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浦劬: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与实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56 次 更新时间:2014-10-12 19:51

进入专题: 公共政治   中国社会  

王浦劬 (进入专栏)  

社会公共政治,其内涵指政治的内在属性和基本价值取向,外延指特定的政治形态,即以公共利益的形成、丰富、巩固、发展和优先实现为内容的政治形态。所谓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和实现,即指中国社会公共性政治形态的形成、发展和实现。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和实现的基本分析对象,主要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治发展过程,其内容涵盖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的政治历史。

在特定意义上,可以认为,这一命题实际上是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总结和分析。就命题讨论的问题而言,这一命题首先涉及中国社会政治层次,指涉中国社会政治之"政",讨论的是中国社会政治基本特征、价值取向和实际形态。在此基础上,这一命题涉及中国社会政治之"治",即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实施和实现及其方式。中国社会政治与治理形态和权力运行的结合,构成了中国公共政治、公共治理、公共管理的三层结构,这三层结构既是中国社会政治的实际运行结构,又是中国社会政治发展、中国治理模式和中国社会公共管理形式的分析框架。

一、中国公共政治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

(一)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形成的基本过程

从1978年至今,中国政治发展的30多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阶段。从政治形态的总体变化和发展看,30多年来的中国政治,呈现"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两大迥然相异的政治形态。从30多年中国社会政治的实际演进过程看,可以把这一过程具体区分为先后继起的诸多变迁环节,其构成包括:

一是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形成的起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这一政治形态把人的阶级属性唯一化。这一政治形态的内在逻辑,必然导致绝对冲突政治,其现实形态是持续的大规模运动政治和斗争政治。

二是中国社会政治重心的根本转变:人民内部的同一性政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社会政治的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基本特征在于:政治重心从对立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关系转向人民内部的社会关系和政治生活。在经济建设这一人民根本利益及其实现的基础上,中国社会政治的主导思想确认人民内部具有根本的同一性。

三是中国社会政治方式的演进:人民内部的协调性政治。这种政治形态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人民内部多重社会关系和利益要求的本质同一性,决定了这些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确认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其他矛盾主要应该通过社会政治协调途径予以解决,协调原则因此成为社会政治的主导原则,协调方式成为政治运行的主导方式。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原则,发展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进而形成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依据。

四是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非均衡性公共政治。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在社会经济方面,形成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共存的结构;在社会结构方面,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逐步形成。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对于社会政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在对于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回应过程中,社会政治的公共性得以凸显。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形成的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具有非均衡性,其主要体现在:作为政治生活中心内容的经济建设与作为政治重要内容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之间存在非均衡性;社会公共政治生活的内容与公共政治活动的规则之间存在非均衡性;政治权力体系的发展与公民政治权利的发育之间存在非均衡性;政治权力职能调整和转变与政治权力主体责任之间存在非均衡性;公共政治在城乡和区域之间存在非均衡性;社会公共政治实现的权威机制与其他机制发展之间存在非均衡性;社会政治内含多重价值之间存在非均衡性。

五是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发展:均衡性公共政治。在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推动下,中国政治从非均衡性公共政治向着均衡性公共政治发展,这一发展的标志主要体现在:国家政治的目标在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幸福;国家发展的战略趋向公共生活的均衡性;国家建设的任务趋向于公共政治的均衡性。所以这些,标志着中国社会政治逐步趋向于均衡性公共政治,或者说,"代表了一种特殊而且出色的利益平衡方式"。

(二)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形成的过程特征

从1978年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发展过程是曲折复杂的,其历史辩证逻辑需要深入解析和验证。不过,从总体的历史过程来看,可以将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大致概括如下:

1、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形成的根本动因,在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在现实性上,这一基本矛盾集中体现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形成的主导力量,是社会政治权力。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是社会生活与政治权力体系之间相互适应与推进的辩证运动过程。在这其中,政治权力体系对于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的牵动,具有主导性作用和影响,主导和推进着政治形态的公共化,促进政治生活诸要素的公共性的发展。

