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的转型或者说走向新常态也会对整个经济体系走向新常态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以及内外部经济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正在平稳转型到新常态,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金融体系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新常态本身就包含着金融体系需要寻找到一个适应经济体系转型的新常态,同时,金融体系的转型或者说走向新常态也会对整个经济体系走向新常态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经济新常态与金融新常态的关系,可以看出,如果说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的话,那么,金融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一样,同样需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转型要求,需要遵循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和改革的大逻辑。
经济新常态与金融体系的新常态
从具体内容看,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三个维度九个方面对经济新常态特征的界定,都直接对金融体系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长期增长来看,经济增长中枢将下移,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逐步向质量高效型转变,从要素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以前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在逐渐减弱,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技术进步等因素。反映到金融体系的转型方面,就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必须适应这个增长速度、增长动力的转换过程,改变长期以来依靠大规模信贷扩张带动的业务驱动模式,开始要重点关注如何以金融体系支持和促进经济体系的转型。与此同时,金融体系同样也需要接受经济增速平稳回落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要防范局部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平稳释放不能叠加为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风险。
从短期波动来看,需求的各部分也在发生变化,强调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新技术、新产品等投资以及大规模走出去战略等,经济结构也在逐渐优化。这些增长动力和需求的变化,也在对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需求,许多新的需求往往不在传统的金融体系覆盖范围之内,这就一方面需要促进原来的金融体系的转型,另外也要通过适当放松金融管制和金融准入,吸引新的金融机构、新的金融服务模式的介入。
从宏观调控政策来看,强调以改革来化解风险,促进转型。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将从行政审批、投资、价格等九大领域推进改革,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产业转型与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化解产能过剩风险。
从政策基调来看,2015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化解高杠杆和泡沫等风险,而有力度的财政政策也为2015年“稳增长”的首要目标预留了政策空间。与此相对应的是,金融体系同样需要这样一个新的宏观政策环境,以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为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型服务。同时,宏观金融调控体系也要更多地从直接控制利率、贷款规模等数量指标,转向依靠利率汇率等市场化的调控工具。
新常态下金融改革的新趋势
中国的金融改革需要立足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一是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要求紧迫。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将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经济下行时一些隐性风险显现,商业银行的风险压力较大。经过持续的信贷扩张之后,目前中国部分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过高;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仍将继续调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要求对各类融资平台债务进行清理,融资平台贷款面临较大风险,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继续上升。
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挑战;民营银行牌照逐步放开,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存款保险条例》公开征求意见,为防范银行发生道德风险、处置破产银行等提供了制度保障。银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剧了商业银行转型的压力和紧迫性。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应积极寻求转变,适应利率市场化推进节奏,加快调整自身业务发展结构,加强内部成本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从容应对市场变化的挑战。
二是新常态下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会议要求,推动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提高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国有企业经营、国有资本运营、国有资产监管“三权分立”,有望成为新的国有资产实现与管理形式,同时也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从国企改革的手段来看,包括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和所拥有股权的出售、资产置换等方式,国企改革推进为投行业务和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2014年中国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继新预算法通过后,《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简称43号文)、《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规定》、《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债务管理和运作勾勒出了新框架。从43号文规定来看,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的投资和运营,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使PPP项目具有长期稳定收益。从期限看,PPP项目通常期限较长,PPP模式的回报周期恐难满足现阶段社会资本的风险偏好。由于PPP项目具有明确特许经营权转让,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及必要的政府补贴,这类项目适合做成资产证券化产品,化解社会资本进入PPP模式的流动性及期限障碍。同时,相对于项目收益债和项目收益票据等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可更加有效进行风险隔离。随着PPP模式推广,资产证券化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新常态下对新型行业的金融支持提出新的要求。会议要求,要积极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在新常态下,仍需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尽管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仍有大量投资机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然而传统商业银行“重资产”的风险评估模式难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转型“轻资产”的方向,新常态下对新型行业的投融资服务提出新的要求。金融市场需要重新合理分配风险收益的新工具,这类新工具既要考虑到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也需考虑到不同行业企业自身风险特征,比如介于风险较低的优先债务和风险较高的股本投资之间的夹层融资等。
四是新常态下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议要求,要加快对外投资领域改革,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和质量,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起始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支付结算货币和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新常态下中国对外投资格局发生变化。首先,中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望于2016年超过外商直接投资,届时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成为净资本输出渠道;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正积极寻求有效率和质量的对外投资。仅仅通过经常账户顺差来输出人民币、推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已经不能够代表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应该积极寻求通过资本项目输出人民币、开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格局。一方面,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推进人民币在资源和大宗商品中的使用,提升人民币在全球供应量中的定价主动权;另一方面,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输出需要配套的金融支持,比如企业在境外的人民币支付清算等业务需要可靠的金融配套服务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