这是过往知识传递的过程。然而正如一切同心圆结构必然面对“衰减效应”,在层层外推的过程中,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因应关系的亲疏而衰减,远不能做到肯定自己的当下肯定他人。
不得不承认传统儒家在师长“身位”的定义上,存在“姿势不正确”,放到当下时代,就属于“政治不正确”。以基督教为例子,耶稣基督和门徒同住同坐同享爱宴,又称门徒为弟兄朋友,师长和学生是“朋辈”的平等关系;以希腊诸贤为例,苏格拉底在雅典街道上自行己意找人辩论,甚至在辩论中把论敌转化成学生和追随者;而在儒家的谱系中,似乎“君”、“师”和“先生”,都是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给予人一种单向度的、单向性的灌输姿态,不容辩驳和质疑,亦缺乏互动现场的情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今天我们对传统儒家的教育法则,自然要心存同情和理解。无古不成今,观今宜鉴古,应当说它的弊病或者症结也是体现在“差序格局”之上,也就是“亲亲有术,尊贤有等”。“三纲五常”、“天、地、君、亲、师”的伦列造就了国人对前辈经验的过分重视,也造成了国人对晚辈能力的过分低估——或许这就是今天我们还出产不了一个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的缘故,传承有余,创新不足。其实共产革命在中国落地之后,有一些新思维似乎尝试突破和逾越国人对“知识的接受”和“知识的发展”的儒家秩序,比如说毛泽东说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提倡的“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但终归不足,仍然是自上而下式的,比如说如果不是毛泽东或者邓小平说这句话,庶民岂敢擅自大串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或者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知识的接受方法、“教”与“学”的关系没有根本改变。
在我参与的中国大陆读经运动当中,就发现儒式教育的惯性太大,用经济学的词汇讲就是“路径依赖”。很多老师只让学生记诵而不求甚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老师台上照本宣科念完了,学生囫囵吞枣,也不做诠释、也不须互动,最后把读经这样一件耗心力脑力活搞成不用思维的体力活。指望靠背诵经典就能养成学生君子人格,进而出社会之后、居高位之后就能“行仁政”、“行德政”是不现实的。老师本应该做得更多一些。古代私塾教授蒙学尚且讲求经义,今之读经运动比之古人还不如,实在让人感到忧虑。
我推崇一种“圆桌式”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模式(像亚瑟王和圆桌骑士那样),真正做到人格平等和教学相长。不是方桌、也没有高台,无所谓谁是座首、谁是脚凳,当下即是的传递讯息、现场式互动、肯定自己的同时当下肯定他人、彼此之间能互相get到对方的point。港台和海外的博雅学院,他们的小班式教学对于惯常大班授课的大陆学院教学应有所启发,在我负责授课的BU通识科目中,我和美国来的科任老师甚至鼓励学生将更多精力聚焦在自己和同学的教学演练和课堂演讲中,而非仅是填鸭式教学、单向度灌输、抄笔记划重点。必须破除一种迷思,即学生来上堂要获取的讯息只有老师课堂板书、印发材料的内容才有价值,或者除老师之外同学所提之问题和送供应之讯息乃无足轻重。在传统儒式教育中,权威和君长大包大揽可能是负责的,在现代教育中,可能这样的做法恰恰是惰性的、偷懒的、不负责任的。
中文教学因其特质,很大程度上不能脱离儒式教学法则的路径依赖,所以我给自己定的一个教育目标就是:不但要让学生能从我这里学到什么,我也一定要能从学生那里学到什么。不然就算是教学的失败,教育的失败。“学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老实实向学生学习,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正是圆桌精神所提倡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