3、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形成的社会经济前提,是政治与社会的分化、政府与市场的分化。正是在政治与社会分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在政府与市场分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经济生活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形成,为中国公共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和社会结构性基础,创造了公共政治形成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4、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形成过程,是中国政治格局中主体和方式属性的变革过程。在中国政治变革的过程中,"将民族资产阶级和城乡小资产阶级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消灭'对象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然成员,将'团结-批评-团结'公式从人民内部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转为在人民内部进行阶级合作的工具,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转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将执政党的性质从仅仅代表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转为同时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将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性质从执政党的政治异己转为执政党的政治伙伴。"由此,中国政治回归了人民共和国应有的异质同一共同体属性。

5、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是政治生活和治国理政的多方面举措辩证结合的结果,这一过程典型地体现着东方大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历史进程中"辩证结合政治"的特点,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总结的"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6、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和发展的路径,呈现从治国思维-理政战略-治理政策-体制机制转换递进传导的特点。中国政治形态的变迁,始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及其相互矛盾运动,这些矛盾运动集中突出体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由此形成治理国家的政治任务,社会政治权力主体回应经济和社会矛盾及发展要求,承担相应治国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治国思维,制定相关理政战略,根据这些战略方针及其变化,制定相应政策,并且以此作为操作工具,解决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推进政治和社会的变迁。

7、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呈现渐进演变性。同时,在政治形态变迁与不同形态的替代转换意义上呈现历史进程的交叉辩证性,这就是说,不同形态的政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交错性和交叉性,在特定时期和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形态发展过程中,同时萌发着另一政治形态,因此,不同形态的政治之间实际呈现辩证发展关系。

8、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发展和实现是客观和长期的历史过程,是社会公共利益逐步形成、明确、实现的过程,是公共规则和制度创立、运行和完善的过程,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实现制度和机制创立、运行和完善的过程,是公共政治与公共治理、公共管理的互动过程,更是政治权力公共化与社会成员公民化的互动过程。当前,中国社会政治仍然处于这个转变和发展过程中。

二、中国公共政治的基本特点

就目前状况看,中国公共政治基本形态呈现如下特点:

1、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是从推翻和清除旧政权转向建设新国家,从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政治转向人民共和国的治理政治,政治领导力量从革命型政党转为执政型政党而形成的政治历史形态。在这样的政治历史方位上,社会政治形态的基本着眼点和立足点是治国理政,实现良政善治,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文明进步,因此,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实际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形态,也是中国社会历史与中国政治逻辑的必然和统一。

2、从国家基本职能来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是国家的社会职能上升发展成为主导职能,阶级统治职能以社会职能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政治形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还是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实践逻辑,都规定了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政治职能开始消亡,社会公共职能逐步上升,发展成为社会政治的主导职能。因此,社会公共职能的主导性配置,构成了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基本职能形态。正是这一职能形态,赋予政治生活诸多方面以公共性。

3、从社会政治基础来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根本基础是社会公共利益。在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中,公共利益成为社会政治的利益基础。这种公共利益呈现多重结构性叠加的共同性,使得政治具有社会多种异质同一构成性的特点。正是在这个结构基础上,政治容纳多含义、多层次、多方面的利益,构成了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异质同一复合性。

4、从政治权力特性来看,中国社会政治在公共利益及其实现的驱使下,政治权力呈现公共化的发展趋向,政治权力从单一阶级权力向阶级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一致性转变。

5、从社会成员身份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形成过程,也是社会成员从群体性政治构成的人民向单个权利资格的公民的转变过程。在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公民权利意识发生重要变化,总体趋势是权利意识不断提高。

6、从价值顺序来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是以公共性为优先性的政治形态。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形态转向人民内部的政治关系,由此形成社会生活的共同体。这个社会共同体的政治生活既不是阶级斗争为纲的绝对对立和冲突政治,也不是西方原子化的个人为本位的自由主义政治,而是社会公共性为本位的政治,或者严格意义上讲,是社会公共性优先,兼顾公民个人性的政治。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具有鲜明的公益政治的特性。

