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钢建:中华文明源头与中国法治传统——在湖湘新儒家首场讲座的演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10 次 更新时间:2015-03-01 20:43

进入专题: 新儒家   法治中国  

杜钢建  


主持人(枕戈)介绍: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湖湘新儒家首场讲座:法治中国与儒家治理的现代化。当大家看到“儒家”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儒家不是在五四的时候已经被打倒了吗?怎么又死灰复燃了?

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今年,再过一年就正好是100年了。历史来了一个轮回,最近一二十年,尤其是从2013年习近平视察曲阜以来,儒家又开始在国家层面得到推崇了。

在2012年9月1日我们一开始创办大同思想网的时候,就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儒家的现代转化,以及依宪治国、法治中国的两大主题作为我们大同思想网最重要的两大板块。那时候我们宣传儒家文化的时候,很多人在质疑、嘲笑我们。包括我们杜钢建老师倡导的“儒家宪政”,在我们的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是,今天杜老师倡导的“儒家宪政”在学术界已经成为显学了。

尤其习近平总书记从去年开始,可谓对儒学推崇备至了。然后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时候,又把法治中国的旗帜高扬起来。所以有人开玩笑讲,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跟我们大同思想网倡导的理念如出一辙。

咱们今天的演讲嘉宾杜钢建老师,大家都知道他最著名的观点,是“湖南人是日本人和韩国人的祖先之一”。实际上他在学术界的影响,真正来说是他首倡了“儒家宪政”,正因为杜老师首先是一位法学家,所以他才能以宪法宪政学的角度看待儒家文化,看待中国古代的典籍,才首次在中国提出了“儒家宪政”这个学术命题。2012年,另一位鼓吹儒家宪政的秋风老师,在湖南大学法学院的大同学术会讲中,还给杜老师行弟子礼呢。刚才有个朋友给我开玩笑讲,习近平应该请我们杜老师做他的国师,也许他的治国理念确实受到杜老师等倡导的儒家宪政的观念的影响。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先请杜老师做他的主题演讲。


一、四中全会,奠定国家未来法治建设基础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我和邹红艳女士一样,已经学了很多遍。在此之前我就关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公布以后又不断地学习、领会。我想在座的各位今天能到这里来,也一定在不同程度上学习过四中全会决定的内容,也关注过四中全会提出来的一系列关于国家法治建设的重大战略思考。

我在学习四中全会决定的时候有一个感触,我感觉这与30多年前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一样,有一种强大震撼的冲击力。大家都知道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改革开放的30多年起了多么关键的领航作用,这应该是属于决定性的历史时刻,执政党作出了一个影响我们几十年生活的重大决定。当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出来的时候,我们感觉在经过文化大革命前后十几年的动荡之后,中国真正开始进入了一个正常的和平建设和发展的历史阶段。大家越来越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并且大家能看到这些希望逐渐与自己的生活发生紧密的联系,不断的闪现曙光。

我记得80年代初的时候,我到过一次美国,当时就有一个想法,中国人什么时候也能在自己的家里洗澡?因为文革结束以后,我们都是在澡堂洗澡,住的都是集体宿舍。那时候还没有公民说有自己的住宅,住房都是公有的。过了几年,我又到欧洲去看了一下,当时我又在想,中国人什么时候也能让每个家庭拥有自己的轿车?不久之后,我们就看到了现在城市的轿车的巨大拥有量,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环境的灾难了。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走过来,我们的生活质量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现在我在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时候又有了这样的感受,我觉得这个《决定》将影响我们国家今后至少30年,甚至50年的发展方向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真正地把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蓝图、规划、思路和步骤,结合在一系列的重大改变措施中,并且有了通盘的考虑。我想这个《决定》不是一届班子、两届班子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这可能会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领域、社会文化生活领域等方面,都将进一步连续、可持续的往下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将奠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


二、吸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走自己的法治道路


今天我们谈的话题,是学习四中全会决定。大家知道四中全会的决定有七个部分,其中重大的问题都提出来了。

《决定》首先提到了中国的法治道路应该怎么走?中国的法治体系应该如何建设?显然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方方面面的法治体系,法律的规范体系也好,法律的监督体系也好,总之我们的立法任务依然是繁重的。但是这样一个法治体系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吸取和总结我们国家自己走过来的道路,无论这个道路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也包括沉重的历史教训,这一点四中全会的决定讲得很清楚。

四中全会的决定里提出要吸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同时要学习国外法治的有效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国外的法治理念和模式。过去说不照搬西方模式,但是现在把国外的法治理念也加在里面不照搬。不照搬,怎么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法治道路来?这就要靠我们的传统法律文化、传统儒家文化和其他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那么什么是中华法律文化精华?这个法学界应该还没有充分的有系统的总结。所以我今天想重点围绕这个问题谈一谈古代宪法与法治建设的话题。

我们在座的有很多学法律出生的朋友,讲到宪法的话,我想先问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宪法?

