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3年有一部引起争议的中篇小说:武汉作家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从美学角度来看,这部小说完全是失败的,但是这部小说又非常震撼地传达了一个时代的困境。我在阅读这篇作品的时候,一方面觉得小说描写刻画均有严重不足,常常产生正在读一个故事梗概的感觉;另一方面又感到,这篇小说所讲述的故事竟如此震撼和契合这个时代。我希望能通过精神分析的某些观点,解读一下这部小说。
在湖北山村,一个名叫涂自强的年轻人高考过线,被武汉一个二本学校录取。整个村子对涂自强寄予厚望,觉得他肯定能出人头地。涂自强为了省钱,走路去武汉,在路上遇到很多好心人。这些人包括农民工、农民、司机、小饭店老板等社会下层人。他们都对涂自强的未来充满了乐观,并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了涂自强。到了大学,老师很好,推荐他去食堂勤工俭学。在食堂勤工俭学时,他遇到了一个有点像自己初恋的姑娘(也是来自农村)。然而,这个姑娘最终跟了一个有钱的中年人。为了省钱和挣钱交学费(涂自强拒绝了国家助学贷款),他大学期间一次家也没有回。宿舍的同学们不太理解涂自强,但都对他很好。大学临近尾声,涂自强决定考研究生,老师也很喜欢他。然而,就在考研前夕,噩耗传来:涂自强的父亲病逝。涂自强因此未能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回到学校,涂自强开始找工作。他首先找了一份底薪七百的电话营销的工作,工作半年后连提成加奖金竟也存在老板那里有五千块。不幸的是,到了临近春节才发现老板捐款潜逃。他不得不再寻工作。雪上加霜的是,老家房子倒塌,母亲搬过来和涂自强一起住。养活两人,谈何容易。涂自强又不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这些武汉名校毕业,找过工作成了棘手的事。最终,他在一家暖气公司上班。他们母子非常节俭,但依然入不敷出。涂自强的母亲于是也选择出去工作,却因为不熟悉城市环境而迷失,走进一座叫“莲溪寺”的庙宇。涂自强痰中有血已经有段时间了,直到低烧和浑身无力的严重症状出现时他才来到医院。肺癌晚期,命运无情地宣判了死刑。把母亲托付给莲溪寺,涂自强选择死在远方。
涂自强人如其名。他非常努力,非常勤奋,一直很乐观;在那个贫穷的山村出来之后,遇到的所有人都对他不错。然而这却不是一个奋斗/成功的励志故事,这是一个阶层固化背景下,翻身失败的故事。涂自强没有钱,没有房,没有关系,还带着一个老人一块生活。他找不到女朋友,他的生活毫无希望。他只能“白白自强”。
涂自强又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当然,作者的最大失误就是完全将其处理成时代的产物,完全忽略了一个社会中人的能动性和复杂性)。偶然出生在山村,却必然性地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除非成为一个偶然的例外,他一定会成为社会下层的一员。涂自强的最痛苦之处也在这里,他的肉身经历着阶级转换,他感受到了不同阶级之间巨大的不平等。然而他自身却根本无法成功完成阶级转换,只能是游离的阶级中间人。他的努力勤奋与乐观最终换的是七百元底薪的工作,而同宿舍的吊儿郎当的市里人毕业后很轻松地进银行、出国。涂自强所经历的正是从困苦到丰裕的两个中国的体验,他经历了其中巨大的落差。
二
作为一个个体,涂自强所体验到的社会压迫是无时不在的、具体的。当他决定去食堂而不是图书馆兼职的时候,被舍友笑话没有精神追求;家教的小孩嘲笑他“人穷幽默感也穷”;和女生去黄鹤楼,却舍不得买票,并且遭到围观;上班后公司的女员工直接说“你没钱没房别打我的主意”……这是从整个社会结构垂直下来到日常生活对涂自强的压迫,必然会造成精神压抑。
如果要找一个压抑的最高期,那应该是涂自强和一起在食堂兼职的女生在黄鹤楼前遭遇尴尬的时候。我截取如下一段:
一大早,两人便搭着公共汽车到黄鹤楼。两个人的汽车票,几乎去掉一顿饭钱,但涂自强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男人为女人花钱,他想这也是天经地义。可站在黄鹤楼售票处时,涂自强方知这份天经地义太沉重。买票一人要80元。涂自强瞬间呆掉,同行的女生也瞬间呆掉。他们都知生活的艰难。涂自强犹豫着,后面排队的人便喊,买不买呀?售票窗口里面也冒出不耐烦的声音:到底买不买?(选自《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重点为笔者所加)