7、从内在结构来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由相辅相成的诸要素复合构成,彼此形成辩证结合政治。比如,在根本战略上,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规范目标和核心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的公共政治。这一规定性,既是中国社会公共政治规范性的战略目标,也是其实际政治运行的基本构成。比如,在政治组织构成上,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奉行民主集中制,即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比如,在发展方略上,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坚持稳定、发展与改革的有机结合。如此等等。这种相辅相成要素复合构成的辩证结合政治,体现着东方政治的辩证法,演绎着东方大国政道的对立统一。

8、从政治运行来看,公法成为中国社会政治运行的重要依据和规则基础。在法的本质方面,法律在体现阶级性的同时,以人民民主基础上的"公意"为皈依。而由于社会公共政治的多层次、多方面和多主体性,"法所体现的'公意'不再局限于国家意志,还可以体现政治组织的意志、社会共同体的意志等,因此总体上说法所体现的应当是公共意志。"与此同时,在社会公共领域,公法范畴的专门法逐步系统整齐,公法体系日趋完善,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法治关系得到不断优化和调整,公共领域法治化进程取得积极进展,法治政治形态逐步凸显。而随着公共政治的发展和公共治理的凸显,"一元多样混合法模式"成为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法治特色。

9、从政治文化来看,公共政治文化得以孕育酿造。政治的公共化带来文化的公共化,而"由于公共文化本质上就是公共政治文化",因此,公共政治文化逐步成为社会公共文化的主流,在政治心理层面上,社会政治的"公共性"继"革命性"和"改革性"以后,成为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基本依据、政治正当性的标准标尺。在政治价值层面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呈现公共性。在公共政治文化和公共性认同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共同体的体认和共同体和谐政治的价值,逐步形成和凸显。在政治理论层面上,公共性成为政治与行政思想和理论的焦点。此外,在社会生活层面,公共舆论空间逐步形成,公共政治文化话语成为社会政治的主导话语。

10、从总体特征来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呈现发展型人民共和主义。中国的社会公共政治是中国特色的发展型人民共和主义的民主政治形态。这种政治形态的根本特征在于人民性。在这一前提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人民同一性、多样性的共存统一性、公共利益价值的优先性、多种社会阶层和利益结构的均衡和谐性、多重价值的平等共容性、公共之善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至上性、全面协调建设和科学发展良政善治的最高支配性,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公共政治作为发展型人民共和政治的基本要素,形成了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总体特征。

三、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实现途径

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内在规定性和现实任务目标要求,是通过社会政治之"治"来实现的,正因为如此,中国社会公共政治与公共治理、公共管理形成紧密关联性,由此构成了社会公共政治和政治公共性实现的治理途径和管理途径。

(一)公共治理: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实现途径之一

中国公共政治实现的第一层次的途径是公共治理。在公共政治的意义上,所谓公共治理,就是按照公共政治的特性和规定运行治权,实现社会政治形态的本质要求和基本价值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实则是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实现的基本政治方式。

从中国公共政治形成的历史过程看,中国治理的起点是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全能主义治理。在全能主义治理模式下,社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并无区分,国家与社会高度一体化和行政化,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整体化和同一化,与之相适应的治理形态是政府的无限责任、无限职能和无限权力,是政府的治理的统一性和单一性。

在中国公共政治形成过程中,中国治理模式随之发生转型和变化,分析和提炼中国公共政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效和优效治理典型实践,可以看出中国公共治理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党政一体的治理主体主导国家治理;二是在治理主体的权能配置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回应性和适应性地逐步调整权力、职能和责任结构;三是在治理出发点方面,奉行公共利益优先的治国要领;四是在治理国家的基本精神方面,弘扬"和而不同"与不同而合的政治精神,以"和合"作为治理的追求境界;五是在治理战略方面,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公共治理实现,选择和贯彻的是"优化治理优先"的战略;六是在治理方略制定和实施方面,在优化治理优先战略选择的前提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实现,选择的是逐步发展"可治理型民主";七是在治理评估标准方面,按照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评价标准;八是在治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维护和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基层民主制度这些根本制度的优化和稳定;九是在治理价值方面,奉行一元价值主导,多种价值共存的政策取向,同时,以核心价值引领社会多种和多重价值;十是在治理目标方面,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作为总体目标,以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实现和发展为根本目标,其他的目标,比如民主、效率、适切、有效、善政、良治等,则以这一目标为前提,并且受到这一目标支配。