刚才台下的李军律师说宪法就是调整国家和公民之间的法律规范;而刘光宇老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要遵循它。

他们两个都说得很对,宪法是国家的最重要的法律。刘老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刘老师姓刘,我姓杜,刘杜意见一致,这或许不是碰巧,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刘杜历史上是一家,刘氏的祖先,往上数是夏朝的刘累;在尧帝、舜帝时,有唐国和杜国,后来唐国、杜国被合并在一起,就叫杜国了,原来叫唐杜国。周朝杜国的前八位国王都姓刘,到了第八位国王刘聪的时候,周天子说你们在杜国干脆就赐给你杜姓,于是刘姓直接改成了杜姓。现在全国的杜姓当中绝大部分跟刘氏是一家,这就叫“刘杜一家”。杜氏到了杜伯的时候,杜伯蒙难,刘杜家族就开始逃亡,一直逃到了晋国和秦国。在晋国的这一支继续姓杜,秦国的杜氏经过若干代以后又改回去姓刘了,汉高祖刘邦就是秦国的这一支,由杜姓又改回了刘姓。所以杜氏、刘氏在古代是一家。

“刘杜一家”的历史里面,也有很多传统法律文化的话题。刘氏在夏代的祖先是刘累。夏朝前几任帝王秉承当时的宪法传统,不过到了夏王孔甲执政时,法治传统受到了破坏。因为孔甲有一个不良嗜好,他喜欢看龙表演,当时夏朝董氏的祖先会养龙,于是孔甲就让刘累跟着董氏学养龙,同时夏王孔甲的弟弟祖明也跟着学养龙。但是养死一条龙以后,大家害怕了,开始大逃亡,因为孔甲是暴君,怕他杀人。结果刘累带着一批人逃亡了,董氏和孔甲的弟弟带着一批人也逃亡了。最后夏朝出现了大的动荡,衰落了。

孔甲的弟弟带着一批人逃亡到了朝鲜半岛,这是我在韩国查到的资料,这也是中国人移民朝鲜半岛最早的一支,他们到了韩国以后都姓王,因为他们都是夏王的家族。到了韩国繁衍了十代以后,就出现了柳氏、车氏。

谈到这个姓氏的变化,跟法治传统是有关的,因为当一代君王破坏法制传统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发生衰落,影响千家万户的命运,包括姓氏的变迁。杜姓到了周朝的时候,有一个蒙难的杜伯,他被国王的王妃诬陷。因为杜伯是一个美男子,王妃想跟他有情感上的关系,但是杜伯拒绝了。于是王妃到周王那里去诬陷杜伯,最后杜伯被杀了,不过被杀之后杜伯还说了一句话:“我相信老天爷会让我报这个仇。”在杀完杜伯以后,周天子看到了杜伯的魂,杜伯穿着白衣坐在马上用箭对周天子的心脏射去,周围的人都看不见,周天子害怕大叫,心脏病发,不久就死了。在破坏法治、不讲公平正义的时候,就会出现冤假错案,会引起重大历史变化的。

所以宪法传统很重要,通过刚才的第一个提问,大家应该知道什么是宪法了。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宪法在世界范围内看,最早是出现在哪个国家?台下有嘉宾说是最早出现在制定《拿破仑法典》的法国,也有嘉宾说是最早出现在有《大宪章》的英国,还有嘉宾说是最早出现在有《汉谟拉比法典》的伊拉克,另外还有嘉宾说是最早出现在中国。

但是学过法律的人都知道,法学教科书上说世界上的不成文宪法最早出现在英国,成文宪法最早出现在美国。今天我们在座的律师和法学界的很多朋友都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究竟是不是这样?这个问题你要是问日本人,日本人绝不会给你这样的答案,他们一定会说全世界宪法最早出现在日本。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的隋唐时期,同时代的日本就有宪法了,这个宪法名字就叫《宪法十七条》。这部“宪法”的制订人是谁呢?是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何许人也?他是日本历届天皇中对日本文化贡献最大的四个人之一。但他不是天皇,只是摄政王。他的姑姑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女天皇——推古天皇。推古天皇自己不管理国家事务,而是交给她的侄子圣德太子管理。圣德太子在正式掌权当摄政王以前,身份是保密的。圣德太子在掌握政权之后写了一封公开信给天皇。这封信怎么说的呢?圣德太子说他前世在南岳衡山当和尚,今世到日本来是为了弘扬佛教,因此他希望派一支遣隋团到中国,去前世他出家的寺庙里取一部叫《妙法莲华经》的佛教经文,也叫《法华经》。

   于是第一个遣隋团团长小野妹子率团到了中国,拜见了中国的皇帝,并且来到了湖南南岳衡山。关于圣德太子这个人,我在日本收集了很多的史料,我发现只有他一个人能够记住自己的前世。虽然圣德太子没有到过中国,但是他告诉小野妹子到南岳衡山以后,不要从山下直接到寺庙,那样不好找路。要从山下走到山上,找到般若台后,从般若台再往下走,穿过森林走多少里路能到达我前世的寺庙。并且圣德太子告诉小野妹子当年跟他一起修行的和尚都往生了,现在只剩下三位,不过应该是老和尚了。小野妹子从般若台下来以后,终于在半山腰找到了那个庙。寺庙里的小和尚问明来意,进去一禀报,果然出来三位老和尚。说明来意以后,老和尚让小和尚去禅房取了一部《妙法莲华经》,让日本代表团带走了。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在圣德太子时期能够制订宪法的原因。日本人对圣德太子跟湖湘文化的渊源关系一般都不了解,只知道圣德太子时期日本制订了宪法,制订了行政法,“冠位十二阶”等,这让日本的法律文化一下就呈现出来了,所以日本国民都知道。而美国和英国的宪法则晚得多,在中国隋唐时期,同时代的日本就制订了“宪法十七条”。当我把这宪法十七条内容逐条分析之后,我发现都是受中国宪法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讲的,要吸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


三、中华文明起源与上古宪法传统


中国古代有没有民主?有没有法治?大家认为中国古代有民主,认为有的请举手,谢谢!看来更多的人是认为没有民主。那认为中国古代有法治的请举手?看来多数还是认为中国古代有法治。

