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在8月8日接受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独家专访。在被问及"是否担心以色列的生存"时,奥巴马说:"因为以色列在军事上如此能干,我不担心它的生存……我想真正的问题是以色列会怎样生存下去……在某种意义上,内塔尼亚胡(以色列总理)过于强悍,而阿巴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过于软弱,所以很难把他们拉到一起,让他们做出萨达特或贝京或拉宾所愿意做出的那种勇敢的决定,这要求巴以双方领导人都有远见。"
在以色列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采取了近一个月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之后,奥巴马做出这番表态,颇具弦外之音。以色列发动攻击的理由是,哈马斯涉嫌绑架杀害三位以色列少年,以及挖掘地道试图进入以色列境内从事恐怖活动。对此,美国的公开表态和以往一样,宣布哈马斯为恐怖组织,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利。但是,如果细致梳理事件的发展脉络,就不难看出美国和以色列其实貌合神离。
今年3月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新一轮谈判破局之后,美国公开表达了对以色列的不满。6月2日,奥巴马政府不顾以色列的反对,表示计划资助法塔赫和哈马斯组成的巴勒斯坦新联合政府,并与之合作。这和2011年美国站在以色列一边反对法塔赫和哈马斯成立联合政府的做法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利用三位少年被杀事件大做文章,进攻加沙,颇有做给奥巴马政府看的架势。但是美国新闻媒体如CNN 等却说,并没有证据表明三位少年被杀是出于哈马斯的指使,很可能是别的武装派别所为。
当哈马斯拒绝了埃及和以色列联合提出的停火计划之后,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亲近哈马斯的卡塔尔、土耳其合作,提出了新的停火计划,内容包括要求双方重启谈判,放松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以色列拒绝了这一计划。8月6日,当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通过埃及官员"传话"的间接停火谈判在开罗召开之际,奥巴马对媒体表示,他希望谈判可以导致以色列解除对加沙的封锁,让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可以不再觉得自己被困在墙内,无法追求基本的繁荣。这意味着美国和以色列进一步拉开距离,试图在谈判中扮演一个诚实的中间人角色。如果内塔尼亚胡本来希望借助此轮战事向奥巴马政府示威的话──他对加沙的进攻在以色列国内获得了超高的支持率──那么看来他是失算了。
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不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2009年3月,奥巴马访问以色列,与内塔尼亚胡初次见面,据说当时就话不投机。2010年7月,内塔尼亚胡访美与奥巴马在白宫举行秘密会谈,当奥巴马发现无法与内塔尼亚胡达成一致意见以后,提前离开会场,让助手对付内塔尼亚胡,而且两人也没有合影,令内塔尼亚胡深感受辱。
2011年5月,内塔尼亚胡再度访美,狠狠报复了奥巴马。奥巴马此前表示,"建立犹太民主国家的梦想不可能在永久占领巴勒斯坦的情况下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边界应当以1967年的界线为基础,再由双方协商交换若干领土。内塔尼亚胡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以教训的口吻给奥巴马上了一堂两个小时的历史课,宣称以色列不能回到1967年的边界,因为那是不可防御的。而后,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国会演讲,受到议员们掌声雷动的欢迎。当时正严重受困于内政问题的奥巴马只得示弱。9月,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反对巴勒斯坦建国申请。
2011年11月,在G20峰会上,奥巴马与法国总统萨科奇私下聊起内塔尼亚胡。萨科奇称内塔尼亚胡是骗子,奥巴马回答说:"你受够他了,可是我还不得不比你更频繁地跟他打交道。"两人不慎忘了关麦克风,谈话内容通过同声传译设备被屋外的记者听到,经媒体披露后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2012年3月,内塔尼亚胡又一次访美,希望奥巴马公开对伊朗核计划设置红线,一旦伊朗越界就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但白宫拒绝了他的要求,宣称制止伊朗核计划的最佳手段是制裁而非武力。7月,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访问以色列,受到内塔尼亚胡的高规格款待,颇为直露地表达了他对美国大选的立场。
奥巴马再度当选无疑令内塔尼亚胡非常失望。2012年底,他在以色列内阁会议上宣称,以色列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其他国家,必须自我防卫。前总理奥尔默特当场反唇相讥,质问用来轰炸伊朗核设施的武器装备在哪里,以此提醒内塔尼亚胡: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根本没有能力发动一场大战。
另一方面,普遍预测奥巴马在其第二个总统任期内,由于不再有谋求连任的顾虑,加之要兑现全世界对其荣获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期望,会在巴以问题上转而采取积极态度。奥巴马在最近几个月的表现,包括他在接受弗里德曼专访时的表态,都证实了这种预测。
奥巴马对于巴以问题的基本立场是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最终需要成立两个国家。即使他在策略上有所让步,但是其立场并没有改变。而内塔尼亚胡一辈子都在抵制巴勒斯坦建国,即使近年来表面上松口,但实际上为巴勒斯坦建国设置了诸多巨大障碍。以色列封锁了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对于名义上由法塔赫掌管的约旦河西岸则实施巨细无遗的军事占领,当地巴勒斯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以色列法庭的管辖。以色列政府还鼓励犹太人在约旦河西岸持续建立星罗棋布的定居点,占用珍贵的水源,不断蚕食和肢解奥斯陆协议所设定的巴勒斯坦自治领土。
众所周知,美国犹太人群体在美国的选举政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的分歧呢?