(二)公共管理: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实现途径之二

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实现的第二层次的途径是公共管理。在中国公共治理模式规定下,中国社会公共政治通过公共管理具体实现公共利益要求。公共管理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中国公共政治实现的制度机制优化路径要求,使得遵循公共治理战略和方略实现公共政治要求的公共管理,集中关注的焦点在于公共政治的实现机制方面。

公共管理机制实际涉及到政治权力体系运行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所谓政治权力体系运行的内部机制,即政治权力运行的过程动力和规则;所谓政治权力体系运行的外部机制,则是作为社会利益和价值分配的权威机制与其他机制的关系问题。政治权力体系的内部机制及其改革,集中体现为中国执政党与政府关系的构造和调整、公共权力体系的横向和纵向权力关系及其运行机制,政府权力职能和结构调整,政府行政流程调整和变革,这些内容广泛涉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政治权力体系的外部机制,实际是选择以合法性强制为核心特征的政治权威机制、以平等自由交换为核心特征的市场机制、以协商自治为核心特征的社会自治机制,或者三者的交错组合与相互有机结合,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实现社会公共政治。

从相关理论研究和中国公共管理的实践来看,政府、市场和社会这三种机制对于公共政治的实现各有短长。在中国公共治理实践中,公共管理作为不同机制采用或者结合采用的实践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政治权力机制承担公共管理,提供公共物品,是实施公共服务的主要机制;二是市场机制逐步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机制;三是社会自治机制不断发展,成为公共利益实现的主要途径;四是混合机制的形成和发展,逐步成为公共管理实施的重要机制;五是在所有的机制中,执政党主导的权威机制起着总揽和领导作用,在这其中,执政党权威机制的运行范围、运行程度、运行能力和运行方式,对于公共管理绩效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适切性,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中国社会公共政治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在形成、发展和实现过程中,保障和支撑了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变,取得民主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公共政治从非均衡性向均衡性的历史转变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就社会政治来看,其主要体现在:政治权威决策力、执行力与治理效能的矛盾;政府权威与公民认同及其政治合法性的矛盾;以众意形式出现的民意与公共理性的矛盾;政治权力公共化、制度化与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之间的匹配矛盾;公共政治和公共利益要求与部门、区域、地方利益的矛盾;政治制度和机制的公共化与社会成员人格和文化价值的公共化匹配矛盾;公共性政治得以实现的不同机制的合理分离与合理结合问题;政治权力与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关系及其公平正义问题;政治权威体系与社会自治的协调,尤其是国家政治权力体系与基层社会自治的对接和协调问题;执政党的职能转变、能力提高、组织干部体制和执政方式转变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中国治理的主体,如何相应进行职能转变、执政方式转变、执政能力提高、组织干部体制优化的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首先需要在认知上明确的是,历史是人们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创造和推进的。按照这一思想方法,应对挑战和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式,必然是历史的和实践的,在中国政治既有基础上的推进,而不是空中楼阁式的建构主义设计;必然是以现实政治的问题、矛盾甚至危机的解决和应对为路径的推进,而不是某些学术概念范畴、外来模式套用、既有模式袭用的推进;必然是公平正义价值实现要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矛盾性作为动力的推进,而不是某种外部价值目标或者外部势力的推进。

中国政治进一步发展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通过"党领导人民有效地治理国家",达成社会政治的有效性、民主性、适切性、公共性、优良性、服务性与和谐性,实现人民民主。概言之,以人民民主意义上的"良政善治"为目标,努力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公共之"善",包括公共善政和公共善治。在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总体目标,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和根本利益,使人民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进入 王浦劬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公共政治   中国社会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84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与研究》(京)2010年9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