我们今天讲的法治是那个三点水的“治”,不是说有了法律制度就有法治,法治是与民主同步进行的法治。

那么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民主、有没有法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重新回顾中华文明史。大家认为中华文明是源于北方还是南方?认为源于北方的请举手——看样子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源于北方。因为我们几十年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认为源于北方。这个观念哪里来的?是以老一代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为代表的学者们告诉我们的,1973年郭沫若先生主编了一本书叫《中国史稿地图集》,他想用地图集的方式告诉一般的读者,中国的文明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在前几页的上古部分,小红旗都插在哪里?都插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我再看看湖南有没有小红旗?没有。

但是在同一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名了。马王堆考古出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文件,其中就包括《黄帝四经》。在1973以后,湖南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其实在1973年以前,湖南就有一个重大考古,在长沙子弹库的楚墓中出土了一方帛书,这方帛书描述了伏羲太昊的活动。中华文明重视国家的“国”字,用法律术语说,这有共同体了,也就有法律关系的共同体了,中国的第一国就是伏羲太昊国。那么伏羲太昊国主要在哪里活动?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出土的帛书,表明其在湘西北和湖北交界这一带活动,也就是长江以南,所以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南方。

当时这方帛书震惊了考古学界、历史学界,也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美国人行动最快,用3000美金的定金就把这方帛书骗走了。到了美国以后,这方帛书在美国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展出。而郭沫若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就没有关注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的考古发现,也就没有插红旗。1973年马王堆出土以后,在湖南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引起了我们的重新思考。

柳江流域,也就是在湘西南和广西交界的这一带,考古出土柳江人。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考古学家介入,得出了一个重大的研究结论:柳江人距今5万年以上,日本人是柳江人的后代,蒙古人也是柳江人的后代。而历史书告诉我们伏羲太昊国的历史有多少年呢?是5万余年的历史。但是考古学家不会承认,一般史学家也不会承认,因为没有重大考古证明有5万年左右的重要历史文物。柳江人出土以后,接着就沿着湘西南到湘西中到石门,发现了石门人。石门人距今多少年?大约是25000年以前到40000年,这也就是说柳江人开始向北部活动迁徙。同时我们还发现,在湖南永州道县出土的距今万四千年到一万八千年以前的玉蟾岩文化,那时中国已经进入了农业文明社会,甚至还出现了手工业的陶器。再加上人工栽培的水稻以及种子、农具、农业流程、其他的文化符号等,都证明了中国在那个时候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

接着在湖南怀化发现了的高庙文化遗址,这说明距今7900年前,以高庙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社会,已经有了国家的礼仪和祭祀等一系列的重大文化现象。高庙遗址有许多的符号,其中包括太阳鸟等一系列的符号。这表明我们要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因为我们需要知道中华文明历史到底有多少年。有一本《上下五千年》的书,我想在座很多朋友都读过,甚至让自己的儿女、孙子辈都去读。不过我认为这本书的书名应该修改,中华文明起码是上下一万年,至少是万古文明。

我们为什么要回顾这些历史?因为回顾这些历史我们就知道世界真正的人类文明源头在哪里。很多人认为人种的起源最早是在非洲,由非洲走向了全世界。不过那是人种的起源,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文明现象,最早是出现在哪里?不是在非洲,也不是在两河流域。我们过去学的历史教材告诉我们世界史的源头在两河流域,我到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看到的世界史教材的说法,也都是两河流域。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己认为中华文明只有五千年。而两河流域文明距今多少年?六千年左右。

那么两河流域的文明哪里来的?过去几十年在两河流域出土了很多各种泥版文字的文化符号,专家研究了以后认为两河流域文明是由东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创造的。显然这是中国人移民去的,但是不知道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不过高庙文化出现以后,大家会发现高庙文化的很多文化符号和两河流域的文化符号是属于同一种文化类型。也就是说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时候,湖南人开始向西部移民,移到了两河流域,创立了两河流域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古巴比伦文明。

这样一看的话,我们就需要重新认识历史。所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在其他地方还讲到,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优秀文化,影响着世界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样的一个回顾,我们就知道了中华历史是怎么形成的。

而伏羲太昊以后的历史跟湖南同样是有关系的,就是在神农炎帝统治时期。神农炎帝在史书上有不同的说法,最多的神农炎帝记载有70世。有的书记载得比较详细,有将近20代的名字和业绩。而有的史书记载得更清楚,准确地描述了其中的8代。70代神农炎帝,如果我们算25年一代的话,那是多少年?如果算30年一代的话,又是多少年?两三千年的政权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靠什么?靠民主和法治。

那么神农炎帝跟湖南是什么关系?史书记载神农炎帝埋葬在株洲的茶陵,这就说明上古中华文明源于南方、源于湖南。神农炎帝以后接着就是轩辕黄帝,那轩辕黄帝和湖南是什么关系?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上说黄帝一生有六年时间在两个山洞里修炼。第一个山洞叫崆峒山,中国有上崆峒、中崆峒、下崆峒:上崆峒在陕西,陕西人就说黄帝在陕西修炼;中崆峒在河南,河南人就说黄帝在河南修炼;而下崆峒在哪里?在湖南,但是湖南没有一个朋友说在湖南。我查了史书,下崆峒就在湖南的张家界。

为这件事我专门到张家界,向当地政府领导和朋友请教,他们告诉我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座山的名字,我很失望。回到长沙不久,当地档案局的于局长给我发了一个信息,她查阅了地方志,发现古代张家界是有崆峒山的,后来被改名了,所以今人都不了解这座山。为什么我判断崆峒山是在湖南?因为黄帝重要的老师当时都在湖南,比如说云阳先生,茶陵云阳山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云阳先生在这一带活动而得名的。再比如说黄帝的老师赤松子也是末代神农炎帝的老师,赤松子也是在湖南活动。黄帝的老师都在湖南活动,所以他的老师就建议他到湖南的山洞里去修炼。