涂自强幻想着通过消费展示男人对女人的爱(这恰恰是消费社会所支撑的意识形态),没想到遭遇到了一种消费社会特有的尴尬。消费不仅仅是满足需求和欲望的手段而已。“消费是一个系统,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此它既是一种道德(一种理想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 “消费和语言一样,或和原始社会的亲属体系一样,是一种含义秩序。”(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人们在消费的同时,体验着消费带来的意义:或者是上等人、或者是品味、或者是个性,或者是优雅。总之,消费有一种“含义秩序”在里面。涂自强这次消费的失败,并不只是一次消费失败,他隐含的是涂自强整个人的失败,甚至是所在阶级的失败。正是这次消费的失败,使得涂自强和女生的关系无疾而终。
涂自强和女生被八十元的票价“震惊”的那一刹那,是最富有意义的一瞬间。在这个瞬间,不止是刚刚美好的想象化为泡影,这一瞬间更是涂自强的 “阶级意识”被激发的瞬间。这里更确切地说,不是“阶级意识”,而是一种“位置感”。这一瞬间被激发的“位置感”,不止是由于这次具有象征意义的消费的失败引起的,而是在社会的共同参与中完成的。在涂自强犹豫的瞬间,售票员和和后排队的人发出“买不买”的喊声。绝不只是声音,伴随着声音的是目光、是凝视,至少涂自强感受到的是凝视。凝视的人群在这里无形中作为具有优越性的他者,确定了涂自强和女生卑微的“位置”。(不得不说,这时候的涂自强被激发的并非对社会正义的思考或者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怀疑,更多的应该是另一种感觉,那就是潜意识中对自己所处阶级的憎恶和不认同。这一点下文会提到。)
三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描述涂自强所受的社会压迫及其造成的精神压抑,和精神分析是有关的。当一个人遭受精神困境的时候,总会寻求释放或安抚,这是正常的防御机制。宗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抚剂,或者如马克思所说,是一种精神毒品。宗教可以提供一种接受现实的救赎方案,或借助修行来世,或借助飞升天国。当今,基督教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农村有如春草之势,正和底层人的精神需求相关。但是很明显,从小接受无神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涂自强没有找到宗教这一精神寄托。不过,方方在这里又使用了她所惯用的主题:命运。当看到巨大悬殊并受到摧折时,涂自强几次三番告诉自己每个人的命运不同,这就是他的命。这种说服最终是失败的。在现代社会,一个受过基本教育的人是很难真的相信命运说的。韦伯曾用“祛魅”描述现代社会的世俗化过程,吉登斯也曾表达过,现代社会无需借助超自然力量来理解事件,我们相信很多问题是社会本身的问题,而不再是不可撼动的命运或者上帝意志。
更能体现这个社会的悖论之处还在这里。涂自强曾用大众文化提供的内含资本主义精神(韦伯意义上的)的“普适”神话化解自己的精神危机。他一直相信他可以通过奋斗获得自己的未来,节俭、奋斗,相信个人价值,重视亲情,这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他甚至发出了鲁滨逊这样的早期资产阶级的豪言:这个时代,他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人生!社会的悖论就在这里,大众文化所允诺的通过公平竞争和奋斗就有机会成为中产阶级的神话,在现实中的存在是少数。在阶层固化的今天,一个山村出来的、没有社会资本的孩子,想靠自己在城市体面地活下去是不容易。温情脉脉的大众文化所许下的诺言,最大的信众竟然是底层人,这让人既吃惊又感到理所当然。只有涂自强和看好涂自强的农民、农民工和食堂师傅用奋斗、勤俭、人品这些价值去衡量涂自强并看好涂自强。中产阶级出身的同学们都不这么看。在公司里,这种荒谬的情况发生了。涂自强工作的公司里,一个女孩嘲讽涂自强没房没钱还带个老人,谁会嫁给他?涂自强竟然用的是大众文化提供的浪漫主义神话作为回答:“我年轻,难道以后挣不到?再说了,一起打拼的爱情才更可贵呀!”结果大家哈哈大笑,又将他嘲讽一番。这个段落充分展示了浪漫主义神话遭遇现实原则的尴尬,也展示了这些浪漫的神话到底获得了谁的忠心。