奥巴马在美国犹太人中间拥有很高的人气。2008年他首次参选总统,得到了78%的犹太选票(他获得了53%的全体选票);而在2012年的大选中,虽然不少美国犹太名流力挺亲以色列的罗姆尼,但奥巴马依然得到了69%的犹太选票(他获得了51%的全体选票)。美国犹太人历来有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传统,奥巴马在犹太选民中的支持率也并未超过此前的肯尼迪和克林顿。不过,在一部分美国犹太人看来,奥巴马堪称美国的"第一位犹太人总统"。因为他深受犹太文化熏陶,无论是在芝加哥从事社会工作,还是在哈佛法学院求学期间,他的很多亲密师友都是犹太人,他们也都把黑皮肤的奥巴马当成自己人。
但是,美国犹太人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巨大的理念分歧。2012年的美国畅销书《犹太复国主义的危机》(The Crisis of Zionism)犀利地剖析了这一现象。此书作者彼得?贝纳特(Peter Beinart)是当代美国著名犹太公共知识分子,曾任《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编辑。这部著作得到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著名犹太组织"J Street"领导人杰里米?本─阿米(Jeremy Ben-Ami)等人的热情颂扬,但也在不少保守的犹太社团中间引起了一片嘘声。
和世界上大多数犹太人一样,贝纳特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坚定支持者,相信以色列这样一个犹太国家的建立具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但是,他属于自由派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其代表人物包括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和曾经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死于暗杀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等人──坚持以色列应当像其《独立宣言》所承诺的那样,既是一个犹太国家,又是一个民主国家。
然而,现实中的以色列却是两个国家的病态混合,在1967年的边界线之内,是一个先进的民主国家;而在1967年的边界线之外,亦即在其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却是一个压迫性的殖民统治的国家。后一个国家的毒素也日渐侵蚀前一个国家的肌体,使得以色列主流社会不仅对巴勒斯坦人的苦难熟视无睹,对持有政治异见的犹太公民也越来越缺少宽容。这不仅违背了以色列的建国理想,也是对犹太传统伦理道德的亵渎。
在贝纳特看来,巴勒斯坦建国不仅是巴勒斯坦人的解放,也是以色列的自我救赎,惟其如此,才能保证以色列同时作为犹太国家和民主国家而存在。这正回应了奥巴马在专访中的表态:"我想真正的问题是以色列会怎样生存下去。"
贝纳特认同那种将奥巴马称为美国"第一位犹太人总统"的说法。他进而指出,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的紧张关系,其实是犹太复国主义内部紧张关系的集中体现。奥巴马堪称自由派犹太复国主义的精神传人,他在芝加哥从事社区工作期间的邻居和密友沃尔夫(Arnold Jacob Wolf),就是美国著名的自由派犹太教拉比。而内塔尼亚胡则是民族主义的犹太复国主义的继承者,师承犹太复国"修正主义"的创始人亚博廷斯基(Vladimir Jabotinsky)。死于1940年的亚博廷斯基鼓吹建立"从尼罗河到幼发拉底河"的"大以色列国",犹太人统治阿拉伯人。内塔尼亚胡政府在约旦河西岸持续建立犹太人定居点的做法,正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将这一理想付诸实践。
贝纳特指出,在美国犹太人中间,尤其是在年轻犹太人中间,持有自由派犹太复国主义立场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可以解释奥巴马在犹太选民中相对于两位远比他亲以色列的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和罗姆尼的高支持率。但是,美国具备政治游说能力的犹太压力集团大多数都秉持民族主义的犹太复国主义立场,竭力影响美国外交政策,阻挠巴勒斯坦建国。这无疑极大地限制了奥巴马政府处理巴以问题的空间。
从长远来看,很多新一代美国犹太人从小在美式民主和世俗化的环境中长大,对现实中的以色列越来越缺乏认同感,最近美国电视上密集出现的以色列对加沙狂轰滥炸的画面,以及以色列宣传机构千篇一律的辩护词,更助长了这种情绪。相反,以色列的民族主义情绪日益加剧,极端主义的意识形态横行,不少人甚至想要放弃政教分离的原则,让犹太教在政治上起主导作用。美国犹太人群体和以色列之间日渐扩大的文化鸿沟,将是左右未来美以关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作者黄湘是资深政经文化编辑