李旭东刚才讲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源于“道”这个观念,这是有道理的。黄帝一生修道,在崆峒山山洞里修炼了三年,出来以后查看天象。接着黄帝又碰见了蚩尤,蚩尤造兵器跟别人造兵器不一样,炎帝、黄帝造兵器也就是青铜剑什么的。蚩尤除了这些兵器之外,他还造盔甲,80余个兄弟人人都是穿着盔甲,甚至盔甲前面还有能做兵器使用的牛角。在当时的冷兵器条件下,这样的阵容可以说一往无前。所以蚩尤一路打下去,把炎帝打败了,他自称是炎帝。炎帝就来找黄帝,兄弟两希望联手打蚩尤,接连几仗又打败了,黄帝也打败了。

黄帝就问他的大臣和老师,大臣、老师都劝他再到一个山洞里修炼三年。这个山洞在一个叫博望山的地方,我今天依然相信这个山也在湖南。黄帝在博望山又修炼了三年,这三年的修炼解决了大问题。因为神农炎帝、轩辕黄帝打不过蚩尤的重要原因,就是蚩尤不仅会用兵器,还会布阵。蚩尤利用地形把炎帝与黄帝的部队引到了一个山里,大雾弥漫,方向都辨不清了。黄帝在修炼过程中就要他的大臣发明指南车去破阵。通过修炼,黄帝的战略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各个方面的功能也超强了。修炼的人达到一定程度就能把人的潜能开发出来,甚至还有的人能够和当今物理学界讲的暗物质、暗能量沟通。我们看到的物质大概占全世界物质的5%左右,只要能看见的,都属于非暗物质,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我相信轩辕黄帝通过修炼得到了提升,所以最后他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天下。

我们回过头来看古代三皇,伏羲太昊国历史是五万余年。即使它只有五千余年的历史,我也相信它是一个法治、民主的社会。

古代有一本书叫《古三坟》,《左传》里面讲,因为文字的特殊,只有楚国的左使才能够读懂《古三坟》。到秦始皇焚书以后,《古三坟》的内容都找不到了,只有不同的史书当中有零星记载。把它们聚集在一起,能够知道其大概的内容。

其内容就是伏羲太昊国的宪法性文件,即《伏羲皇策辞》,这是最早的中国宪法性文献。你只要一阅读皇策辞就会发现,其中有重要的宪法理念和治国理念,甚至还包括国家治理的体系、百官设置以及一些涉及到民生的重要宪法性政策。

伏羲太昊国时期上相是共工,他是后来怒触不周山共工的祖先。共工也是古老的姓氏,从盘古到燧人氏期间的51姓氏中就有它。共工做伏羲的上相,相当于今天的总理,下面还有下相等职务。国家治理体系在“皇策”里几乎能看到基本治国的大纲,我认为这就是伏羲时期的宪法。

伏羲以后接着就是神农炎帝,神农炎帝的民主法治靠什么来维持?他有一部宪法典叫《神农炎帝政典》,到了轩辕黄帝时代,轩辕黄帝也有一部宪法,叫《轩辕氏政典》。

《神农政典》、《轩辕政典》这两部宪法之间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夏朝的天文官羲和,是专门观测太阳、月亮、星星的运转,然后把这些观测的规律上报,同时要告诉社会,这些规律会引起什么样的灾难。所以羲和这个官必须非常用心,不能犯错。不过夏朝时的羲和官酗酒,爱喝酒误事。于是夏王决定用政典来给他判罪,把他除掉。当时把他判罪了,带着兵去征伐他,政典的依据是什么?“不及时者杀无赦”,这种涉及到民生的重大问题事项,违法了就杀无赦。但是很多史家搞不清楚,这个政典是夏朝制定的还是夏朝以前尧帝或者舜帝制定的?甚至是更早制定的?最初我认为是尧典,后来我查尧典没有。最后我在《轩辕氏政典》里查到了这条规定,用的是黄帝宪法当中的一条规定。

我们知道上古三皇:天皇、人皇、地皇。上古我们称伏羲是天皇,大家不要以为天皇是日本人的天皇,日本人认为天皇这个词是他们发明的,其实不是,是学习中国的。

天皇伏羲的《皇策辞》就是伏羲的宪法性文献,而轩辕氏以前的神农氏的政典,是神农炎帝时期的宪法。再加上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中关于宪法的原则、程序等一系列的理念。大家会发现,中国古代是一个民主社会、法治社会。


四、上古的民主法治中心在湖南


民主社会、法治社会,和远古湖南有什么关系?伏羲太昊国活动的主要中心在湖南,神农炎帝的活动中心也是湖南。而轩辕黄帝和湖南什么关系?轩辕黄帝在岳阳的汨罗神鼎山得道升天,史书记载轩辕黄帝打败蚩尤以后,把天下的铜器聚集,要做一个巨大的神鼎,就在汨罗神鼎山铸鼎,鼎成以后,轩辕黄帝得道升天。轩辕黄帝真正的得道是在湖南。陕西有一个黄陵县,陕西人说黄帝是在那儿得道并葬在那儿,其实不是,轩辕黄帝是在湖南得道,但是湖南政府没有重视黄帝文化,而是重视炎帝文化。