精神上的压抑被涂自强的表面的乐观和宽容给化解掉了。但事实上涂自强的精神压抑转化成了憎恨:憎恨自己所处的阶级,进而憎恨代表这个阶级的父亲。在改变不了甚至看不清一个社会结构的压制性的时候,个体总会寻找一个具体的释放目标。在涂自强这里,这个目标只能是父亲。是父亲,让他身处这个令人痛苦的位置。这种憎父潜意识和俄狄浦斯情结是混在一起的。在弗洛伊德看来,每个男孩子都会有一种杀父娶母的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这种情结源于私人伦理关系,或者说更多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的、伦理的的情结。我所说的憎父潜意识则是社会的、个体的、现实的、历史的。在涂自强身上,这两者混合在一起,可以成为弑父情结。也就是说,涂自强精神上把所承受的压抑归罪于父亲(他所代表的阶级),以此来缓解精神压抑。
四
弑父的想法是不允许的,正如杀父娶母的想法是不允许的一样。所以当他把生活中的所有压迫转换成弑父情结时,他的精神压力实际上非常大。涂自强的精神未发生崩溃,是因为他的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的著作中也提到过防御机制,但是系统论述防御机制的却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即当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环境因素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涂自强利用的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反向作用:将恨变作爱。他憎恨父亲,因为父亲给了他阶级身份。他又无法也不能恨父亲(他不能让自己意识到这种恨),只能将恨压抑,使其变成潜意识。而为了压抑这种潜意识,他拼命说服自己他是爱父亲的是爱父母的。但是,弗洛伊德的梦魇却无情的体现在文本中。他一直声称自己爱父母,要出人头地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然而,他大学期间,一次家都没回!对,一次家都没回过。在这个社会中常常发生一些事,让人唏嘘不已。有一种事就是狗不嫌家贫人嫌家贫,常常有报道说某大学生(或者已工作)嫌父母寒碜不愿意见父母。我们在骂这些人无情的时候实际上应该想到他们在生活中究竟因社会地位受到过怎样的歧视和压抑。这些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涂自强必须压抑这些。他越是憎恶所处的阶级,想甩掉这个阶级身份,他就越是憎恶代表这个阶级的父亲,也就越是要隐藏这种憎恶。他大学期间未回家,暴露了他的潜意识;而他拼命隐藏恨的方式是爱。他跟自己解释,好好奋斗,多挣钱,以后让父母享福。
当涂自强的父亲真的死去的时候,涂自强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爱和悔。这是他对自己潜意识的再度压抑。父亲死后,他把母亲接到城里,过着蝼蚁般的生活。证明着自己真的是爱父母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着一大缺憾,就是缺少社会维度,过度依懒私人伦理关系。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也一直在克服这一缺陷。社会结构和个体心理、精神的关系,是无法忽视的。早期的关注这方面的学者最著名的恐怕是弗洛姆,他所著《逃避自由》至今被视为经典。本文精神分析的起点即社会结构对个体的精神压迫,分析涂自强对这种压迫的精神防御。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涂自强的自我防御机制的运行轨迹。社会压迫 弑父情结 爱父母 乐观、奋斗,让父母过好日子。
完稿于2014年7月27日 南开大学西区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