轩辕黄帝在湖南活动很多,当年轩辕黄帝在南岳衡山建了西华冠,为了迎接西王母,西王母就是王母娘娘最早的化身。进入道家文化以后,她就变成一个具有神话性质的人物了。但是王母娘娘也是得道的人,成仙的人。得道成仙是说她第一寿命长,第二功力超常,给人间留下的信息异常强大。我问过美国的量子物理学家廖凯原先生,他是研究量子物理学的。他去年到湖南来,我陪他到南岳衡山,一路上我总是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问他:人的信息,死了以后究竟能留多长时间?他说永远都能留下来,就好像说我们这么多人坐在这里,这个信息就永远留在这里。而现在的问题是要用一种科学技术把它提取出来,我相信一千年以后一定有科学技术能把它提取出来并且放大,这样就可以看到我们这么多人在这里讨论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重大意义了。

按照廖凯原教授的说法,只要是技术,从理论上都是科学的。因为所有的物质最后都可以化为Q比特,比特就是信息当中的微量、信息量化的说法,Q是指原比特,就是最微小的比特信息。这种Q比特构成了万物,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轩辕黄帝得道留下的信息依然会很长久,西王母得道也是这样。直到今天民间还有西王母文化崇拜,南方特别是湖南楚国文化留下来的就是西王母的巫教文化。这里面的科学性我们且不说是真是假,科学不科学。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用量子物理学来看这些文化的话,有些领域还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研究的。

通过阅读轩辕黄帝的《黄帝四经》,我们会发现,那时候重大的决策都是民主决策。从神农炎帝到轩辕黄帝,他们的“五岳”(元老)都参与决策。西方最早讲元老院的元老参与决策,是民主决策。而皇策里面讲的是什么?太昊国时期的宪法性文献讲的决策要有三大咨询:一咨于将、二咨于相、三咨于民。这三种民主决策,到轩辕黄帝时期也是这样。

轩辕黄帝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宪法案件,就是怎么处理蚩尤。蚩尤作恶多端,不分青红皂白,男女老少见了就杀,杀人如麻,罪恶极大。轩辕黄帝召开民主讨论会,大家讨论怎么来处死他。没有一个人赞成对他宽容,而且讨论的办法,一个比一个更恶毒,用石头砸死、用火烧死等等。我记得最恶毒的建议是要把他的人皮完整剥下来,制作成一面鼓,敲鼓警戒后人不要像他这样作恶,再把他的胃挖出来,吹上气当皮球踢等等,各种意见等于是要把他完全肢解了。但是轩辕黄帝最后发言说,我们国家是讲法治的,我们有法律规定,法有常法,刑有常刑,而且有常宪。一个国家的宪法要维持传统,要遵守常宪。这也是在《黄帝四经》里出现的,说的就是要依法办事、依法治国。

我们四中全会讲了依法治国,不过“依法”这两个字最早是出现在伏羲太昊国的《皇策》里,叫“依法而顺”。依法办事,国家治理就正确了。在伏羲太昊国的《皇策》有依法治国的理念,在神农炎帝的政典和轩辕黄帝的政典里这种法治的理念就更多了,法治的术语和原则也有很多。

上古的这种民主法治传统传到了尧帝时代,又跟湖南扯上关系了。尧帝本来想让“四岳”来接班,但“四岳”都推辞说没这个品德接班。于是尧帝又问所有的大臣,没有人愿意来接班,大家推荐也推荐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尧帝亲自跑到湖南来找接班人,因为上古高人都出在湖南。到了常德德山找到一个修道高人善卷,想让他来接班,但善卷一听逃跑了,逃到了张家界这一带,最后在张家界得道。然后尧帝又在湖南找到了何氏最早的祖先——何侯,他是一个修道高人。但是何侯说要修炼,拒绝接班。尧帝没办法,最后又跑去找许尤,许尤一听要他来当国王,马上就跑到河边去洗他的耳朵,说自己的耳朵被玷污了,这就是高人。高人追求的已经不是我们讲的政治俗事了,而是得道长寿。而尧帝之后的舜帝到湖南来也是找接班人,他也找了何侯,不过何侯又拒绝了,后来何侯在在禹王时期修道成仙。

这样任人唯贤、任人唯能的民主社会,上古、中古都是这样。宪法也是这样的,体现这样一种原则和要求:上古是一个民主社会、法治社会。舜帝怎么找接班人?群臣推荐一个叫“鲧”的人,但是鲧在治水时不尊重自然规律,不尊重生态环境,导致治水失败,结果就被判处死刑。后来舜帝让大家再推荐,最后推荐了鲧的儿子“大禹”。让禹王来接班,也要考验禹王治水的能力,考验以后发现禹王是接班的合适人选,这就是民主协商机制。这样民主协商的社会,今天我们能做到吗?如果刚杀了一个违法的人,大家说可以推荐他的儿子来接班,一般的民众接受不了,但是古人任人唯贤可以到这种程度。

舜帝当初找人接班的时候,尧帝让全国人来推荐,大家推荐“舜”。他的品德高到什么程度?他的父亲、弟弟想害死他,把他推到草屋里放火烧,没烧死,把他压到井下,他从井里面逃出去。他每一次死里逃生,回到家里就像感觉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依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品德高到这种程度,常人一般都做不到。尧帝把自己的两个闺女同时嫁给舜帝做妻子,考验了舜帝20多年。舜帝的这两个妻子最后也死在湖南,跟湖湘文化有紧密的关系。

上古高人出湖南,上古文化中心在湖南,也就是上古的民主法治中心在湖南。上古最早的法律文献从伏羲太昊到神农炎帝到轩辕黄帝,都在湖南。


五、上古湖湘文化影响世界


轩辕黄帝的25子当中,有三个儿子被封在湖南,这三个儿子及其后代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影响深远。

轩辕黄帝第一个被封在湖南的儿子是蛮龙苗,被封在现在的娄邵这一带。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认为湖南人性格特点中“霸蛮”的“蛮”字是什么意思?看来,台下有嘉宾认为南方的少数民族就叫“蛮”,也有嘉宾认为“蛮”是坚强、吃苦耐劳和一往直前的意思,还有嘉宾认为“蛮”是凶蛮、欺软怕硬的意思。

上次有个朋友,我跟他解释这个“蛮”字以后,他就后悔了。因为他当年和美国的一个企业家谈生意,谈得差不多了,酒桌上喝酒,要签字了。然后他对美国人说放心,我们湖南人就是这样“霸蛮”。美国人就问“霸蛮”是什么意思?一解释完了,老外听了总觉得讲不清楚。最后我那朋友说,你放心跟我做生意,什么事我都能摆平。老外说有些法律审批手续你都能摆平?他说你放心,“霸蛮”就是什么事都能摆平。老外最后没有跟他做这个生意。因为他觉得我那朋友不讲规则,违法、犯罪了怎么办?所以“蛮”字千万不要从负面解释它。

其实最早是轩辕黄帝给他一个儿子取名字用了“蛮”字,姓“蛮”。这个“蛮”字上面是大山峦,底下压一条小虫子。山底下压个小虫子,将来长大以后就是腾云驾雾的飞龙,所以黄帝给他一个儿子取名字叫“蛮龙苗”,封在现在的娄邵这一带,包括现在的怀化地区。上古姓蛮的很多,后来都从湖南移民走了。蛮龙苗就是现在苗族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祖先。过去少数民族的名字都带反犬旁,上世纪五十年代文字改革的时候说要尊重这些少数民族,就把反犬旁都改成单人旁。其实改错了,反犬旁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要祭祀自己的祖先。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蛮龙苗的后代发展到了犬戎族的时候,是人狼交配产生的后代。我们说南蛮西戎中的西戎就是当初湖南的犬戎族,他们是蛮龙苗的后代,移到了西部。

犬戎族这个族群在神农炎帝时期就有了,在轩辕黄帝儿子蛮龙苗的后裔当中,到白犬的时候就出现了大批的犬戎族。犬戎这一族规模很大,当年帝喾率领中央军队到湖南镇压地方叛乱的时候,重点就是镇压犬戎族。犬戎族是人狼交配的后代,繁殖力强、战斗力强,帝喾打不过犬戎族。犬戎族的领袖叫吴将军,是吴氏的祖先。帝喾打不过吴将军,就对他的部下说谁给我把吴将军的头取下来,我就把公主嫁给谁。这时候身边的一条神犬听懂了他的话,突然就奔向了对方,直奔吴将军,吴将军没有做好准备,被它咬断了脖子。这条神犬把头衔了回来,蹲在地上不走了,要娶公主。帝喾很尴尬,但是公主出来了,说相信它不是一般的狼犬,因为第一它能听懂人的话,第二它为了我直奔对方冒生命危险,第三它立功了,所以公主说愿意嫁给它。公主骑上它以后,进了山洞,最后生儿育女。儿女们自配为夫妻,生下的还是犬戎族。

帝喾来打犬戎族靠一条神犬,最后闺女生的还是犬戎族,这就是湖南霸蛮的缘由之一,跟犬戎族有一定的关系,就是因为这种血性,而且犬戎族早期还有吃人肉的习惯。

轩辕黄帝封在湖南的儿子蛮龙苗的后裔,有一部分后来移民到了美洲和东南亚。美洲印第安部落有一个食人族,就是犬戎族的后代。现在东南亚国家的宪法,像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我去这些国家考察,马来西亚宪法讲得很清楚,里面说中国人是外来的,印度人也是外来的,他们的宪法要保护马来西亚的原住民、土著人的土地权利、资源权利等各种权利,因为他们是本土的。但是我最终研究发现他们的土著人是湖南古代犬戎族的后代。犬戎族到了东南亚以后还保留了一个特性,就是典型的族人会长两寸长的尾巴,直到今天这个特性还有。我在马来西亚一个500多人的一个大礼堂讲了这个事情以后,有两个教授告诉我,他们的土著人朋友中就有长尾巴的。其实我们湖南今天也有,在邵阳地区,包括在少数民族中还有极少数人长尾巴,但是因为不雅观,所以对外不说。

我对犬戎族的研究是在广东工作期间,当时我读广州地方志发现,清朝的时候有一群马来西亚土著人在广州聚集抢孩子、吃孩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发现成百上千的孩子丢失以后,发现是马来西亚土著人干的。于是把他们聚集起来赶到了公海,但是到夜晚他们还是偷偷的回来,到村庄里抢孩子。史书记载这些马来西亚土著人长了两寸长的尾巴,那时候我还不了解。等我到湖南来工作,学习了湖湘文化以后,才终于解开了这个谜,马来西亚的土著人是犬戎族的后代。黄帝的这一个孩子,影响了东南亚文化,甚至影响了美洲印第安文化,这是跟湖湘文化紧密相关的。

轩辕黄帝第二个被封在湖南的儿子是少昊金天氏,被封在茶陵的云阳。少昊太重要了,刘杜这些姓氏都是源于轩辕黄帝的儿子少昊,而且影响到后来很多姓氏。比如说现在韩国有600万金姓人口,北朝鲜有200万金姓人口。我在韩国查了金氏族谱,族谱前面写得很清楚,金氏祖先是少昊金天氏,他们认为金氏祖先来自山东、河南。但是我到湖南学习湖湘文化之后,发现其实是在湖南。

少昊国的国都当年在湖南,少昊在湖南把帝颛顼养大。帝颛顼接班以后,开始把中华文明的中心移到了北方,向河南、陕西移动,甚至帝颛顼到西部两万里以外的西方建立了颛顼帝国。

那么,西方的白种文明是从哪里来的?是古希腊文明?30多年以前,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讲述古希腊政治法律思想史的时候就很困惑,古希腊的历史不像中国这样有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过程,没有燧人氏的历史发展过程。古希腊历史中突然出现上百个城邦国家的文明,显然这是一个移民的文明。但是是从哪里移来的?我到湖南学习湖湘文化,突然就明白了,这是古代神农炎帝和轩辕黄帝时期中国的白种人移民到了西方,创了西方的白人文明。在神农炎帝时期,中国就有很多白人,叫“白阜六国”,有六个国家的白种人。轩辕黄帝的后代中也有白人,他们组成了“白民国”。这些白人不断的向西移民,从新疆一路移到了西方地中海以北。

我们不能说中国人就一定是炎黄子孙,也一定都是黄皮肤。因为古代中国人有三种肤色,黄人、白人、还有个棕色人种。而至于黑人,真正的黑人是那种跟我们的黑头发一样黑的,那是非洲的黑人。很多黑人是属于五千年以前的中国棕色人种移民到非洲留下来的,我们看到非洲一些人并不是那么黑,他们有些发红,太阳晒得发黑,而不是黑头发的那种黑。中国古代没有纯黑人,纯黑人源于非洲。而黄人、白人、棕色人种都源于中国。有人说西方从古代就有民主法治的传统,像元老院的民主协商机制、古罗马法律等。大家都羡慕西方,其实西方这些制度文化哪里来的?严格的追溯起来,都是上古中国人把中国的上古民主法治带到了西方,把修道文化也带到了西方。

轩辕黄帝第三个被封在湖南的儿子叫昌意,被封在湖南怀化弱水乡这一带。昌意的儿子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叫“安”的儿子的后代移民到了西方建立了安息国。安息国的国家管辖范围最广的时候,到达了南意大利。安息国国王在汉代的时候回到中国,翻译佛教经文。我们今天看到的佛教经文,最早都是由安息国国王安世清(安世高)翻译的。在汉代,整个中东地区都是佛教国家。

那时候还没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公元6世纪才兴起。那中东的这些佛教从哪里来的?印度的佛教包括释迦牟尼佛家族,都是从上古湖南羌戎族移过去的,到了印度和尼泊尔。释迦牟尼佛祖的家族历史上就一直崇尚修道、打坐等各种修炼方法,所以释迦牟尼佛祖开悟以后就说,有很多古佛是通过修道成功的。所以,上古中国源于湖南的这种修道文化影响了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


六、上古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


回过头来讲儒教、儒家,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并不是想要建立一个什么体制,他只是想恢复中华的传统法律文化,就是民主传统、法治文化传统。所以孔子要“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周朝的宪法制度。周礼是哪里来的?史书记载周朝的宪法制度是“周承殷制”。那殷商的制度是哪里来的?是“承夏制”。而夏制是哪里来的?是承禹王和舜帝、尧帝一路上去,也就是说从神农炎帝到轩辕皇帝一路下来。几千年来一旦民主传统、法治传统被破坏,大家就要恢复它。

大家看一看尧典,《尧典》的内容就是尧帝时期的宪法文献内容,这个在《尚书》当中都有,《舜典》和禹王《大禹谟》里也有。要不是秦始皇的焚书,我们对上古的历史能有更充分的了解。可惜他一焚书把那时候的简书、帛书等烧了很多,特别是把六国文字也灭了。不过我认为最可惜的是把楚国文字灭了,楚国文字是记录上古中华文明中心在南方的重要证据。楚国文字灭了以后,一些刻在竹简和石头上的文献就找不到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到了汉代的时候,汉代想恢复古代的法律传统。于是在全国找,但是只有一个已经90多岁的叫伏生的人还能记住古代的宪法内容,他是伏羲的后代。汉代的大臣陪同他一起生活,天天听他讲述,让他回忆,最后他把尧典、舜典、禹王大禹谟等想起来了,并且记录下来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尚书》。但无论是古文《尚书》,还是今文《尚书》,依靠的都只是伏生这一个人物,如果他也记不住了的话,那我们今天估计连这一点信息也没有。看《尚书》内容可以知道,从神农炎帝到轩辕黄帝一直到尧舜禹,这个宪法传统就非常明确。

禹王得到了“宪法”,后来禹王的儿子启接班了。但禹王并不想把政权传给启,于是启就谋杀了伯益。因为伯益是皋陶的儿子,是公认的贤人,他当时在湖南攸县治水很成功。伯益是少昊的后代,少昊的法律文化就是鸟文化。当时长株潭这一块生态环境特好,有上千种鸟,少昊用这些鸟名来命名百官,这是一个鸟文化的法律制度。少昊通鸟语,少昊的后代伯益也通鸟语。伯益跟着禹王走遍天下,他只要一看鸟群就知道这一带的水灾情况。伯益的后代当中,懂鸟语的一直延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伯禽,伯禽以后就没人懂鸟语了,这很可惜,懂鸟语也是世传的绝招。

时间有限,我们回过头来简单总结一下。夏、商、周都有宪法,夏商两朝的宪法是《洪范》。到了商朝末年,纣王把宪法传统破坏以后,大家都忘了宪法是什么。所以武王打进皇宫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召公到监狱里把箕子找出来,因为他能记住这部宪法的内容。但是把箕子找出来以后,他说可以把宪法的内容说出来,但是周朝必须放他离开中国。武王同意后让他离开,于是箕子把在牢里反复背诵记住的内容口头陈述,史官记录,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洪范九畴》的九章内容。后来箕子带领五千中国人,就是商朝的那些贵族离开了中国,最后到达了北朝鲜的平壤一带,这是第二批大规模移民到朝鲜半岛的中国人。箕子建立的千年朝鲜制度靠什么?也是靠《洪范》,以及后来周公制作的周朝宪法《周官》即《周礼》。《周官》即《周礼》,这是周朝维系800年的宪法。

这样来看,夏、商、周都已经开始“父权子承”了。但是民主传统、法治传统也是主要的历史传统,破坏这个传统是极少数的人,极短的历史时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宪法。管仲为齐国制订的叫《齐国宪法》,那部成文宪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可能是最完备的,所以齐桓公一跃而起成为春秋五霸,而且还是霸主。

这样的话,我们看秦汉以前,以及中国上古、中古的历史到一直到近古,我们应该相信中国古代是有民主传统、法治传统的社会。怎么这样说?归结起来有两点:一个是民主决策,一个是科学决策。比如说夏商两朝的宪法《洪范》里第七章规定,君王不能独断专行,他的决策必须有三大民主决策。第一是要他身边的大臣都同意;第二是大臣同意还不够,必须百官同意;第三是百官同意还不够,必须全体国民都赞成。这就是民主决策。然后还有两个科学决策,从伏羲、神农、黄帝一路下来都有规定,法律规定了两个官位,一个叫卜官、一个筮官,分别负责卜占和筮占。卜就是按照八卦六十四相来占卜,筮是湖南上古传统的一种预测方法。卜占和筮占结合在一起,两种科学决策都赞成的话,这个决策就可以做。三种民主决策加上两种科学决策,一起通过的话就是“大同”。宪法的意义就在这里,“大同”在古代宪法上的解释就是民主加科学。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加在一起就是民主传统、法治传统,这就是“大同”最早的解释。

古代的宪法除了这些内容以外,其中更重要的还是国家治理体系。我们刚才讲宪法就是两个内容,一个是治国,一个是安民。宪法的治国传统是什么?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发现了这个传统,黄帝百官中有三公。到夏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个暴君叫夏桀,商汤革命推翻它以后,商汤要建立新的商朝,就一定要恢复原有的良好民主法治传统。但是商汤不明白,为什么要有三公九卿这一套国家治理体系,于是就问他的宰相,宰相就给他解释了什么叫三公。三公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古代是民主的,你自荐也行,大家推荐你也行,但是你说能做三公,那就把三公的本事拿出来给大家看。三公是懂天文、天时的,能够了解日月星象的变化规律,甚至还能调阴阳、风雨的。如果长期干旱不下雨,请三公来祈祷可能就会有大雨降临。

就像在炎陵县当年举办开光大典的时候,北京的领导、省里的领导都到齐了,那么多人要开会了,但是却下着瓢泼大雨,会议不能正常推进。当时就想请高人把雨给停了,当时有个湖南常德汉寿的高人叫侯希贵,侯希贵一听想让他停雨,他说要上卫生间,就溜走了,显然他不是三公以内的人物。但是没办法,于是就请了现在湖南社科院的何光岳先生,试了以后,一会中间一带的雨停了,但四周还在下。这种人就适合做三公,懂调阴阳、风雨,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因为修道的人,一万个人里面也出不了一个能达到三公的程度的人。

三公是得道的人,九卿是省部长这一级的干部,九卿不懂天文、天时,但是懂地理、地利。你跟九卿说湖南省图书馆往西三百里以外,那是什么地形、山形,一般人讲不出来,但是九卿能给你讲得一清二白,这样的人就适合做九卿。所以古代的九卿就是做灌溉农田系统、开辟道路、架桥梁这些事,做全国的土地发展规划。开发规划的都是九卿。九卿是获得德的人,道跟德是有区别的。得道的是三公,得德的人是九卿。

大夫相当于现在的司局长级干部,大夫是通人世的人,他的言论足以做一国的表率,就像我们现在讲的雷锋一样。所以大夫通人事,也管人事。在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大夫要是死了,举国都要哀悼他。因为大夫的言论和行为足以做一国人的表率,品德高并且对自己要求严格。大夫是获得“仁”的人。

而元士相当于现在的处长级的干部,是获得了“义”的人,元士这一级执法如山、信如四时、起草法律。所以道德仁义的体系、理念、理论和原则,就体现在国家的官位设置,特别体现在三公九卿大夫元士这套国家治理体系中。

商王一听,这个法治民主传统原来是由这么一套官位体系来维系的,于是就采纳了这一传统,所以商朝几十代国王绝大多数都在维系良好的民主法治传统。上古是任人唯贤、任人唯能的,出现破坏传统的只是个别的君主,但是接着很快又会恢复良好的传统,所以我们讲古代是民主社会、法治社会。

古代有良好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有良好的任人唯贤、任人唯能的国家治理体系,还有一系列关于民生的良好法律政策、宪法政策。我们讲宪法,其中第一个功能是治国,第二个功能就是安民。让老百姓能够安宁下来,让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得到扶持,国家的财政就要大量的投入。但是要投入到什么程度?比如箕子朝鲜时期,70岁以上的老人国家要全部扶持。国王甚至要亲自主持三个月的国宴,宴请全部的老人。国家所有的财政主要是解决这些问题。大家说今天中国人好多要办的事情都做不到,我说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决心的问题。所以在安民这一方面,中国古代有很多良好的法律政策,时间有限,我不能说得太多了。

七、总结

   回过头来说,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来的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思路都很好。特别是其中讲到要吸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什么叫精华?就是我们的民主传统、法治传统。对不对大家讨论,谢谢!


(本文是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杜钢建教授2014年12月7日在湖湘新儒家首场讲座上的演讲整理稿,已经过本人审核。)

    进入专题: 新儒家   法治中国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445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